A. 幻想自己是喜欢的小说人物,写一篇作文
“傻人”胡一在一个叫神奇镇的小镇上,住着一个很傻的人,他叫胡一,他这人做事总是做傻事,蠢事,令人感到好笑。都说傻人有傻福,胡一的那只猫就是胡一的福气。原来,胡一的那只猫是世界的一种比较稀有的猫类。这只猫,是胡一到山上抓来的。可是,胡一没有篮球,正好,有一个人在卖球,是足球。可胡一不知道,以为是篮球。这人是个猫迷,十分喜欢猫。胡一就拿阿菲换了一个足球。可是,问题又来了,胡一没有球场。于是,他拿自己的房子租了镇里唯一的篮球场。胡一还真是糊涂一世,聪明一时。他知道,篮球赛一局用时10分钟,4局共用40分钟。他便用自己的房子租了篮球场40分钟(又变傻了)。可是,最主要的问题来了,他没有队员打球,职业选手来打要花钱,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他叫来了邻居,会打球的不会打球的都来参加,而且,他还将自己父亲的遗产分给邻居,当作是给他们的补偿(他父亲的遗产时他唯一的钱,房子也是父亲留下的,他父亲很聪明,但是儿子却不争气,气死了父亲,因为他说1+1=0)比赛定在了这个小镇的人休息的时间,他叫来了邻居参加比赛,还硬把小镇上的很多人叫来看比赛,都是免费的。而且,他还把父亲的一些遗产拿给了观看比赛的人。比赛开始了,大家都来拿钱。拿了以后,在座位上睡觉。两队的人怎么投球都投不进,因为他们都不会投。胡一搬来了梯子,叫人投篮时站在上面。可是,搬梯子用的时间太长了,并且,这梯子还是从邻居家搬来的(邻居家离体育场很远)。时间没了,比分锁定为0:0。可是,大家都睡了,赛场租的时间也没了,他使劲叫大家起来,却叫不醒。胡一拿来一堆火柴,烧起了体育场。大家都被火给熏得醒来,跑了。胡一因为烧了体育场,从此就专门打工赔钱给体育场。你认为胡一傻不傻呢?呵呵,听了他的“先进事迹”,你一定心中有数了吧。
B. 我最喜欢的小说人物 初中作文 300字左右
对于骆驼祥来子,我感到遗自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C. 作文:《我最爱的小说人物》
小说 不代表名著 小说 就是指 假的也可以 是故事
D. 要怎么写作文(我喜欢的小说人物)
说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他的野心亦能体现在他的生性残忍,为报父仇,攻城屠杀百姓数万,无辜的残骸把汜水都堵的水泄不通。
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为我们至尽传诵。
曹操是中国百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在北方统一的战争中,曹操发挥了杰出的才干,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有的学者认为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
有的人认为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亲曹嵩报仇,曾经血洗徐州和从雍、凉逃难来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战争是残忍,而百姓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军阀之间征战的牺牲品。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泗水流之不畅’(《后汉书·陶谦传》)足见当时杀人场面之惨烈。太残忍了,这件事暴露了曹操内心深处的凶残。也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曹操也有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行,曹操的双手沾满了黄巾军的鲜血。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虽然‘圣人’有云:‘食、色,性也’的高妙论调,但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虽然不是很坏,可在道德问题上,是应该予以谴责的。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孔融、杨修、崔炎等对曹操有极大贡献的手下也尽死其手。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 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可笑的是中国文坛所谓的巨子郭沫若先生竟然写《替曹操翻案》这样毫无价值的文章,文章没有正视曹操屠杀百姓的一些列罪行而单方面鼓吹曹操实行的屯田,曹操的屯田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剥削制度,不足后人效仿。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
E. 我喜欢的一个小说形象作文六百字
在书的海洋,总会有属于自已心目中的“主角”,有活泼阳光,楚楚可怜,甚至嫉恶如仇,都有。因为他们不但出自不同的作家手下,也是你对他们的认识,或许,你今天看见了这个就喜欢上的这个人物,瞧见了那个又喜欢他,但是,在我心目中,我喜欢的文学形象只有一个:笑猫。
笑猫,顾名思义,就是一只会笑的猫咪,他活泼烂漫,活泼可爱,是一只乖巧而调皮的宠物猫,又是一位伟大的好爸爸!笑猫用智慧让的人快乐,用爱心帮助他人,脱离苦海。
记得有一本书叫《永远的西瓜小丑》,里面的坏人用西瓜小丑最爱的绿鹦鹉来引诱他,而聪明的笑猫早早的知道了坏人们的阴谋诡计,想阻止被担心冲昏头的西瓜小丑,因为笑猫知道:只要西瓜小丑走出这片魔法森林(因为被万年龟施了魔法),坏人们就会发现西瓜小丑,捉住他,虽然笑猫跑到西瓜小丑面前,不让西瓜小丑出去,但还是没有成功,西瓜小丑被抓住了!
笑猫冥思苦想,用肢体语言告诉马小跳、杜真子他们:西瓜小丑被抓走了,终于,马小跳和杜真子以及其他同学通过笑猫引路,找到了坏人们的马戏团,救出了西瓜小丑。
就这样,西瓜小丑为了感谢笑猫、老老鼠,专门开了一场马戏,里面有胖头、二丫、三宝的精彩表演,当然,少不了笑猫,而笑猫也没让孩子们失望,他表演了他的绝活:各种各样的笑,让他的形象永永远远的烙在我心中。
怎么样,听了笑猫的故事,你们也去认识他吧,我相信,笑猫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F. 《我最喜欢的武侠小说的人物》作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上百,然而,群雄逐鹿于乱世之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说,孔明算得英雄,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千年难遇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我认为他完全可以有更大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他却把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孙权则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但我认为,三国英雄,非曹操莫属。
再说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诈、多疑,“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便出自他之口。但我认为这种性格,符合那个时代群雄争霸的特点,而曹操恰恰也有这样的野心,想要一统天下。在《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凸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毛泽东评论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曹操还是以个会任用贤才的人。在官渡之战时,袁绍率十万大兵,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军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百数骑兵狼狈逃回河北。
那么,这个谋士谁呢,应该大家都知道——许攸。我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袁绍的一个谋士曾劝他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另一个谋士许攸建议他趁曹军主力集中在官渡,后方空虚,派兵去偷袭许。袁绍都不采纳。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出来迎接,还拍手笑着说:“你远道而来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袭击袁军屯粮处得计策就是许攸出的。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G. 写小说里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小说人物——林冲
说起林冲,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水浒传》,联想到那一百零八个英勇威武的梁山好汉。在这众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为什么我最喜欢林冲呢?这是因为林冲那做事敢作敢为、正直的英雄形象让我钦佩。
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使得十八般武艺,其中枪棒更为精湛,因为高俅之子高衙内垂涎林冲妻子,高俅同陆谦设计使林冲误闯禁地白虎堂,被刺配沧州,看守草料场,准备在途中将林冲杀害,幸好在路上遇到了好友鲁智深搭救,幸免于难。但高俅又使人将火烧了草料场,林冲才大闹山神庙,斗杀陆谦,雪夜上梁山。后来火并了梁山伯头领王伦,拥立托塔天王晁盖为梁山之主。梁山座次排在第六,作为五虎将之右军大将,一支丈八蛇矛天下无敌,从无败绩。最后在征方腊后,患风瘫而逝世。呜呼!好一代英雄好汉,就如此逝世!
我佩服林冲那一种敢作敢为的精神,即使是犯下了杀人的罪过,他也挺身而出,去官府投案自首,,甘当受罚,可见他的为人正值。我们也应当学习他那敢作敢为的精神品质。像林冲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可是偏偏有些人做了坏事又不敢承认,把责任推到他人的身上,使他人蒙受不白之屈。这种奸诈狡猾的小人最后必定会被众人掀开其奸诈狡猾的一面,林冲的形象于此造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才是我难以忘怀,《水浒传》里的林冲,使人看到了一个敢作敢为、一身正气的人物,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你们也看过《水浒传》吗?没有的话,请你也来看一看这一百单八个英雄好汉们豪迈的气概吧!
H. 我最喜欢的小说人物写作文800字
猪八戒
I. 作文"我喜欢的小说人物"三毛
1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这些都无不为今后建立大业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诸葛孔明。
刘备有名将关羽、张飞为左右手。曾三顾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因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效力于国。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毅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皇朝。
此外,各式英雄,任务对刘备的评价也有诸多。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从各种评价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刘备的雄才伟略……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走近《三国演义》,如穿梭于英雄隧道,多少英雄豪杰与仁人志士浮现于脑前。诸葛亮聪明盖世,舌战群儒;曹操能丈能武,煮酒论英雄;刘备求贤如渴,三顾茅庐┄┄走近关羽,更是别有一番感慨┄┄。
于群雄纷起之际,幸会刘备,张飞,关羽与二位志同道合,决心为汉室家族夺回社稷,以成大业,便凭着一身凛然正义,与刘,张桃园三结义,此情此义,好比“桃花潭水深于尺”!自此,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便滚滚而至┄┄。
他单枪匹马,勇猛如虎,长髯在大风的猛刮下,仍是笔直如矛,方长的面孔在飞沙走石的侵袭下,仍是面不改色,好一副英雄本色!过五关,斩六将,此英雄传奇传遍大江南北,妇孺皆知。三个臭皮匠又怎能顶个关云长?这便是关公,一位“风雨不动安如山”,武艺非凡的盖世英雄!
纵观历史,有哪个能及关公也 ?他不仅勇猛,还义薄云天。在关键战役“赤壁”之战中,曹操狼狈不堪,以致丢盔弃甲而逃。关羽念昔日恩德,心慈手软,冒着生命之危,违背军令状,私放曹。孟子所主张的“舍生取义”,不正在这位英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人非草木,孰人无过?关羽大意失荆州,但他保卫此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选择镇守要地,置生死于不顾,最后被孙权砍头挂于城外!落得此番地步,全因忠心于蜀,此乃鞠躬此瘁,死而后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走近关羽,我读懂了何为豪杰,何为英雄。
读懂了关羽,合上《三国演义》,几股英雄的凛然正气在心中沸沸扬扬地跳跃着,久久地难以平息。
“久仰将军盛名,如雷贯耳,文人幕士。成居于此。区区一东吴小国,人贫地乏,不足为将军忧耳。望将军竭力攻打曹魏,使东吴得以残喘。”
“哈哈,东吴百姓人人皆知吾名。好!明日应战。”关羽抚着髯道。
“将军,此举欠妥,东吴素有窥视荆州之意。若攻打于禁,恐中了吕蒙之计,让他袭了荆州,望将军三思”一谋士进谏。
“汝不闻吾自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吕蒙,安足挂齿。吾意已决,退下!”
“退下!”
经过几日苦战,活捉于禁,但关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正准备班师回荆州。
“报——,荆州已被吕蒙袭了。东吴陆逊正引兵望此处而来。”
“报——,陆逊用攻心术,本部军士多有降敌之意。”
“报——,本部军士多翻墙而出,降吴去了!”
“报——,麦城中粮食将尽,急需救援。”
关羽跌坐帐中,“悔不该,悔不该不听您的意见,忽视了东吴,才落得如此下场。那,下一步该怎么走?”
“惟有去上庸请孟达、刘封援助。”
求援的将士还没归来,守城的士兵却一个个地逃跑了,关羽仰望苍穹,满脸失意与不服:“我自破黄巾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可谓身经百战,哪一次不是自己做的决策,哪一次不是充分利用我的智慧。为什么会有今日的败局,不!我不相信,我就是英勇、智慧的化身。我不会输,看我下—次!”
上庸军迟迟不来,关羽决定突围出去。
“将军,东吴兵料想咱们势单力薄,一定会埋伏在小路,请将军走大路。”
“不!山路较崎岖,容易突围出去,走小路。”美髯公再次斩钉截铁地说。
于是,有了“美髯公被俘,先主兴师报仇”这一幕。
是的。对于南征北战的勇士来说,自主决策,显示出了英明与智慧,这也是每一个成功的将士所应有的。但是也应看到无论在军队中抑或是朝廷中,文臣是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不妨听一听别人的意见,那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J. 我最欣赏的小说人物形象 作文
王昭君享有“落雁”美誉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千百年来,除了貌美之外,更为后世所称颂的是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及她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从而为中国的历史长卷中,增添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的一页。王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被选入汉宫,数年未被召幸。当匈奴单于向汉元帝请求“愿婿汉氏以自亲”时,帝命传到掖庭之后,昭君自愿请嫁和亲,以公主的名份千里迢迢到了塞外,成为呼韩邪的阏氏。做为汉、匈之间的和平使者,昭君出塞后,维系了边境六十余年的安宁,为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殁。对于王昭君这样一位可敬、可赞、可歌、可颂的女性历史人物,因其和亲故事的奇特,所以历代的文人骚客竞相为之吟诗、泼墨。纵观包括野史、诗文、戏曲、和绘画中昭君的艺术形象,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昭君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创造,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有了各有所别的昭君形象。总体来讲,除一部分以赞颂为主外,大多数作品中的王昭君,留给后人的不外乎是以“怜其远嫁”为主线的集“怨”、“恨”于一身的近乎悲剧式的人物,己与正史所载的真实的昭君有了很大程度的演绎和杜撰。我以为,由于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之,我们在创作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时,只能在尊重基本史实和人物原型,并把握住人、事的主流本质的基础上,给予艺术创造,而不应以主观想象和揣度为基础,硬把昭君“创造”成一个与事实大相径庭的“悲、怨、凄、哀”的总成,从而歪曲了广为人民赞颂的、具有传奇人生经历的昭君所应有的艺术形象。然而,我们却每每看到,古今以昭君为素材的作品,光以《昭君怨》命题的诗、词、歌、曲的各类作品,却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比比皆是。这就不能不令人尤感遗憾、不平,甚而忿忿了。那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王昭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我国是诗的王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代的诗家,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位古代女子象对王昭君那样青睐过。咏叹昭君的诗词,岂止千计,单只留传下来的名篇也是俯拾即是。下面摘引几句影响较大的,以便评说。李白在《王昭君》中曰:“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故地妾。”在这首五绝中,“今日”与“明朝”,“汉宫人”与“胡地妾”,对仗何其工整!但却是“怜其远嫁”的典型。他在另一首诗中“天涯去不归……明妃西嫁无来日……蛾眉憔悴没胡沙……死留青冢使人嗟”的描述,则把昭君的所谓孤、寂、悲、凄,渲染得淋漓尽致,对昭君的“不幸遭遇”给了无限的哀叹!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是一首咏昭君的名篇。“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前边的六句可谓“风流摇曳”、极有韵致,没想到这最后的应为点蜻的两句,却未能从昭君和亲的的历史意义着眼,而落入了“怨恨”的巢臼。白居易在17岁时写下了备受关注的昭君诗《王明君》:“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殊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该诗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功力堪称上佳,但其立意却首开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之先河!《鹤林玉露》中有“唯乐天作有恋恋不忘君之意”的评论,真正道出了白诗的本质。说到王昭君在文学作品中的“悲怨”形象,其祖师爷应是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中的描述:“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生良不易,默默以苟生。……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这位拥有百十位妻妾的石崇,无由揣度昭君的悲、怨、哀、伤倒也罢了!最可恨的是,他对昭君竭尽污蔑之能事。在他看来,不同民族不可通婚;即使成为阏氏(皇妃)也不为贵;按胡俗单于死后,子娶父妃也是羞耻之至;又把出塞和亲视为苟且偷生,甚至比作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由于西晋距汉代较近,所以,汉曲中虽然己有了哀怨之声,但石崇的《王明君辞》却实实在在地和极大地影响了后人的亦步亦趋。故曰,石崇乃是在文学作品中篡改历史、宣扬大汉族正统、歪曲昭君形象的罪魁祸首。同样是以昭君为题材,但在另一些诗词作品中,却赋于昭君以有别于“悲怨”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佳作颇多。请看唐代王睿的《解昭君怨》:“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王睿因不苟同强加给昭君的“怨”的观点,故以“解”的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把“莫怨”、“莫嫌”的同情心送给了昭君,又为脱离深宫、远嫁匈奴而为昭君庆幸。元代张翥的《昭君怨》则展示了耳目一新的昭君形象:“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张翥的这阙词,一扫昭君的“悲怨”,不但把出塞和亲视为昭君的有幸,而且还为后世留下了“遗冢”和“千载芳名”。他之所以题作《昭君怨》,只不过是沿用了《昭君怨》的词牌而已,并非叹昭君之“怨”言,而为赞昭君之“幸”词。“奉诏事和亲,从容出禁宸。缘知平国难,犹胜奉君身。”明代的高壁在这首《昭君曲》中,以“从容”出塞的仪态,为“国难”献身的精神,和亲胜于奉君的大义,对昭君给于了肯定。同为女性的清代几位女子,为昭君和亲的壮举大唱赞歌。如葛秀英:“绝尘扬兵赋《大风》,旌旗依旧过云中。他年重画麒麟阁,应让娥眉第一功。”(《题明妃出塞图》)郭漱玉:“竟报琵琶塞外行,非关画图误倾城。汉家议就和戎策,差胜防边十万兵。”(《咏明君》)郭润玉:“漫道黄金误此身,朔风吹散马头尘。琵琶一曲干戈清,论到边功第一人。”(《明妃》) 她们认为,化“干戈”为“和戎”,昭君应是“边功笫一人”和“娥眉第一功”的英雄人物,与石崇对昭君形象的贬损、糟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