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泰安医学院文体馆听她的讲课了吗
2. 关于我的偶像窦桂梅的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人,当然我也不例外。有人崇拜歌星,影星,球星等专等
,而我却和他们不属一样,我崇拜老师。也许有人会问“老师有什么好崇拜的,我崇
拜的可是现在人气最高的歌星呀!”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们是花朵,老师就是园
丁,灌溉着我们;我们是大树,老师就是阳光,照耀着我们。教师的事业多么伟大
,多么崇高,所以我崇拜老师,而王恒老师就是我的偶像。
王老师是个帅气的男老师。他,一头乌黑的短发,那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明亮
的大眼睛,透露着智慧的光芒,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
关心人的心。
王老师是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同学们的作业他总是认真的批改,毫不马虎;同
学们做错了事,他从不会又打又骂,而是用他的方式去教导同学们,让他们自己去
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
3. 窦桂梅教学风格
如果说窦桂来梅的课堂,源激情是课堂的血肉,思想是课堂的风骨,这骨肉相连构成的恰恰就是她的课堂教学特色,那么这也正是她的教学风格。
一、思想
窦桂梅是个有思想,对教学有自己想法的老师,她提出了“主题教学”的思想,正是她有了这种思想,她的教学风格就有了“筋骨”,就有了她的课堂性格。
主题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的整体效果。
语文“主题”教学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通过文本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负载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积淀;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由这三个层面,衍生出“主题教学”要建立的三对关系。
1、整合──建立第一对关系:人和自然、社会
整合的目的是要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体的主题内容。学生阅读同一主题或分散主题下的系列话题,可以多角度获取信息,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4. 窦桂梅教你阅读和黑马阅读哪一个适合一二年级孩子看
窦桂梅教你阅读比黑马阅读文章少,黑马阅读的文章比较优美但难懂,要让孩子看什么要由你自己决定
5. 你在课外是怎么学习语文的,写100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
读课外书有什么好处?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辞,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我想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
总之,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读哪些书?
因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不一样,所以专家认为:
学龄前的儿童,读的书可以以图为主,字大一点,书簿一点。因为孩子小,不会选书,所以家长要帮着孩子参谋着选书。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发现孩子不爱看,就以为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诸不知有时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自己身上。有可能是家长选的书不适合孩子看,二是选的书难度高于孩子的阅读水平。
家长替学龄前的儿童选书时要注意:
一、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图多对开发孩子右脑有好处。可以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像,对孩子今后创造力的发展有好处。
二、书尽量选簿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下次就还会想读。如果家长为了省钱,给孩子买那种少图的、故事多的,很厚的书,孩子就会丧失读书的兴趣。
千万别错过孩子的阅读关键期
1935年,奥地利著名的生态学家、诺贝尔获得者洛伦兹经过发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小鸭、小鹅这类动物,总是喜欢在破壳的前两天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的物体。比如:第一次见到的是母鹅,就追母鹅;第一次见到的是人,就追人,以为人就是自己的妈妈。并且这个习惯会长期保持。
如果在这一两天内,将它与母鹅或人分开,那么过后,母鹅或人与小鹅再怎么接触,它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了,这是由大脑的结构决定的。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印刻现象”,把小鹅的这个时期,叫关键期。
再比如小羊刚出生后的几天不在妈妈身边,以后它就不再合群而总是乱跑。如果小鸟出生后的头几周不在鸟群生活,它将永远不能唱出动听的“歌声”。
有一个印度男孩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狼叼去哺养,8岁时才被人从狼窝中救出来。由于多年来与狼生活在一起,错过了学习语言、行走、运动等关键期,她不会走,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她的习性是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午夜嚎叫,只会用嘴叼吃生肉。
人们努力教育她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一个简单的站立她学了2年时间,走路学了6年时间。17岁临死时才学会了十几个单词,智力仅相当于4岁的孩子。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她学会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一直到8岁才被人发现,,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3年,她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
“狼孩”、“猪孩”都是从8岁被人发现、解救,再由专业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施以专业的救治、矫正。但是,再好的教育条件,也没能使她们恢复“人性”,她们落下了“弱智”的终身残疾,原因就是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经过脑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自然界的所有动物,包括人,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育计划时间表:在哪一个阶段哪些技能先发育,哪些技能后发育。如果家长抓住了这个大脑发育时间表,在孩子哪些大脑技能正在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适时实施教育,则效果就要好的多。反之,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再对孩子实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许多。
与此相反还有一个例子:二战时,一名叫横井庄一的日本士兵,在东南亚大森林里迷了路。他只好独自一人,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可是获救后,他只用了82天,就完全恢复了原来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在他的成年之前,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那些“关键期”。
做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时,就应该认识关键期,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孩子就会事半功倍,错失了“关键期”去教孩子,就会事半功倍。
孩子有哪些关键期呢?
1、感官关键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
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岁)
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语的关键期(3-12岁)
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
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象力关键期(2-8岁)
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
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9、黄金阅读器(8-14岁)
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8-14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
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因此,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
6. 读了窦桂梅教你阅读我的读后感是。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书的名字叫《窦桂梅教你阅读》。
这本书里有名人故事、寓言王国、专童话世界等许许多多好看的故事。我最喜欢看的一篇故事是《最好的礼物》。它讲的是小猴过生日的故事:小猴最好的朋友小胖猪为了给他摘山核桃做生日礼物却不小心掉进了山沟里,虽然小胖猪什么礼物也没有送给小猴,但小猴却说已经收到了最好的礼物。因为朋友间真诚的友谊是最好的礼物。我也有一位最好的朋友叫王汇川,他是我幼儿园里就认识的。我们两个人的友谊也像小猴和小胖猪的友谊一样。这属本新黑马阅读的书真的很好看!
7. 窦桂梅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
从教30年,始终立足课堂,坚持儿童立场,以“语文立人” 为导向,围绕完整人的发展,在长达几十年的主题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立足课堂的探索阶段(1994.9—2007.8):提出语文教改的《为生命奠基的“三个超越”》 ,构建了超越空间与时空的大语文观 。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的主讲人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该专题的报告,为国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提供借鉴。
2)立足课程的完善阶段(2007.9—2013.9):围绕主题教学思想,系统构建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位一体的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获得建国六十五年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将其作为第一个成果向全国推介。
3)立足全面育人的深化阶段(2013.10—今):主题教学的立人思想,撬动学校“1+X课程”改革从主题教学提升为主题教育。 所构建的基于核心素养 的课程整合,引领全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大奖。 针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单篇讲授支离破碎,难以整体提升语文素养;教学目标过窄、教学方式僵化,导致儿童学习负担过重。为此,窦桂梅提出了用“主题”牵一切语文内容的“一发”,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全身”,实现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
(1)界定核心概念
首先确定“主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不同于专题、话题,也不同于课题,而是结合中华言语,主题式“表现与存在”,母体存在的“文以载道” 方式,围绕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语言习得规律等确定的核心语词,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相互联系、立体、动态的意义群。主题与儿童的生命成长编织起来,生发语文教育的意义,旨在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而构成人发展的核心素养。
其次明确“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之内涵,即基于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思想,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培养健全完整人的哲学角度,坚持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在综合思维指引下,整合多种资源,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生发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形成主题意义群,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与培育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促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
(2)确定核心理念
儿童立场——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提高参与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整合思维——充分运用语文自身整合特点,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儿童社会生活、情感体验,实现课堂的整体构建。
语文立人——聚焦于儿童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挖掘有利于儿童的生命成长的语文内容,在与主题的交融中形成儿童语文素养及成长内核,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努力实现既有语言的听、说、读、写作为基底,又有高位的精神价值引领,形成了动态的、立体的教与学系统,整体“立人”。
(3)构建拥有“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素养的主题教学体系
A科学设定主题教学的目标
作为一切学科基础的语文学科,也是育人的基础学科。发掘语文学科,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家庭爱、祖国情、民族魂)、国际视野(国际理解、世界眼光)的完整人,是根植于民族灵魂,实现母语教育学意义的价值观目标重要准绳。为此提出“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个一”目标。
B精当选择主题教学的内容
①优化整合现行教材:确定精读、略读课文。
②精选补充中外经典:优选诵读内容及推荐整本书。
C有序组织“乐学善思”主题教学的实施
①课堂实施起点:学会教材解读四步走。即“文本究竟说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
②重构课堂样态:创建语文四大典型实践样态。单篇经典主题教学、群文主题教学、整本书主题教学、主题实践活动。
③重构课堂结构:动态语文课堂教学三流程。预学——学生初步自学、整理收获、发现不懂的问题,带着准备以及对主题的预期,走进课堂。共学——注重合作探究,层层推进主题。延学——学生带着对主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渴望继续探究。
④课堂操作有载体:提供教学保障四手册。《小学语文乐学手册》《小学语文写字手册》《小学语文作文教材》《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现多维度整体立人。
⑤课堂操作有设置:实现课时超时空。大课时:60 分钟,侧重落实精读、主题阅读等。小课时:35 分钟,侧重落实略读文教学、群文教学等。微课时:设置长短不一时间,如课前3 分钟演讲、晨诵10 分钟、阅读微课堂……另外,根据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需要,如跨学科主题实践、戏剧表演等,可以整合大、小课时为90分钟。
D综合开展“多样多选”的主题教学评价
①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四个值。兴趣值,主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方法值:主题是否使得学生收获方法并迁移;容量值:主题是否带动了更丰富的学习;意义值:主题是否促进了思维品质提升、情感发展。
②过程性评价:“一单、一册、一护照”。“一单”,单项的语文测试,如语文的百字过关、古诗文过关、读书报告单、专题小论文、主题作文、阅读能力测试等。 “一册”,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平时学习情况记录、文体活动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除语文学业成绩以外的其他情况。“一护照”,即“主题护照”,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与学生徽章、“校长奖”结合使用。在全面记录学生综合情况中,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
(4)形成“建构、整合与深度”的教学特征
A意义建构
建构的“意义群”包含语文素养、思维品质、精神情感世界这三个维度创生意义的学习。有些侧重语言意义的建构,有些侧重思维意义的建构(一个是再现思维,一个是创造思维),有些侧重精神意义的建构。不同维度的主题,伴随着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断内化、发酵,沟通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最终成为顺应了儿童思维和生命的节点与节奏的文化“胎记”。
B深度学习
主题教学既然是围绕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特点及生活经验、语言习得规律、优秀文化等确定的核心语词,以及表现出的相互联系、立体、动态的意义群,就意味着主题教学不是平面的学习,而是向着意义纵深的、立体的、深度的学习。其深度主要表现为情感驱动、深度思辨、动态生成。情感驱动表现在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加强动作的感染力、增进课堂的节奏感。深度思辨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和可能,学生阅读文本,给学生提出疑问的空间;在分析与理解问题时,补充相关教学资源,或一篇带多篇,或一篇带一本,或多篇文本比较阅读,包括同、异质文,整本书以及多学科文本等;在体验与感悟主题过程中,学生自觉思考或教师提问引发深度思辨。动态生成按照儿童发展所需要的价值,重组教学内容,师生建立起平等交往与互动关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质疑讨论空间,在多维对话、自主建构中实现主题意义的创生。
C资源整合
这一特征指向主题教学课程内容的资源整合。例如教材单元主题整合使学生将各个领域的学习统整到主题之下,使原本的单篇学习得到整合、篇与篇之间建立联系,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同时对主题有了多元建构。当然,这里的资源不仅表现为文本的资源,还指儿童自身资源、教师自身资源,甚至环境资源。一句话,主题教学,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儿童社会生活、情感体验,实现主题教学课程的整体构建。
主题教学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既在理念上引领,又基于培养完整人的目标。
8. 求窦桂梅教你阅读里的生命之美(全文)
目录
一 走逝名人
1.走自己的路……………
2.世间最美的坟墓………
3.机器的诗………………
4.练出值百万美金的笑容
5.告别权利的瞬间………
6.负荆的英雄…………·
7.信守诺言……………·
8.迈克尔·乔丹………·
9.一切为了国家………·
10.白求恩的遗嘱………·
=永恒的旋律
11.旧衣不旧…
12.嘲 笑……
13.收获葡萄…
14.高贵的施舍
15.灯 下……
16.散 步……
17.有一种爱是伤害
三人生哲理
18.让生活多一些磨砺…
19.自欺欺人……………
20.带上一把宽容的钥匙
21.为自己减刑…………
22.水与容器……………
23.不是天意……………
24.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
25.木炭与沉香…………
26.看不懂的故事………
27.两只青蛙……………
四生命喙叹
28.只要树根不曾枯死
29.心灵的不安
30.生命的掌声(节选)
31.最后奢侈
32.上帝不忍心让我的妈妈去洗衣
33.渴 睡
34.抉 择
五朝花夕拾
35.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
36.借“优”…
37.汉语的魔力
38.美丽的错误
39.赌 注……
40.上帝的答卷
41.君子交易…
42.人生开关…
43.快乐与读书
六心灵驿站
44.忏悔……………………
45.凿一口人生的深井………·
46.清空回收站………………‘
47.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48.赠人以微笑………………
49.生命的细节………·……·
50.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51.笑………………………一
参考答案……………………一
附录:推荐百种青少年阅读的
优秀图书书目………一
节选
生命之美(代序)
每次能抽出时间回老家都是在冬天,而北方的冬天被白雪包裹
着。车子下了公路之后需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抵达我大山深处
的家。
车子在山路上颠簸着,头上是白花花的太阳,田野里一片白色,
连远处的树也穿着白色的衣裳巍然挺立,偶有几只野鸡在雪地上起
舞,也是寂寞无声的。每逢此时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直抵我的心
灵深处,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的心在一次次地呐喊,伴着这呼喊
有泪水流下。20年前,我提着行李走出这大山,身后浩浩荡荡地是
送别的乡亲,他们如我年迈的父母一样衣衫褴褛。他们热情的呼喊声
和动情的眼神一直激励着我自强不息。研究生毕业之后我才发觉我是
如此普通,普通得与这城市里的甲乙丙丁没有区别。我所有的壮志豪
情都被城市的滚滚人流淹没了。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找不到自己的
坐标。我消沉绝望,连回家的勇气都没有。
母亲进城看我,她粗黑的脸膛和浓重的方言让我觉得很难堪。母
亲倒并不介意我投向她的眼神有何种含意,只顾一味热情地把从老家
带来的梨和鸡蛋分给我的同事们,说着客气的好话,希望我们关系融
洽。
送母亲上车时我说娘你别再来了,这么远的路。母亲用衣袖擦着
额头的汗珠说:“娘不再来了,但你要记住,你是国家的人,国家培
养你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凡事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国家,做个对社
会有用的人。”说话的时候母亲躬着腰用肘顶着肚子,我说娘,你哪
儿不舒服,要不今天不走,咱去医院看看。她说你回吧,好好工作,
娘没事儿,老毛病了。车子开了,母亲映在窗上的身影很单薄,那凌
乱的头发贴着车窗舞着。
母亲回家不足一个月就去世了,死于肝癌。
母亲被查出是肝癌就是晚期了,医生预计她还有两个月的生命。
她说她只想进城看看我,有几句话想对我说,但不用任何人陪着,她
不许别人告诉我她生病了,她不想使我因她而耽误工作。
母亲的离去深深刺痛了我,在母亲的心中我对社会的价值已高出
了她生命的意义。只有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
灵。《新黑马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我怀着这样的心情编写出来的。
如今教辅阅读书粗制滥造、泛滥成灾,它迷惑了孩子们的双眼。我觉
得我有责任去编写一套能够真正启迪孩子的心灵、激励孩子成长的好
书。历经十几年的酝酿,这套书终于陆续问世了。希望《新黑马阅
读》能真正成为你精神的拐杖,希望扶着你慢慢地成长,希望看着你
迈着铿锵的步伐长大,希望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成为世人瞻仰的风景。
感恩节的时候朋友发来这样一则短信: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
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
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
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
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钟爱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体验到爱情的宝
贵;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你的意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
为他们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你的智
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们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们教会了你独立。凡事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新黑马阅读》能够走到今天需要感激的人太多了,但我最想感
激的还是我远在天堂的母亲,她使我真正体验到了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在于——责任。
生命之美在于——奉献。
28只要树根不曾枯死
许多生活现象,折射出人生哲理。“即使所有的枝条都枯死也不要紧,
只要树根不曾枯死,就不愁发不出新枝。’’这是本文作者从父亲的教育中得
到的启示。只要树根不曾枯死,就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呢?
两年前,我从职高毕业,正赶上就业艰难,一大批中专毕业生还在为求职犯愁呢,许多
单位又都在蜂拥着裁人减员,下岗者一天天地增多。技艺不高,又没什么文凭,更没什么门
路的我,只能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在劳务市场上乱闯。结果,整整半年过去了,我依然没
找到一份奢望度不高的工作。
那天,我沮丧地一个人躲在家里,买了一瓶劣质白酒独自浇愁。这时,父亲从外面进
来,看到我那① 的样子,默默地坐到我的身旁,自己倒了一杯酒,又给我倒了一杯,一
仰头,干了。然后,拉着我走到屋后,指着那株秋天就开始枯死的苹果树,对我说:“这株
苹果树枯死过三四回了。”
“那又怎么样?这回怕是活不过来了,因为所有的枝条都干枯了。”我漠然道。
“你过去看看它的根怎么样?”父亲②地命令道。
我走过去,翻了翻那枯瘦的树根,失望地说:“看样子,也是死透了。”
“再仔细瞧瞧!”父亲再次下达命令。
“我看是没啥希望了,整株树都死了,那于巴根子还能活?”我颇怀疑地说。
“还是让它自己证明给你看吧。”父亲坚定的口气里,透出一种③的自信。
春天很快来临了,就在那已被我判了“死刑”的黑瘦的树根上,硬是拱出几片嫩芽,很
快又变成了好几株小树。
这时我对站在身旁微笑的父亲说道:“我明白了,即使所有的枝条都枯死也不要紧,只
要树根不曾枯死,就不愁发不出新枝。”
折。这时,最重要的是自己千万不要只考虑眼前悲观的境地,便草率地做出消极的判断,一
定要努力地去找寻那足以鼓起勇气的希望,只要心头那自强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聆听
春风的召唤,就一定会有新的出头之日。
“不曾枯死的根”,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拥有它,生命的树即使遭遇风
吹雨打,遭遇意外的病虫侵袭,也会重新生出绿色,绽开花朵,结出果实。
谁能一生如意呢?在不如意的时候,不妨多提醒:我的“根”在哪里?我的土地在哪
里?然后,默默地忍受时光的考验,忍受那些被冷落的日子,因你的自信、你的执著、你的
坚强,岁月会回报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千万要在心中留住永不灰心、永不放弃的生命之根啊,那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读懂什么
叫做“生命之树常青”,什么叫做真正的人生。
1.初读文章的收获。
(1)父亲的教育使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
(2)自杀的大学生所犯的一个人生大错是
2.赶跑阅读拦路虎。
(1)查一查:
①‘‘奢望”一词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奢”字读( )。
②‘‘漠然’’是说作者对爸爸的提问持有( )的态度。
(2)动笔填一填: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不容置疑 B.未置一词 C.垂头丧气 D.明察秋毫
3.我能灵活多变。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钦佩—— 横亘—— 聆听一一 漠然——
(2)把“谁能一生如意呢?”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4.倾心交流。
(1)我佩服文中的父亲,因为他 。
(2)我欣赏文中的主人公,因为他 。
5.与作者过招。
文章的题目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一
6.小小收藏家。
请你摘记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7.三言两语
请说说你对“我明白了,即使所有的枝条都枯死也不要紧,只要树根不曾枯死,就不愁
发不出新枝”这句话的理解。
8·智慧冲浪。 ,
一支考古队在地下挖出一个宝箱,箱盖四周篆刻着四句话,即: ’
(1)天满霜啼乌落月 (2)红样别花荷日映
(3)枝琼变竹青看坐 (4)来风春夜一如忽
这四句话的每个字都是一个按键,可是按照上面的顺序按键却打不开宝箱,后来考古队
的叔叔们仔细读这四句话发现了规律,于是重新按了键,宝箱一下子被打开了,你知道叔叔
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请你也来按键取宝吧!
正确的按键顺序是(1) (2) (3)
(4)
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不以一啬(shenq)掩大德。
《左传》
29,心灵的不安
能引发一个人心灵不安的因素很多,比如:一件很关键的事情没有处
理好;不该错的时候错了;做了一件很对不起他人的事情等等。那么,是
什么原因让作者的心灵不安呢?为了心灵的宁静,为了灵魂的平安,作者
的打算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