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有条理的.能够模仿的那种有结构的
2007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必须跨过这道坎(山是一道坎69分)
山是一道坎,它高,它威严,它绵延着一股凌人之气,阻挡着人们的脚步。然而再巍峨的山也能被征服,我不禁问:世上还会有跨不过的坎吗?有个声音告诉我:别忘了,你心中横亘着的才是永恒的阻碍!呵,是啊,我们不就时常在心里那道坎前退缩吗?
这叫人想起凯文卡特和它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被秃鹰袭击着,她无力反抗,眼里饱含泪水与恐惧。卡特用这照片纪录了非洲大地的苍凉悲情,却被更多人指责缺乏道义与人生。其实他在按下快门后马上掷出了石子将女孩抱进救济站,然而众人的尖锐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之一。
一颗明星的陨落犹如落水的石子般不再夺目,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这双善于捕捉世间之真、人性之美的眼睛,竟是卡特给自己垒起的一道坎!惋惜之余,是否还应唤起那心灵的坚强与无畏呢?倘若总是在流言里逃进阴影,这道心坎将永远成为负担。所以勇敢的人,你必须握紧拳头跨过去!
这道坎,无形,这道坎,拦住了太多人。当柳三变忘情于戏楼霓虹青衫红袖间,当王国维顶着前清遗老的旧帽对想象中的王朝难以释怀时,他们的光芒淡了,他们的精气散了。柳永终究只吟那儿女情长的歌,王国维终究只属于皇城那一泓湖水。
心坎,竟如此难以跨过。但是,我们必须跨过!谁说面对心理的煎熬我们从未获胜?
犹记得黄永玉先生说过,文革下放时,他与表叔沈从文擦肩而过。正是在那条乡间小道上,从文先生说了三个字“要从容”。我感动了,为那平淡的三个字里传出的力道。仍是那段艰苦卓绝的时期,童第周被从中科院系主任的位置上拉下马,他被批斗,被叫去扫了整整五年厕所。然而这位瘦小的知识分子没有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他每天坚持在八点前完成工作,因为这是表示他“对八点后工作时间的尊敬”。
这些人,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曾面临世间最难熬最残酷的一道坎,但他们挺过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跨过这道坎!
心里的坎,捉摸不定,可以叫人在平静中怀有深深的绝望,然而跨过去了,我们就都是胜者,所以我记住了,必须跨过这道坎,才能迎来人生的另一页精彩篇章!
上海卷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满分作文
必须跨过这道坎
一考生
生活是美好的,因为处处充满着惊喜,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来一份喜悦、一份快乐;生活是神秘的,时刻都可能蕴藏着无限机遇,有挑战性的生活才是最为精彩的生活;生活又是艰辛残酷的,因为生活不是魔法师,生活中的磨难和考验不会无故消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足够的坚强,才能拥有必胜的信念去面对人生旅途中出现的每一次障碍以及漫长人生中大大小小无数道坎,自信满满地交出一张最为满意的“人生答卷”!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我们要走的路也绝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的。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所有的伟人和成功者,都曾不可避免的接受失败的洗礼。遭遇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如今的成功人士大多之前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失败,成功道路上不仅有伪装的陷阱,更有一道道坎需要曾经的他们、现在的我们去面对、去挑战、去跨越!人生中有太多的“坎”是我们必须去跨越的,跨过这道坎,我们将会离成功的目的地更近一步;跨过这道坎,或许成功不会立刻出现,但倘若你临阵退缩,因为胆怯或是惰性而刻意逃避这道坎,那么迎接你的必定是失败!与成功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你,缺少的不是智慧和天赋,而是跨过“那道坎”的勇气、决心以及面对压力时所需要的承受力。
“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也就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前来访问的客人。”不幸的是,有太多的人正是在这“最后一分钟”前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没有跨过这道坎的他们将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听不到那代表鼓励的响亮掌声,也感受不到经过长久努力后收获的快乐。德国哲学家海德也曾说过:“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人的人生,总有一些坎是必须跨过去的,这就好比是你在幼年播下的一颗颗希望种子,经过你的点滴付出而伴随你茁壮成长,最终结出成功的果实——
在爱迪生的世界里,找寻到钨丝之前的那一种试验材料就是他发明灯泡时的一道必须跨过的坎!
在贝多芬的世界里,不因失聪而放弃理想的决心就是他谱写出《命运》时的一道必须跨过的坎!
在刘翔的世界里,超越法国黑人杜库雷成为“新飞人”是他身披五星红旗飞奔在世界舞台前一道必须跨过的坎!
在特奥选手的世界里,忽略自己身体上的缺陷,克服自身心理上的障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勇夺金牌也是一道他们必须跨过的坎!
世界上成功的人远远不止这一些,生活中的坎也还有千千万万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去跨过的那一道坎——
一岁时,我们蹒跚学步,曾经摔倒过无数次;六岁时,我们因顽皮打碎了别人家的窗户而被邻居恶狠狠地告了状;十二岁,最亲的人生病住院,需要做手术;十八岁,经历高考,站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
我们在一岁时明白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永远向正前方走;在六岁时认识到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在十二岁时真正长大,懂得如何付出自己的爱;在十八岁时思考自己要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一道道坎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这一道道坎也是我们必须跨过的。人生仿佛一本正在被书写的书籍,每一个字词都非常精彩,却不能预先知道结尾,要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真正跨过那一道道坎,那一道道必须跨过的坎!
名师精评
中心突出:全文紧扣题目,围绕生活中的“坎”——即挫折与困难,来组织行文,中心明确突出。
结构完整:开头点明中心,然后辩证分析,接着以名人事例和自身成长经验来进行论证,最后点题,文章结构完整充实。
语言流畅:语言非常适合议论文体,流畅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反而显得说服力强,有论证性。
必须跨过这道坎
一考生
在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故事里,走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列夫•托尔斯泰选择了“逃出生天”,坐上火车,逃开他早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包括他的家人,他的文字。
活在任何的时代,你是否很早便习惯于生活的一切?就像张爱玲小说里的那荒凉的嘲弄与惨白的悲叹,每天遇见相似的人,每天去相似的地方,每天做相似的事,一天与一年、十年便没了区别。海德格尔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浓缩在了“遗忘时间”这四个字里,人异化了,人渐渐淡化了自我意识。而托尔斯泰却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决绝地跨过这道失落自我的坎。
被遗忘了的时间,这是一道坎,你可否感觉到自己被淹没在川流不息里,失落于高楼林立间,彷徨于日复一日的相似?在物质极度发达、欲望频频作祟诱惑的时代里,是否应当退回到自己曾经清醒的位置,重新认识起“遗忘时间”这道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路上的鸿沟呢?
“学术之独立,思想之自由。”陈寅恪先生用一生的努力与坚守来回应这样一道坎,平和、却坚定;投入昆明湖的王国维先生用死亡证明他的清醒,毅然而决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沈从文先生弃文笔而投身研究来跨过这道坎,既慈让、更不折不从,对于自我意识的维系和方式可以有不同,对遗失自我的跨越和反省确是当代人不可回避的话题。
逃出被遗忘的时间,需要勇气,有时更需要代价,但这代价和失去却并不能撼动人类对跨越这道坎的决心和意志。“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一生便在斗争里呐喊着国人当摒弃自我意识的遗失和麻木,他愿是一棵野草,即便他也感慨被以怨报德的女娲、庄子;然而他始终在。
也许一时你无法如此深刻地感受那被遗忘了的时间,也许暂且你发现了这道坎却仍想保留原状,但是请正视这道遗忘时间的坎与这个时代,就像年老时回顾自己人生、写出《随想录》的巴老,就像逃出生天的托尔斯泰。
必须跨过这道坎,也许,你无法在海边盖一所房子,却依旧可以感受到真实的生命在鲜活地律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名师精评
思想深刻:作者慧心独具,将“被遗忘了的时间”比作一道坎,阐释这一富于历史性和哲学性的人生命题,思想深刻、有见地。
内容充实:作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托尔斯泰、张爱玲、陈寅恪、王国维、沈从文、鲁迅到巴金,使文章内容充实,有深意。
意境深远:全文以文化名人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全文思想意境深邃幽远,极有感召力
Ⅱ 给几篇高考满分作文(要有旁批和赏析),作文越多越好
一、勿以好恶论断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1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1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点评:
内容充实 语言优美。这是一篇内容十分充实的好文章。文章以简短的问句起笔,接以充满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继而明确指出“勿以好恶论断之”的论点,然后分两个层次纵论史买。以公子小白、汉高相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谈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以楚王听信郑袖,李存勖宠幸伶人、诸葛亮误用马谡为例谈被感情蒙蔽双眼的后果,进而发出“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的疑问,最后以陈景润的话结尾,使得文章前后文脉贯通,内容十分充实,极具说服力。
此外,本文语言很有特点,美感十足,一是语言有个性,凝炼简洁善用短句,没有众多考生常有的大话、套话、俗话,抒真情、发真论,阅之可亲。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显得整齐,表达上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加强了气势,堪称美文。
二、文化行囊
彭丽媛说:“传统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 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 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 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忧伤。
文化是一个人的魂魄,无论是信天游还是沂蒙小调或是闵音,都在生命里唱响。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到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未然成杯。
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夏怀骂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时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而罗素感概“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
点评:
1、主题突出。文章围绕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写出了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文章开篇以彭丽媛的话作为引子,指出文化浸润了人的魂魄,成为人生成长的一种底色。
然后例举林徽因、翠翠、赛珍珠等为例,说明各种文化对人的影响。再以梁先生为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个人的生命的作用。最后点题:与文化行囊一起,直到永远。
2、文化底蕴。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作文,与山东丰富的地域文化非常匹配。文章有大量的历史底蕴、名著底蕴、饮食底蕴、民俗底蕴、名言底蕴等,共同组成了文化方阵,加上语言优美,文采飞扬,自然成为阅卷场的亮点,获得高分。
三、天平和七弦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私感情有关。
认知事物当然必得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妄畏他,而客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所溺。”因为有所溺,有好恶,感情上有亲疏远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便易于被迷失双眼。这时惟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混浊的末知世界,人类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时,欢呼的人群又何尝不以为自己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呢?但是布鲁诺相信理性这个"内心的教师",他要让"所向披靡的论据万箭齐发",射穿习惯和感情上依赖的迷雾,把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引人正轨。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康德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的内心泛起的是崇高的感情,正是靠了这亲近永恒、亲近真理的感情,他才能在认知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感情的存在,人类生活会陷人刻板和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辨对和错,也要知道美和丑啊,没有了情感,艺术如何存在呢?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法律条文,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切熟悉的温情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生活又有什么乐趣呢?即使是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的,有人向他提出一个设想时,他并不判断正误,只说:"啊,真丑!"他不愿意在丑的事情上花费时间,在他眼中,即使是物理学中丑也不能立足。
因此我们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冷眼,又需要热心,虽不能任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去判断,又不可仅仅是可怜的"数字化生存"。在理智和情感、天平和七弦琴的引导下,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
点评:
精选例证 结构清晰。本文有四个特点:一是贯串全文、令人信服的辩证思维,结尾以形象化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揭示了感情、理智在认知事物中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精选例证,用邹忌和康德、爱因斯坦例分别论证理智、情感的认知功能,典型贴切,给人启迪;
三是思路严密,结构严谨。文章由理智到情感,运用"总—分—总"结构,都显示出作者较高的谋篇水平;四是善用比喻、借代,"天平"、"7弦琴"、"数字化生存"、"诗意地栖居"等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四、情与理
现实世界申,理智往往容易被情感淹没,那么,怎样才能驾驭住自己的情感呢? ——题记
理智,是一朵花,盛开于智慧的春风申;情感,是一阵雨,常常将这一朵花摧残。情与理,对立而又共生于现实世界。
渴望真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李白,面对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寄情山水,便有无数华彩奇章流传于世,他亦不朽。
冰心先生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水洗过的良心。她告诉我们:惟有真实的情感,才是一生无悔的追求。倘若将自己的情感囚禁,人生便失去了光彩。
超越感情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令人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至亡国。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误国,终遗恨千古。
这些,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理智是一座堤坝,感情的潮水如不加控制,必定会造成堤坝的坍塌,行为的迷茫,以至酿成大祸。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驾驭感情
感情犹如一匹野马,需要你去驯服。理智则是它的缰绳。以理智面对世界,人生便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豁达。
范仲淹遭贬,然而他仍旧胸怀天下,以理智的大脑,平静的眼光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智者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情与理相伴相生,互为两极。理智需要情感的润泽,人生才显灵动,情感需要理智的依托,人生才显智慧,愿人人都能用情感之雨浇灌理智之花。
点评:
"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情理结合,是本文的最大特点。题目涵盖话题的核心,吻合命题意图,简洁明了,具有情感与理性的双重韵致,情感表露与理性抒发相结合,奠定了全文写作的基本格调。渴望真情,超越感情,驾驭感情,逐层推进,进而升华。
点面结合,是本文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材:屈原的性情铸就他的英名;李自的洒脱,使他的华彩奇章流传后世!这是真情的体现。周幽王亡国,唐玄宗误国,这是没有超越感情而酿成的大祸。范仲淹驾驭感情,以天下为己任,体现智者的用情。
从不同侧面对"情与理"作了准确的论释,是为点,而三点连缀成面,文字简约却大气磅磅,为收束全文蓄满情理之势。全文由点及面,内容拓展有序,主题开掘极深。
作为散文。语言的典雅、凝练、流畅,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另外,题记的令人深思,小标题的提纲享领,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不足是缺乏鲜活的时代色彩的举例,切记: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能思考的苇草
我很喜欢那样一 个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也许思考就是那个让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台阶。但也正是这思考的能力赋予了人类以思想,从而把人类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亲情与真理。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镑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点评:无情未必真豪杰 豪杰亦应勤思考。该文立论明确、鲜明,即以“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为喻,借康德之语道出行人类要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就必须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这一主题。
论证过程严密、思辨,充满辩证法。既呼吁理智控制下的柔情,认为"世界失去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自,多么令人窒息",同时又 "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希望人们"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让生命美丽而不轻桃,繁华而不浮躁"。
六、勿以亲疏定是非
《出师表》有言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一亲一疏,导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我看来,勿以亲疏论事非。
纵观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华史,其中王朝更替、治乱相续往往能使人掩卷沉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百姓们的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毫无疑问地掌握在其手中,真可谓:"君主一跬步,皆关民命。"就是这样,我们往往能看见一些小人,他们溜须拍马,阿识奉承,曲意逢迎,把君主们的每一个毛孔无不弄得舒坦至极。于是这些人深得君主之"亲",甚至独揽大权,破坏朝纲,明末的魏忠贤专权不就是明证吗?而贤明的君主求贤若渴,对人才亲之信之,恰恰是因为明是非,懂事理,才知孰亲孰疏之分。
在人类社会中,自"大道既隐,各亲其亲子其子”以来,亲情就成为了维系这个社会的稳固的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人们往往认为亲人们总是对自己好,因而他们总是对的,没有错的,而对于旁人,难免存着此疆彼界之心,所谓"人心隔肚皮",难免对别人有着成见,故事中的富人即此类典型人物,而有两位人物的行为却值得我们的赞叹。
祁黄羊的"内举不避子,外举不避仇"。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详了,不以亲疏好恶来定是非,而是惟贤是举,诚可贵矣。
另一位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他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之后,权力可谓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各界人士1致推举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担任广东的都督,当此之时,孙中山先生只需微微首肯,便定能保证自己的哥哥飞黄腾达,然而这位伟人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婉言地谢绝了,说:"我哥哥才力有限,不堪担此重任。"如此高风亮节怎能不让人仰慕不已。
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抛弃小我,舍弃一己之私利,来成全大我,寻求真理;勿以亲疏定是非就意味着克制感悟,注重理性,让理性之光熠熠生辉!
勿以亲疏定是非其实就意味着一种广博的爱!
点评:
旁征博引,论证有力。
前贤明训,"文章合为时而著","千古之大事,经国之伟业也"。或示哲理,给人以启迪;或明辨是非,给人以教益。以这个标准来衡,《勿以亲疏定是非》是一篇相当成功的考场作文。
文章旁征博引,刻阐述了剔除私情影响、尊重事实、维护真理的重要性。论据翔实,比鲜明,论证颇为有力。叙述自己的观点时,古今史料,作者颇有信拈来左右逢源之感,显示出了扎实的文史功底。
Ⅲ 如何借鉴高考满分作文
一、学习满分作抄文的文袭体样式
许多满分作文在结构上都有优点,尤其是那些层次清晰的作文,更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二、借鉴满分作文的写作素材
文章的写作素材可以显示学生的阅读量、知识面和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例如高考满分作文《远近焦距》,就选用了很多诗句作为文章素材,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既为文章的语言增添了亮色,又增加了文章的厚度,还使文章增强了思想性,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
三、学习满分作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学习高考满分作文,还要重点关注可以体现文章个性的内容,如“别具风味”的记叙方式、议论方式和抒情方式等。
四、学习满分作文拟题、点题、开头和结尾的技巧
Ⅳ 高考满分作文10篇
高考满分作文,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买一本满分作文大全,上面有很多。我觉得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动笔写一下,这样作文一定会得到提高的。下面给你一些积累素材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一、最常见的积累方法:背诵中积累。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强化一下记忆,不要只是简单地看看。
二、从现实生活中吸收积累。俗话说,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要想在生活中很好的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休息、文娱体育活动,还是走街串巷,还是旅游观赏、社会实践、社区活动中,都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多看、多听、多想、多吸收。
三、最丰富的积累方法:阅读中积累。书籍、报刊等是作文材料的一个丰富资源。书籍报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学的,大量的书籍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且这些材料又相对比较集中,只要你喜欢的,就有可能得到它。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阅读从大的作用来说,滋养着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终生收益,从小的方面来说,中学生阅读可以增加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尤其对于写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读书、学习、积累知识一般是用快速阅读法,这里说的快速阅读不是简单地阅读速度快,跟略读、跳读扫读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对抓住文章段落的脉络和重点有非常好的作用,帮助我们对文章做整理、分析和归纳。掌握速读记忆之后,可以把阅读效率提高很多倍,无论是阅读素材积累还是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来说,非常有必要练习提高一下。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我自己用的是这个。
Ⅳ 高考满分作文
你还会浮躁吗
江苏考生
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于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或许我们白天在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大厦中穿行,绿地只是在灰色中的孤岛,我们无法静静地去停下来品味。但在那弥漫雾气的江南雨夜,我们可以坐在窗边,聆听那自然的声音。心中的涟漪荡漾着泛开,幽幽一壶茶,清清一捧雨。湿润着的绿叶连成一片,在夜里望去,黑色的影子竟也有一丝嫩绿。所有的浮躁都被雨水冲刷开去。只剩下一片宁静,一片清心。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那里有着深沉的思想,古人的昭华。雨夜里,那是“碧海无波,瑶台有路”,回眸间,能在心中看见雨汇成溪,汇入江河,便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侧转身,轻风吹过,翻动你的诗页,“吹面不寒杨柳风”便跃然纸上……雨凄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磅礴,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所有的浮躁之气都被墨香所驱散,安静的夜里,只留一份诗韵,一份柔情。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回想一个朝代,品味一段岁月,你的思想便如风,便如光,穿越世纪,抑或跨过汪洋。清幽之气扑面,那是东吴的历史沉淀;菊花清幽,那是陶渊明的释怀;泥土气息氤氲,你能看到毛泽东指点江山,红军越过艰难……所有的浮躁都在历史人物睿智的思想、大气的志向中灰飞烟灭;在那历史的末端,只留一份清醒,一份理智。
你还会浮躁吗?在无处不有的宁静里。世界可以随着心的浮躁而浮躁,心的平静而平静。
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壶清茶?那里,你体会到的,不止是纯净。
我们惊喜在中考试场出现如此清雅灵动的文章,喜欢读这样流畅简练的文字。作者扣紧浮躁心态的反面,从大自然到诗词,到历史书、哲学书,让我们感知闲适与平和,感知静幽与情致。文章也由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而发。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气韵,以“你还会浮躁吗”引领正文四段,如“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轻轻悠悠中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显得上下文整齐,也有一种流转的节奏感。
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浙江考生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梦绕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襟衩布裙的女子,素手采桑于绿水之阳;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踏着水车剥着菱角;我是茅檐青草旁的那个白发老妇,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我因江南而自豪。因着这里有……
小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那历久弥坚的永存是柔情的坚强在鼎立。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的明艳欢笑,多少的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水
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风韵流转,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渚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开篇就不俗,化用点染诗句和典故,文采飞扬,一下子就获得阅卷者的青睐。然后用小标题分写“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幅旖旎的风光,营造出江南水乡优美的意境,其自豪感浸透其中。写江南风物时,能抓住地方特色,多用整句、短句、读来琅琅上口。作者大胆运用词语的超常搭配,打破习惯写法,也值得称道,如“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等。文中所用成语达30个以上,化用古诗词和典故之处也不下10个,足见小作者的文化积淀与语言修养不凡。
青春竟是如此的美丽
湖北考生
青春如一幅美丽的图画五彩缤纷。
蓝色
青春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青春的我们总是积极向上的,有着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我要当比尔•盖茨”“我要当科学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我要当作家,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争取有一天也能被选入语文课本……”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憧憬自己的未来,在我们眼里,未来就像伊甸园的禁果一样诱人,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每个人都在心里面勾画出一幅幅蓝图,老师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青春的我们乘着理想的翅膀飞向碧蓝的天空。
绿色
青春是绿色的,那是生命的颜色。青春的我们就像春天破土而出的小草,虽然娇嫩、弱小,但有着无限的活力与激情。
看看吧,忙了一天的我们还能趴在床上打着电筒写作业;聊起明星、电视剧来滔滔不绝,三天三夜都不嫌累;礼拜天拖着老爸老妈跑遍各大商场,望着各种个性张扬的服装,他们是眼花缭乱,我们倒是挑得不亦乐乎!
青春的我们是一群跳跃的小精灵,青春的我们走在时尚的最前沿,青春的我们活力四射!
紫色
青春是紫色的,那是成熟的颜色。就像紫藤萝一样,生生不息,永不言弃。青春的我们不再躲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不再听命于爹妈的哄骗,不再让眼泪成为自己的专利。我们开始逐步学会独立,走向坚强。
试卷发下来了,带给我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我愣愣地盯着卷子上鲜红的叉,心里很平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平静,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次努力吧!”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换回了好成绩。看着那鲜红的对勾,心中依然坦然。
青春的我们,开始在挫折中学会平静地对待生活。
灰色
青春又是灰色的,那是乌云的颜色。青春虽然阳光灿烂,但也不免乌云笼罩。
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开始增多,肩上不知何时多了“责任”二字,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学校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老师和家长每天唠叨着考试,升学、分数,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埋在题海中,沉浸在书堆里,一大堆责任和作业压得我们没有一丝喘息的空间,早上起床后,望着镜子中的自己,都开始觉得陌生了,只有那两个黑眼圈是昨晚“战果”的见证。
人们都说:“十年寒窗苦。”的确,青春就是奋斗的过程,奋斗就是要流血流汗,奋斗就是成功与失败的不断交替。因此,青春也是苦涩的。
青春,美好的代名词,有着五彩缤纷绚丽的色彩。青春的我们每个人都握有一枝画笔,定会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
这篇考场佳作有下面两大特色:一是联想丰富,譬喻得当。作者把青春比作蓝色、绿色、紫色、灰色,分别用不同的意象加以诠释:青春充满联想,是蓝色;青春充满活力,是绿色;青春日趋成熟,是紫色;青春也有烦恼,是灰色。通过作者的解说,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青春。色彩与情感之间形成了统一;二是思维辩证,一分为二。既看到青春的美好,青春的绚丽,也看到青春苦涩的伤感。这样写符合青春的实际,这样写才是完整的青春。
感恩缕缕书香
广西考生
在书的世界里,我如鱼得水。感谢缕缕书香,它除了赋予我无可比拟的睿智之外,更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丽所在。
我是一个在书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我小时候,还没识字,妈妈便常常捧着一本厚厚的故事书,给我讲述着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白雪公主的善良,有嫦娥奔月的神秘,更有着牛郎织女的幸福与美满。这时候的书,在我眼里,那么变幻神奇,那么美丽诱人,那么令人如痴如醉。
有书相伴的日子里,我渐渐成长,开始懂得品味书中的人生百态、世事变迁。读《红与黑》使我感受到于连身上那份固执的可爱以及对爱情的勇往直前;读《简•爱》,使我更折服于简•爱身上属于女性的坚韧与顽强;读《围城》,令我惊异于围城内外人心的迥异与那“围城外的人拼命追求围城内那灯红酒绿的世界和围城内的人拼命追寻那围城外自由的氛围”。
书,就像是年过半百的渊博的学者,在无形之中与我融为一体。灵魂在这里得到升华,大脑在这里日趋完善。它引领我在先哲们所曾经涉足的广阔大地上去尝试我所未曾经历过的充满坎坷又生趣盎然的生活,去体会什么叫做游戏人生。
感恩缕缕书香,它让我——一个曾经稚气未脱、时常哭鼻子的孩子不再孤单,不再悲伤,不再彷徨。去把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做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去把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去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化为自身的雄心壮志,去把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幻化成心中那一份属于自我的回忆……
感谢缕缕书香,去领略那沁人心脾,去领略那神清气爽。在书香中,获得一份高原的旷远,一份自省的静谧与安祥。
这是一篇书香飘溢的美文。文章写自己与书相伴相知,读后齿颊生香,欣然会意。作者从小时候接受书本熏陶写起,回味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勾起读者的相关联想,感谢书本帮助我们成长;然后写一连串的名著,更是凸现了书本的育人功能,她启迪智慧,滋养性灵,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最后写书本中的文句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进一步写出自己对书本的感恩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诗句富有文采,考场有此作文,令人赞叹。
我爱远山上的那抹星光
甘肃考生
火热的六月仿佛要将那广阔的大地烤焦了似的。已是傍晚时分,却仍感不到一丝的凉意,我便端上一杯凉茶拿着躺椅上了楼顶。楼高风大,一阵阵的风吹过,好不惬意。天色渐渐变暗,远处泛起点点星光,闪烁在夏日的夜空。
待在楼顶真是一种享受!那里可以乘凉消暑不说,还可以尽情欣赏夏日夜晚的景致。虽然已入夜,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的黑影仍清晰可见,真所谓“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微微扬起头,便会看见晴朗碧空点缀的星星,一颗一颗闪烁着自己的光芒,一颗一颗各不相让地展示着自己。它们装饰在远山那头,仿佛为高山上涂上了一抹水彩,使苍翠的山更显得别有风味。每颗星看似发着微弱的亮光,但正是这并不耀眼的一抹亮光,为苍茫宇宙增添了色彩,使夏日的黑夜不再寂寞。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如这远山上的一颗颗无名的小星星,就像那抹星光一样散发着自己的光彩,用自己的光彩装扮着世界。不论我们在宇宙空间中是多么的渺小,我们都努力地发着光。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伟大”与“渺小”来评判世间万物,事实上,万物都有自己的光芒所在,就像这远山上的那抹星光,虽没皎洁月光的姿色,但正是它使自然界不再单调,使大自然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渺小的事物不一定就没有独特的魅力、永恒的价值,当它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闪闪发光时,它不也变得伟大了吗?一路走过晨与昏,走过明与暗,走过冷与暖,怀揣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是美的,远山上的那抹星光不就是很美吗?
美随处可见,我爱美的事物,我当然爱那远山上的那抹星光。
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文中寓含的哲理。远山上那抹星光,令作者想起万事万物,想起人,是类比联想的结果。每个事物都有它的闪光,有它的价值,这朴素的真理唤起人们对自身,特别是对渺小事物的重新审视。作者由景入理,脉络清晰,联想自然、贴切,衔接有度,可谓景中有理,小中见大,读来如隽永小品,意味深长。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浙江考生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小时候,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摇头晃脑活似一个凯旋的小将军。同学们那羡慕的目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工程师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工程师……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那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震颤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这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是父亲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时候一样来接我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忽然之间,我感悟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哦,爱在心灵深处……
读罢本文,朴实敦厚的父亲的形象久久萦绕在脑海,不能散去。平淡中显出的真情,感人至深。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窗外的牵牛花
陕西考生
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感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细小的、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我能够想象到它们是怎样地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变得生机盎然,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郁郁葱葱起来的。我也能够想象到它们攀登到花架最高处时在我窗外小菜园更多的喧哗——数不清的小喇叭一定会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在我观察牵牛花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
窗外小小的牵牛花,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牵牛花虽然微小,但只要“努力拼搏”,同样能“结出累累硕果”,爸爸用心良苦,栽种下牵牛花,是希望“我”能像花儿一样,拼搏后绽放。在“我”深深感悟到这一深刻人生哲理的同时,也感受到父亲浓浓的父爱和殷殷期盼。全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练,极具特点。
精 彩 语 文
江苏考生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
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的碧水。伴着你,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的旅者,豪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拣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寒鸦,手持青青芒杖,在“疏月挂萧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楼头,断鸿声中的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一边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曾为一次失败,坐想行思,辗转反侧;曾为一次得失,愁肠百结,蹙眉千度;曾为一次邂逅,殚精竭虑,苦苦哀伤。于是乎,读一读刘墉,品一品林清玄,几篇隽永优雅的短文,字字珠玑,禅意飘香,让我执著一份平和的心态看苦短人生。
你让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去“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赏“禅房花木,曲径通幽”,品“荷笠斜阳,青山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是你让我幻化成庄周梦中的彩蝶,云淡风轻地怡然轻舞;是你,让我化作牧童短笛中的闲云野鹤,天马行空地无所羁绊。你让我的生命化繁为简,思想过滤杂质,心境归于平和,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偕忘。
精彩的你,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青绿。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你,用心灵读你,读不尽的精彩语文!
作者笔下的语文,充满魅力,处处精彩,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考场佳作!从这字里行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对于语文的喜爱,同时,他深厚的阅读积累,聪明的题材选择、流畅的语言表达,告诉我们: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精 彩 音 乐
江苏考生
轻轻地,打开一扇窗;静静地,啜饮一口茶。旋动电钮,我与窗外清风、茶中馥香一道,享受精彩音乐!
听高山的巍峨,听流水的潺潺,七弦古琴的韵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音乐抹上了魅力与光彩,聆听着,叫人情不自禁去追溯那段凄美的爱情,神往那段幽婉的蝴蝶之舞,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阿炳的一生因为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二泉映月》的底蕴因有了阿炳的执著而不再平凡。在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在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怒斥人心的冷漠。《二泉映月》让阿炳怆然神伤的眼睛,迸发出坚毅与力量!
驻足民族音乐的殿堂,沉甸甸的心中仿佛释放出阳春白雪的典雅、黄钟大吕的雄浑……音乐换了一曲又一曲,精彩还在继续——
感受肖邦用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情;感受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感受舒伯特在流浪途中的菩提树下,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巴赫的赋格曲,浪漫优雅,折射出遥远的巴洛克时代风貌,迸发出远古的文明底蕴;柏辽兹的幻想曲,奔放洒脱,在古典中引入时尚,在秩序中引入不羁,在传统中引入个性;舒曼的小夜曲,恬静悠然,在无人打扰的夜晚,安抚你躁动的灵魂,轻吻你伤感的脸颊,让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完整的生命!
聆听聆听,帕瓦洛蒂的高亢,莎拉•布莱曼的轻柔——呵,那是天籁!
徜徉异国音乐的圣地,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与精神,透着一股对音乐的至爱!
精彩的音乐,让心灵获得澄净,让人生得到启迪!
窗外清风还在游弋,茶中馥香还在飘溢……朋友,感受这精彩音乐,让它为你黯淡的心灵着色,让它为你平凡的人生添彩!
读罢本文,仿佛在音乐的花园中浏览了一番。作者对音乐的熟稔与痴迷,完全贯注全文中,他是真正的用心去感受生活,感悟音乐。文章立意高远,词汇丰富,结构清晰,首尾圆融,可谓是一篇上乘之作。
参考资料:http://e.sina.com.cn/zhongkao/07zkmfzw/
Ⅵ 高考满分作文
你还会浮躁吗
江苏考生
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于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或许我们白天在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大厦中穿行,绿地只是在灰色中的孤岛,我们无法静静地去停下来品味。但在那弥漫雾气的江南雨夜,我们可以坐在窗边,聆听那自然的声音。心中的涟漪荡漾着泛开,幽幽一壶茶,清清一捧雨。湿润着的绿叶连成一片,在夜里望去,黑色的影子竟也有一丝嫩绿。所有的浮躁都被雨水冲刷开去。只剩下一片宁静,一片清心。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那里有着深沉的思想,古人的昭华。雨夜里,那是“碧海无波,瑶台有路”,回眸间,能在心中看见雨汇成溪,汇入江河,便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侧转身,轻风吹过,翻动你的诗页,“吹面不寒杨柳风”便跃然纸上……雨凄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雨磅礴,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考。所有的浮躁之气都被墨香所驱散,安静的夜里,只留一份诗韵,一份柔情。
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回想一个朝代,品味一段岁月,你的思想便如风,便如光,穿越世纪,抑或跨过汪洋。清幽之气扑面,那是东吴的历史沉淀;菊花清幽,那是陶渊明的释怀;泥土气息氤氲,你能看到毛泽东指点江山,红军越过艰难……所有的浮躁都在历史人物睿智的思想、大气的志向中灰飞烟灭;在那历史的末端,只留一份清醒,一份理智。
你还会浮躁吗?在无处不有的宁静里。世界可以随着心的浮躁而浮躁,心的平静而平静。
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壶清茶?那里,你体会到的,不止是纯净。
我们惊喜在中考试场出现如此清雅灵动的文章,喜欢读这样流畅简练的文字。作者扣紧浮躁心态的反面,从大自然到诗词,到历史书、哲学书,让我们感知闲适与平和,感知静幽与情致。文章也由当今社会人心浮躁而发。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文章的气韵,以“你还会浮躁吗”引领正文四段,如“让我轻轻地告诉你”,轻轻悠悠中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显得上下文整齐,也有一种流转的节奏感。
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浙江考生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梦绕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襟衩布裙的女子,素手采桑于绿水之阳;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踏着水车剥着菱角;我是茅檐青草旁的那个白发老妇,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我因江南而自豪。因着这里有……
小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那历久弥坚的永存是柔情的坚强在鼎立。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的明艳欢笑,多少的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水
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风韵流转,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渚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开篇就不俗,化用点染诗句和典故,文采飞扬,一下子就获得阅卷者的青睐。然后用小标题分写“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幅旖旎的风光,营造出江南水乡优美的意境,其自豪感浸透其中。写江南风物时,能抓住地方特色,多用整句、短句、读来琅琅上口。作者大胆运用词语的超常搭配,打破习惯写法,也值得称道,如“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等。文中所用成语达30个以上,化用古诗词和典故之处也不下10个,足见小作者的文化积淀与语言修养不凡。
青春竟是如此的美丽
湖北考生
青春如一幅美丽的图画五彩缤纷。
蓝色
青春是蓝色的,那是天空的颜色。青春的我们总是积极向上的,有着无限的遐想与期待。
“我要当比尔•盖茨”“我要当科学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我要当作家,写出更多的好文章,争取有一天也能被选入语文课本……”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憧憬自己的未来,在我们眼里,未来就像伊甸园的禁果一样诱人,就像天堂一样美好,每个人都在心里面勾画出一幅幅蓝图,老师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青春的我们乘着理想的翅膀飞向碧蓝的天空。
绿色
青春是绿色的,那是生命的颜色。青春的我们就像春天破土而出的小草,虽然娇嫩、弱小,但有着无限的活力与激情。
看看吧,忙了一天的我们还能趴在床上打着电筒写作业;聊起明星、电视剧来滔滔不绝,三天三夜都不嫌累;礼拜天拖着老爸老妈跑遍各大商场,望着各种个性张扬的服装,他们是眼花缭乱,我们倒是挑得不亦乐乎!
青春的我们是一群跳跃的小精灵,青春的我们走在时尚的最前沿,青春的我们活力四射!
紫色
青春是紫色的,那是成熟的颜色。就像紫藤萝一样,生生不息,永不言弃。青春的我们不再躲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不再听命于爹妈的哄骗,不再让眼泪成为自己的专利。我们开始逐步学会独立,走向坚强。
试卷发下来了,带给我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我愣愣地盯着卷子上鲜红的叉,心里很平静,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平静,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次努力吧!”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换回了好成绩。看着那鲜红的对勾,心中依然坦然。
青春的我们,开始在挫折中学会平静地对待生活。
灰色
青春又是灰色的,那是乌云的颜色。青春虽然阳光灿烂,但也不免乌云笼罩。
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开始增多,肩上不知何时多了“责任”二字,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学校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老师和家长每天唠叨着考试,升学、分数,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埋在题海中,沉浸在书堆里,一大堆责任和作业压得我们没有一丝喘息的空间,早上起床后,望着镜子中的自己,都开始觉得陌生了,只有那两个黑眼圈是昨晚“战果”的见证。
人们都说:“十年寒窗苦。”的确,青春就是奋斗的过程,奋斗就是要流血流汗,奋斗就是成功与失败的不断交替。因此,青春也是苦涩的。
青春,美好的代名词,有着五彩缤纷绚丽的色彩。青春的我们每个人都握有一枝画笔,定会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
这篇考场佳作有下面两大特色:一是联想丰富,譬喻得当。作者把青春比作蓝色、绿色、紫色、灰色,分别用不同的意象加以诠释:青春充满联想,是蓝色;青春充满活力,是绿色;青春日趋成熟,是紫色;青春也有烦恼,是灰色。通过作者的解说,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青春。色彩与情感之间形成了统一;二是思维辩证,一分为二。既看到青春的美好,青春的绚丽,也看到青春苦涩的伤感。这样写符合青春的实际,这样写才是完整的青春。
感恩缕缕书香
广西考生
在书的世界里,我如鱼得水。感谢缕缕书香,它除了赋予我无可比拟的睿智之外,更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丽所在。
我是一个在书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我小时候,还没识字,妈妈便常常捧着一本厚厚的故事书,给我讲述着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白雪公主的善良,有嫦娥奔月的神秘,更有着牛郎织女的幸福与美满。这时候的书,在我眼里,那么变幻神奇,那么美丽诱人,那么令人如痴如醉。
有书相伴的日子里,我渐渐成长,开始懂得品味书中的人生百态、世事变迁。读《红与黑》使我感受到于连身上那份固执的可爱以及对爱情的勇往直前;读《简•爱》,使我更折服于简•爱身上属于女性的坚韧与顽强;读《围城》,令我惊异于围城内外人心的迥异与那“围城外的人拼命追求围城内那灯红酒绿的世界和围城内的人拼命追寻那围城外自由的氛围”。
书,就像是年过半百的渊博的学者,在无形之中与我融为一体。灵魂在这里得到升华,大脑在这里日趋完善。它引领我在先哲们所曾经涉足的广阔大地上去尝试我所未曾经历过的充满坎坷又生趣盎然的生活,去体会什么叫做游戏人生。
感恩缕缕书香,它让我——一个曾经稚气未脱、时常哭鼻子的孩子不再孤单,不再悲伤,不再彷徨。去把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做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去把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去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化为自身的雄心壮志,去把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惊喜幻化成心中那一份属于自我的回忆……
感谢缕缕书香,去领略那沁人心脾,去领略那神清气爽。在书香中,获得一份高原的旷远,一份自省的静谧与安祥。
这是一篇书香飘溢的美文。文章写自己与书相伴相知,读后齿颊生香,欣然会意。作者从小时候接受书本熏陶写起,回味童年的美好时光,也勾起读者的相关联想,感谢书本帮助我们成长;然后写一连串的名著,更是凸现了书本的育人功能,她启迪智慧,滋养性灵,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最后写书本中的文句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进一步写出自己对书本的感恩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诗句富有文采,考场有此作文,令人赞叹。
我爱远山上的那抹星光
甘肃考生
火热的六月仿佛要将那广阔的大地烤焦了似的。已是傍晚时分,却仍感不到一丝的凉意,我便端上一杯凉茶拿着躺椅上了楼顶。楼高风大,一阵阵的风吹过,好不惬意。天色渐渐变暗,远处泛起点点星光,闪烁在夏日的夜空。
待在楼顶真是一种享受!那里可以乘凉消暑不说,还可以尽情欣赏夏日夜晚的景致。虽然已入夜,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的黑影仍清晰可见,真所谓“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微微扬起头,便会看见晴朗碧空点缀的星星,一颗一颗闪烁着自己的光芒,一颗一颗各不相让地展示着自己。它们装饰在远山那头,仿佛为高山上涂上了一抹水彩,使苍翠的山更显得别有风味。每颗星看似发着微弱的亮光,但正是这并不耀眼的一抹亮光,为苍茫宇宙增添了色彩,使夏日的黑夜不再寂寞。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如这远山上的一颗颗无名的小星星,就像那抹星光一样散发着自己的光彩,用自己的光彩装扮着世界。不论我们在宇宙空间中是多么的渺小,我们都努力地发着光。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伟大”与“渺小”来评判世间万物,事实上,万物都有自己的光芒所在,就像这远山上的那抹星光,虽没皎洁月光的姿色,但正是它使自然界不再单调,使大自然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渺小的事物不一定就没有独特的魅力、永恒的价值,当它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闪闪发光时,它不也变得伟大了吗?一路走过晨与昏,走过明与暗,走过冷与暖,怀揣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是美的,远山上的那抹星光不就是很美吗?
美随处可见,我爱美的事物,我当然爱那远山上的那抹星光。
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文中寓含的哲理。远山上那抹星光,令作者想起万事万物,想起人,是类比联想的结果。每个事物都有它的闪光,有它的价值,这朴素的真理唤起人们对自身,特别是对渺小事物的重新审视。作者由景入理,脉络清晰,联想自然、贴切,衔接有度,可谓景中有理,小中见大,读来如隽永小品,意味深长。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浙江考生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小时候,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摇头晃脑活似一个凯旋的小将军。同学们那羡慕的目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工程师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工程师……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那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震颤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这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棵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冷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原来是父亲知道我怕黑,又像小时候一样来接我了……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的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忽然之间,我感悟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儿的不孝吗?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哦,爱在心灵深处……
读罢本文,朴实敦厚的父亲的形象久久萦绕在脑海,不能散去。平淡中显出的真情,感人至深。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窗外的牵牛花
陕西考生
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感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要不然,细小的、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我能够想象到它们是怎样地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变得生机盎然,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郁郁葱葱起来的。我也能够想象到它们攀登到花架最高处时在我窗外小菜园更多的喧哗——数不清的小喇叭一定会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
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在我观察牵牛花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
窗外小小的牵牛花,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牵牛花虽然微小,但只要“努力拼搏”,同样能“结出累累硕果”,爸爸用心良苦,栽种下牵牛花,是希望“我”能像花儿一样,拼搏后绽放。在“我”深深感悟到这一深刻人生哲理的同时,也感受到父亲浓浓的父爱和殷殷期盼。全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练,极具特点。
精 彩 语 文
江苏考生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心中的精彩语文。
你给我清风与明月,你给我山光与水色,你给我碧海与晴空,你打通了我与自然的界限。
伴着你,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的碧水。伴着你,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的旅者,豪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拣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寒鸦,手持青青芒杖,在“疏月挂萧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楼头,断鸿声中的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一边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曾为一次失败,坐想行思,辗转反侧;曾为一次得失,愁肠百结,蹙眉千度;曾为一次邂逅,殚精竭虑,苦苦哀伤。于是乎,读一读刘墉,品一品林清玄,几篇隽永优雅的短文,字字珠玑,禅意飘香,让我执著一份平和的心态看苦短人生。
你让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去“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赏“禅房花木,曲径通幽”,品“荷笠斜阳,青山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是你让我幻化成庄周梦中的彩蝶,云淡风轻地怡然轻舞;是你,让我化作牧童短笛中的闲云野鹤,天马行空地无所羁绊。你让我的生命化繁为简,思想过滤杂质,心境归于平和,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偕忘。
精彩的你,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青绿。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你,用心灵读你,读不尽的精彩语文!
作者笔下的语文,充满魅力,处处精彩,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考场佳作!从这字里行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对于语文的喜爱,同时,他深厚的阅读积累,聪明的题材选择、流畅的语言表达,告诉我们: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精 彩 音 乐
江苏考生
轻轻地,打开一扇窗;静静地,啜饮一口茶。旋动电钮,我与窗外清风、茶中馥香一道,享受精彩音乐!
听高山的巍峨,听流水的潺潺,七弦古琴的韵律使伯牙与子期成为人生的知音,寻寻觅觅惆惆怅怅的琴弦拨出一曲曲佳音妙曲,道出一段段故事旧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一生也为这音乐抹上了魅力与光彩,聆听着,叫人情不自禁去追溯那段凄美的爱情,神往那段幽婉的蝴蝶之舞,流连那倾注了太多思念的楼台……回环之余,《梁祝》成了不屈于封建礼教的最强音。
阿炳的一生因为有了《二泉映月》而不再落寞,《二泉映月》的底蕴因有了阿炳的执著而不再平凡。在苍穹之下,太湖边上,一位盲人在抚琴独忧,用悲戚的琴声控诉社会的黑暗,怒斥人心的冷漠。《二泉映月》让阿炳怆然神伤的眼睛,迸发出坚毅与力量!
驻足民族音乐的殿堂,沉甸甸的心中仿佛释放出阳春白雪的典雅、黄钟大吕的雄浑……音乐换了一曲又一曲,精彩还在继续——
感受肖邦用独特的心灵,倾诉一腔爱国柔情;感受贝多芬那双神奇的手,谱写田园之曲,撞击命运之门;感受柴可夫斯基驾着俄罗斯马车,在静谧的湖畔驻足观赏天鹅起舞;感受舒伯特在流浪途中的菩提树下,留下一个孤独的身影……
巴赫的赋格曲,浪漫优雅,折射出遥远的巴洛克时代风貌,迸发出远古的文明底蕴;柏辽兹的幻想曲,奔放洒脱,在古典中引入时尚,在秩序中引入不羁,在传统中引入个性;舒曼的小夜曲,恬静悠然,在无人打扰的夜晚,安抚你躁动的灵魂,轻吻你伤感的脸颊,让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完整的生命!
聆听聆听,帕瓦洛蒂的高亢,莎拉•布莱曼的轻柔——呵,那是天籁!
徜徉异国音乐的圣地,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与精神,透着一股对音乐的至爱!
精彩的音乐,让心灵获得澄净,让人生得到启迪!
窗外清风还在游弋,茶中馥香还在飘溢……朋友,感受这精彩音乐,让它为你黯淡的心灵着色,让它为你平凡的人生添彩!
读罢本文,仿佛在音乐的花园中浏览了一番。作者对音乐的熟稔与痴迷,完全贯注全文中,他是真正的用心去感受生活,感悟音乐。文章立意高远,词汇丰富,结构清晰,首尾圆融,可谓是一篇上乘之作。
Ⅶ [作文结构]高考满分作文是怎么安排结构的
盘点高考满分作文的三种巧妙结构 一、物人合一 全篇以写物为主,而要表现的是人,表现人的性格、气质、思想与精神。
如高考满分作文《陶公祠的菊花》:
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只偶尔还露出残的黄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这地方真个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的意韵之中,初冬那菊黄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菊黄色历史装帧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和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
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的文人们的自珍和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就有猛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弓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余,乌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渊明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只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仰望陶公塑像,几分崇敬,几缕亲近。他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说还休。1600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
在史书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石崇、王恺斗富,让侈浊之风登峰造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气后来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
苏东坡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东坡大抵是闻过陶渊明的菊花味,不仅闻过,而且深深地闻过,他在《水龙吟》中言道:“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若真未死,当在菊花之间,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滔滔菊江和无期无尽的岁月。
祠不大,却修葺得很好,在江边一块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远处,叫“天然塔”,被称为“江流双塔”。祠与塔构成了一种沉重而冷肃的气氛,在江边,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陶公安在?问菊,菊却隐去了笑容,独向寒风。
写这类文章,写物,不仅要写形,更重要的是写神,写气韵,让物与人浑然相融。
如上文,习作者写陶公祠、陶公像,主要写菊花,写菊的清雅,菊的绝俗,菊的清姿,写菊的故事,写菊的作用与影响,从而以此诠释陶渊明,以此来照亮陶渊明的灵魂。
Ⅷ 结构清晰的高考满分作文(总分总的)例如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http://wenku..com/view/1d25aff8941ea76e58fa04d9.html
Ⅸ 高考满分作文,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呢
在每年高考的时候,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社会讨论的热点。大家对高考作文都是充满期待的。那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作文才是理想中的好作文呢?什么样的作文又可以得高分呢?
其实这个问题要想弄清楚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它里面涉及到很多关键的信息。不是单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需要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现在这样的结果。
作为多年之前参加过高考的考生,我想简单的来说一下,高考得分比较高的作文具有哪些特点?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之见,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点赞留言,我将和大家进行讨论。
Ⅹ 高考满分作文的标准
不同地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完全版)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者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50) 深刻(10-9) 丰富(8-7) 有文采(6-4) 有创意(3-0) 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3.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4. 材料丰富5. 形象丰满6. 意境深远 7. 语词生动,句式灵活8.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 文句有意蕴 10.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11.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 有个性特征 [说明] 1.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 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 缺题目扣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对比2001年(2002年未印发,可视为与2001年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可以看出有几点变化。框架上的变化是基础等级的8 点由一体分成了两个4点,分别可视为内容和表达(取用试卷后边评分栏的分类标示)。这样使评卷时打分更有依据。评卷标准细节上有几处变化,值得注意。 一. 字体:是基础等级的一等卷中关于字体的要求由“字体美观”改为“字体工整”,二等卷中由“字体端正”改为“字体较工整”,这些变化对书写规范而“书法”水平不高的同学是一福音,它基本上排除了高考作文中的“书法”分。“工整”意味着书写规范就可以了。这一变化影响分值可能不会太大,但是范围宽广。 二. 文体:对文体的要求由最低该项要求的最未列提升到了首列,并且二等卷中由“大体符合文体要求”改为“符合文体要求”,这说明在文体能力上提高了要求,加重了份量;这可能是针对现在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文体不清”现象修订的。 三. 发展等级内容变化较多;项目用词变化大,内容也随之更改。1.“深刻透彻” 改为“深刻”,可能考虑到“透彻”要求不切实际,且标准不好把握;所领内容之第3条由“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改为“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用语显然更清晰明确。2.“生动形象” 改为“丰富”;所引领内容去掉“善于描写”和“记叙生动”,可能是考虑和“有文采”的内容重复了;添加“材料丰富”。3.“有创新”改为“有创意”,显然是因为“创新”的说法过于笼统,且把这一项和“有文采”的位置对调了一下,有意降低了这一条的重量,也许他们意识到要中学生大搞创新多少有点不切实际吧。 掌握了评分标准的这些变化,你就会知道今年的阅卷细则会在那些方面或轻或重的倾斜。在文体上要求要提高,文体特征不明显的得分可能会低一点。更注重内容上丰富、有创意,而不是形式上的花样和创新。字体工整是关键,不要求美观;当然,这一点因人而异,不过,可以告诫考生的是:一张美观的书写卷面对评卷人的潜在影响永远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