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怎么写,如何立意审题
1、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针对当下青年人阅读方式命制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作文题切合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导向积极,易于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考。
构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是当前社会的共识,阅读是青年人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阅读方式的选择关系到阅读效果。年青人富有朝气,自主性强,更愿意尝试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也可能有率性的一面。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e时代,总结和思考“我的青春阅读”,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2、“阅读”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围绕“阅读方式”设题,引导学生反观自身的阅读行为,却颇具匠心。该题立意明确,角度多元,考生可写传统的书本阅读,也可写时尚的网络阅读;可写精读的深入,也可写速读的实用;可写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也可以反思快餐式阅读的不足;还可以写自己在阅读方式选择上的心得或困惑……
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题是时代与青春的约会,科技与阅读的邂逅,思辨性较强。考生可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多维度地展开写作。同时题目聚焦在“青春”和“阅读方式”上,开放有度,有利于防止宿构与套作。另外,作文题在文体的选择上较为自由,可议可叙,便于学生展示个性,写出好文章。
3、 2016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Ⅱ 2017天津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作文怎么写审题立意
美丽的校园
我的学校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是个美丽的地方。
踏进学校,你会看见南北两边各有两座教学楼。南楼前面有一座旗台,旗杆上高高飘扬着鲜艳的国旗。旗台前是一片宽阔的操场,中间种着各种各样的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操场两边的两棵榕树了,远远望去,就像两位士兵守卫着学校。
春天,榕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花儿绽开了粉红的笑脸。小草探出了脑袋,好像在说:“这个世界真是五彩缤纷!”春风吹过,榕树摇摇摆摆,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
夏天,榕树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我们的视线。我们常常在榕树下玩游戏,强壮的榕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带来一阵清凉。鲜花开得更鲜艳了,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得不可开交,都在为花儿传播花粉。花儿点点头,好像在向蜜蜂、蝴蝶道谢。
秋天,花草愁眉苦脸的,好像生病了。榕树的一些叶子变黄了,秋风姑姑走来,朝榕树轻轻吹了一下,一片片黄叶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黄蝴蝶,我想接住这些“黄蝴蝶”,可它们却调皮地躲开了。
冬天,雪花满天飞舞,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雪姐姐给大地洒满了银子似的,却洁白又柔软的雪。又用雪织了一件又一件的“羊皮大衣”。让房子穿上显得更美。我们穿着棉袄去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十分开心。
我的学校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我爱我的学校,更爱忠心为我们服务的榕树,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绿色、健康和快乐!
Ⅲ 2016天津高考作文议论文怎么写
2016年高考语文刚刚落下帷幕,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又成为了网友热议、全民关注的焦点。天津市的高考作文题目,依旧沿袭了往年“小清新”的人文视角,以“阅读”和“青春”作为关键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于“常态”之中见“变化”,于“宽泛”之中见“限定”,是一个让学生有话可讲并且具有一定区分度的优秀作文题目。
试题重现: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先贤对话的乐趣……当代青年渴求新知,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从这个作文题目中,我们看到了天津市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放眼当下,摒除故纸堆中的“套路”写作。
这个题目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方式多元化”是这个技术横行、智能当道的时代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人们具有诸多方式向这个世界获取信息,我们的阅读也随着这种变化发生着“革命性”的转变,阅读也不仅限于图书、报纸等传统纸媒或文字性阅读。命题者非常具有时代生活的敏感度,选取了这一和中学生日常非常契合的社会现象进行深挖,引导学生关注当下。
我们会发现,自从2009年,“我说‘90后’”这个题目一鸣惊人之后,天津的作文命题思路一直围绕着“自省”二字,对自我的反思,对社会的审视。从关注易被忽视的生活细节(2012年)到以未来隐喻当下的“智慧芯片”(2014年),从思索认知世界的方式(2013年)到对流行语“范儿”的深度考量(2015年),天津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在时代的韵律和节拍之中,发现自我的节奏,在社会环境的广阔之中,反思作为一个个体政治的自我的价值和于这个世界沟通联系的方式。这是一个命题思路极大的进步,从前的象牙塔式的写作范式,故纸堆中的素材搜索,在今天这个“说现实之语、讲心里之言”的年代已经不奏效了,语文作为时代社会生活指向最强的人文学科,开始转移了思维方式,发现“当下”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开始培养关注社会现实的素质,实乃大幸。
第二,凝视文化,不忘语文教育之根本。
虽说紧贴时代生活是一个大方向,然而现实生活方方面面,我们该如何把握命题方向。我想我们不应忘记,作文是依附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设立的,考查学生眼界和思维的同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功能——文化修养与文学底蕴。因此作文的关键词指向“阅读”。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阅读从来都是汲取知识,加深文化修养的有效渠道。这实际上是命题人的一种“刺激机制”,借由“阅读”这一主题,挖掘出学生潜藏的语文技能和课外积累。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的笔触碰到书本之时,文化积累之深浅,高下立见。具有阅读体验和深厚底蕴的学生,能够从“阅读”二字生发开去,引经据典、旁征广纳,珠玉之词、文采斐然。而缺乏这方面积累的学生值得“望洋兴叹”、“悔不当初”。因此,作文毕竟是作“文”,文之本义,须有色彩和纹样,而诉诸文字,就是要求我们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写出一种中国独有的具有韵味的语言文字。
而今年天津卷的作文题目,也将经典性阅读作为一种写作的提示和指引。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悦读”式的声光影像固然精彩纷呈,而传统文明之中的博大精深,更需要重视与传承。泛黄的书页之中,自由翰墨流香,与前尘往事、古之鸿儒的对谈,似乎脱离了一卷在握则黯然失色。因此,传统文化仍然是作文考查的重点,能够一种文明的关怀和继承的心志,即使作文题目没有明确指引,相信也一定能够被灵活地运用在考场之中。
第三,青春飞扬,让学生打开尘封的“心门”。
作为今年高考题目的第二个重要“关键词”,“青春”也是一大亮点。以往,“青春”一词是敏感的,在作文之中总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不安分”。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也很怕这两个字,因为弄个不好就会有“叛逆”和“轻狂”的弊病,让整篇文章“飘”起来。
但是今年的作文题,大胆启用了“青春”作为关键词。这是一个新的且非常令人惊喜的趋势——让学生讲自己的话。也许我们还不习惯打开这扇“心扉”,也许我们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还没有尝试过“青春”的美妙滋味,但是,高考的风向标已经开始打通了这一写作通道。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必再为李白痴狂、为司马哀叹,不必再为后主幽怨、为易安颔首,因为这个时代的话语开放了我们的“心里话”。学生可以从此刻起,记忆青春点滴,回顾专门属于这一代人的独特记忆。“怀旧”和“集体记忆”是当下的流行点,这个趋势在高考作文之中的反映,也开始有了端倪。守护自己的特质,飞扬自己的青春,再训练一种将其转化为语言的能力,是今后的学生备考作文的关键。
既然是一道内涵如此丰富的作文题,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写作呢?
第一,注重“阅读”与“青春”并举,切不可偏题而作。
“阅读”相对于“青春”,可能更令学生们熟悉,于是乎,学生开始发挥所长,选择自己熟悉的观点进行发挥。却忘记了另有关键词“青春”作为平衡试题难度的一个关键点。因此,要将青春融入阅读当中,使之成为一种阅读的“体验”和对一种带上青春的年龄感的“阅读收获”之思索。所以这不是一篇“读后感”,更不是关于“阅读的乐趣”的普通文章。学生应当在文化吸收即“阅读”的过程之中,找到“青春的印记”:比如纸质的阅读体验是一种带有青春“执拗感”的怀旧方式;比如当代新媒体的阅读是一种符合青春“叛逆”色彩的颠覆。这些是很好地融合了题目当中所有关键点的写作思路。
第二,注重“方式”的变迁,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这个作文题目,本质上是一种“新”与“旧”的对垒,是现代与传统的比照。因此才会将“方式”作为阅读的表征使得这个题目容易被高中生理解和接受。然而学生往往缺少这样的素质——将变迁与整个社会文化的背景和发展相联系。学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和情怀,却忘记了,任何事情的变化的发生绝不是一个特例或突转。它应当是在整个社会历史的背景之下,在整个文化的进程之中才出现在了“此时此地”。因此,将阅读方式的转变置于“宏大叙事”之中也是一种高级写作的逻辑。比如碎片化阅读乃是当下人生活状态的浮躁与失控之焦虑引发的产物,而经典化阅读与之相比较就呈现出一种具有文化沉淀的力量和持久的追问人生终极问题的引导;抑或新媒体阅读方式映照了整个社会从哲学理性到技术理性的发展轨迹,我们应从年轻时接纳这种阅读,以适应变化和发展的文化潮流。
而“阅读”方式的多元也是值得学生注意的问题,除了材料当中的提示之外,通过旅行“阅读”自然与文明的碰撞等等选材,就开拓了阅读本身的维度,将视野放宽,将“阅读”的定义放宽,也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进行更为多元和更具深度的写作。
第三,注重语言的风格,应与所倾向的阅读方式一致。
写作是一个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活动。因此,语言是它最基本的关键点。我们的写作如果不能做到语言与内容的“共鸣”,就算不上成功的作文。当然这是更为高级的要求。但是作文的课堂教学早已忽视了写作的本真功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完全靠程式化的训练达到千人一面的目的,这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推崇传统的阅读范式,那么你的文章就应当具有“传统”的幽微婉转之情味;如果你的文章推崇新兴的阅读方式,那么的你的文章应有一种潇洒恣肆的态度。你的笔触之于文化,当诗词有韵,言语有律;你的笔触之于青春,当放浪形骸,洒脱干净。这虽是较高要求,但也是符合“阅读”这一具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题应当提出给学生的要求。
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很多启示,这也是“后高考”时期我们应当总结和反思的重要环节。
首先,把握当下,而非一味要求学生准备所谓“作文素材”,切记去除“事例”导向性作文的痼疾;其次,灵活训练文体,不要一味培养学生的议论文素质,散文,特别是感悟的记录和社会现象的评价应是今后训练的重点;第三,文化底蕴的加强。学生再抵触,阅读不能停,课业再重压,积累须跟进。作为语文老师更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充实自己,夯实基本功,注重积累和文化底蕴的提升,为教学加深底气,更为学生做出榜样。
Ⅳ 2016天津高考作文要求围绕阅读方式而我的作文写了更偏重阅读内容,也有对阅读的感受和思考这样能行吗
同为天津考生作为学长回答这个问题。看了今年的作文题目,审题来版看如果你的作文更偏权重阅读内容的话应该会有点偏题。材料很明确的强调是要写阅读方式的体验与思考,作为材料作文结合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自己的文笔功底自信的话估分在42到46吧。还有就是看判卷老师的喜好了,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判卷老师。祝你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Ⅳ 能不能帮我整理一下近十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分别是什么 非常感谢!!
2015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201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假如有一款芯片 有一个人发明了智能芯片,植入卖菜大娘脑后可以让她博览古今……任何人无需再学习。请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13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 作文题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2012天津高考作文题:两条鱼的对话 天津――给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2011高考作文题目——天津卷:《镜子》 从望远镜、显微镜、放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两种,谈自己的感悟与观点。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 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不少于800字 2009年天津市高考作文题目:我说九零后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2008年天津市高考作文题目:人之常情 800字作文,除诗歌和话剧外体裁不限。 200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目:有句话长挂在嘴边 2006年高考作文赏析天津卷:愿景
Ⅵ 求2016年高考权威预测模拟试卷1(语文)答案啊,高手速解!!作文不用 谢谢大神们帮忙。得一题
你这是老师作弊吧?我都考完了,不过卷子题目不一样
Ⅶ 天津高考语文作文我的青春阅读,求思路!我们老师让写。这个题目怎么写议论文啊,题目说是我的。
可以写传统与电子阅读的差异与进步,给你一篇参考,但千万别抄,我要交出版社的
Ⅷ 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我的青春阅读审题立意解读,怎么写不走题
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
作文题目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名师点评与分析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针对当下青年人阅读方式命制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作文题切合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导向积极,易于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考。
构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是当前社会的共识,阅读是青年人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阅读方式的选择关系到阅读效果。年青人富有朝气,自主性强,更愿意尝试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也可能有率性的一面。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e时代,总结和思考“我的青春阅读”,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某中学一线教师认为,“阅读”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围绕“阅读方式”设题,引导学生反观自身的阅读行为,却颇具匠心。该题立意明确,角度多元,考生可写传统的书本阅读,也可写时尚的网络阅读;可写精读的深入,也可写速读的实用;可写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也可以反思快餐式阅读的不足;还可以写自己在阅读方式选择上的心得或困惑……
有专家指出,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题是时代与青春的约会,科技与阅读的邂逅,思辨性较强。考生可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多维度地展开写作。同时题目聚焦在“青春”和“阅读方式”上,开放有度,有利于防止宿构与套作。另外,作文题在文体的选择上较为自由,可议可叙,便于学生展示个性,写出好文章。
张莉(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看到《我的青春阅读》这个题目,第一眼感觉并不难,给的范围足够宽阔,有开放性,学生很容易有话说。不过,要写出新意也有难度,很容易流于读后感。题目的重点是提示考生当下阅读媒介的多元,因而,看到纸质阅读和多媒体阅读的不同,讨论这些不同对自己青春时代阅读习惯构成过怎样的冲击就显得很重要。
晶莹老师
曾总结高考作文的经典主题,“读书”是其中之一。这一主题的备考包括 对高考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阅读的名著中情节、典型人物了解,经典文本的深层次解读和个人的阅读体验的积累。晶莹也曾经彻底分析过2010年全国2卷作文中的“深阅读”和 “浅阅读”之争。如果你曾经按照晶莹老师的要求做过相关的准备,那么面对这道题目时,一定可以做到快速解读,轻松得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目,首先是材料: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
材料给我们列举了现代社会中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互联网和多媒体都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这是每一位考生都非常熟悉的生活体验,每一考生都将有话可说。
接下来看题目要求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这就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描述自己对“青年人阅读方式“的态度,鲜明表达观点。
这道作文题目有着高区分度,让每一位有阅读经验的考生都将有话可说。考生可以从推崇传统阅读中的纸张芬芳来写,也可以从现代社会高压力快节奏下的“碎片化阅读”的优势来谈。在素材的列举上,有阅读经验的孩子可以写一些冷门作家和纲外经典,课外阅读经历不多的孩子,只谈课本中的名著给自己带来的感悟亦不跑题。
此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可以描述自己接受互联网教育,或者观看公开课、纪录片的经历,阐述其在青春年华给自己求学、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影响。更可从2010年全国卷作文题目中谈及的“深阅读”和“浅阅读”的角度,描述两者皆存的合理性: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深阅读保留的情怀,以及浅阅读的方便快捷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多个角度,实难跑题。
当然,对于想拿高分的同学来说,不跑题是最低层面的要求。作文会被判定到哪一个等级,和考生选取的素材、事例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作文分数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考生课外阅读的功底。2016年的天津卷虽不如2015年浙江卷作文“文章与人品”那般,要求考生深入了解作家极其作品,分析作者的人品和作品的格调是否一致。但是依旧给了未来备考的学生更多启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有了深厚的阅读积累,面对高考作文的“人文类”题目,方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