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近十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考的课内文言文与课内诗歌分别是什么十万火急!求教各位大神谢谢!
貌似都说今年诗歌考课外的
B. 济南中考语文历年来的古诗词赏析和文言文都考到过哪些
中考必背古诗文
C. 一片2006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请快点发答案,马上要!谢
啦啦啦啦啦啦拉德马西亚
D. 2007年济南中考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①带月荷锄归②老骥伏枥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示例:文明之行,始于足下。
3、略
4、示例:“尚”是“还”的意思,第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间的生活状况,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
5、略
6、①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②扩大
7、C
8、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9、赞同 ;反对
10、相同:充分尊重被劝说者,进行委婉的劝说,使对方易于接受
不同:邹忌:设喻说理 优旃:用反语讽谏
11、示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环保效益高;应用范围广;改变能源结构,缓解地球矿物危机;发展前景广阔
12、文章开篇运用具体的事例,初步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稳定、无污染的特点,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选取贴近民众生活的事例,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3、亟待;急待,迫切的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的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
14、画线句列举的一系列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节能减排方面产生的效益,有力地说明它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15、略
16、醇 ; zhǒu
17、示例:瘦弱的父亲枕在我坚实的臂肘间,沉静而安详
18、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一语双关,既写了父亲靠在我怀中睡着时的情景,也含蓄的写出父亲永远的离我而去了;文章借此表现了老弱的父亲对“我”的依赖和“我”对父亲的体贴、关爱;同时以“父亲睡了”为线索组织材料,使文章浑然一体。
19、示例:不时地睁开眼睛瞅瞅我,那眼神似在说:还是儿子好呀
20、略
21、示例:共同之处:文中的“我”和田世国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启发:生活中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味深沉而真挚的亲情,用自己的方式去报答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E. 急求2005年济南中考满分作文(题目:拥抱——)
精品备课:生命 生命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翼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学习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1.作者简介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全身关节均告损坏。她忍着病痛,写作不辍,共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其中,《杏林小语》《山水大地》《种种情怀》《寻找生命的坐标》等作品让灰心的人得到鼓励,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路上。刘侠在1980年当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1982年更创办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将她的爱心奉献给社会。
2.作品简介
《生命 生命》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香港宣道出版社1986年版)。略有改动。作者就一般人看来的寻常小事,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并且联系自己的身世,强烈地呼喊“生命 生命”。
二、课文剖析
1.写法精讲
全文只有短短的五个自然段,篇幅不长,作者以生动平实的语言描述寻常小事,由此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本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分别描述了三个寻常小事,分别是飞蛾求生、瓜子抗争、倾听心跳。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联系自己的身世所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本文在写作上层层深入、由物及人,所引发的思考也是逐步深入的。
下面是对课文中事例与思考的简单图解:
事例: 思考
飞蛾:生之欲望 生命的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 珍视、奋斗
2.重点精讲
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不要伤害生命,一是一切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从全文看,写的不是怎样对待小动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种理解不对,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说摹K涫俏抻玫恼踉
F. 历届济南中考语文最高分~ 只知道某一届也可以~~ 就是语文最高分啦。。。
08 117 没满分的
G. 2005-2007语文中考题济南(要有答案) 2005-2007语文中考题济南(要有答案)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按要求默写:
①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分)
②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分)
③《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 。(1分)
④《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1分)
2、阅读下面的新闻,针对新闻报道中市民的做法,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3分)
据报载,5月14日,,一位市民为图方便,穿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线,却像杂耍般搬起自行车,翻越护栏(马路中间的隔离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有生命危险,也容易干扰过往机动车正常行驶。
3、从下列三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对应的名著及其作者,并仿照示例,写一段阅读心语。(5分)
备选人物:傅雷 贝多芬 诸葛亮
示例:祥子,一个旧社会的人力车夫。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想通过个人奋斗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黑暗的社会使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堕落为懒惰焦化、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所选人物: 对应名著: 作者:
阅读心语: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3分)
5、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3分)
(二)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始皇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②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①苑囿(yuàn yòu )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②优旃(zhān):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③愁费:愁,忧愁;费,花费。④荡荡:漂亮而光滑。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王之蔽甚矣
②始皇议欲大苑囿
7、下列句中加点的“虽”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虽”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漆城虽于百姓愁费 D故虽有名马
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甲文中,“王曰:‘善。’”表明了齐王对邹忌所言持 的态度;乙文中,“优旃曰:‘善。……’表明了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 的态度。(2分)
10、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
①2006年12月,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赵春江教授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了一套2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家庭。这套装置,运行十分稳定,自安装完毕正式发电以来,已向上海大电网输送了1300多度电,而且没有任何污染,在“节能减排”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太阳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被转换为电能。尤其可贵的是,它还是最清洁的能源,在法三、利用时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渐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③太阳能发电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比较普及,而光热发电较少,通常所谓的“太阳能发电”往往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④光伏发电是根据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的“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其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简单,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⑤光伏并网发电,是公认的全球太阳能利用的最终方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和计划,美国和欧盟计划到2010年实现百万屋顶太阳能并网发电,日本也宣布到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GWp,主要用于屋顶并网光伏系统。我国的光伏并网发电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已建成10个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网。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8吨,减少灰渣排放约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8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能源,意义非同一般。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场馆的部分用电,也许将由太阳能发电来提供。
⑥总体来说,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结束了前期开拓阶段,迎来了新的蓬勃发展时期。有人做过乐观的估计,在今后10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累计容量将达到20兆瓦。到本世纪中叶,太阳能发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5%~20%,超过核电,成为人类的基本能源之一。
11、文章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很多优点,请列举出三条。(3分)
12、文章开篇就介绍了赵春江教授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3、如果将第②段中加点的“亟待”一次改成“需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14、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简要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3分)
15、2007年6月10日—16日是我国第17个“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某社区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利用“公益宣传栏”向市民介绍落户济南的太阳能路灯。请你结合原文和下面的材料,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在下面的公益宣传栏内写一段“太阳能路灯的自述”。(60字左右)(5分)
材料:太阳能路灯扮靓泉城
济南环城公园(南护城河黑虎泉区域)太阳能路灯工程已于2007年2月12日顺利完工(图略),并陆续在济南街头安装使用(图略),成为泉城济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种新型路灯装有智能控制系统,可将白天吸收的阳光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阴雨天也能正常使用,并可设定时间自动开关。
(二)父亲睡了
①父亲退休以后,顿顿饭喝点酒,天天骑着自行车四处转转,乐呵呵的。那次我带回家九华山的画册,父亲掀来翻去看不够,我猜他是想去九华山看看。
②那年五一长假,我陪父亲登上了九华山。那是个阳光很好的日子,父亲颇有兴致。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我一直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紧贴着他走。他自然的顺着我的身势,脚步扎实,像有了安全感的孩子。参加工作多年了,我还是头一次和父亲手拉手这么长时间。他的手指又细又硬,如根根小棍,刺得我心酸的有点心疼了。山路上,每每歇息时,父亲总是让我站在里面,他站在外面,用身子当着我,生怕我不小心跌下去。
③晚上,父亲觉得有点不舒服,脑袋发晕,早早就上床了。我说给他做做头部按摩,他便顺从地躺下,枕在了我的双腿上。我哪会做按摩,只是在他的脸部、脖颈、耳根和头心揉来揉去,轻轻的,缓缓的。他 。没多一会儿,父亲就睡着了,呼吸均匀,一脸的慈祥。我揉着、看着,想起父亲搂我睡觉的情景……
④小时候我经常生病,父亲心疼,总搂着我睡,读初中时我还跟他睡一个被窝。他喜欢让我枕着他的胳膊,还不时地摸摸我的身子,用胡茬子扎我的脸,亲得没法再亲了。夜里我多少动一下,他就醒了,摸摸我的小屁股,问我想喝水还是尿尿。有一回,我忘了因为什么,父亲冲我大发脾气,我委屈地哭了,就赌气去跟母亲睡。天亮醒来时,却发现父亲正紧紧地搂着我呢。原来半夜时他又把我抱进了他的被窝。他朝我挤弄一下眼睛:“好小子,不搂着你我还真睡不着呢。”等到我毕业回家,确是大小伙子了,父亲不好意思再搂我睡觉。有时趁我睡时他会像犯瘾似的搂搂我,他身上的那股烟味酒气很熏人,但我还是假装睡着,品着热茶般浓郁chún( )香的父爱,眼角渗出了泪水……
⑤此刻,看着躺在我腿上瘦弱的父亲,看着他那根根白发和道道皱纹,我的眼睛、鼻子已酸涩不已了:父亲真的老了。
⑥从九华山回来,父亲逢人便说:“儿子带我去安徽旅游了!”他眼神中流露出的兴奋与自豪却平添了我几分内疚与不安,让我意识到陪父亲的时间实在太少了。也许因为心情好,父亲更贪杯了,而且常常过量。我劝过他几次,他却像犯了错的孩子,嘿嘿一笑:“难戒呀。”有一次,舅舅来,他们两人对饮不停,父亲醉倒了。我哈腰抱他上床,却没费多大劲儿,印象中原本高大的父亲,没想到却那样轻!而我的心却沉了许多……
⑦父亲枕在我的臂肘( )间呼呼地睡着了,睡的好香好沉。睡梦中,父亲含含糊糊地说:“吃药了吗?”我明白这句话是对我说的。我有糖尿病,每次饭前他都记得提醒我这一句。此时醉倒了的父亲竟在梦中也执著地嘱我吃药。泪润湿了我的双眼,浸湿了我的内心。这一夜,我没怎么睡,生怕手臂的翻动会惊醒父亲;但父亲睡得很好,也许是因为睡在儿子的怀抱里吧。
⑧几年后,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躺进了医院。最后的日子里,他肝疼腹胀,尽管疼痛难忍,也从不呻吟一声,不让儿女心疼着急。只有倚在我的怀里,他才能稍睡一会儿。他说:“躺在儿子的怀里,我就不觉得遭罪了。”可我分明看见有一行泪从父亲的眼角流出来。
⑨3约6日,父亲躺在我的怀里睡了,静静的,很安详。
⑩他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王忠范,文章有删改)
16、在下面的括号内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chún( )香 臂肘( )
17、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仿照下面的句式补写句子。(3分)
小时候,病弱的我睡在父亲宽大的臂膀里,温暖而舒适;
长大后, , 。
18、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9、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的横线处填写描写父亲神情和动作的语句。(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他
20、文中有两处画线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处作圈点评注。(6分)
提示:第一步:在句中圈出1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做注;
第二步:品评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要求:评注的内容写在“圈点评注”栏内。
21、阅读原文和下面的材料,请你说一说文中的“我”和田世国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材料:田世国是山东枣庄薛城区人,38岁的他毅然位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了母亲的生命,他因此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共同指出:
启发: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请以“为自己高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有一种风景令人心怡,有一种历练使人振奋,有一种温暖让人铭记,有一种情感永难忘怀,有一种精神永不泯灭……这林林总总铸就了永恒的美丽。
请以“永恒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话题作文题目需自拟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出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要少于20行)。
2007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①带月荷锄归②老骥伏枥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示例:文明之行,始于足下。
3、略
4、示例:“尚”是“还”的意思,第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间的生活状况,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
5、略
6、①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②扩大
7、C
8、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9、赞同 ;反对
10、相同:充分尊重被劝说者,进行委婉的劝说,使对方易于接受
不同:邹忌:设喻说理 优旃:用反语讽谏
11、示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环保效益高;应用范围广;改变能源结构,缓解地球矿物危机;发展前景广阔
12、文章开篇运用具体的事例,初步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稳定、无污染的特点,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选取贴近民众生活的事例,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3、亟待;急待,迫切的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的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
14、画线句列举的一系列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节能减排方面产生的效益,有力地说明它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15、略
16、醇 ; zhǒu
17、示例:瘦弱的父亲枕在我坚实的臂肘间,沉静而安详
18、文章以“父亲睡了”为题,一语双关,既写了父亲靠在我怀中睡着时的情景,也含蓄的写出父亲永远的离我而去了;文章借此表现了老弱的父亲对“我”的依赖和“我”对父亲的体贴、关爱;同时以“父亲睡了”为线索组织材料,使文章浑然一体。
19、示例:不时地睁开眼睛瞅瞅我,那眼神似在说:还是儿子好呀
20、略
21、示例:共同之处:文中的“我”和田世国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启发:生活中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味深沉而真挚的亲情,用自己的方式去报答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H. 近几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
没人知道啊1
I. 2004年济南语文中考试题答案
济南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语 文
一、积累(每题2分,共6分)
按要求默写。
1.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2.古诗词中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有:“ ,
。”
3.古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乡愁之情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长。如, (作者)的 “ , 。”
(此题多答一句且正确可加2分)
如, (作者)的“ , 。”
二、文言文阅读(1 4分)
阅读下而两则文言短文或片段,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凄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望西山,始指异之。
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并从学过的其他文言文中找出一个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6.阅读选文,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悟?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2分)
(二)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喻老》
【注释】庄蹻(qiāo):人名。
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9.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1 0.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日 历
冯骥才
①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②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
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等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限是灯光,明天与今天的界限还是灯光。每一个明天都是从灯光熄灭时开始的。那么明天会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发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
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④时间是从来不会逆转的。于是,营孟德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吧,晏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张生命的页码?
⑤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是从什么地方开会、活动、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被时间掀过的日沥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⑥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⑦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长沙路四治里十二号那个顶层上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到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铁盒子般的海鸥牌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房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受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来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上kè gǔ míng xīn的珍藏了。
⑧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默默而无形地记载了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应对的一切。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动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并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⑩所以我写过:“生命就是创造每一天。”
11所以我说过:“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却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1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文章有删改)
11.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的原因是什么。(4分)
12.根据上下文,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一刹那 嵌入
②kè gǔ míng xīn
13.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说说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3分)
14.联系上下文,仿照第④段划线句续写句子。(3分)
15.文章第⑦段详细记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3分)
1 6.文中作者说“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也思考“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充实这空间。
联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经或者打算拿什么把自己的日子填满?请写一段话表述出来。(不超过60字)(4分).
(二)
光啊,你慢些走 。
①在人们的印象中,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让人抓不住踪迹,总希望能给光踩一脚刹车,看清它的模样,说一句:“累了吗?歇歇吧。”现在,科学家真的能勒住光的缰绳。别再以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蜗牛一样蜿蜒爬行。
②宇宙中光跑得最快,这不仅表现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线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达到每秒29.979万公里。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钟。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诗人李白的床前,仅需2秒钟。不过,宇宙太大了,从最近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③1 999年,科学家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实验,首先使光速减慢,几乎达到了与城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的速度(时速60公里)。随后,又接近人散步时的速度(时速1.6公里)。2001年,他们甚至让光直接停了下来。这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确是真实的。
④光的传播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质稀薄的空间才能达到,例如在空气中。光在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后,由于折射传输速度会变慢,但在普通的光学材料里,光速一般只会减慢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还是太快了。
⑤科学家采用的新“介质”是由施加激光后的超低温原子云构成的。研究人员首先将大量钠原子组成的原子云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一273.1 5℃),形成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这种物质凝聚态的存在是1 924年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预见到的。根据他们的理论,当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极低温度的高度真空环境中,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减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单个粒子的身份,而表现得像一个单一的“超级原子”)。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速度几乎等于零,结果钠原子被迫互相重叠,形成一种“凝聚物”。这种“冷凝物”一般会吸收照射它的光线,但科学家使用一种特殊激光束对其进行处理,使光可以通过,然后经过调节可以使光速降为零。这种控制激光束可与某种“手闸”相类比:当钠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时,处于一种激发状态,光通过时表现为透明介质;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降低强度,钠原子不再表现为透明介质,转而吸收光。
⑥科学家们将一束黄色激光通过该“冷凝物”后,成功地观测到了黄色激光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现象。穿过“冷凝物”后出来的激光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仪器显示它的颜色与进入时的激光颜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实验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莉娜•豪(Lene Hau),她被认为是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⑦慢化光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应用上均意义非凡,在计算机领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纵光子以便把信息输入光子,然后根据需要再将光子发往某地以及某时再发。这种可能性使人们看到了新一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曙光,它将比目前计算机的功能强大几千倍。
⑧此外,利用它可以开发将不可见的红外线转换为肉眼可识别的可见光的技术、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噪音以及研制性能更好的视频显示和夜视装置等。
17.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阅读全文,试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4分)
18.文章第①段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9.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20.根据第④段说明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分)
21.认真阅读第⑤段,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慢化光速实验采用的新“介质”的形成过程。(不超过60字)(3分)
22.在一般人看来,光速是无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学家经过努力使光速慢了下来,并将造福人类。你从莉娜•豪教授身上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麦克牵一只蜗牛去远行,可是蜗牛走得太慢了。
麦克又是催促又是斥责,蜗牛只是很歉疚地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麦克又急又气,对蜗牛又拉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越发爬得慢了。麦克只好耐着性子,让蜗牛慢慢爬,自己则以一种接近静止的速度跟在后面。就在这个时候,麦克闻到了阵阵花香,听到了鸟叫虫鸣,感到了微风拂面的舒适。后来,麦克还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麦克不禁感慨道:“我牵着蜗牛远不如蜗牛牵着我富有诗意!”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美丽。人生路上,不管是因为匆匆赶路错过了美丽,还是因为慢下脚步欣赏美丽,都是曾经年少的证明,将来美好的回想,刻在生命年轮上的印记……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感悟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济南市答案
一、积累(6分)
1.惊起一滩鸥鹭o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o
3.示例: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o",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评分意见:1、2小题各2分o 3小题作者和名句(名句不仅要蕴含乡愁之情。还须情景交融)都对得2分,只写对作者不得分,只写对名句得1分,多写且正确加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4.①感到奇怪②从前
5.是:这。示例:是亦不可以已乎?/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启发或感悟可丛以下角度回答:①只有志存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有所作为。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甚至达到关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只有躬身实践,善于探索发现,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7.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8.庄蹻在婪国境内做强盗(横行霸道),但官吏禁止不了他,这是政事混乱啊。
9.目不见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不能省察自己或见远而不见近。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多指缺点)了解得透彻的能力。
10.楚庄王“欲伐越”,但听了杜子的进谏后,“乃止”。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11.因为日历使作者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或日历隐含着作者对“明天”的希望,使作者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日历也是生命忠实的记忆)并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12.①chà qiàn ②刻骨铭心
1 3.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新的一天的喜爱,以及对明天的希望(或全新的一天等待着人们去丰富、充实,或新的一天带给我无限的憧憬。以及用新的生命去创造每一天的渴望)。
l 4.示例: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悟。/辛弃疾有“可怜白发生”的痛楚。
l 5.突出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突出日历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忆。 16.略
17.作者按照逻辑顺序先后说明了慢化光速的可能性、现实性、原理和意义。
I 8.①第l段是生动说明。②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光比作“神行太保”“蜗牛”等,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光速的快慢变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如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说明了光速之快。
1 9.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数字能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明光速快的特点;举例子使说明具体真实,便于读者理解。
20.示例:在不同的介质中有着不同的速度。
2 1.示例:首先将钠原子云冷却,使其在“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状态下形成“冷凝物”,然后用控制激光束将其处理成透明介质。
22.观点示例:只有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具体事例略。 23.略
J. 济南中考历年语文中考作文题目
2015年
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2014年
按要求作文“
请以“一个夏日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2013年
按要求作文。
请以“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2012年
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校园,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书、一棵竹树、一只飞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观察、体味与思索。细细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
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