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高考新政语文

高考新政语文

发布时间:2020-12-27 19:11:40

A. 教育部最新政策,得语文者得高考是真的吗

其他科目也不能落下啊,无论什么政策,每门科目都一样重要,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偏科的学生,就像文科生得数学者得高考的说法一样,理科生得英语或得语文者得高考的说法一直存在

B. 新高考改革后,语文阅读量要求特别高,是吗

新高考改革后,语文的阅读量相对会有所提高,更加注重语文学习。

C. 在新高考的政策下,我们高考生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关键能力的主体内容可以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学习,并进行知识梳理。给你推荐一套书《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高考蓝皮书一共5本,里面的介绍非常详细

D. 中高考改革,得语文者得天下,将来语文究竟该如何教

1、中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并没有提高语文科目的考试分值,语文科目的考试分值所占比例与其专它科目相同,没属有增加,因此没有‘’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 2、目前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公布,中考改革方案也已经公布,都没有涉及到语文科目的改革内容,考生要同时重视所有考试科目的学习与复习。

E. 2021年新高考政策河北语文是180分吗

目前没有这个说法吧。
所谓的大语文提分,只是一个建议,具体实施起来还远,或者说还不一定会实施。

F. 新高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

新高考语文考什么?考题会有哪些变化?

变化1 命题将更加科学,更注重考察能力

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与此相关的思维的能力。

以前的语文考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及其熟练程度,今后的高考仍然会考察知识方面的内容,但比重可能会有所减少,而且考核方式也可能从考察记忆转化到考察运用。

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变化2 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的建设和扩容。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

专家认为,中学多学点文学是可以的,但不能都是文学。"我看到去年某市的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都是文学类的,很少涉及其他领域。这恐怕就不太合适。"

其实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变化3 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

几年前曾有专家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2013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

专家表示,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种"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课程)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可见命题者开始重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语文对此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善。

变化4 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专家认为,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毛病是"千人一面":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近年来已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 如2013年四川卷就有这样的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题其实就是考文学修养和阅读面,考表达能力,也是微写作,非常好。"我相信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在今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肯定会增多。"

与此同时,阅读材料的量也会大增,需要考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否则就可能来不及做完。 "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都是精读课,一定要有略读课,让学生学会自读,再加上广泛的课外阅读。既要有阅读量,又要有阅读面。否则,阅读量上不去,高考可能来不及做题;阅读面上不去,来得及做也考不好。"

变化5 作文的改革,应当往理性靠拢

大家都知道,作文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可能做到像数学那样精确,如果作文的分值太大,就增加了不公平的可能性。在专家看来,今后高考作文还是会维持60分-70分之间的分值。

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

专家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题有的过于"文艺范",过于"小清新",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应当向理性靠拢。

"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要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此外,如今高考语文几乎都是做完全部考题之后,再做作文,往往剩余时间不多,作文只能草草收场。

有专家主张高考语文分为两段时间,一段是考作文之外其他试题,按规定时间交卷后,开始考作文,这样就保证作文有充裕时间。

变化6 文言文命题的改革 不满足于"读通"

因为现在强调重视"传统",很多人预测文言文"地位"将在高考语文改革中飙升,增加分量。但专家认为文言文比重"不会也不应该大增"。

"现在高考语文的文言文所占分值(除去作文)普遍已经达到40%甚至更多,这个比重不宜再增。道理很明白,现代社会还是用现代语言思考和交流,再说,文言文因为好'拿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精力一大半都给了文言文了,如果高考的文言文再增分值,就会加剧语文教学厚古薄今的失衡态势。"

对于文言文考试的内容,专家认为断句题和翻译题会增多,虚词等的知识性的考查相应减少。"文言文命题应当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近年有些省市的文言文命题有创意。如2012年浙江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让学生谈两种标点方式反映出的孔子对人、对马的态度,并要求谈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就不满足于"读通",而有文化思考。这就是一种改进。

G. 新高考改革后语文会考新教材的内容吗

挺好的,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真的很有必要

H. 2021年高考改革后语文考不考名著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每个人都告诉你兴趣优先,但真正当你深入学习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痛苦。所以,首先你要做的是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把不能接受的专业统统筛掉,划定你可以接受的专业。然后是热爱优先,选择自己热爱的,再是不讨厌为主。然后说几点个人小建议。第一,考虑专业时,要考虑其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尽量不要选择“万金油”的专业,好像这个专业做什么都行,又好像什么都不行。第二,如果你不热爱,而且不想搞学术,慎报带“学”字的专业,什么哲学、历史学、物理学、教育学等等,否则你会学的痛不欲生,建议报考应用型的专业比如应用物理,同样学物理,学习方向是完全不同的。第三,学习语言,需要天赋或者热爱,无论是中文,英文,法文,火星文,没有天赋,你学一辈子也就是个文秘的水准。最后就是不要去追求什么热门专业,这个时代瞬息万变,四年你毕业后这个专业别说热门了,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I. 高考新政策2017,语文中国文化什么意思

估计要背好多东西了

阅读全文

与高考新政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