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2012全国1卷语文作文

2012全国1卷语文作文

发布时间:2020-12-27 08:54:10

❶ 全国1卷语文作文怎么写

这个问的有点笼统哈。
关于高考作文的写法,无论是老师,还是各种参考回书都会讲。
一般答写的话,都是议论文居多!
观察题目也会发现,题目往往会有,给出你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这类的话。
具体建议
1.开头议论,抛出自己的论点(观点)。
2.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原因)
3.举一反三,例证自己的观点。
4.总结升华,点明中心论点。

❷ 2011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估计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就能知道。现在肯定只有考生和老师知道。

网上有的说是《期待长大》

❸ 近四年全国卷一卷二语文作文题目

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2015年新课标全国二卷:创新、技术、爱好(材料作文)
材料一:老李带领公司走进了国际化的领域。
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了国际大牌工匠。
材料三:一个摄影师拍摄一组照片发到自己微博,受到广泛赞扬。
(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2014年新课标1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新课标II卷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新课标1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
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新课标II卷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012年新课标卷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大纲卷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❹ 201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

2010年全国Ⅰ高考作文题:"猫吃鱼"

漫画作文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专,别的猫属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2010年全国Ⅱ高考作文题《路径》

请以“路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2、除诗歌外,文休不限。3、不少于800字。

❺ 2013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

2013新课标卷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经验与勇气
2013高考作文题目: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作文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写作。

经验与勇气
——人生如切割宝石

一块昂贵的宝石,需要从裂缝处切开。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切割,一位年轻工匠勇敢地站出,并且将这宝石切割成为完美的两块。
经验与勇气,哪一项更重要?
首先想到,现在不少招聘单位,总是强调被招聘者要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却不去想,年轻人哪来那么多经验?同时,许多单位在实际用人中,又常常是对于年龄一过四五十的人,就再也不会重用;却不去想,这些人正是经验丰富的时候。选经验还是选勇气,似乎真的很难。
实际上,经验或勇气,都曾经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都有靠不住的时候。
一头驴,第一次驮盐过河,不小心摔倒,盐溶化,驴背上轻了。第二次过河,驴驮的是棉花。这驴凭经验就故意摔倒,棉花吸了水,驴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个例子说明经验有时确实不可靠。
年轻、勇敢不可靠的典型例子,当属项羽。项羽28岁就做了统帅,那时刘邦已经48岁。在鸿门时,项羽兵40万,刘邦只有兵10万。但是项羽最终却是败在自己太“勇敢”了。
“初生牛犊不畏虎”,但是很有可能被虎吃掉。“姜还是老的辣”,但是,老姜和新姜相比,必然少了新鲜的姜味。年轻人虽然血气方刚,但是“少不更事”。“老马识途”,但是,老马很有可能不堪重负。
应该说,经验与勇气,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人生如切割宝石,不要真的认为只要有勇气就可以永远成功。不要认为那些老工匠仅仅是抛却不了顾虑。要知道,人生不是赌博,要知道人的一生中,有些失败是决不允许出现一次的!
谈这些,对于刚毕业的高中生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在步入社会之前,必须先要学会:认清别人,认清自我。到了社会上,既要充分保持自信。自强,又要学会尊重有经验的长者。既不能不知天高地厚、任意妄为,也不能怯懦胆小、辜负了青春好时光。
如果想要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就要牢记:经验是捷径,勇气是翅膀。

❻ 2010全国1卷语文作文指导分析

什么是漫画呢?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的特点:

① 有针对性。(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
② 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 运用变形、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④ 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所以漫画常常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解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不仅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还要注意漫画细节的夸张,认真思考这些信息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就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画中字夸张处——寓意——观点

从审题上看,可以分为捉老鼠的猫和吃鱼的猫两个角度,

首先捉老鼠的猫并没有满足于主人放在餐桌上的美味的食物,而是又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捉老鼠,由果溯因,我们探究其背后的比喻象征义,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捉老鼠的猫有以下几个动机:
1.具有清醒的头脑,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当物质生活富足有鱼吃的时候,未雨绸缪,苦练自身本领,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在灾难降临没有鱼吃的时候措手不及,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正是这个道理。当大家沉沦之时正是危机到来之际,环境的集体麻木会消磨人的斗志。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养尊处优,耽于安乐。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阳光和营养就在与风雨的搏击中。站在大树下的小树永远长不大,小鸟关进笼中飞不高”即使长大了也没有抗击风雨的能力。如果想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你就不能沉醉于幸福乡中,必须锻炼自己的毅志,经受风雨的洗礼和考验,擎起一片自己的蓝天。正如陶行知所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2.猫的生存,主要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就是捉老鼠,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自立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沉湎与享受,就会丧失本能。
3.这只猫不安于现状,心里面有更大奋斗标追求更大的发展。不愿意依附人类,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
4.猫逮老鼠天经地义 ,坚守自己的责任和本分,不甘心做一只只会享受的宠物。
其次,其余的猫面对那只离席而去,飞跃捉老鼠的猫采取了“自足”“ 惊讶 ”“嘲笑”的态度。由果溯因,探究其背后的比喻象征义,不难发现,这些麻木的“旁观猫”有以下几个动机:
1.没有忧患意识. 不劳而获,只图享乐,为将来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本领,最终放弃了作为猫的属性,导致了人们对猫的不信任,您可相信老鼠药,也不相信猫了。
3.没有自我价值的认定,没有奋斗的目标,丧失了更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只是依附于人类,同时失去了很多生存挑战的乐趣。
4.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本分, 笑话别人的人 ,终会被淘汰。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抓住吃鱼的猫和捉老鼠的猫两个角度全面辩证的分析,透过现象,深入把握现象的本质,追因问果,细化立意。我们可以这样立意:居安思危,自立自强,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更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同时没有忧患意识.,不劳而获,没有清醒的给自己定位,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反而讥笑他人,不仅自身得不到真正长久的幸福,也不会得到他人以及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都可以出彩,但文体必须明晰,结构必须清晰,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图中的吃鱼的猫和捉老鼠形成鲜明对比,写议论文比较容易上手,采用并列,层进,对比结构皆可成文。从材料上看有很多可以谈,比如孟子,欧阳修,唐明皇,蜀汉后主刘禅,满清慈禧太后等等,材料关键是要用的准确,扣题要准,能不能将真情实感融入材料中,能不能将材料细节处理好,能不能将材料中叙述,议论,抒情处理好都是能否完成好材料写作的关键。当然语言是否清通而且有文采,打动人,行文中不出现错别字都涉及到一个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海潮语文网有更多作文资源,欢迎登陆下载。

❼ 2010全国卷1语文作文

最佳答案中国古代自周公起就开始鼓吹圣人,连历史学家司马迁都相信治乱兴衰是由于有没有圣人贤人造成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可谓圣人贤人辈出,可结果又如何哪?

梁启超说:二十四史乃一部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历史。

吴晗说: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的历史。

鲁迅先生说的更透彻: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然而说的最精辟、最有预见性的,还是先秦哲人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何以见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还要从中华民族历史说起。

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受海洋和大陆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土质肥沃,自然环境优越,因而较早地进入了农耕文明社会,用文明比较学的观点,叫做文明早熟。然而,面对周期性的黄河泛滥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持续入侵,中华民族在治理水患和抵御外族入侵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克己复礼、崇尚奉献和维护集体利益为核心的的儒家文化和圣人思想。这种儒家文化和圣人思想又经西汉董仲舒、汉武帝、南宋理学、朱元璋和满族统治者等历代儒生和统治阶级的一步步强化,最终成为桎梏中华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枷锁。

儒家崇尚奉献的圣人思想有自然环境、治理水患和抵御侵略的客观要求,但更多地还是基于对原始社会圣人统治的向往,以及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判断。对远古传说尧舜大禹的真伪,我们难以辨别,但人类处于原始共产主义阶段,在剩余财产和私有制出现以前,似乎应该有这种圣人存在。然而,一旦出现了剩余财产、出现了私有制,那么这种圣人是否还会再有,看来就要大打折扣了。

儒家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人性善恶的判断。儒家开山鼻祖孔子说:“性相近,而习相远也”。这大抵未对人性作善恶分类,生出来都差不多,好坏基本是后天形成的。到了孟子则明确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基本就确定人性善了,以至后来儒家蒙学《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几个字把孔孟的观点综合了,而且还把亚圣的观点排在前头。

到儒家另一位继承人荀子那里,则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但荀子还是主张“忍性情、慎积习”,最后还是要“规之以礼义”的圣人王制。韩非子在荀子性恶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法家学说,他主张重性情之“自为”,最后范之以当世的法度。法家人物如吴起、商鞅和李斯等的命运都很悲惨,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以法术之士的资格和贵族斗争,但另一方面又以接近权势者的资格,和贵族妥协。这种法术平行不废的政策,到了汉代便转变成酷吏“惟术是用”的统治政策,法家的优良传统在“内法外儒”的形式之下被斩断了。

与法家人性假定类似的是西方原罪思想。基督教文化认为,因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所以人生出来就是有罪的,于是便有了人性恶的假定。在此基础上,与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和宗教等共同发展,最终形成“把统治者装进笼子”的现代西方法制社会。说到底,中国法家未转变成真正意义的法制,虽然有经济、科学、文化和宗教发展落后等一系列原因,但中华文明的早熟和儒家文化的强大无疑是很重要的原因。

儒家文化崇尚奉献精神和圣人思想,是在治理水患和抵御外侮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几千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到汉代的苏武牧羊,从宋代的岳飞、文天祥,到清末谭嗣同、徐锡麟,几乎让我们相信儒家文化和圣人思想是真实可靠的。然而翻开二十四史,对比那些满纸的阴谋狡诈、杀兄弑父、贪得无厌和荒淫无耻,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人性的丑恶!而依赖满口仁义道德的儒家文化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够不最终走向失败和倾覆哪?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1748年出版的著作《论法的精神》里,对儒家文化统治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描述:

中国人生活得不稳定,使得他们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经历和过分获利的欲望……

……中国的立法者走得更远,他们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都用在学习这些礼教上,并用终生来实践这些礼教。文人用之于育人,官吏用之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这些礼教之所以很容易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灵和思想深处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文字书写极为繁杂,必须通过大量读书学习来掌握它,而读书的内容就是礼教,因此中国人一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礼教上了。第二,是礼教里没有什么涉及心灵深处的东西,只是一些普通的实用规则而已,所以比精神上的东西更容易使人信服,更容易感动人。

……一个国民,由于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违犯了法律,酷刑可以将他从这个社会里清除掉。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应有的道德风尚……国家就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急剧的变革就会出现……然而中国并没有因为被征服而丢掉它的法律。在中国,礼仪、道德、法律、宗教是一回事。人们不能一下子把这些东西都改变。要由征服者或被征服者适当地去改变它……征服者逐步被征服的人民所同化,这要比他们同化被征服的人民容易。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提出这个命题是出于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出于对小国寡民的憧憬以及对草菅人命、诸侯战乱现实的逃避。然而不幸的是,这句谵语竟被其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不幸言中了。

对于儒家文化,几千年来有谁提出来反对过?恐怕蒲松龄要算是第一人。在《聊斋志异》里,他揭露了清初康熙朝所谓封建社会盛世下的种种黑暗弊端。但是他还没触及制度,只认为社会弊误了人才、荼毒了百姓。吴敬梓比蒲松龄前进了一步,在《儒林外史》一开头,他就说这个制度定不行。吴敬梓也有才,但他看破了,无意于功名,所以走得远。曹雪芹就比他走得更远,认为凡热衷于功名者,皆为“国赋禄鬼之流”,还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禄蠹”,彻底看穿了那个所谓的“康乾盛世”实际上已经到了末世,因而大有悬崖撒手的气魄,所谓不如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神六飞天、嫦娥探月,中华民族即将全面实现小康,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真可谓到处莺歌燕舞,谈笑凯歌还。儒家文化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似乎已经实现,似乎2000多年前道家哲人庄子的这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谵语就没有现实意义了?然而事实怎么样哪?

我们先来看看圣人。每天打开电视或是浏览网页,我们总能看见这样那样的感动××、以德××、卖身救×、××风采、××楷模、××丰碑,宣传他们干什么?说到底就是在宣扬圣人思想和儒家文化,就是告诉你圣人、贤人是存在的。如果我们都来做圣人,那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有圣人贤人来治理我们这个国家,那大盗就再不会出现了。

有这样一种选拔制度,它鼓励你奉献。年轻的时候,你没日没夜地工作,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积累政治资本。于是乎大家相信你德才兼备,于是委以重任,层层提拔,把很大很大的权力加在你手上,权大得连你自己都惊讶!没关系,放心大胆用吧,我们相信你,因为你德才兼备,你是圣人,你是贤人。

我们再来看看大盗,哪一个不是德才兼备、一步步从基层选拔上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国家为拉动经济,大举国债,修建高速,真可谓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以至于有位大连懒老虎先生竟调侃说:“其勇烈堪比明崇祯之三日一屠兵部者,某总兵云“兵部司马三日及遭屠戮,不可为,若是一月方杀,到是可以做做!”。那就不胜枚举了。

真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啊!

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不是攻击圣人,只是为了消灭大盗。为了消灭大盗,我们宁可不要圣人。或许总有那么一天,大家都不是圣人了,谁会再不靠圣人治理,上至总统如克林顿者,也能演绎出个拉链门事件,大盗也就真的止住了,天下也许就真的太平了。

❽ 2012年语文全国1卷作文及材料

在生活中,爸爸从我小学一年级就教我《论语》中有子说的一句话:“有子曰:‘版信近权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爸爸说它的含义是:有子以为只有守信,兑现诺言,对人态度恭敬;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这样才不会失去关系亲密的朋友。”从爸爸的口中,我学会了对朋友,亲人都要诚实,和蔼友好的相处,要相信别人,不能怀疑他人,这样才是交朋友之道。

奶奶曾经给我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是:“母爱是多么伟大呀!”我心想:“我一定会很努力地学习,长大要报答父母所该我那无微不至的爱,我现在进我的能力来帮助妈妈做家务,帮他们按按摩。”

从语文中,我学会了要孝敬父母,看见父母很忙,就要帮助他们。

老师说:“生活中,不能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放弃了向前前行,不管有很多很大的挫折在等着你,你也要坚强的向前走,因为前面的阻碍也担不住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就是胜利之母!”

在生活中,我不尽会朋友之道,孝敬之道,坚持之道,我还会了宽容他人和理解,乐于助人。

语文就像一个温馨的家,里面的温暖,让人很舒适;语文载满了很多知识;

阅读全文

与2012全国1卷语文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