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03高考语文作文

03高考语文作文

发布时间:2020-12-26 18:39:42

① 2003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范文

上大教授李白坚的上海卷高考作文
【纯----同而不和 杂----和而不同】
上海大学教授 李白坚
现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科学上,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吃的,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杂陈;穿的,是西装、牛仔、露脐,时尚杂现;住的,是高楼、洋房、别墅,异彩杂呈;连娱乐,也是攀岩、蹦极、露营,纷至沓来。贵族玩的高尔夫,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怎一个"杂"字了得!
我倒是经历过不"杂"而极"纯"的年代---人们几乎快要遗忘了的文革十年。那时,一切都是"纯"得"纤尘不染"。整个社会都要求纯,提倡纯,什么都要一致、一律、一元、一统。
穿的一律:全体都是式样相同、颜色相似的中山装和军便装;
吃的一致:由于生产力低下,每个人的粮食、油盐、豆制品,甚至年货,都是连品种带数量一模一样配给的;住的一样:房屋的结构、颜色、过道、房间,都出奇地相似,连抽水马桶、电灯罩、电灯开关也是一个模子;审美娱乐一统:全国人民十年中共享样板戏大餐;最糟糕或者说最可怕的是思想也要求一元:几亿人口,不允许有独立的思考。一切问题的正确和错误,也只能有一个结论。哪位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发表出来和别人交流,那就完了。不是被割喉杀害,就是被整得神经病兮兮!
孔夫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文革时代,实在是太追求"同"了,所以也就"不和"了。大家都穿中山装,你穿了格子衬衫、牛仔裤,完全是个异类,能容你吗?
大家讲的是皇帝穿了件漂亮的新衣,惟独你说皇帝赤膊,完全是个异端,能由你吗?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与人之间多嫉妒、少宽容,多斗争、少和睦。
太追求同一了!致使人们习惯于多因循、少创造,多保守、少进取。
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宣传求异求新,鼓吹思维逆向,抨击从众心理,反对思维定势。于是人人创意,个个进取。"杂"的思想、"杂"的改革、"杂"的开拓、"杂"的创造,欢聚一堂,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百花争艳的大好局面!
这个"杂"字,表现的就是不同,就是新鲜!有趣的是,在这种"不同"的状况下,人们反倒"和"而不"斗"了。
你做服装生了财,我就另辟新路搞玩具,交错了相同的利益竞争,利润既丰厚,关系也和睦;你研究文学出了名,我就舍弃了"巴(金)老(舍)曹(禺)"去搞第三产业,开垦肥沃处女地,自有丰收果实来!
"不同"而"和"的结果,不"纯"而"杂"的结果,就是大家就都成了谦谦君子!
今天,我们对"杂"的意义应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学得"杂"一点:因为只有"杂",才能出现各门学科之间的交融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维裂变;交友"杂"一点,多交朋友,"转益多师",宽容待人,也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和情趣;生活"杂"一点,何妨跨越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一些新的玩意,就不会"窝里斗",愁眉苦脸,也不会"内耗"频仍,"形容枯槁"了。
对!杂,原来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杂,也应该是人类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

② 浅谈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300字,在线等

2018高考语文作文备考
I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拼命奔跑的人,向着一个个新目标拼命奔跑.慌不择路.足良踉
跄跄,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才发现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
都丢得差不多了。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本材料作文的审题构思和立意应关注三个方面.
一、注意比喻。“我们现在的社会”“向着一个个新目标拼命奔跑”比喻“现代社会的快速发
展,’.“爷爷奶奶塞在我们贴身口袋里的祖传宝贝”比喻“传统的美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等”
二、注惫关系。要强调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惫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的美好
的思想道德.不能只谈继承传统文化.还要谈发展。
三、注意要求.联系现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如何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是值得思
考的、有价值的话题。
2018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2017年中国未来科学大奖——让科学家重回舞台中央
2017年9月9日下午,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施一公
施一公的获奖评语: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施一公1967年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
潘建伟的获奖评语:奖励他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
潘建伟1970年生于浙江东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多光子纠缠操纵和冷原子量子存储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贡献。
许晨阳的获奖评语:表彰他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
许晨阳,1981年生于重庆。2013年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200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从事代数几何研究。
【素材解读】
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是亘古不变的科学真理和人类对科学的孜孜追求——这个梦想让我们不囿于方寸之地,而是要仰望苍穹,将短暂微渺的生命融入壮丽开阔的世界中。
“让商业反哺科学,用科学成就未来”,带着这样的信念,一批为大众所熟知的科学家、投资人和企业家们搭起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最后一英里”——构成这“最后一英里”的并非冷硬的电缆和光纤,而是对科学的专注和对社会的关怀。
而未来科学大奖,旨在“启蒙科学精神、唤起科学热情,影响社会风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于科学”。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成为偶像和时代英雄;同时鼓励中国的年青人与孩童,以科学的态度和向往,闯进新世界,成为未来的脊梁,进而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建立科学观。
如何提高语文作文水平
一、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二、积累素材,学而致用
教学中,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
三、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
四、多说多写,下笔成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很多例子,有些学生很会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然而在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写不出多少内容来,究竟原因何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说”的机会较多,几乎不费多少力气,但“写”的机会很少。光说不写,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我重在指导学生说练结合,多写多练,并且,不但要说得好,而且要写得好。

③ 求2000年~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199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版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权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34.在文中a、b两处应分别有表现小姑娘此时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请填入题后的方格内。
要求:①符合两个小姑娘此时的心态及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②语句通顺,上下连贯;③不少于5个字,不超过15个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②显示出她们的同和异;
③不少于100字。
36.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600字。
望采纳!~~~

④ 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

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如下:

1、2009年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010漫画作文:

拓展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⑤ 01年至09年高考历届语文(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

心灵的选择
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十几年,虽总在加强情操的培养,但是有的时候,仍然很难做一些性命悠关的大决定。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的这个疑问困扰了古代无数的哲人。他人的利益重要,还是自己的利益重要为了祖国是不是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不是要坚持?这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用了十年,才使我们彻底弄清的问题。革命先烈用八年抗战,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们这代人是跨世纪的一代,将来会面对更多的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从小就树立一切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在重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牺牲。在刺骨的冰水中救孩子,这是他心灵的选择。他牺牲自己,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
没有这么极端的情况。但也不能有一点危险就屁滚尿流。做出牺牲自己的选择,不只是象用眼睛看来那么简单的。我们必须时时反省自己,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个人的利益首先还要服从集体利益,就像当年一个人再怎么成功,其力量也不能改变国家孱弱的现实。个人的智慧再强大,也比不上集体
智慧。是全中国人民集体才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是千千万万劳动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痴心不悔,才建成了我们的国家,有人说雷锋傻,我们就要做革命的傻子,每天用雷锋事迹逼自己努力向上。但这其实非常难啊,人不是神,做出牺牲自己的决定,内心斗争是必然要经历的。这是,我们必须提高觉悟,尽量排除病态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干扰,严格要求自己
,做出正确的心灵选择。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经常无法实现宏伟目标。所以如果想要社会进步,我们必需要时刻准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不能象
猪一样,只知享乐。而是要象革命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的共同利益,牺牲自己。只有人人都这样,我国才能真正富强,才能还我国以强国本色,我们大家才能过得更好。不过,让人人都这么想这么做的确很难,但是如果我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切切实实做到从我做起,这个宏伟的目标终究有一天是会实现的。大的理想,如果能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
便容易成功很多。所以,如果没有行动,只是有崇高的理想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随时保持头脑的清醒,对自己不能放松,道德要求铭记脑海。大家都能这样,我们的祖国怎能不强大!

⑥ 03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捕捉理性的灵光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但是,我们幼稚的心能够排除感情的绞绊,爱的纠纷吗?于是我独自躺在那一方芦苇
地里去倾听先人的谆谆教诲———孔夫子一袭长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诸葛斩马谡,忍痛割爱,那是诺言,是军纪,是理性啊!海明威独守大海般的忧伤,梵高独具向日葵般的孤单,冉•阿让受折磨一生,最终顾全大局,为保全机密杀死情人。
我们澄清的眼睛里无法写满沧桑与事变,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为了后师之鉴,我们从古典,实录,现实中,可以有所感悟,寻求方向。从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我鲜活的心灵触及到了主人公在感情上和伦理上,理性的矛盾和揪心的苦恼。从中可以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影子,贪污犯不是一上任就徇私枉法的,杀人放火者也许是执著于对某个亲人的不平或保护,同样的一句话,儿子说出来就是聪明,邻居说就是布下暗室。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但是我们应该看准方向,学着成熟,试着长大,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
如果不是理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姜树椿会重新走上手术台?叶欣会成为又一个南丁格尔节的持灯护士?何大一会放弃“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研究,不远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叶,是润滑剂,感情的亲疏远近不会影响我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理性永远是主干和主流,要不然,当代“孔繁森”郑培民怎么永远牢记“不要闯红灯”,伏明霞追求那骇世的弧线,张健告别年迈父母,横渡渤海海峡……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
猛虎与蔷薇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
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
我们往往因过分亲近或疏远某个人,而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稠密的感性云雾。子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物的认知,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这是必然的,但如果因此而悖驳事物价值的唯一性,这是荒谬的。楚国国君不就是因为听取爱妃谗言而使屈原因直谏而放逐吗?夫差因此而丧国。历史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昏君,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历史闹剧。
当然,也有看穿迷雾而感悟觉醒的人。邹忌说:“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人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他运用这琐事中的感悟,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广开言路。
其实,对事物的感知也需要感情的柔化。正如棱角突兀的坚石需要柔水圆润,奇伟雄丽的火山需炽热融化为岩浆,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柳暗花明又一村”。亲情留予我们关怀,给予我们安慰,当我们对事物越发亲近,我们的认知就越发深刻。纣王曾问云中子:“先生何处而来?”答曰:“公似白云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发难,“云散水枯,君归何处?”答曰:“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的无限亲切,才孕育了博大的旷达的人生哲学。
然而真正的大智慧,是兼容二者的。庄子便是这棵享有阳光同时设下树阴的哲人之树。他妻子死后,他大哭须臾,后又会心的笑了起来。正是这种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他物我合一,无所依赖的无我哲学。
用感性赋予理性以灵性,用理性铸造感性的肌骨。山高月小,落花流水,当我们寄以情思,这种认知也富有哲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认知也可勾起我们奋斗的冲动。
在感情亲疏面前,我愿做一株蔷薇;在事物的认知上,我愿是一只猛虎,用理性的心细嗅感性的芬芳。
----------------------------------------------------------------------
一个关于“偏见”的偏见

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有差异的。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有色眼镜,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有偏见的人当然全是有心的,并且大抵以唐朝名僧慧能为榜样,主张“心外无物”,看东西想问题时不免给自己的心加装一副有色眼镜,然后再将头缩于腹内,如同刑天之民,视听蒙蔽,如此一来,偏见就形成了。
我们每个人在环境一样,心境不一样时,一个个偏见便会从心灵的墨镜后“倏”地钻出来,同样一个晚上,“欢愉嫌夜短,沉闷嫌夜长”便是这个道理。世事如此,人世(事)亦如此,法语中的“喜乐”(bonheur)便是由“好”和“钟点”两个词组成,而德语中的“沉闷”(langweile)据字面上解释却是“长时间”,个把钟头说不上长,也谈不上短,但正由于心灵的偏见,愉悦和沉闷也便应运而生了。
“偏见”和“偏爱”如同孪生兄弟,是分不开的,“偏爱”必产生“偏见”,而“偏见”又偏爱所偏爱的。雪莱的《赠珍妮——一个回忆》中对啄木鸟的描写中道:“鸟鸣山更幽”,王籍名句中也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安石的世界观与前面二位大相径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后人讥为拙笔,可见针对鸟叫,王安石认为是大煞风景的“鸦鸣鹊噪”,而雪莱和王籍则推为“莺啼燕语”了。
我们怕偏见,更怕偏见多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无端地怀疑自己,但更多的却是怀疑别人,又常常摸着良心,看看是否戴了有色眼镜,常常按住心灵的缝隙,以防“偏爱”乘虚而入,“偏见”乘虚而出。但长久这样折腾下去,不免身心俱困。于是又产生一个偏见:“我公正得很!没有偏见!”
叔本华在《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回中写道“思想家应该是聋子”,此话大有道理,否则耳根不清净身心受玷污,必产生偏见,继而产生假道学。但这只是被迫防范偏见。倘若要根除,怕只能不长心了。钱钟书说人人都有偏见,因为人人的心都是长在左边的,心是偏的便是偏心,偏心所以产生偏见,偏见侵蚀我们的头脑,于是思想也有所偏,这便是为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写“地狱里连太阳也是冷清清,静悄悄”的和“魔鬼偏爱牛,所以常现牛形”的缘故了。
心是长不回正中间的了,所以,我们想东西时不妨少用心而多用点尚未偏倚的大脑,便可杜绝偏见。当然,心上的有色眼镜是一定要取掉的,据艾克曼1830年同歌德的谈话中所述,歌德最讨厌戴眼镜的人。

⑦ 200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03高考江苏满分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明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咒骂病魔的猖狂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门才会正视社会上的毒瘤……

我们往往只在意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我们的眼光常常只停留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比如父母、师长、友和自己。血脉相连、骨肉至亲、同甘共苦、袍泽之谊,我们对他们的感情便非同一般的亲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一些若有若无的屏障,像冰冷的玻璃窗.把自己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分离在两边;内心的感情弄不好便是这种屏障,它有着美丽的色彩,有时却让你头脑晕眩,看不分明。

死亡,疾病,伤害,不公平……这些早已存在。而且,以它们为名义的戏剧,正时时刻刻在这个世界上演。一些令人伤心或愤慨的故事,也曾经使我们悲哀落泪,但不久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一些丑恶的现象,也曾经让我们义愤填膺,,但很快又让位于别的什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因为,它们发生在别人身上,离“我的世界”实在太远;我们的感情,于是乎在空气中冷却,凝固,坠落!

只有当这些遭遇降临到自己或亲近者身上时,我们才会真切体会到事物的意义。也许惟有此时,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从前它阻隔在“我的世界”之外,遥远如天上的星星;而此时,它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清晰得如故乡的风景。

自己的感情,很像一片叶子,光洁美好,放在眼前观赏,总是爱不释手。殊不知因此却屏蔽了不远处的“泰山”。世间有无数人,在对待“不关己”之事时,如隔河看景,冷漠镇静;而在处理切身之事时,为“情”所困,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感情原本美如珠链,此时,却成了绕项的锁链。

所以,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妨暂且放下感情的那一片美丽的叶子,将自己关于感情的“亲疏”之别埋在心底,擦亮眼睛,仔细地来看这个世界。

⑧ 2003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楼主您好!

题目是
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

以下是刚整理2010年各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10年浙版江高考作文题:角权色转换之间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夏卷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作文题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幸福是____”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最美的青春
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早”
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自主命题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城市与我》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作文题
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题:材料作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作文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海南卷作文题
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

希望对您有用
欢迎采纳
万分感谢!

⑨ 2003年的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作文多少分

2003年广东高考考抄题原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阅读全文

与03高考语文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