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高考语文传统文化

高考语文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0-12-26 18:17:35

1. 高考语文传统文化考试占多少分重要吗

高考古诗词是有考初中的内容,并且占的比例还很大。高考考64篇古诗词,内其容中14篇高中,50篇初中。知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说初中高中占多少分额实际,初中的是不会考的因为那时候的都是基础就好像考语文,会涉及到拼音但那些是小学学的。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除外)大学最重要的入学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海南省为考试局)命题,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部分省区高考时间为3天。

2. 读古文的好处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1、增强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诵读能积累语言,培养写作水平,提高人格修养.
3、扩大知识面。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诗文的风采格调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无形中影响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利于学生明白事理,丰富情感。
4、培养学习兴趣。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展“古文诵读”活动,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5、提高审美能力。诗文中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爱国的热情,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增强自信心。这个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的一个特点是,人人都能成为诵读高手。越是那些在正规教学课程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诵读活动中走到前面,因为这使他第一次感到是与其它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7、培养耐性。孩子背诵的古诗文,难易结合,长短相交。一篇篇诗文的成功背诵,孩子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8、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9、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背诵古典诗文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古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让孩子们自小就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这是爱国主义最具体的表现。不管他们将来学文学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好处。
总之,诵读诗文,受益终身。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经典之作。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多多诵读吧!诵读能让你读出做人的境界,读出生命的辉煌

3. 含“半”的常用语

一官半职 泛指官职。
徐娘半老 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一年半载 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一男半女 指一个儿子或女儿
疑信参半 指半信半疑。
一丝半粟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一时半霎 指很短的时间
一时半刻 指很短的时间。
一鳞半爪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言半语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一星半点 形容极少。
一知半解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一时半晌 指很短的时间
事倍功半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事半功倍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一点半点 指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深更半夜 指深夜。
三更半夜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毁誉参半 说坏话的和说好话的各占一半。表示对人的评价没有一致的意见。
力倍功半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减师半德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糠菜半年粮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寸丝半粟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黑更半夜 指深夜。
半真半假 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实的
半夜三更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半信半疑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半吞半吐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半推半就 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半途而废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半死不活 形容筋疲力尽,精神不振的样子。
半丝半缕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半生不熟 半:不完全。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半身不遂 遂:通“随”,顺从,如意活动。半边身体不能如意活动
半青半黄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半面之旧 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半面之交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
半面不忘 半面:见过面。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半路出家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半截入土 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半间不界 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半筹莫展 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没有一点办法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壁江山 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4. 专家对今年对高考题怎么看

您好,今年的高考题都已经实现统一化,考试题目已经通过委婉的方式讲出,只要是众所周知的知识都是合理的,谢谢

5. 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有哪些

湖北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科技的利与弊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科技的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随着邻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健康的,电子文档的的发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书写能力的退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只能依靠传统文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指引着科技的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阅读全文

与高考语文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