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语文作文如何审题 语文作文审题技巧
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话”“……的制作方法”等。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
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1)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2)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2.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技巧有什么,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是给材料作文,这种作文的审题技巧是:
1、要全面思考。看了所给的材料,一定要考虑全面,不能有所遗漏,更不能想到哪儿就写哪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第一条就是切合题意,如果偏题了,不管写的再怎么好,大家都知道的肯定是分数很低的。
2、要注意倾向性。审题之后会有许多方面的东西可写,但里面肯定有几个是阅卷考试最希望你写的,所以要从整个材料的整体性上看出老师的倾向性,是让你写正面还是反面的,态度是批判的还是赞美的。
3、要写自己了解的内容。要想想,自己的大脑里面现在储存的资料,更适合写好哪些题目。一定不能写自己不熟悉的事和理。
3. 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
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如下:
1、2009年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010漫画作文:
拓展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4. 今年的全国高考二卷语文作文,怎样立意是最准确的
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内三句为基础确定立容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5.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该怎么写
审题:当今作文常见有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关于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这里说的“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实际也是“意义上”的。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容易忽略了,而审题何时何地都是最重要的。知词义,再延伸,这就是审题,若是只知道起表意,说萝卜就只会想着萝卜,却不知道出题者意在要你说该怎么种萝卜,这就是审题没有到位。审题同时要注重标题本身的结构,最为经典的如“诗意的生活”与“诗意地生活”两标题“的”与“地”是有一定区别的。又题目若是一个词,如“尝试”,这个词本身当然就是题眼,而在写作中也要多次提及题眼或是关键词,以免去有走题危险。
而材料作文审题要抓住“起承转合”,一则材料多半有起有承有落。而部分考生容易在“起”作文,这当然不能算是走题,但有显片面之弊病。而最后的“合”则是至关重要点。就如我们说话,往往最后总结,而在最先所说往往仅仅是铺垫。而假如你只关注了那铺垫,审题当然是有偏废之处了。
定基调:在审题之后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印象了。若觉得议论文易写则选之,而若有想写出点特色也可以散文写作甚至小说书信这类“怪异”题材。定基调然后粗略列出提纲。提纲主要有,标题,中心,分论点(层层深入),材料。对于中心论点必须在最先想好,不能“随文逐流”,不设定好中心容易语穷,既会浪费时间也不能作好作文。之后分论点是对于中心论点的扩展,必须声明的是,在你想出论点的时候同时最好要附着一材料。不能是只会说大话,而没有论据去支撑。对于小说书信等格式则要特别注重格式,是选择层层深入,还是以“蒙太奇”手笔,这是至关重要的,会直接影响着你全文思路。对于结尾可暂时放开,而定基调这步是需要花上一定时间的。倘若把作文时间留为50分钟,在审题五分钟,定基调则需五至十分钟。
开篇文:对于高考阅卷来说,时间极短,故开头显得格外重要了。诗意点的开头容易吸引注意力,同时给评卷者以“第一好印象”。开篇当然多式多样的。有开门见山,有先抑后扬等等,在此不赘述了。举个小例:《精彩一幕》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当然希望大家不笑我,因为我这篇文章的开头确实写的特烂,你大概没有任何值得表扬的冲动。对于开头这也看你平时的积累的,当然也不能完全去顾及一个开头的好坏,有凤头,还得猪肚豹尾。
6. 如何理解语文高考作文的立意
作文的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
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当中。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因此,审题时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到耐心、细心,力求快速、全面、准确。
7. 高考语文:怎么起好作文标题
1.前后附加法 :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版范围加以限制,能使权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 比如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前后添加就可以拟出以下题目: 1)前面附加:《追求幸福》《体味幸福》
2)后面附加:《幸福在哪里》、《幸福是那一杯牛奶》 3)前后附加:《为幸福而努力》《追求幸福没有错》
2.直接引用法:
也就是直接引用与文章材料中心相吻合的电影歌曲、名言名句、古诗文、歌词、俗语、广告语等做文章的题目。这类文章题目诗化、上口、醒目,很容易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获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1)引用影视名:我们经常会写“第一次独自在家”这样的题目,但这样的题目司空见惯,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电影《小鬼当家》我们都看过,那么这篇作文的题目就可以取名为“小鬼当家”。 还有《星星知我心》、《小小少年》、《我爱我家》、《大爱无言》、《亲情树》等影视剧名都可以作为我们作文的题目。
8. 高考语文作文8个基本要点是什么
第一点:搞清写作要素
▲审题; ▲抓点;▲立意;▲动笔
第二点:审题
审题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审题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考验,看你是否能抓住中心。常见的审题方法有:
①.抓关键句-键句往往暗示着材料的中心,抓住关键句,往往事半功倍
②.明褒贬法-可以从出题人比较侧重的点的来出发立意
③.提炼中心-提取要点以作为文章主旨,这样比较容易切题
④.由果溯因-多问个为什么,对比结果找起因,原因往往就是要写的点
⑤.关系分析-分析材料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找突破口
一般而言,比较常用的和起效较快的就是①和③两种方法,可以应对大多数的作文材料的立意问题,所以大家可以多加强一下这两种审题方法的训练。
第三点:抓点
在这里提到的抓点就是抓话题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材料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来展开叙述,所以在审题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比较明确地抓住一个话题来展开文章。而且出题人会尽力做到让大多数的同学都能理解材料,肯定不会达到让同学们无法理解的层面,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不要钻得太深,不要想的太深刻,否则就会有跑题的危险。
以下我对比较常见的话题进行了举例,大家可以多超与这些话题相关的方向来收集素材:
成功、胜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创新、创造、努力、刻苦、克服困难、忍受痛苦、价值、意义、人生、情感、珍贵、惜时、友谊、宝贵、财富、信仰、信念、放弃、坚持、思考、选择等等……
这些话题不少,所以大家可以选择一些同时适用于多个话题的素材来记忆,这样可以减轻些负担,比如马云?位居中国富豪榜榜首,全世界继谷歌之后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就可以同时适用于创造、坚持、选择、成功、胜利、克服困难、眼界、视角等等话题。此外,大家可能发现了我写的话题中有好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所以关注时事与政治似乎也成为必要。
第四点:立意
常说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所以说在审题的时候,就一并立意的,之所以又拿出来单说,是因为这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点还需提一下,所以别嫌啰嗦。
立意即是摆明观点,观点就是指你接下来要围绕描述的论点。这样一说,大家似乎都觉得立意很重要了。审题的成果将直接决定立意的出发点,立意将决定整篇文章的基调和中心。好的立意,既切题又具体,而且是文章要展开所围绕的中心点。所以立意的提出极为重要。
这里也说几种提出立意的方法:
①.横向立意-就材料本身出发比较直接的观点陈述
②.反向立意-选取与材料比较偏重的观点相反的一面来陈述
③.类比立意-由事及人,由此及彼,选取与材料描述相近的点来写
④.延伸立意-即是由现有的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延伸出与之先关的立意来
我个人是不推荐反向立意的,我高一高三的语文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把握写的很棒很吸引人的话,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这样立意。
此外,对于立意的提出也还有一点要说,就是立意的提出不单单是根据材料而来的,还与自身所具备和掌握的材料有关。立意的提出应该是审题结果,话题判断及素材掌握情况的综合考虑结果。也许你会提出一个十分切题的立意出来,可是却没有可用的素材,那样不就也很悲哀吗?如果只是全篇在围绕一个很切题的立意来空洞的强调的话,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丝毫没有说服力的。所以,立意的提出要考虑自己所能想到的与之最相关的素材,进而稍稍做个过渡,将主旨与素材在立意中接合起来。这又在另一方面体现出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第五点:动笔(重点)
首先,我们来提一下高考对作文的两大要求吧,这样也好有的放矢:
①.基础等级-语句通顺、切题、围绕中心
②.发展等级-语言有文采
而语言有文采又体现在四个方面:
[1].语句生动-比如撷取新词新义,或使用流行语,有些老师可能反对使用流行语,所以不要太过分
[2].句式灵活-就是说,句子要长短有致,长短错落,带有节奏变化可能会好一些
[3].善用修辞-也就是能够恰到好处的使用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韵味,排比、比喻比拟、对偶、设问、对比、对仗押韵等等,只要恰如其分就是好的修辞运用
[4].文句有蕴-这体现在文句的幽默性、哲理性等方面还可以是具有古典美的语段,最好能体现出深意来,而不只是浅略的悠扬动感。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老生常谈的方面:标题、开头以及结尾。对这三点我归结为两个词:直切主题,谨防人猜。直切主题,就是指这三个最为显眼的地方一定要能够点题;谨防人猜,一定不要让阅卷老师猜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直接说明。
然后,我们再一一细说这三点:
①.标题-简洁、新颖、生动、切题,我比较强调的是注意简洁和切题,其余两者可酌情把握。有些同学喜欢在写完整篇文章之后再定题目,这样比较危险,因为你可能在文章中就没有很深刻地围绕某一点来写,而是写到哪里算哪里,不合脉络清晰的要求。而在生动、新颖上,不做必要的要求,写出来可能加分,也可能会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云,相反,简洁清晰的标题没有老师是讨厌的。
②.开头-入题要快。不论你是想怎样装饰凤头,都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长篇幅以后才开始点题,这样你的凤头会很臃肿,与身体不协调,反而失了凤凰头小脖长的美感。一般开头要在200字以内点题,至于入题则会更早,从你写第一句话开始就要想着怎么往主题上引了。
③.结尾-要求结实,有力,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再次点题。当然也不要太长,如果实在字数不够,那就采用排比例证吧,多写几个沾边的例子排比串烧,再次强化主旨,点明提议会好些。
④.正文-正文是摆出论据论证阶段。即使标题和开头已经很好的切题了,正文也不可松懈。而且,要学会分段,不要一段写得太过冗长,亦不可太短,凡事讲究适量而行。每段一个论据说清楚,说明白了就好,不用贪多,而且最好要有总领句或是小标题,论证结尾要有总结,论证过程中则要注意时时点题,处处点题,证明论点。我那时常用的比较俗套的句型:如果不……就不会……,虽然常见,但却有用。每段论证可以选取围绕同一个中心论点,亦可设立分论点,但3则论证材料最好是格式一致抑或各不相同,要么工整对仗,要么添加新意。
⑤.总体-总体我总结为5个四字词语:脉路清晰,叙事具体,脱俗求异,字正意明,多留空隙。至于5个词语的解释,将在下面展开:
脉路清晰-意即审完题,抓到点,立完意之后,你就对接下来整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了然于胸,而不是写到哪里算哪里
叙事具体-这个则体现在正文的论证方面,对于论据的陈述一定要具体
脱俗求异-写出自己的文章出来,模仿别人很困难,做自己很容易,即写作要有独立性,借鉴别人,用自己的话说
字正意明-字迹不论是否好看,但一定要雅观,一定要写得工整;词句则要求意思明确,忌含混不清
多留空隙-要学会适当分段,抛些空隙出来,这样阅卷老师整体来看不会很累,Ta轻松了,你就愉悦了
第六点:素材准备
对于材料作文,写议论文体的时候,众所周知,包括3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包括主要论点和分论点;论据,则是论证时使用的事例、典故等;论证,将论据与似乎没有相干性的论点联系起来,是一项编制过程。在这里,论证就是你动笔的初衷,论点则是最终目的,论据则是内容的填充。所以,三者皆不可少,相互依靠。
接下来说一下论据的准备。论据来源于素材的积累与碰撞。就积累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记住人、事、结论,当然不反对“4 W 1 H”原则,那样则更好。全篇文章,主要论据3则即可,可以穿插一些辅助论证的简练论据。每个分论据可使用相同的论点,即中心论点,也可以使用多个分论点,记得最后总结归纳就行。
第七点:功在平时
我总结为以下5点:
①.坚持独立写作。写出自己的特色出来,不要模仿别人,借鉴是可以的,但那是用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的
②.多留意生活。生活是艺术的载体,每次写作都是一次人类科学上的艺术创作,也许灵感就来自于某次生活纪实。对新闻,政治的关注也在此之
③. 阅读,摘录,朗读。阅读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作文的审题,还能丰富素材的积累;摘录则可以培养优美语句的语感与加强意境的体会,师人之长,克己之短;朗读,也有助于语感培养与素材记忆,考前朗读效果更好
④.勤于练笔。世间之事,就怕重复。所谓好事多磨,就是要多加练习。刚开始要多动手写,让老师帮你纠正提升,后来就可以只列提纲,在心中跑一遍写作的流程就好
⑤.拿到试卷,先看作文。这样可以大致想一下先朝哪个方向写,而不要因为最后时间不够而慌了神,导致审题不清,立意不明。而且先看作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做前面题的过程中,说不定哪个时刻写作的灵感就会到来,可以先加以记录,作为提醒,最后动笔
第八点:卷面寄语
作文的卷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文章到底是哪个等次的。我们都知道阅卷老师阅卷时,每篇文章停留的时间很短,如果第一印象就不好,就不能够很好的体现你的内容与内涵了。好的卷面会让老师看着比较轻松,这样Ta才有可能会想深入的读你的文章,才更有体现你文章靓点的机会。所以,对于卷面我也有以下6点建议:
①.适当分段。一段不可太长,800字的文章,分个7、8段就好。也不宜分段太多,也不要不分段
②.注意字体大小。最好是看起来既能把格子填满又不漫出来的感觉。大概8分饱的样子最好
③.字迹一定要工整。不管你的字形好不好看,都一定尽最大努力写端正。不要躺,不要斜,端端正正写。再就是选支自己用着舒服的笔,还要注意笔芯的粗细,0.5mm即可,细了太暴露手写的水平,粗了容易粘到一块儿
④.尽量少涂抹。不是不让涂抹,即使要涂的时候,只需轻轻一划,粗看没有涂抹痕迹,细看那字确实划掉了。一定禁止整段的涂抹划除,所以说,下笔需谨慎啊
⑤.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不在意,不要让阅卷老师觉得你是个太随意的人。你随意,Ta也随意了
⑥.字数要求。这是基本的基本,一定记得过800线,最好不要超1000线。
9. 近五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11年:
《彩票》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
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
《放下顾虑》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
全国卷(大纲版)《同学关系》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全国卷(新课标版)《经验与勇气》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作文。
2014年:
全国卷一《两人过独木桥》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卷二《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又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停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
全国卷一《女儿举报老爸》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全国卷二《谁最有风采》
一个是生物技术研究的,一个是搞焊接的,一个是摄影师,都是卓有成就的人,选你认为最有风采的人。
2016年:
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