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语文素养800字作文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一般从中年级开始写作,而低年级的写话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落实《课标》精神,我就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写话能力,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一、说话为基础,激发写作愿望
初入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爱护、珍视这种愿望。学完拼音,孩子们就进入了系统的识字学习阶段,此时,我也开始了对他们的写话训练。
如学习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时,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环境:我先提问“读这首诗歌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地描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烟雾弥漫的小山村,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山道的两旁开着各色小花的“山村美景图”。接着,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这幅画中的孩子,面对着这么美的景色,你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说道:“你们看,那里有这么美的亭子,我们快到那里捉迷藏去吧!”有的说:“多美的小山村啊!这就是我的家乡,欢迎大家到这里游玩、观赏!”……正在学生兴致高涨之时,我趁势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送给爸爸妈妈,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这样做吗?”这个倡议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回应,由此拉开了他们学写话的第一幕。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教师一定要给孩子创设说话的情境,搭设说话的平台,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说话的基础上,再将他们的热情转向写话,不要让孩子对写话有畏难情绪,鼓励他们怎样说就怎样写。如果有的孩子暂时写不出,教师也不必强求,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会受其他孩子写话的感染,逐步地学会写话的。激发和保持孩子们写话的热情、愿望是培养孩子写话能力的第一步。
二、教材为凭借,提供写话平台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版)所选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言规范,文质兼美,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它,给学生提供写话的平台。
如在学习课文《四季》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可以从哪些事物看出春、夏、秋、冬来。孩子们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讲述了生机勃勃、百花盛开、硕果累累、白雪皑皑的四季景色。接着,我给他们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有关四季景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亲身感受、体验着美丽的四季。画面过去了,可孩子们还深深地陶醉其中。这时,我激发、鼓励他们将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下来,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有的写到:“阳光照绿了小草,多美的春天啊!”有的写到:“春天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吹绿了小草,吹红了花朵。田野里开满了鲜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着。”有的孩子写到:“春天,小鸟从南方飞来;夏天,树木生长茂密;秋天,树木从绿色到黄色;冬天,下起了白白的雪花。好美丽的四季啊!我们要爱护这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尽情地描写着四季的美丽画面,抒发着对四季的赞美之情。这样的结果,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加强了品德修养,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
教师除了凭借教材,还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有一次正上着语文课,突然漫天飘起了大朵大朵的雪花,我就让孩子们趴在窗前尽情地欣赏。孩子们惊喜地边看边议论边赞叹那朵朵的雪花。我趁势问他们:“你们看这雪花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像柳絮,有的说像棉花,有的说像羽绒,有的说像羊毛……欣赏完后,我又鼓励他们用笔写了下来。
三、互评为手段,享受写话乐趣
孩子们写完话后,我总是舍得拿出时间让他们大声地宣读他们的“杰作”,然后,师生共同给予评价。这种评价都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当然,如果有的孩子出现了错字、语句不通或者拼音写错(我鼓励学生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的情况,我们也提出修改意见,孩子们会高兴地接受后并对提出的同学表示谢意。
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互评,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该吸收的优点,哪些是该避免的缺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又鼓励了那些写得好的学生,激励了那些暂时没写好的学生,使得他们的写话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开始只会写简单的一、两句话,但通过写话的互评活动,他的写话能力明显提高。后来,他写出了这样的诗歌: 《月亮和星星》 月亮,月亮, 月亮是妈妈。 星星,星星, 星星是娃娃。 月亮的嘴巴笑一笑, 星星的眼睛眨一眨。 月亮好,好妈妈, 星星好,好娃娃。
当他读完这首诗歌后,其他的孩子都不由地为他鼓起掌来。此时,那高兴自豪的神情占据了这个孩子的整个脸庞。在孩子们的心中,宣读自己的作品,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们班为此还设有专栏,孩子们的“大作”可以荣登其上,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话热情。孩子们经常将自己写好的话主动地贴上去。课下,他们围在专栏前观赏、交流,享受着写话带来的乐趣。
写话训练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汉字和拼音,又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使学生获得了基本的语文素养,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借助“展示台”拓展学生识字空间
B. 作文,语文素养来自生活。议论文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
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求,等等,从出生之后的咿呀学语,到学校里的语文课,再到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和水平提高,语文让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谁都不能等闲视之。
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语言素养说到底还是来自生活里,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在生活的实践中提高。课堂是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从课本上“依葫芦画瓢”,当然是必须的,校园里朗朗读书声,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饥渴、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执著;但课本知识终究只是基础的,有限的,要真正丰富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当然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捷径,毕竟,善于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才可以让我们更迅速地适应生活、提升自己。从高尔基“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儿”,我们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来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动、贴切;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我们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语言的精彩、文字的魅力、表达的境界……
阅读,是学习,是积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个性文字,当然不能总是嚼别人吃过的馒头,而必须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体验、尝试、磨炼,追求自己的原创、个性、风格和高度,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不可能适应发展了的情境,体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语文素养,最关键的一点或许就是热爱生活。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里,生活永远是语文知识不竭的源泉。爱生活,我们的语文水平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C. 以语文素养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最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学习的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功,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语文学习就会越感兴趣,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树立多学意识
从学生接触语文学科开始,语文教师就有义务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任务。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把语文学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身修养,因此我们都应该用心学语文,力争多学。
2.激发多读意趣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是一种技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而词汇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在语言学习中有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词汇对获取语言信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但可以通过阅读有趣的外文小说或感兴趣的专题轻松地扩大词汇量,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锻炼从不同的角度思维的能力。大量的阅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增长知识与见识,提高自身修养。由此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趣。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也体现在教育中。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期,我们借助省“四项配套工程”的春风,安排学生走进学校图书室借阅当下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能阅读到新配的图书,他们欣喜若狂。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从写作中,我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感情。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只有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实,学生说话、写话才会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D. 如何提升语文素养作文800字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最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学习的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功,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语文学习就会越感兴趣,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树立多学意识 从学生接触语文学科开始,语文教师就有义务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任务。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把语文学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身修养,因此我们都应该用心学语文,力争多学。 2.激发多读意趣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是一种技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而词汇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在语言学习中有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词汇对获取语言信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但可以通过阅读有趣的外文小说或感兴趣的专题轻松地扩大词汇量,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锻炼从不同的角度思维的能力。大量的阅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增长知识与见识,提高自身修养。由此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趣。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也体现在教育中。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期,我们借助省“四项配套工程”的春风,安排学生走进学校图书室借阅当下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能阅读到新配的图书,他们欣喜若狂。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从写作中,我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感情。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只有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实,学生说话、写话才会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的指导,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外阅读资源,才能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3.提高多写兴味 多写并不是写的作文篇幅长,而是注重用笔写下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一字一句。从学生开始识字写词开始,就要求他们有意注意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主动摘抄并背诵积累。 除了积累别人的以外,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写语文”的习惯。我在教一年级的学生时,鼓励他们用对比和联系的学习方法识记生字。在一年级的下学期,借着识字教学,我开始着力培养学生整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能力,要求他们在课外预习时整理出来并组词写在每一课的生字表旁边,每次上课我安排三五分钟反馈他们整理的情况,给予整理较好较多的同学鼓励,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喜欢这样的语文活动,并逐渐养成了习惯。到了二年级,他们学会了查字典,我又鼓励学生在预习时给“生字开花”(扩词),也整理在生字表的旁边。每次的第一课时教学生字时,我把它当作游戏安排在生字教学后,语文课增加这一环节,学生们非常喜欢,积极性特别高,每次的汇报他们都是争先恐后,惟恐自己不能把自己课前查字典而获知的新词第一时间公布出来。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年的时间,现在随便翻开任何一个孩子的语文课本,你都会看到每一课生字表旁边都有他们用心整理的形近字、组词,也有给每一个生字扩的三到五个词。升入三年级后,我在他们的预习任务中又加了一项:尝试在预习完字词之后,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寻找最耐人寻味和最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在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哪怕只有一个“好! ”字也行。 三年来,看着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听着他们动情的朗诵,关注他们学习语文能力的成长,我不禁觉得,平时的多写,不但积累了他们的词汇,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坚持多写在他们的语文学习中留下了痕迹,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学习好坏的最好见证。
E. 语文素养800字作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最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学习的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功,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语文学习就会越感兴趣,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树立多学意识
从学生接触语文学科开始,语文教师就有义务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任务。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把语文学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自身修养,因此我们都应该用心学语文,力争多学。
2.激发多读意趣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是一种技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而词汇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在语言学习中有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当然在阅读过程中,词汇对获取语言信息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但可以通过阅读有趣的外文小说或感兴趣的专题轻松地扩大词汇量,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锻炼从不同的角度思维的能力。大量的阅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增长知识与见识,提高自身修养。由此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趣。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也体现在教育中。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学期,我们借助省“四项配套工程”的春风,安排学生走进学校图书室借阅当下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能阅读到新配的图书,他们欣喜若狂。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从写作中,我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感情。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只有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实,学生说话、写话才会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的指导,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外阅读资源,才能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3.提高多写兴味
多写并不是写的作文篇幅长,而是注重用笔写下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一字一句。从学生开始识字写词开始,就要求他们有意注意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主动摘抄并背诵积累。
除了积累别人的以外,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写语文”的习惯。我在教一年级的学生时,鼓励他们用对比和联系的学习方法识记生字。在一年级的下学期,借着识字教学,我开始着力培养学生整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能力,要求他们在课外预习时整理出来并组词写在每一课的生字表旁边,每次上课我安排三五分钟反馈他们整理的情况,给予整理较好较多的同学鼓励,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喜欢这样的语文活动,并逐渐养成了习惯。到了二年级,他们学会了查字典,我又鼓励学生在预习时给“生字开花”(扩词),也整理在生字表的旁边。每次的第一课时教学生字时,我把它当作游戏安排在生字教学后,语文课增加这一环节,学生们非常喜欢,积极性特别高,每次的汇报他们都是争先恐后,惟恐自己不能把自己课前查字典而获知的新词第一时间公布出来。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年的时间,现在随便翻开任何一个孩子的语文课本,你都会看到每一课生字表旁边都有他们用心整理的形近字、组词,也有给每一个生字扩的三到五个词。升入三年级后,我在他们的预习任务中又加了一项:尝试在预习完字词之后,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寻找最耐人寻味和最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在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哪怕只有一个“好! ”字也行。
三年来,看着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听着他们动情的朗诵,关注他们学习语文能力的成长,我不禁觉得,平时的多写,不但积累了他们的词汇,增加了词汇量,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坚持多写在他们的语文学习中留下了痕迹,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学习好坏的最好见证。
F. 语文素养800字作文范文
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版指标与数字”,“民族精权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教师,他们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有着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有着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有着贫富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未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
G. 行为体现素养800字高中作文
有人说个人的文明礼仪可以关系到国家的民族素质,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借用当年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月球时,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留下的一句世纪名言:“我现在迈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类历史上却是一大步!”我们可以说:个人文明礼仪一小步,国家民族素质一大步。因为个人的文明礼仪看上去好像是微乎其微,但如果全中国十三亿人民一起努力,共同提高个人文明素质,那么我们国家的民族素质便会因此而生辉。
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这就意味着世界上将有更多的国家关注着中国。试想一下,如果哪个国家的考察团来到中国,走到大街上,看到的是满地乱扔的垃圾,听到的是行人满口的粗话,那怎么会对中国产生好感呢?虽然只是个别人做的一些个别的事,但正是因为这些个别人使外国人认为中国国民素质整体低下,瞧不起中国。所以说个人文明礼仪一小步,国家民族素质一大步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既深刻又透彻。
记得几年前电视上有一个公益广告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女士坐在公汽车上,当她快要下车的时候,便随手将一个空塑料瓶子扔在了车上,一位男士见了便将瓶子捡了起来,并随口说了一句:“真没素质。”可他却又把瓶子从车窗扔了出去。最后还是一位小妹妹见到了,把它拾起来,丢进了垃圾箱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就像故事中男主人公说别人没素质后,可自己的行为却并不比那位女士强多少。所以,提高个人素质就要像做任何事一样,要身体力行,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要将它进行到底,而不能像电视中的那位男主人公那样“半途而废”。如果这个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男士看到塑料瓶子捡起来,并一直握在手中拿到站,下了车后再扔进垃圾桶中,我想这样做不仅不会使自己有什么损失,反而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你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再说说我们周围的同学。某市中学的一名男生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班的另一名男生打了起来,这个时候班上的一名同学便上前劝阻,可是他劝阻的过程中出言不逊,言辞粗鲁,结果使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件事看上去劝阻同学打架做得非常对,可是由于他处理的方法不得当,个人的文明素质不高,不仅不能化干戈为玉帛,相反使事情变得更糟。由此可见个人的文明素养对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安定是多么重要。试想如果人人讲文明,有礼貌,就会创造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良好环境,我们的工作学习就会得到更大的促进,我们的集体就会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我们的事业就会充满生机,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同学们,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律,努力做一个知识丰富,意志坚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文明中学生,以崭新良好的形象,出现在父母,老师,社会,世界人民的面前。
H. 提高语文素养的作文,800字范文, 第一分提出问题;第二分析原因以及危害;第三解决措施,4号召呼吁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内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容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是课内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均为课外的,包括说明文阅读和记叙文(散文)阅读,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字词的认读,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作文偏离话题、跑题、结构不完整。本试卷作文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对学生来说,半命题作文写作选择的面更宽,灵活、自由。试卷中作文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对题目拟定,中心确立,文体选择,写法运用,都有较大选择自由,倡导多元而富有个性的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创意的、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I. 驾着实践的帆前进800字作文关于语文素养社会实践作文
3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3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3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我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J. 关于语文素养的作文800字
上周末,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小妹一起去了万仙山游玩,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早上七点,我们便踏上了旅程之路,万仙山在辉县市西北部,在太行山的腹地,总面积六十四平方公里。由于不熟悉路线,我们走了近四个小时,穿过了两个涵洞,才到达目的地,将车停在停车场,坐景点的旅游大巴,继续向山上行驶。
我们的第一站是郭亮村,这是一个藏在深山中的小村庄,真可谓“白云深处有人家”。坐在大巴上,只见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弯弯曲曲地向上爬着,司机边走边给大家介绍着沿途的风景。风景有很多,但是最吸引我的是现在正在跑的公路,它叫“崖上公路”,太威风了:在悬崖绝壁中间打一个个洞把它修成一条公路,从洞向外望去,只见对面是万丈悬崖,笔直料峭,山谷深不见底,我们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修路人的不易和伟大啊!到达郭亮村,这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崇山峻岭在四周蜿蜒盘旋,新鲜的空气、清爽的树叶、野花的芳香弥漫着整个村庄,电影《举起手来》就是在这个村庄拍摄的,看到这个村庄,仿佛这部电影又展现在眼前:一件纯白土布大衫、一条大裆宽腿黑裤、一双包在白裹脚外的黑布鞋,再加上一脸的络腮胡子---一个敢做敢为、不屈不挠、满腔正气、顶天立地的北方大汉正在智斗日本鬼子!
离开郭亮村,我们坐上游览车向下一个景点黑龙谭驶去。哎呦,太阳可不听话啦!不知不觉就跑到天空妈妈的怀中去撒娇啦!黑龙潭在山底,我们沿着S形的盘山公路开始下山。临近黑龙潭,映入眼帘是绿色的树林,耳朵里听到的是鸟语花香伴着哗哗的流水声,整个画面就像一幅画!一下子感觉凉爽了许多!下了游览车,我们直奔主景点--黑龙潭。只见一线瀑布飞流而下,注入潭中,潭水深不见底,偶见一小鸟,似乎是口渴了,又怕游览的人群惊扰它,在飞瀑中间叼水喝,还是飞瀑的后面也藏着“水帘洞”呢?潭水旁边有一小洞,据说那是神仙住的地方,充满神奇,我们也很好奇,可也不敢去惊扰。
由于时间关系,黑龙潭上方的黄龙洞我们没有去攀登,很遗憾。我们向当地老乡购买了一些山核桃、野葡萄干、山参果等土特产就匆匆下山了。
万仙山,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要不怎么叫万仙山呢!它的景色可以用“奇”和“险”来概括。
万仙山---人间仙境!我爱你,万仙山,我爱你,大自然,我爱你,袓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