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

发布时间:2020-12-24 17:36:24

⑴ 新课标全国卷和全国一卷,全国2卷有什么区别

新课标全国卷简称全国卷,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1、高考全国一卷和二卷都是教育部统一命题的,两套试卷分别适用不同的省份考生。

2、高考全国高考一卷和二卷在试卷难度上会有一些差异,但都是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命题的,在试卷结构,命题方向上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个别科目的全国一卷和二卷难度:

语文,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难度基本没有区别。

数学,二者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客观题都是属于送分题,虽然题目不同但是难度大致相等。

英语,二者区别很明显,从听力的难度就可以看出来,全国卷一比较难。

理综,全国一卷的物理是十分难的,一般考生也只能答到70分左右,想要及格答到72都不容易,但是全国二卷则可以轻松的答题。

(1)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扩展阅读:

全国甲卷(新课标Ⅱ卷)

2018年使用省区: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海南(语文、数学、英语)

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

2018年使用省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全国丙卷(新课标Ⅲ卷)

2018年使用省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

自主命题:

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2.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4.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5.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新课标Ⅰ卷(英语听力部分)

6.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参考链接:网络:高考试题全国卷 有途高考网

⑵ 高考语文哪几个省使用新课标1卷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使用版本一览表:

(一)全国卷使用地区

01、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江西为新增省份)

02、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广西为新增省份)

(二)2015年高考改用“全国卷”使用地区

01、江西省:2015年高考全部改用“全国卷”(不出意外,可能是“新课标全国Ⅰ卷”)

02、辽宁省:2015年高考全部改用“全国卷”(不出意外,可能是“新课标全国Ⅱ卷”)

03、山东省:2015年高考英语改用“全国卷”,并恢复“英语听力考试”(截至发稿时,尚未公布英语具体使用“全国卷”其中的哪一套试卷)

(三)其他自主命题省份(以下自主命题省份2015年高考试卷使用版本仅供参考,是否改用“全国卷”,我们将第一时间提供给大家!)

03、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安徽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4、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北京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5、重庆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说明:高考不考听力,高三可参加2次PETS-2考试,以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

06、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福建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7、广东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广东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08、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 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

09、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0、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理综)

11、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江苏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2、山东省:英语采用“全国卷”并恢复英语听力,其他科目仍为“山东卷”

1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上海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4、陕西省:自主命题(数、英)+ 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综、理综)

15、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四川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6、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天津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17、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不会改用全国卷,仍然是“浙江卷”,和2014年高考相比没有变化)

⑶ 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必背古诗文是增加到75首了吗

2018年高考语文的必背古诗文还是64篇。

2018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使用的新教材会新增不少古诗文,等到2020年高考的时候必背古诗文才有可能增加到72篇或75篇。

(3)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扩展阅读:

背古诗的方法:

一、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二、分层理解

要记一首诗,先要弄懂它的含义。比如,根据叙事、写景、抒情的几个层次,归纳一下,了解全诗的大意,再反复读,印象就深。

三、确定任务,寻找窍门。

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此外,背诵时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熟读内容,理解意思,不仅不会记错和混淆,而且记住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四、要理解好古诗词的意思再去背诵。

理解古诗词,最好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所创作的古诗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容易理解诗的内涵。 了解完背景之后,再细细地把古诗读一遍,联想古诗中描述的情景,把情感融进诗中。

⑷ 怎么下载2019语文高考新课标全国统一I卷

高考结束,就可以看到试卷,有了试卷,就有了答案。所以一般在高考结束后很回快就会看答到答案。但一般都是中学老师自己给的,不是官方公布的,也没有评分细则。 考生真正拿到答案一般在考试结束后三天左右。订有《高考指南》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三天..

⑸ 2016新课标考点通高考语文综合试卷

1.A

解析: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

中说: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

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

具。

”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义的。

2.C

解析: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

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

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晋侯有理由,但是

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当做是叛臣了。

3.B

解析: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

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

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

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

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4.C

解析:本文的“敛”是“退却”的意思。

5.D

解析:①说的是何灌的行动,而不是“有成”

。②说的是何灌箭法高超④说的是

何灌关于运输改良的想法。

6.D

解析:

“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有误。原文中说: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

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没有给他命令,给他的命令是去守西边,而不是守京

城。

7. (1).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2).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8.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

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

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



C



3

分,答

D



2

分,答

B



1

分;答

A



E

不给分。



2

)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

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3

)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

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

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

好的心态。



4

)观点一:

以“血型的故事”

为题不合适。

①“血”

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

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

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

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

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

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

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

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

冲突。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

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



C



3

分,答

D



2

分,答

B



1

分;答

A



E

不给分。



2

)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

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

道理,画艺猛进。



3

):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

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4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求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

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溢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

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

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

生。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

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D

解析: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多指事情、希

望等。



这句话说的是“碳排放过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人们不能盼望这

个。

14.A

解析:

B



“创造”



“人性化服务”

搭配不当。

C



“临床试用”

前加

“进行”



D

项不能说“感到宾至如归”应该说“宾至如归的感觉”

15.C

16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

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

—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

尔尼公约的制定。

17.



作文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何灌,字仲源,是开封祥符人

阅读全文

与高考语文新课标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