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语文古诗词中考题的答案和讲解是什么
初三语文作业之古诗词题目及答案如下,参考网站:http://www.51test.net/show/7661006.html
② 今年中考语文测试中,古诗词阅读重点考察哪些方面的知识点呢
告诉抄你一下,古诗词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及与本首诗相关内容的积累;名著阅读不限定某一部作品,更关注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获得的启迪,让兴趣引导学生的阅读。因此,平时多读书、会读书、善思考、有读书兴趣的学生在中考将得到充分的展示。
英语阅读在选材上,注重高标准,突出“宽”和“泛”。所选素材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兼顾教育性、人文性和趣味性。阅读理解文章体裁多样,包含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常见重要文体。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语文试卷在文字量上比往年有一定幅度减少,意在减少学生的文字阅读量,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思考时间,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这也在提醒我们,中考不仅关注阅读的数量,更关注阅读的质量。更多知识点,去北京新东方的中考系列课程。
③ 万唯中考语文2020答案河南,古诗文阅读,内容都有哪些
中考试题研究中的古诗包括了七,八,九三个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全部古诗词,还有一些与教材诗风,词风相近的一些诗词!
④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共有哪些
济南市中考说明之“古诗文阅读”与新课标要求
地址:http://acad.cersp.com/article/1145768.dhtml
“重积累、重方法、重过程”
济南市2007年中考说明之“古诗文阅读”与新课标要求 济南市2007年中考说明中有关“古诗文阅读”的考试内容明确为以下六点: 1.掌握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3.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4.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 5.能对古诗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及作者观点等作出概括并进行初步的鉴赏。 6.能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再请大家跟我一起认真阅读一下新课标中对“古诗文阅读评价”的要求: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积累、重方法、重过程。同时还能看出我们济南市在古诗文阅读方面将考试内容更加以具体化和明确化,使我们的日常教学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者,“古诗文阅读”板块在中考试卷中约占15%,比“积累与运用”所占比例还重,也足以看出我们比较重视古诗文阅读这一大环节,这与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
这10个人 为李白 杜甫 唐宋八大家
杜甫诗歌赏析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诗: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评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诗: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评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诗: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⑤ 2015年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套题28套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目录:.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中考文言文题目题型
第一类 文言文字词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实词
二、文言文虚词
方法揭秘
一、联系语境
二、存疑对照
三、注重积累、找寻规律
附录一
常考实词清单
附录二
常考虚词清单
第二类 文言文断句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
二、文言文断句
方法揭秘
一、整体感知,自然断句
二、把握词义,准确断句
三、借助语法,合理断句
附录
文言文句式
第三类 文言文翻译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落实重要实词
二、把握句式特点
三、领会语句大意
四、关注文句语气
疗法揭秘
一、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第四类文言文内容理解与鉴赏
第五类文言文综合训练
⑥ 中考语文古诗词
攻克中考古诗词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第1步需要把你所学的版本(人教版,部编版,苏教版等)初中三年课内外的古诗词背诵下来,这个学校一般都会发资料来做。第2步需要学会理解分析,掌握诗歌的不同内容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