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四作文怎么写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看图作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当堂完成情景描写练习。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演示课件)
有战争年代时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小雨来、朝鲜战场中的黄继光,还有一位中国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发现了吗?
生:他们都和打仗有关。
生:他们为了战斗的胜利流血牺牲,都是英雄。
师:在他们的言行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看图悟情
1.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世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一位外国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出示图片,从各个角度演示图片)
师给学生留出1分钟的观察时间。
2.看到这张照片,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根据学生发言顺序,引导深入理解。
(1)小男孩的衣着
生: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衣着,他肯定是没有亲人的关心了,衣服都破了,光着两条腿,太可怜了。
师:就是这样的衣着。(板书:衣着)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炸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此时已经分不清身上哪里是泥哪里是血。
(2)小男孩的动作
生: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小手,他大概是太害怕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两只手因为害怕都紧紧地攥在一起了。
师:多么无助的孩子,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动作。(板书: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生:最先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神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恐惧,我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他张着嘴正在拼命地哭喊着。
师:说得多好呀!(板书:神情)想想这可怜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会哭喊些什么呢?
生:他会哭喊着:“妈妈,您在哪儿?怎么不来抱我,我害怕极了!”
生:他会大声喊:“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要在这里待着!”
生:他会大声喊:“妈妈,我疼,我想回家,你到底在哪儿呀?”
师:他的妈妈在哪儿?他的家又在哪儿呢?有同学对这张照片有了解吗?
师出示: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唯一人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4)周围的环境
生:我还关注到了周围的情况,结合刚才的资料我了解到,这里原来是上海火车站,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可现在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我想远处肯定还有爆炸声,小孩的父母可能就在这场爆炸中死了,而且他可能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眼看着亲人死去,是多么痛苦呀。
师: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三、写话传情
1.师过渡:有人也称照片为凝固的历史,让我们根据大家刚才的交流,把我们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让所有有同情心的人都记住这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吧。
2.生独立完成片段,师巡视。
3.同桌交换阅读,互相提出意见。
4.推荐汇报。
生:一看到这张照片,那个小男孩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他是那么无助,一个人坐在冰冷的铁轨上,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成一条条的了,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脸上、身上青一块红一块,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泥哪里是血,他就这样坐在这里,五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怕,我疼,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呀!哥哥,姐姐,你们怎么那么狠心,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呀……”
师:这位同学推荐得好,你读得也好。其他同学听后有什么想法吗?
生:他观察得非常仔细,孩子脸上、身上都是青一块红一块的,说得特别好,我的作文中就没写到这一点。
师:那请你根据他的提示把你的作文补充一下吧。
生:我觉得他的话挺感动我的,我觉得这个小孩真可怜。
师:看起来感动我们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叙述中浓浓的深情。
师:每个同学都出声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看看你的这份深情表达出来了吗?有不满意的地方请马上修改。
四、情感升华
1.师过渡:这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它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战争中的平民的处境,也使隔岸观火的美国民众了解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从而促使许多美国人开始同情并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师:看到这张照片,除了对儿童的同情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战争太残忍了,让许多人死去,没有了家。
生:有什么事非要打仗,只有像希特勒那样的疯子才会喜欢打仗。
师:只有远离战争,人们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3.还记得这段话吗?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让一名学生读读这段话。
4.师: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心声,我们呢?
生:我们要维护世界的和平,让战争远离我们。
生:我们可以多进行体育比赛,通过另外的方式来进行竞争。
……
师:同学们的愿望是多么美好,让我们用心浇灌“和平之花”,让爱满人间。(出示一组图片课件:孩子们在海洋中、沙滩上、树林中欢乐游戏的情景)
五、教师小结,布置习作
1.布置习作。
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就请你利用下节课的时间把我们刚才聊的也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习作。
2.理清结构。
师:想想这篇作文应有几部分内容?
生:两大部分,一是照片中的内容,还有是由此自己想到的要和平。
3.确定题目。
师:那为这篇作文命个题吧。《夜莺的歌声》全文紧紧围绕夜莺的歌声来写,那我们这篇作文呢?
生:可以从小男孩的哭声来写。
师:想得真好。其他同学也应该根据自己作文的特点,像这位同学一样,拟个合适的文题。就让我们把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寄予这真切的语言之中吧。
【课后自评】
一、以文为本,以图为据
人教版小语教材每组作文的设计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强调读与写的结合,学与练的结合。读后有感而发,学后运用知识。作文不仅是要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积累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从而在作文教学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组课文分别是《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还有选读课文《黄继光》,不难看出本组课文都是让学生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本次作文,学生很容易将学习课文时的感受进行迁移,使情感在作文中得以释放。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文本,围绕一张《中国娃娃》的照片展开,让学生把看到的与感受到的相融合,展开联想。
二、以情贯穿,说写互补
小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是他们习作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从激发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我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情贯穿,导入时的激情,学生观察汇报时的悟情,习作时对情感的再次体验,最后使得学生将对小男孩的同情转为对和平的渴望,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
根据本次作文的特点——看图作文,在动笔写之前让学生充分交流是必要的。交流中学生对照片的观察由点到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看到的、感受到的相融合,达到看图、叙事、表情的目的。课中拿出近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一个片段,这样将学生的交流落在实处。交流为习作做铺垫,习作又是对前面交流的提升。说与写相结合,体现出作文课的特点。
三、以学定教,大胆取舍
这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组作文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中年级的特点,又要兼顾向高年级过渡的需要。此次看图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看图叙事,但与以前的要求不同,除了在观察中要有序、细致之外,还要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叙述中——一边叙边议,在教师层层深入的指导下,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高年级夹叙夹议作文训练做好准备。学生在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对和平的向往时,教师提供素材、提供方法:读读学过课文中的语句,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那我们呢?展示一组孩子们自由自在生活的照片,使得课文中的情景真的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文中的语言也一定会出现在他们的头脑中,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从受害儿童、快乐儿童多角度来看待和平,在语言表达上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谈心说理的方式或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诗歌抒情的方式都可以,在表达内容上、形式上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挥。
❷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园地四漫画作文
清晨,雨飘过这片山岗上的树林,树林中的植物都在贪婪地吸允着露水,树林显得格外茂盛。树的枝头上也抽出了不少嫩叶,变得格外茂密,格外的茂盛。
雨过去了,树林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阳光火辣辣的烘烤着大地,大树正享受雨后的阳光带来的温暖。动物们都跑了出来。树林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瞧!顽皮的松鼠在枝头上蹦来蹦去,身上的大尾巴像为他准备的降落伞,帮他安全的回到了地面上。猴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它们在树上抓来抓去,好像在为大树伯伯挠痒,一切的事情都是那么自然,每个动物之间相处的又是那么的和谐,这片树林真像一个世外桃源,与世无争。
“笃笃笃”“笃笃笃”一阵不和谐的声响传入了大家的耳朵中,大家一开始还以为是啄木鸟医生在治病,只听“哗——”的一声,动物们几乎都被吓走了。到底是谁在破坏这林中的和谐呢?啄木鸟带着几只胆大的动物顺着声音寻找,啄木鸟边找边想:究竟是谁在冒充我们啄木鸟呢?“笃笃笃”声愈来愈响。看到了,原来是一个人正在砍树,此人就是臭名远扬的——盗墓人。动物们都四处逃窜,只有啄木鸟还一动不动地呆在那里,它正在想办法怎样才能让这个盗墓人离开树林呢?它盯着盗墓人的脑袋,啄木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以牙还牙。啄木鸟落在了盗墓人的肩上,对准盗墓人像木头一样的脑袋上狠狠地啄,一点也不留情,仿佛在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我一定要把它捉出来。”盗墓人痛的丢掉了斧头,双手抱着脑袋就跑。动物们见了,都纷纷跑了出来,将手中的东西向盗墓人扔去,盗墓人吓得落荒而逃。
是啊!毁坏自然资源就等与毁灭人类自己。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的给予。我们不能够在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我们要好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失去了地球我们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上的一切事物。 望采纳采纳。。。。对不起是盗木人。打字打快啦
❸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作文咋写
文明只差一步
每人口中的“文明”在哪里?当我看到这组 漫画时,总会想起“文明”,但“文明”在我 们生活环境中的哪个角落呢?似乎很茫 然。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小文和小明一起 走在上学的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 一堆垃圾,发出阵阵恶臭,里面有果皮、 塑料袋、纸屑、发霉的面包和牛奶盒。有 些人捂住鼻子急匆匆地走了。小文看着那 堆恶心的垃圾对小明说:“谁这么缺德, 垃圾箱就在旁边,也不扔准点,弄得周围 臭气熏天。”小明回答道:“对呀,垃圾箱 就只有一步之遥,也不肯放好些!”“这些 垃圾会污染环境的呀,不如我们把它收拾 干净吧!”小文说。他们说干就干,一起 用洁白的小手捡起肮脏的垃圾,把垃圾一 点一滴地放入垃圾箱。经过他们的努力, 刚才路边上的垃圾被他们清理得一干二 净。过了一会儿,小明又皱着眉头 说:“这次被我们发现了,又收拾干净 了,但不能保证没有人再会这样做,怎么 办呢?”小明沉思了一会儿后,说:“有 了!”只见小明迅速地拿出笔和纸,一笔 一画地在纸上写道:文明——只差一步, 并把警示语贴在了垃圾箱上。小文看见 后,连忙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真聪 明!这样就能时时提醒人们不要乱扔垃圾 了。”
看了这组漫画后,让我想起了发生在身边 的几件事。有时在校园里,不时会看到一 些同学把喝完的牛奶盒当成篮球,投入垃 圾箱里,如果投中了,就会高兴得手舞足 蹈;如果没投中,就视而不理。有时在校 门外,总会看到有些人走着走着,突 然“咳”地一声就把痰吐了出来,真不卫 生,这样会滋生细菌。
假如人人都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那我 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干净的城市中;假如人 人都从己做起那么我们的大气会更清新, 我们不用再浪费纸和笔,真身边的一草一 木,那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绿色的海 洋”里;假如人人都节约生活中的资源, 那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城市里;只要 人人都从我做起,从生活中做起,那我们 的生活环境将会越来越好!请大家行动起 来吧,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作文怎么写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幼儿的哭声,闻声过去,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怕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找寻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寻自己熟识的亲人。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惊动他的亲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小河里血流成河悲惨得难以想像。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这个孤独、可怜的孩子,他以后的生活又会如何?相信他会记住这段历史,发奋读书,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❺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作文怎么写
那一次, 我真后悔
我犯过许多错误。但是,那一件事情就像一根铁针一样,深深扎在我的心里。
那天,我去姥姥家玩耍。姥姥家养了一群小鸡,可爱极了。圆乎乎的小脑袋上镶嵌着一对乌黑的,像小黑豆似的灵活闪亮的小眼睛。米黄色的小嘴儿一张一合,发出“叽叽叽”娇滴滴的叫声。它们身穿金黄色的礼服,摸上去毛茸茸的,橙色的小腿在水坑里跳来跳去,上岸后立刻留下一片“竹叶画”。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鸡,我忍不住追赶着它们玩。我兴高采烈地跑过去,小鸡却被我吓的到处乱跑。只有一只小鸡还没有反应过来,来不及逃跑,只好被我追着玩。我兴奋地追着小鸡跑,可一不小心,踩到了它。小鸡痛苦的抽了一下腿,便死掉了。
我赶紧拿了一个小铁铲,把小鸡铲起来,丢到了一个小坑里,又埋了点土踩实了,才放心地回家去。 到了姥姥家门口,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姥姥发现我踩死了小鸡。我敲了敲门,姥姥打开房门,叫我去吃饭。我却没有胃口吃饭,就连平时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只吃了几口。
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心里想着那只小鸡死去的样子,又猜想着姥姥发现我踩死小鸡时愤怒的表情。 第二天早上,我坐在床上想:到底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姥姥呢?告诉吧又怕被骂。终于,我决定:告诉姥姥。
我走到姥姥面前,告诉了她我的行为。没想到姥姥抓起一把扫帚就往我身上打。边打边哭着说:“我不是怪你犯的错误,小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可你犯了错误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听了十分惭愧,心想:“为什么不早告诉姥姥哪?为什么?为什么?…….我哭着说:“姥姥,我错了。”便抱着姥姥哭起来。
那一次,我真的很后悔,后悔惹姥姥伤心、生气。从此,我犯了错再也没有掩饰过,我知道:姥姥希望我做一个诚实的人,我不能辜负她的期望。
❻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作文母亲的姿势
作文母亲的姿势
母爱,一个感人的话题;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勇敢的;母爱,以生命为代价;母爱。。。。。。曾经被两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深深感动与震撼了,这两篇不是写母爱的深沉,不是写母爱的通报,也不是写母爱的献岙,它写了一个细小而坚定的地方,那就是母亲的姿势。 母爱,不仅是人类的专利,只要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个母亲,都会对子女给予深深的受。这则故事便是动物 的母爱。这则故事说的是一个怀了孕的母藏羚羊被一个资深猎手盯上,同经周旋,那冰冷的猎枪口直指母羊,它也知道逃不出猎人的手掌心了,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作----我深深地被这个动作感动了------那只母藏羚羊为了腹中的胎儿,流着泪,跪在了老猎人面前。可猎人那冰冷的心并没有为之感动,在他的枪口下,母藏羚羊仰面倒下,直到死,这个母亲都没有改变它的姿势。这是一种多么脆弱但坚定 的母爱啊!它那不变的姿势如同不变的母爱,一直萦绕在孩子身边。
动物发此,人类更加伟大。这一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一天夜晚,母亲发现楼道着火,叫醒了几个孩子,惊恐中,他们见屋顶上的天窗,那里可以通到屋檐上,顺着一棵树爬下去即可得救。但由于天窗太高,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无法爬上去。结果母亲毅然蹲下身,让孩子一个个踩着她的和,把孩子举上去。最后,孩子们都上去了,无情的火舌吞掉了母亲。。。。。。她直到死去仍保持上举的姿势。 两位母亲,为了救孩子们做出了坚定的动作,她们都明白这样做会让自己丢掉性命,但母亲们还是这样做了,从未改变。母亲的姿势,虽然迵然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儿女的爱,对儿女不变的、坚定 的爱。
母亲的姿势,令我潸然泪下。。。。。。
❼ 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四作文400字左右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又一次,在中国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位才三岁的孤儿的父母,就是不幸者中的两个。 那天,那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火车站给丈夫送饭,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车站的抗日游击队员,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饭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在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大群鬼子!快准备准备!他们这次准备炸毁这里!所以,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家一定要努力!”爸爸从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这时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懂,还开心地在妈妈身边玩石头! 过了会儿,从候车室那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声,“忽”,一颗炸弹,从远处飞来,母亲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孩子投到远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 孩子,毫发无伤,可是,母亲,却被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废墟旁,却已不见了母亲,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烟雾,孩子傻眼了!他“扑通“一声,摊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望着已成一处废墟的火车站,他只能哭。 他被一位大妈收留了,渐渐成长,成了一位小八路,为他的父母报仇。 他憎恨战争,渴望着和平,企盼着和平!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只有欢乐,只有和平!
❽ 语文 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 语文园地四 作文怎么写
这是给你参考的,不要抄袭哟。你自己照着这个例子来写就行了。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幼儿的哭声,闻声过去,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怕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找寻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寻自己熟识的亲人。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惊动他的亲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小河里血流成河悲惨得难以想像。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这个孤独、可怜的孩子,他以后的生活又会如何?相信他会记住这段历史,发奋读书,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❾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作文怎么写
assa
❿ 五年级上语文园地四作文
一幅漫画的启示(1)
放学后,一年级新生小胜与小颖正往家走,路过垃圾专桶时,细心的小颖发现,垃属圾桶四周全是果皮纸屑,非常不卫生,小颖情不自禁地捏住鼻子,对小胜说:“这可真脏!不知道是谁那么缺德,只差一步了,都懒得走。”说完,便招呼小胜来帮忙,收垃圾。小胜神秘地摇头说:“我也有一个好办法,你先收拾吧!”分工后,小颖麻利地干了起来,只见她先把垃圾堆在一起,然后,用厚纸板一点一点的铲进垃圾筒。不一会,小颖就把垃圾全部放进垃圾筒,而此时,小胜也没闲着,他的字也写完了,并且将它贴在垃圾桶上,只见上面写着;文明-只差一步。
看完这幅短小的漫画,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问题:文明真的离我们只有一步吗?的确 ,在漫画中垃圾只差一步 就投进垃圾桶了,垃圾扔进垃圾桶就是文明了吗?我认为是的。不仅如此,走横行道 ,遵守交通法规都是文明。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文明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文明很重要,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我们为什么不认真地迈出那一步,到达文明彼岸呢?这是一发人深思的问题,我想,我们的确应该考虑一下,迈出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