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五年级期中考试题语文

五年级期中考试题语文

发布时间:2020-12-21 19:04:15

1.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uàn rǎn sǎ tuō jí chí fàng sì jì mò
( ) ( ) ( ) ( ) ( )
shēn yín xiōng táng chān fú pēi tāi wǔ rǔ
( ) ( ) ( ) ( ) ( )
二、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首都(dūdōu) 为难(wéiwèi) 上大夫(dàdài)
咀嚼(juéjiáo) 吆喝(hēhè) 剥莲蓬(bāobō)
三、 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随( )所( ) 运( )自( ) 同( )于( )
绞( )脑( ) 翠色( )( ) 雪中( )( )
安居( )( ) 面不( )( )
四、 给下面句子中“大方”选择合适的解释。(2分)
大方:A.对财物不计较,不小气 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C.样式、颜色不俗气
1、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大方。( )
2、 这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显得很大方。( )
五、 写出与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词。(3分)
1、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 )
2、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
3、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 )
六、 选择其中的两个关联词写一句话。(2分)
那么……那么…… 既……又…… 不管……总是…… 虽然……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默写古诗《舟过安仁》。(5分)
作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按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忽然,像被_________________似的,远处的________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________着,________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________的草原________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4.5分)
2、《古诗词三首》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牧童》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在这曾经______________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分)
4、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小儿回答的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志空长百岁。(1分)
7、____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_____。(1分)
九、 读下面的短文,选填恰当的比喻句。(3分)
正午的阳光,从树梢上倾泻下来,染得每一片银杏树叶_______。一位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来到树林里,她是跟着爸爸特意到这儿来照相的。她的衣服太艳丽了,远远望去,就像_______。当她靠在树干上,微笑着拍摄下一张照片的时候,有一片叶子无声地飘落着,_______,轻轻地落在围巾上。
(1)好像一只金色的蝴蝶 (2)金光闪闪的小扇子
(3)都像一张金色的书签 (4)一朵红云在金色的树海里飘动着
十、 课内阅读(6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_______》,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十一、 课外阅读(15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开端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节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即使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逆来顺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悖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①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短文列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年轻人应聘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认为正是当初他的肯“低头”,才让他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习作(30分)
上课时,小雨向小欣借橡皮,王老师误认为两人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讲,当众点名批评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同学受到批评后的两种处理方式。
方式一:小欣受到批评后,认为老师冤枉好人,怒火中烧,因而,很不服气地斜瞥了老师一眼。老师看到后也很生气,于是冲突趋向白热化……
方式二:小雨受到批评后,心中非常委屈,但他并未辩驳,而是等到下课后跟随老师到办公室,诚恳地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听后,真诚地承认自己也有错误,并在下一节课上公开向小雨和小欣道歉。
读了以上文后,或许能勾起你与老师相处中的回忆,或许引发你对此想说的心里话……请你自己命题,写你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可以是美好的、令人愉快的,也可以是令人遗憾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表达顺序清楚,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2.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加答案 要最新版的

别乱抄答案咯....乖

3.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作弊不好哦!

4.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与答案

bnkbjhkhujkjhk

5.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30分)
一、我会拼也会写。(8分)
yòu huò ài mù gǔ lì wū yán
( )( )( )( )
dào qiè bào jǐng shuāi lǎo cí xiáng
( )( )( )( )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天( )地 风( )雪( ) ( )书( )画
( )( )大雨 毫不( )( ) 不容( )( )
三、我会选词填空。(3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如果……就……
即使……仍然…… 只有……才…… 只要……就……
1、( )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 )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 )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 )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 )被打碎了,碎片( )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 )鱼类,( )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 )、( )和( )。
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这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 )。这种说明方法比较常见,我会照样子补写。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 ) 还要尖些。
(2)鲸的嘴巴真大,( ) 。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40分)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 );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 );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和( )。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 )。” “( ),(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的( )和( )。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8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分)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 ( ) 。
“很有用”又是指 ( ) 。
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 ) 。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八、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6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2分)
摇动( )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无法自己:
(2)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1分)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2分)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5分)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 。”
第三部分 快乐习作(30分)
九、快乐习作
1、根据所给的词语,串编故事:草地 大灰狼 指南针 小白兔 考场 晕倒
要求:想象合理,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并给故事取一个好听的题目。

6.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复习题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xié dài zhǎn xīn shuō huǎnɡ làn yú chōnɡ shù
( ) ( ) ( ) ( )
lā jī shén yùn biān cè mínɡ fù qí shí
( ) ( ) ( ) ( )
二、在括号里正确的音、字下面画“ ”。(3分)
痛悼(dào diào) 金蝉脱壳(qiào ké) 扁(piān biǎn)舟
(川 、穿)流不息 犹豫不(决、 绝) 妥(贴、 帖)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按要求写成语。
(1)绘声绘色 (2)娓娓动听
(3)来自寓言 (4) 来自神话
2.用“ ”画出句中错别字,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 我做完作业,迫不急待地座到电视机前,观看全国相声大赛。( )
(2)请睁开你的双眼,你会发现天空是那么蔚兰,大地是那么辽括,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一定要看清要求。(5分)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做?(改成陈述句)

2.我躺在海面上,细浪在我耳边回响着。(改成拟人句)

3.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嘹亮的歌去秋游。
(2)李玟学习非常勤奋,被光荣地评为“十佳学习标兵”的称号。
4.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用带点的词造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农村生活多么令人向往啊!你看“牧童骑黄牛,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欢闹。“一曲高歌一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是宁静。
2.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________________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________________,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
3.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_________。霎时间,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点上眼睛的龙___________。游客们___________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___________。
4.师傅领进门, ____。 ______,艺高人胆大。
六、注重积累,关注生活,活用语文。(4分)
1.暑假中,黎明小学的同学为远在汶川的孩子送去衣服、文具、书籍……虽然这些东西都不是新的、贵的,却是汶川的孩子最需要的。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填歇后语)
2.本学期所读的课外书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作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对儿童尤其重要,观察出智慧 。请你写出一条你最喜欢的有关观察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忘写上作者哦!)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推敲(节选)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个(著名、闻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 )友人家门没有闩,( )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烘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 划去文中的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3分)
2. 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3. 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③______。(3分)
4. 贾岛写给友人的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本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一首诗是 ____,全诗如下,,
,。(3分)
(二)富翁之死
有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溪间石头上大喊救命。
一个年青人奋勇前进,丝毫不顾及自己生命地划着小船去救他。
“快呀!”富翁高喊,“如果你救了我,我送你一千块!”青年听了,使劲地划着。
“用力划啊!如果你划过来,我给你两千块!”青年听了,更加奋力地划着。
“水在涨,你用力啊!”富翁嘶声喊道,“我给你五千块!”这时洪流已淹到他站立的地方。谁知,青年的船却慢了下来。
“我给你一万块,拼命用力啊!”富翁的脚已经淹到水中了。但是船速反倒愈慢了。
“我给你五万……”富翁话还没说完,已经被一个大浪打下岩石,转眼卷入洪流,失去了踪影。
青年颓丧地回到岸上,抱头痛哭:“我当初只想到救他一命,但是他却说要送我钱,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我心想,只要划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元的收入,哪里知道,就因为慢了这么一下,使他被水冲走,是我害死了他呀!”青年捶着头,“但是当我心里只想到救他,而没有想到钱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说给我钱呢?”
1.把文中画横线的地方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1分)
2.富翁为什么说要给青年钱?青年的船速为什么变慢?(4分)

3.你认为是什么害死了富翁?( )(2分)
a、富翁的钱 b、青年的船 c、贪婪的欲望
4.富翁的死,一定给你很多的感受,请结合现实生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分)

八、习作。(35分)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回忆你的父亲曾为你做的点点滴滴,从中选择一两件事,写一篇作文,融入父亲对你的爱,写出你的真情。题目自拟。(字数400字左右)

7.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这里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一整套的试卷哦~~~可以发我信息QQ加我我把整套卷子传你~~
第三单元的你看看是不是这份哦: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瞄( )例( )
嘶( )描( )咧( )
陌( )缕( )键( )
拍( )搂( )健( )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 )似的()。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绘,你认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精致:
玲珑:
映衬:
3.本文可分为四段(即4个自然段),请概括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区分“穿梭、穿行、穿越、穿破”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提示: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画个简图,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一、撕碎、嘶哑;瞄准、描述;例子、咧嘴;陌生、拍打;千丝万缕、搂抱;关键、健全。
二、1.这股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我军歼灭了。2.高射炮把敌人的飞机击落了。3.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不能不关心。
三、1.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果断,从不犹犹豫豫的。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和一双白球鞋。
四、1.月光曲,琴声,月光下的大海。2.音乐由低沉舒缓变得高亢激越。
五、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8. 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6分)
  
干涸(gù   hé)             挑拨(tiǎo tiāo)           唱和(hé hè)
夹丝玻璃(jiā jiá)        勉强(qiǎng  qiáng)           眸子(móu  mú)
削弱(xuē   xiāo)       散射(sǎn   sàn)           酵母(jiào xiào)
一阕(què qǜe)          日晕(yùn   yūn)          爪子(zhuǎ   zhǎo)
三、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9分)
 
(    )天(    )地      风(    )雪(    )    (    )书(    )画
(    )断(    )连       (    )(     )大 雨       毫不(    )(    )     
不容(    )(      )     颇负(     )(    )       安(    )无(     )
四、我会选词填空。(3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5分) 
踮(       )嫌(       )眷(       )账(       )笼(       )
掂(       )谦(       )誊(       )帐(       )茏(       )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0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                 );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               );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和(                )。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期中考试题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