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0年云南省高考作文题目
楼主您好
云南还没有出,保密中
现将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目整理如下:
1
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
2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城市与我》
3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
4
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题:材料作文
5
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
6
2010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材料作文”
7
2010广东高考作文赢钻戒题目:与你为邻
8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
9
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参与”
10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最美的青春
11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幸福是____”
12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13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
14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
更多详细内容>>
希望对您有用
欢迎采纳
万分感谢
B. 2012年云南省高考的作文题是什么
【2012年云南省高考的作文题】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把握方向》或《变味的善良》。2012年新课标版卷使权用地区:河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吉林、山西、新疆、宁夏、内蒙古。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高考作文题:
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从表面看是负担太重,但是但你把所谓的负担卸下,又会有新的困惑,虽说要放下负担忧虑,但是在做一件事的同时应该有压力或者是动力,忧虑不一定不是动力。坚持自己走过的,坚持现在在做的,我们发现:正确的离成功进了,如果错了回头是岸及时扭转方向。一味的执着可能是深渊,放下不一定全是好事儿。
【考试大论坛高考版】6月7日考后第一时间发布2012高考真题、答案及在线估分!
>>>【网络搜索考试大高考站】即可查看2012年各地高考试题答案及在线估分专题
C. 2010年云南省高考作文
阅读下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内。
甲:什么容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D. 云南省高考作文多少分
云南省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
云南省高考使用全国卷,全国卷的高考语文作文满分都是60分。
E. 云南20l7年高考作文题是什么
云南20l7年高复考采用全国卷III:
我与高考制或我看高考(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F. 2016年云南省高考语文作文以活出独特的自己为主题算不算偏题
好办法——谈方法论最优解——谈如何得到好办法这个题目看似很小,实际上如果把它写大不仅有可行性,而且很有新意。比如:“一国两制”,这是一个好办法 诸葛亮空城计,这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还要进一步点明好办法的共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好办法,这样才能从认识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不要用大篇幅举例,要用排比,一个小分句是一个例子。要从生活小事逐渐过渡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彰显一名学生的胸怀,让老师眼前一亮。这是一个资料,仅供参考,祝你成功!!!打造高分作文的技巧和方法绝招一:拟一个漂亮而独特的文题一、通过引用或仿用拟题 引用就是直接或间接将古今诗文名句、经典歌词、广告词、俗语、流行语作为文章标题.仿用则是将上述话语经过适当的改编,再作文章的标题。这类标题的特点是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生活实感.能够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例如:2004年甘肃高考作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自《论语》,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引自苏轼的《题西林壁》,而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和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则仿自项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二、题含典故或文学与历史人物 有的标题虽然没有引用名句名篇,但其中含有某个典故或故事,这种标题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对文章内容的多种猜度。例如,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这一标题使人猜想关羽之恨究竟是什么:是恨华容道捉放曹操?是恨阿斗不争气,是恨不听谋士之言而中了吕蒙之计,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的标题《薛宝钗魂断大观园》,同样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薛宝钗何时魂断大观园?薛宝钗为何魂断大观园?是什么使薛宝铰魂断大观园?三、标题采用对句的形式 有的作文标题采用对句的形式.包括正对、反对、流水对,这种标题都由两个短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而且句式整齐,易读易记,能够引人注目,例如2004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远逝的风筝,远逝的梦》和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葱郁 永远的中国》的标题,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具有一种比喻的性质,使人产生联想。四、通过标点符号表情达意 标点符号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标点符号有其特定的用法,固此,一旦将标点符号进行组合或特其与文字结合起来,便会产生很强的指示性,可以强化作者的情绪,突出文章的重点.表明作者的态度。例如2004午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仿用了歌名《爱你在心口难开》,但作者给爱字加上引号,意味着此爱与歌中所唱之爱具有不同的内容。五、以幽默或奇崛的手法拟题 幽默的与奇崛的标题能给人耳目—新之感,在大量四平八稳的标题中很容易脱颖而出,使人在会心一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用王蒙的话来说.就是亏他想得出来。例如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的“老鼠”》,见到这种带有拟人化的违反常规的标题,不能不令人捧腹。甘肃高考优秀作文《天亮说晚安》则一反常态:天亮明明该说早安,如何说晚安?诸如此类的标题,都能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幽默感与悬念感。六、通过词语的并列突出文章重点 这类标题不同于对句式,它不是两个短句的并列.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或者说是概念)的并列。通过这些词语的并列,既能使标题显得独特,又容易安排文章结构,突出文章的重点,不至于跑题偏题,一般并列词语之间用间隔号,顿号或空格隔开。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分别写了两个诗人苏轼与李清朋.突出了他们人生与诗风的异同。绝招二:设计一个精彩的题记一、写题记必须注意三个方面 题记内容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乃至风格保持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如果反差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会使读者觉得别扭,或者觉得不好理解。 题记宜短不宜长,—般字数应控制在百字之内.如果太长K就会使人有虎头蛇尾或喧宾夺主之感。因此,题汜的文宁必须精炼,三言两语即能道出文章精髓。 题记不是随心所欲的点缀绍,而必须是有感堪而发,有用而为。一个好的题记,具有生成性,即通过题记,可以生成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发人物故事,奠定文章的基本情调与色彩,二、题记的写法或类型1.完全引用名人名言 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哲理性、可信度和说服力。例如2004年云南高考优秀作文《那时花开》,引用泰戈尔的名句作题记:“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这一题记与高考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非常吻合,因而能够增添文章的论述力量。2.完全独立的撰写。 即在行文时.不引用或仿用名言警句,而是完全独立的创作.类似于一篇小作文,写作自由度较大,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也可以描写或说明,例如2004年海南高考作文《左手右手》的题记是:“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思考了。”这个题记是作者的创作.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快乐与思考的相关性。而通过“我们快乐:我们的快乐是灵动的左手;我们思考: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埋性的右手”的解析,又使题记与标题、话题和主题密切结合了起来。3.引用与创作相结合。 有时候,要直接从记忆库中找到一个适合的书言警句作为题记是很难的,往往是部分有点吻合,整体上却与文章内容出入较大,甚至完全相反,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独立创作一段题记,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反应速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即从语言记忆库里找到一个与文章内容有些许相似的句子,然后通过自己的改造加工,使之完全适应文章的表达需要,那么,就会少一点左右为难的尴尬。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画》的题记:“有那么一种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么一种很大的舞台,它叫做世界,”这个题记将俗语所说的“戏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组合起来.再添加自己的语言来连接,从而组合成了一个具有自己风格的题记,而且此题记突出了人物宽广的内心世界,与文章内容完全吻合。绝招三:谨慎开展文体创新一、诗歌体 第一种是全文为诗体,一般都写成现代诗歌。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上帝是公平的》: 我曾埋怨过/脚底发黄的布鞋/踏不出/青春的活力/直到我发觉/霍金咕呀的轮椅/嵌出深深的历史痕迹/我曾咒骂过/脸边黝黑的胎记/映不出/美丽的脸庞/直到我看见/全身黝黑的黑人/露出甜甜的美丽微笑/霍金是不幸的/在他风华正茂时/却只能摇动一根手指/黑人是可怜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也抒写着/他们的血泪史/我想/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门关闭/必会有另一扇门开启/就像/霍全的(时间简史》/就像/非洲满地矿藏/当他们失去部分时/便会有更多的机遇跟随/于是/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终有一天/我也会发现/其实/脸边的胎记/是母亲的爱抚/脚底的布鞋/是为了/脚踏实地/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 第二种是将诗歌作为文章的部分内容,以增添文章的诗意美,除现代诗歌外,还可以采用古代诗体。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薛宝钗魂断大观园》,不但引用李清照的词为题记.还引用了《红楼梦》中“葬花吟”的部分诗句,最后作者仿古诗写道:“世人皆怪太圆滑,哪知身世多浮沉。香魂一断辞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如此一来,使全文更显得古色古香,与所写内容非常吻合。 第三种是文章不采用诗体,也不引诗歌,而是以诗化的语言来表达,多采用短句,跳跃性较大。这种情况在高考优秀作文中最为多见,也最值得提倡。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听取心灵的召唤》中的一段: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让肢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账,却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估量,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墨子会囔啕大哭,当他歧路亡羊,是因为没有心灵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就是“当仁不让”思想下的个性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多询问几方,恰好似“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你就该勇往直前,千万别回避、退让!二、书信体 书信体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煽情,容易表达自我。而且,书信体十分灵活,除了书信的基本格式外,主体部分可议论可叙事可描写可说明。书信体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是与已逝者的对话,这是一种模拟书信体的形式,目的不在于寄达,只在于自我倾诉;一是写给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或同学的书信,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书信。例如2004年陕西高考优秀作文新传》,作者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如此为文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四、故事新编 与填补空白有相似之处,即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课文中没有的内容(主要为事件与时间,而人物往往一致)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同的是,故事新编通篇进行想象,是借用文本之躯、充人全新的血肉,具有相当的原创性。例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天魔劫火》,借用《屈原列传》的人和故事,将张仪、郑袖和屈原之间的斗争描写得惊心动魄,将楚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一波三折。五、故事接龙 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依据,展开想象,从文本结束段开始写起,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接龙是最能体现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写作形式之一。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桃花源祭——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写渔人受高价诱惑,将桃花源出卖给电视台,导致桃花源过度开发,最终给当地人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故事,切合环保主题。文章虽多夸张之语,但总体上是符合逻辑的。六、旧事新论 主要出现在议论文中,即作者不盲目认同课文中的某些观点、评价、情感和态度等,而是作出自己的分析和价值判断。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一文,是对《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的评述。而作者的评述与常论相异,既紧扣话题,又突出自己的独到之见,显得新颖生动,能激起读者的兴趣。现摘录其中一段: 宝钗则不然,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境界——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七、描写作者 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都要对课文作者进行或简单或详细的介绍,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多数学生都没有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白白浪费了许多作文资源。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多数作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在他们的一生中,曾经拥有过许许多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将这些故事整理深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用朴素平实的笔触,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性格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灵动与沉稳,突出了湘西的山水对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与同构。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但简单的叙述,足以使人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作家。绝招五:注重生活体验一、写自己的学习生活 学习生活并非是枯燥无味的,关键是因为大过热悉.反而导致感觉麻木,因此,学生往往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不愿深入挖掘自己的生活,其实,只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是完全能够写出好文章来的。例如2004午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我快乐你快乐》就是取材于中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对快乐的不同看法,揭示出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师生关系的畸变以及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如何在老师的要求与自己的能力之间找准让自己平衡的点,从而达成“我快乐你快乐”的目的。二、写自己的成长经历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许多的趣事、丑事、喜事、伤心事发生,将它们逐一写出来,就可组合成-篇生动的文章。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吃亏就是占便宜》,以奶奶的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为线索,记叙了成长过程中三件吃亏的事情,并进行对比议论,阐明了自己的思考,并得出“你只要稍微换一个思维方式,就会赢得幸福和快乐”的结论。全文叙议结合,具有很强的生活实感。三、写身边的人和事 有的生活虽然不是中学生的,但却是每天在他们身边发生着的。如果学生能够对身边的人和事加以概括提炼,同样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画》,讲述了一个市长夫人的故事。为了防止丈夫经不起诱惑,她编造了—个善意的谎言,令人肃然起敬。虽然作者所写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和事,但所写内容符合生活的逻辑,具有生活依据,因此,同样具有很强的生活实感。四、即景叙事抒情 指考生写自己考试前或考试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文章带有即兴式特点,其生活性最强,很容易打动阅卷人。但由于时间上的局限,此类文章的把握特别是创新难度较大。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最后的四十五分钟》,作者抓住考试的最后四十五分钟的内心活动来展开全文,显得非常精巧,特别是作者反复使用时间词:“还有四十五分中”、“就剩四十五分钟”,从而造成一种紧张感紧迫感,非常符合高考考场气氛,加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五、刻画父母亲情 父母亲情是中学生写作的永恒主题.而且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的主要途径。当然,写父母亲情不能仅仪局限于对父母无私奉献的讴歌,也应包括两代人之之间的代沟,以及人家为化解代沟而作出的努力。此类文章,可以是心灵的呼喊,可以是故事的叙述。也可以是行为的评价,还可以是观点的论述。例如2004年年重庆高考满作文《没有翅膀的飞翔》,采用童话体手法,选取飞蛾、鸡、天鹅作为陈述主体,分别面对“朋友”“妈妈”、“爸爸”的期望审视自我,形象地阐明了T“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生动逼真,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六、通过幽默体现生活实感 幽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生活的“调味品”,有了幽默,生活才更像生活。凡真正称得上幽默的作品,—定与生活密切相关,远离生活,就很难拥有幽默的成分,因此,中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博得阅卷者的会心一笑,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例如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的“老鼠”》,采用老鼠自叙的方式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和不良世风,具有欧亨利的幽默风格。七、编写生活故事 中学生需要写真实,但所谓的“真实”,不是对生活的自然摹写,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再创造。学生不但可以根据需要编造生活故事,甚至可以适当编写一点“典故”或代人立言,编拟—点“格言警句”,这不是刻意的弄虚作假,而是对付应试作文的一个招数。据杨万业的《诚斋诗话》和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苏轼参加科举考试,考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是一个乏味无比的试题,而苏轼为了有力地论证这一正统的观点,信手编造了一段史料.“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弄得连博学的主考官欧阳修都不知其所本,只得在苏轼金榜题名后才向他讨教此语究竟出于何典。可万万没想到,苏轼轼坦然直陈:“何须出处,想当然尔!”对此.欧阳修非但没有暗呼上当,反倒“赏其豪迈”,并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但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既然苏轼这样的大家都可以在考试时自编史料,为什么中学生就不可以编—点故事、典故乃至格言警句呢。
G. 2012年云南省高考满分作文,一篇就好
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
回望百年前,在列强的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无数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华岳低”,便是这种屈辱和愤懑的真实写照。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问题”,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了中华民族埋藏已久的心声。
一个口号就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召唤下,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奔走呼号、殊死抗争,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惊雷炸响,才有了帝制的结束、民国的诞生,才有了新主义新政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先辈未竟的理想事业,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条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如今,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孙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渐化为辉煌的现实,中华民族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改革,从贫穷走向富强,书写了历史崭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从心底里喊出的“振兴中华”的铿锵之声,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历史轨迹,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却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仍然那么强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一个民族是需要有一种精神来支撑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们对民主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这种爱国情怀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是我们血液里的铁和钙,是我们的精神脊梁和力量之源。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进取心的民族,都对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传统有一种光荣感和敬畏心,都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加以褒扬和传承。
一个国家是需要在变革中展示作为的。孙中山先生总结19世纪百年历史并思考人类文明走向时,提出“百年锐于千载”的论断。他们所开创的历史伟业,犹如在荒芜原野上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虽然这条路不免坎坷崎岖,但它是通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门。大国自有大定见。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国,中国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其他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振兴中华崇高理想的最生动实践,是对革命先驱的最好告慰。今天我们所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变革之路、创新之路、特色之路。
当年,孙中山先生如是寄语:“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奋发努力,为了远大目标而心无旁骛,淡定执着,我们也会如先辈那样,在回应时代问题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H. 2017云南三校生高考高考语文作文必背警句
一般写议论文较多,但是你写记叙文也没事……只不过那作文分不会高就对了,其实作文的话大家都扣得差不多的,与其在这上面花功夫还不如在古文和背诵方面拿分数拿得多,不要小看这些分哦
I. 云南省2012高考语文作文
云南高考语文作文是2012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卷(新课标)作文题,根据“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写800字的作文。
J. 2020云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摘要】2020云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云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云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20年云南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云南使用全国3卷。本文整理了云南作文题目以及范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范文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光亮的镜子里映出一个平头的男孩:单眼皮、塌鼻子,还有一对“神耳”能像刘罗锅的耳朵一样动着,这个男孩是谁呢?
他如一棵沐浴在灿烂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小树,妈妈常常对这棵“小苗”头疼不已,别看他这张嘴百分之九十的时候笑成一弯月亮,可妈妈却说,那是傻笑;别看他心血来潮时能下笔千言,可人一多,平时那出口成章的本领便跑到了九霄云外,喉咙里像是堵了一道墙……关于胆怯之事,在记忆的长河里多得像星星,但有一事最难忘怀:
有一次,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在这种喧闹的场合,他又成了一尊沉默的塑像。唉,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回屋里待着吧。可偏偏有一个小男孩拽着他的衣角:“哥哥,你们学校肯定很好玩吧,给我说说嘛。”当时还在上小学的`他一下就蒙了,而爸爸却认为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在一旁鼓励他:“快给弟弟讲讲!”父命难违,他飞快地从脑子里搜索趣事,可大脑竟是一片空白,他的额上开始渗出密密的汗珠,无奈之际只好支支吾吾:“学校一点也不好玩。嗯,一天要上七节课,上课要记笔记,放学后还有好多作业
……
”他几乎是哭丧着脸,干巴巴地挤出这段话。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有的还向他妈妈打趣:“瞧你儿子,都快被作业逼出问题来了。”众人的笑声像针一样扎着他,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事后想起都觉得自己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竟无话可说,那没水准的发言成了日后妈妈“讽刺”他的话题之一。
一个时常坐在角落里静静地想心事的男孩;一个无论看到什么事都大发感慨的男孩;受到表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其实心里却比喝了一罐蜜还要甜的男孩;一个对未来充满梦想的阳光男孩。他是谁呢?
这个男孩就是我!
以上就是2020云南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的内容,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快问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大家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