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年中考语文要考哪几本名著
1. 西游记
2. 水浒传
3. 朝花夕拾
4. 繁星•春水
5. 骆驼祥子
6. 威尼斯商人
7. 鲁滨孙漂流记
8. 格列佛游记
9. 童年
1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1. 汤姆•索亚历险记
1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❷ 2015语文中考总动员答案
前面我不说了.
三、来CADD.四、对错错自错对.五抄书.
六、冬天,大雪纷飞,万物凋零.梧桐树的树叶开始飘落,玫瑰花的花瓣开始凋谢,连一年三季都开的夹竹桃也都纷纷“下岗”,但是梅花却依然挺立枝头,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这样坚韧的精神值得学习与赞颂.
七、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A).
文章以省略号结尾,这样结尾的好处是给读者想象的的空间.
答:有时候,一些举动就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都像老人一样,无私帮助他人,这样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选我哦!
❸ 2015陕西中考语文副题作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和爸爸妈妈去摘草莓。
在去摘草莓的路上,我一心想着能早点达到目的的地,所以总是不停地问:“妈妈,还有几分钟才能到?”
过了不久,我们终于到了草莓基地。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个白色的大棚,就像一条条拱形的长龙卧在肥沃的土地上。
我迫不及待地掀开帘子,走进大棚,一股暖流马上迎面扑来。一眼望去,只见一垄垄的草莓就像一队队检阅的士兵等着我们去采摘。这里的草莓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有的草莓鲜艳欲滴,在翠绿的叶丛中晶莹发亮,让人直流口水;有的白里透红,一串串的挂在茎叶上,就像是一串串的小铃铛。有的羞答答,藏在叶子中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红艳艳,“头”戴一顶绿色的花边帽子,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看着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草莓,我急不可待地弯下腰摘起来草莓来。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鲜红无比的“巨无霸”,正静静地躺在绿叶丛中。我走向前,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了下来,捧在手心,就像捧着一颗闪亮的红宝石,让人舍不得吃。
不一会儿,我就摘了满满一篮草莓。拿起一颗,放入嘴中,顿时,一股又香又甜的滋味沁入我的心脾。
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边品尝着胜利的果实,一边有说有笑,幸福和快乐的笑声荡漾在灿烂的阳光里
❹ 2015语文中考记叙文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题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❺ 2015陕西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张纸,初来人世,这是一张白纸,一张人人都有的白纸,而要离开这人世的时候,每个人的纸上就都画满写满了不同的东西。
人的一生何偿不像一份答卷呢?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答题,到闭上眼睛的那一瞬,考试完毕,一个人的一生,便是这次考试的答卷。
如果你是个名人,或臭名昭着,或万古流芳,也许会有人在背后批改你的答卷,或将你留在答卷上的笔迹公之于众,可在多数的情况下,你是个平凡的人,没有人会去批改你的答卷,无妨分数高低,重要的是你过着怎样的日子。
给分重点之一:理想
如果真的有人来为你的答卷评分,我想他的评分标准之一一定是有无理想。
“有志者,事竟成。”雄心壮志就像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指引你前进的道路。
鲁迅弃医从笔,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唤醒那些睡梦中的痴人,来同情那些老百姓,最终他的作品家喻户晓,被每个人所熟知。
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下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终以他的俭朴,平易近人羸得了人民的爱戴,才有了“十里街送总理”的壮观景象。
正如孟子所说:“”志:气之帅也。”没有理想的人他的人生一定不精彩!
给分重点之二:毅力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毅力是成就在事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谁说过,付出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而不努力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中国的印刷术闻名于世,试想,在活字印刷术发明之间,那些刻雕版的工匠们若没有毅力,一旦刻错使失去信心,不愿意重头开始,也许我们现在还没有书本呢!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难道这不需要毅力吗?没有毅力的人,他的人生便是一盘散棋。
给分的重点还有很多,但人毕竟是不完美的,最终看到这份人生的答卷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你的一生过得是否精彩,是否有意义,你给出的答卷会呈现一切。
人生,一场特殊的考试,好好对待吧!若干年之后,交出一张令自己、令世界满意的答卷。
❻ 2015年语文中考A是多少分
90% 一般中考语文满抄分成绩为120分 75分以下视为不合格75~80分为及格【包括80】 80~92分为良【包括92.不包括80】 92分以上为优【不包括92】
我所说的忧 部分地区称为A 良B 不及格C
❼ 2015年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套题28套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目录:.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忧患,于安乐 孟子4.曹刿论战 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10.陋室铭 刘禹锡11.小石潭记 柳宗元12.岳阳楼记 范仲淹13.醉翁亭记 欧阳修14.爱莲说 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中考文言文题目题型
第一类 文言文字词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实词
二、文言文虚词
方法揭秘
一、联系语境
二、存疑对照
三、注重积累、找寻规律
附录一
常考实词清单
附录二
常考虚词清单
第二类 文言文断句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
二、文言文断句
方法揭秘
一、整体感知,自然断句
二、把握词义,准确断句
三、借助语法,合理断句
附录
文言文句式
第三类 文言文翻译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落实重要实词
二、把握句式特点
三、领会语句大意
四、关注文句语气
疗法揭秘
一、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
二、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第四类文言文内容理解与鉴赏
第五类文言文综合训练
❽ 求语文2015领跑中考答案只要1-30
不知道你的题呀,看看是不是这个?\r\n1.盗牛折悔过的具体表现是什么?\r\n如果题目要求用原文回答就是这一段:间年⑦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⑧,或⑨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⑩,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r\n如果要概括,就可以简单说,盗牛者帮助老人挑担子,还帮助老人看着他丢失的剑,最后做了好事还不留名\r\n \r\n2.王烈引用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r\n \r\n王烈认为,办坏事的人只要懂的廉耻,如果给他机会,他一定会该过自新,甚至会比以前还要有道德\r\n \r\n3.写出几个能概括本文意思的四字短语\r\n \r\n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r\n \r\n4.解释词语: 得(抓住 )去(离开 )推(推究,推求 )\r\n \r\n附:译文\r\n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 \r\n\r\n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拿了剑后通过悬赏找到(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 老人提起衣袖,问他说:\\“你之前为我挑着担子,不告诉我姓名,现在又在路上看守我的剑,(我)还没见过有像你这样好心(的人),请你告诉我你的姓名,我要把这事告诉王烈。”(老人)一说完就离开了。 \r\n\r\n老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说:\\“世上有这样的善人,我却见不到。”然后让人去寻找,是以前那个偷牛的人.
❾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在线等
你是哪个省的 我们黑龙江还没考 一般你找刚出的题 去考试网
❿ 2015河南中考语文题目
2015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内答案容(word版)
http://wenku..com/view/d4c67ff31711cc7930b7165f?fr=p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