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虚词简介:
词类
作用
例词
语法特点 / 举例
副词
表示程度
很 挺 太 稍微 十分 极
非常 更加
(1)副词主要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如可以说「他刚离开」、「你很好」、不能说「刚门」「很电视」)
(2) 不能重迭,也不能用肯定或否定 相迭来表疑问。
(3) 除「不」、「没有」、「一定」等少数副词外,副词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和作主语、谓语。
表示情状
亲自 互相 肆意 陆续
赶紧 悄悄 竭力
表示时间频率
刚才 立刻 已经 曾经
再三 还 屡次
表示范围
都 全部 只 仅仅 也
表示肯定否定
必 必定 不 没 没有 莫
表示语气
难道 究竟 也许 偏偏
莫非 岂 大概
介词
表示时间
从 到 在 当
(1) 不能单独使用。
(2) 介词后面不能带时态助词「着、了、过」。
(3) 不能加表示趋向的动词「来」、「上」、「下」等。
表示处所方向
向 由 往 朝
表示依据方式
按 按照 根据 本着
表示原因目的
因 由于 为 为了 为着
表示被动
被 给 让 叫
表示对象、关联
把 将 替 对于 关于
表示比较
比 跟 和 同 与
表示排除
除 除了 除去
连词
连接词和短语
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并 并且 而 而且 或 或者 还是
(1)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作。
(2)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成对搭配使用。
「既然……就 」「因为……所以 」。
连接分句
不但 而且 虽然 但是
假使 既然 如果 因为
所以 尽管 即使 不论
连接句子或段落
但是 所以 然而 因此
助词
结构助词
的 地 得 所 似的
(1)独立性最差,意义不常附在别的词和短语后面。
(2)除「所」外,都念轻声。
(3)结构助词「的」「地」「得」「所」分别用作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
(4)「所」常放在动词前,构成短语,常作定语。如(「所见所闻 」「为情所困」)
(5)「似的」经常附在词语后,使整个结构具有描写、比喻的作用。(他疯子似的笑着。)
(6)时态助词常附在动词后,「着」表示动作还在进行,「了」表示 已完成,「过」表示动作已成过去。(「他驾着车。」「他走了。 」「他昨天来过。」
(7)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这是为什么?」「你先走吧!」)
时态助词
着 了 过
语气助词
的 了 吧 吗 啊 也罢
叹词
表示悲伤痛苦
唉 哎哟 啊
一般用于句首,作独立语,也有放在句中或句末。
表示愤怒鄙视
呸 哼
表示惊话喜悦
唉呀 啊呀 哈
表示呼唤应答
喂 嗯
表示了解醒悟
噢 哦
(二)词的兼类
有些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分属于不同词类,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具有
不同的词义。这叫词的兼类。如:
例:进步
1 他的思想很进步。 (形容词)
2 通过老师的帮助,家强进步起来了。 (动词)
3 本学期,家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名词)
要正确判断词性,特别是一些有兼类词的词性,一定要把它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察。
三、成语
1成语的定义: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2成语的运用,需要注意:
第一,必须在了解成语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弄清它的实际意义。有的成语所表示的意思,与它的字面意义是一致的,只要了解它的字面意义及相互关系,就能理解其义,例如:发号施令、唯利是图等。有的成语实际意义跟字面意义不一致,用的是比喻义或者引申义。如:缘木求鱼,字面意义是“爬到树上去求鱼”,其比喻义是“做事的方向、方法不正确。”
第二,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不能写错读错。如:不求甚(不能写成“深”)解、不省(不能写成“醒”)人事、一暴(pù)十寒。
3成语的作用:成语言简意赅,如使用得多,可以使言语简洁,增强表达修辞效果。
四、短语的构成
1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按词与词组合的结构关系,可以把短语分为以下几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同位短语、固定短语。
1。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有并列关系。如:高山流水、此起彼伏等;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他的钢笔、慢
慢的走等;
3。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或关涉后面的词。如打开窗户、赶蚊子等;
4。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如热死了等;
5。主谓短语:后面的词陈述前面的词,前后有被陈述和陈述关系。 如窗户打开、
太阳出来等;
6。方位短语:名词或动词后面带上方位名词。如晚饭后、花树下等;
7。介宾短语:有介词和名词或代词等结合构成。 如从这里起、跟我来等;
8。的字短语: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或代词等带上结构助词“的”构成。 如要饭的、
教书的等。
9同位短语:短语的前后两部分同指一个对象,如往往由名词加名词、代词加名
词、代词加代词构成。如你们几位、船长老张、首都北京等。
五、句子
1句子和句子成分:
句子由短语构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成分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句子或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的。句子成分主要有:主语,用“ ”表示;谓语,用“ ”表示;宾语,用“ ”表示;定语,用“( )”表示;状语,用“[ ]”表示;补语,用“< >”表示。如:(帅气的)我[真的]爱<死了> (美丽的)她。
2句子的类型:
根据语气可以把句子分成四种类型。
(一)陈述句
陈述句是叙述说明一件事物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如“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小树长高了”。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如“他没有参加会议”,“我不认识这位同志”,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如“侵略者肆意挑衅,我们不得不还击”,“四化建设非搞好不可”,“乡亲们没有不夸雨来聪明的”。
(二)祈使句
表示命令、请求、禁止或劝阻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常常是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句末用句号或叹号。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词肯定,坚定不移,主语常常被省略。如“立正、出发!”“把他带走!”
表示请求的祈使句语气比较缓和,如“快走吧!”“老大爷,进来喝口茶歇歇吧!”
表示禁止的祈使句语气较强硬,大多没有主语。如“不要攀折花木!”“禁止吸烟!”
表示劝阻的祈使句语气较缓和,有商量的口气。如“以后别迟到啦!”
(三)疑问句
疑问句是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表示。如“这是谁的书包?”“你到公园去吗?”
(四)感叹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是感叹句,句末用叹号。如“这些花真美啊!”表示了赞美的语气。“这么做太不像话了!”表示谴责的语气。
3句式的转换:
常见的句式转换有主动句和被动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等。句式转换应该注意的问题:
A、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愿意,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因此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B、分析句意要把握语境,不能只看形式。
C、各种句式不能混淆起来。
4仿写句子:
一是审清题干要求。例如是仿写一句还是几句,仿写单一的句子,还是在一个语段中仿写其中的某一部分或画划线句等,再审一下题干在话题、修辞方面有没有要求,题干的要求比较直接明显,我们称之为“显性要求”。
二是审清所给例句特点。如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内容方面有何要求。例句的特点与要求没有在题干中表现出来,容易为学生所忽视,我们称之为“隐性要求”。
做仿写题要切记无论题目有无要求,都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
(1)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
(2)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
(3)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
(4)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保持一致,还要与整个语段保持连贯、协调一致。
5常见的病句类型
a语序不当:如:我国的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又如:大家教化呢广泛的意见。
b搭配不当:如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又如自己有双聪明灵巧的小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c成分残缺或赘余:如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又如:校党委发动了全校师生开展学习雷锋同志。
d结构混乱:如对于在调查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欠周全的考虑。
e表意不明:如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得很。
f不合逻辑:如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又如: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g用词不当:如他的爸爸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h重复多余:如篮球场上十位队员在激烈地打比赛。
六、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
(一)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⒈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a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b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a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b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二)复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⒈并列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⒉承接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⒊选择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
⒋递进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如: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⒌转折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如:虽然他个儿长得矮小,但是力气可大着呢!
⒍因果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如: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⒎假设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如: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⒏条件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三)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 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此他们感
转折 因果
到将来的渺茫。||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因果
Ⅱ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1.背诵古诗文,把那些古文和古诗的解析都看下,注意里面各个字词的用法和意义.
2.通看专语文课本,看你属缺陷处在哪.补!看参考资料里的字词的拼音意义..
3.最近就抓紧看各种类型的作文题材的优秀范文.最后能背上里面的精彩句子.
4.看看古诗鉴赏的专业术语的用法..如什么白描\对比啊...
5.考前2周到1周做2份语文试题..
6.给自己信心!!
7.考场上全神贯注..不要想其他的.要细心哪!!也要抓紧时间..带个手表去..
Ⅲ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重点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天津市的中考题。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中考考纲规定,文言文阅读的材料来自课外,这在心理上给学生是一种压力,导致做题时紧张,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从而得分不高。但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文言文的材料虽然来自课外,但它所考查的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如文言实词的考查均在课本中出现过,虚词的考查也规定了一定的数量。所以可以这么说,要做好中考文言文阅读并不难,只要我们学生能对课内的文言文有了较好的掌握,有迁移能力,那么,就可以说,中考文言文阅读无非是对课本内文言文的考查。鉴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实际的文言文复习中,采取了“一读二看三迁移”的复习方法,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减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当然,这三个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
所谓“一读”,就是整体阅读所考查的文言文语段,能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由于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有情节有人物的文言文,就可以减少一定的数量,可以说是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迁移,如“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我们 就可以进行迁移,句子中的“甚”在我们课本中也出现过,如“可爱者甚蕃”;又如“晦”在“晦明变化者,山间之四时”也有出现,整篇文章通过这样一迁移,我们就能了解了文章的内容。
“二看”是指在读完以后,还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就不妨到题目中去寻找一些信息,所以,我们的看就是看题目。在题目中寻找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信息。当然,在题目中发现了这样的词语,我们同样是需要进行迁移的。
“三迁移”指在做题的过程中,要运用课内的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题目,可以说是迁移的汇总。
能否做好文言文语段,关键在于能否了解文章的内容,只要学生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那么中考文言文阅读也并非是高深莫测的。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
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
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应该还是明年考查写作能力的主流。
首先,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Ⅳ 人教版中考语文的复习重点
在我看来,学习语文最大的就是要求就是多看多写
Ⅳ 中考语文全面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议论文
1、论证方法的识别:
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
引名言,讲道理 -------道理论证
运用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
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5、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6、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的劝勉。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一、作用分析1点明论点、2交待论题、3点明议论由头
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二、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8、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9、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10、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语体特点。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12、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下(全)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8:“结尾的作用”回答。
13、启发思考类题目:
一、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二、把文章中心换个角度阐述一下即可。三、注意联系实际题必须联系实际。
先给你个议论文的,写不下了!
Ⅵ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资料很多,自己选择合适的就行。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版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权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Ⅶ 中考语文要怎么复习.
一、梳理课本,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
二、分项复习
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
C、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整理一下,梳理出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
D、文学常识:找出本册书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
E、名著阅读:在阅读了原著的基础上梳理出知识短文中的知识点,并牢记。
2、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课内,选取课文的重点段,温习学习时的课文批注。
3、文言文阅读:
注意文言词、句的解释及重点语段的理解并能概括出全文和每段的大意。
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从思想上重视
不少同学认为复习不过是平时已学过知识的重复,所以在复习阶段听课不够投入,最后导致很多知识都还是半生不熟。而期末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查与总结,考试时往往侧重于对一个学期知识的总结、综合。仅靠平时的一些印象往往会顾此失彼,造成大面积的丢分。从思想上重视,不麻痹大意,强调的不单纯是时间的投入,更是“头脑”的投入,只有在复习课上真正用“脑”听课、思考、总结,才会使自己平时零散的所得到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并进而成为一种能力。
(二)、复习讲究方法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期末考试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这里向大家重点推荐的是最常规但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明确考试范围,弄清本次期末检测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题型。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考试的检查范围与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情况,并拟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有针对性。
3、提高自己的复习听课的效率,向效率要成绩。
薄弱之处加以强化,做到“查漏补缺”。
4、根据不同内容和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是不是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学习的同学,而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同学却恰恰相反,所以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期末复习阶段,同学们更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做好复习,在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按照考试的重点要求组织大家进行复习和过关考试。无论是哪个环节的复习都很重要,所以哪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同学们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并找出自己的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四、复习时应注意克服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经过了紧张的复习,是不是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呢?这还取决于考试时是否有科学的正确的应试方法。
考试中常见的失误及对策
1、文章没读懂,就匆匆动笔。
应对策略:可以通过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等内容,掌握全文的基本观点、基本情感、明确思维指向,形成鸟瞰状态后再动笔,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2、题目没看清,就草草作答。
应对策略:仔细审题,即使是括号内的提示语也不要漏掉。有字数限制的要分清是用一个词、四字短语,还是不超过多少或必须达到多少字以上,严格按要求答题。答题之前应该明确方向、角度。
3、信息没找全,就中止寻读
应对策略:明确范围,仔细筛选。有效或有价值的信息判断依据是命题。体现在题干上,诸如哪段、哪几段乃至全文。考生应该根据命题的提示语,确定答题的信息范围。范围求。确定后,依题干要求,找准对应材料或根据对应材料进行语言转换(即仔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在答题后,最好想一想,还有没有另外的信息符合要求或者说更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