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作文
发疯的茶叶 (以作文课为例)
一片茶叶缓缓下沉,最后以一种最舒适的体姿仰躺在杯底。这是一片茶叶最舒服的时候,他正静悄悄地释放出自己的精华。茶香在整个教室湮开、湮开。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沉”字,“这就是题目。”老师简短地说。“请观察这片茶叶下沉的姿态,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题目自拟,体裁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0多双眼睛射出120多支箭,齐齐射向杯子底部的茶叶。把茶叶吓出了一身冷汗。
静。出奇的安静。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结成了块状,义无反顾地砸在学生身上,生疼。
学生盯着杯底的茶叶,茶叶盯着两眼发红的学生。就这么一直对峙着。
60多个学生就像60多条没拧干的毛巾,滴滴答答往下滴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条没有拧干的毛巾,可以源源不断拧出很多叫“才华”的液体,一滴不剩地滴进“作文本”这个容器里。
可惜每个学生都像快用完的牙膏,勉强能挤出一丁点才华。接下来,空气变成了粘稠的鼻涕和痰液,封闭了学生所有的感官。他们的大脑正快速运转,像一个个便秘的人一样,竭尽全力想拉出一篇不属于他们的800字文章。
此时窗外有大块的云朵,和湛蓝无比的天空,就像蓝色裙子上缝了很多蕾丝。木棉树静静地站在天空下。空气的流动就像女孩用蓝色墨水在漂亮信纸写下行楷时的轨迹。阳光刚刚好,在那样的阳关下你会感觉像是抱着一只毛茸茸的小猫,小猫在睡觉。
有人用牙齿在笔盖咬出细密的牙印,有人用手托着腮,有人不断转笔。焦躁不安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在教室里蔓延。那种感觉,就像被人关在汽车的车尾箱里。
终于,“唰唰唰”像一百条蚕在吃桑叶。59支笔开始舔作文本。每个格子都住进了身不由己的新房客。大家的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窗外,风吹动叶子的声音就像轻轻翻动书页的声音。掉落的叶子在积水上轻轻打转,湿湿地粘在台阶上,就像刚粘上信封的精致邮票。蚂蚁排着队沿着墙角往上爬,那里湿润、阴凉。
下课铃像锋利的镰刀,把一段时间砍断。大家手捧作文本,像耶路撒冷哭墙前朝圣的人们。很快,讲台上的作文本堆积如山。老师像中世纪的骑士,数着作文本,就像骑士在数他得过的勋章。
“还欠一本,谁还没交啊?”杯底的茶叶从昏迷中醒来。杯底只有一片茶叶,他孤独得像古堡里嗜血的伯爵。老师举起了杯子,他大概是渴了。
一个学生突然冲上讲台夺过杯子,把杯子里的茶一饮而尽。他真的再也写不出一个字了。这节课对他而言漫长得像是一个世纪。他的脑子里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词句在盘旋,像秃鹫。但他一个字也搬不上作文本。
他的洁白的作文本上只有一行字,就像蛋花汤上漂着的一点葱花。在这节课内他只写了一个句子。
“除了一片发疯的茶叶,我一无所知。”
(注:这篇作文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确实很好)
② 一堂_____的语文课(作文600字)
一堂让我兴奋的语文课
上课铃刚打,教室里就嘈杂起来。同学们紧张地默背昨天学的《我爱这土地》。我一边背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祈祷着老师晚点来到。
这时,语文老师踏进教室,我心里紧张到极点:“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会提问就惨了……”
老师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诵的声音停了下来。果不其然,老师说:“下面检查课文背诵。”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上自习时还要静。我偷偷瞅了瞅周围,大家的头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紧张地看着书本。老师又突然来了句:“今天背诵,由同学们提问我。”
我们的头在一瞬间都抬了起来,眼睛齐刷刷地投向老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声说:“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老师接着说:“背诵一直是同学们的一个难关,今天晨读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背诵,自己会不会背?我突然意识到,要让同学们背会,首先老师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决定这节课由我背诵。”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真看着课本,检查老师背诵时有没有错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老师富于韵味的声音回荡于教室,我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诗歌世界中。这个世界里有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有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有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有为国献身的热情……
老师背完,我们都还沉浸在声情并茂的背诵中,稍后,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脸上绽放开惬意的微笑。此时,室外,风儿沙沙,鸟儿啾啾。
这就是让我兴奋的一堂语文课。
③ 生活中语文课作文五百字
语文,这两个字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熟悉。生活处处有语文,就像空气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我们的一切一切都离不开语文!
语文就像一朵玫瑰花,花香弥漫生活的每个角落。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挂上一幅吉利的春联。“辞旧岁喜看江山更美,迎新春展望前程似锦”、“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百谷尽随新年到,千祥俱自早春来”,这些春联带着春的好寓意,带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希望吉祥如意。对联不仅在春节时随处可见,就是在街头店铺也能捕捉到它的影子。旅店里挂着一幅“相逢似萍水,小住胜亲人”给人亲如一家的感受;水里店里“尝来皆适口,咽去自清心”令人看了想去尝水果;茶店里“芳香清香府,碧绿净心源”使人看了仿佛一阵茶香若隐若现。
语文就像一位出色自信的明星。表演、卖广告、代言,人们时刻关注着她。在电视上,一条条创意无限的广告词:“中国移动通信,沟通从心开始。”、“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通讯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联系着全国的心,牵引着千家万家的情。在电影中,台词对白将演员的性格表演得淋漓尽致。
语文就像生活中得调味剂。她调剂着生活,生活也需要她。语言也能用数字表示,如:687(对不起)、77543(猜猜我是谁)、5776(我出去了)、70345(请你相信我)等。有些广告将成语改了用。山地车广告: “骑”乐无穷,网吧广告:一“网”情深,钢琴广告:“咳”不容缓。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言简意赅的警句,如:1+1=2,一棵树+一棵树=一片树林;远离毒品,关爱未来;普通话——13亿颗心之间的桥梁;不要让水龙头伤心地流泪。这些虽然是几句话,但含蓄而易于接受,无不体现出语文的魅力。
我们活在语文的世界里,语文是知识的桥梁,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语文的海洋里欢快地畅游,陶醉于语文的魅力中。
④ 作文《今天的语文课》怎么写
今天下午,因为今天是星期三,下午只有一节课,所以,我们上完第一节课,就回家了。
这节课,是语文课。由于,梁老师今天要到香州开一天的会议,因此,这节课是由四(2)班的语文老师,来给我们上《语文》书的第十课猫。
老师说:“听说我们四(3)班的同学的学习能力很高,现在,我就要看一看,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大声回答:“好”。
我们大声回答:“好”。
老师先说:“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于是,我们就开始读课文了。
课文读完了,老师问:“同学们还要不要一些时间,更加理解透课文?”
我们道:“要。”
接着,我们又进入了沉思当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二十分钟过去了。
老师拍着掌,对着我们说:“一,二,三!”
我们转过头来,回答老师说:“坐整齐。”
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交流,请愿意和我交流的同学站起来。”听了这番话后,愿意与老师交流的同学不断增多,增到十个人后,就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了。
老师数了数后,将这十个人,分成两队来回答问题。老师说:“我的问题就是,我说出哪个猫的性格特点词,你就要读那一句话,轮流回答。
下课铃,铃铃地响了。这节语文课,真是有趣呀!
⑤ 作文我和我的语文课
也许是小学语文太简单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上初中后,我才知道语文的深奥就像阴天的夜晚看不见星星一样。同时,我也遇上了语文题场上的高手。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答题思路,井然有序。而我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像此岸与彼岸一点也不沾边。在作文方面我就更抬不起头来,简直就是一塌糊涂。每每听到作文课上范读的作文,我除去羡慕,便是自卑了。
初一第二学期,我也下过决心:“好好学习语文!”也许是由于我的自控能力太次了,也许是由于条件反射,上语文课时,还总是晕晕沉沉的。但“困感”与“头大”就不一定伴随我知道永远了:到了初三,也许是由于即将面临人生第一大转折点的缘故,也许是家长、老师不断督促下的缘故,我更深一层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知道学了。上课时的困感也不知跑哪儿去了,头脑也清晰了,每次上语文课时的感觉都是焕然一新的。可是我所做的努力还是晚了:作文水平没有太大的提高,很多语文基础知识也补不过来。我开始担心自己能否通过语文中考这关。不过还好,我过关了。也许是蒙的吧!
终于,我考进了XX中学(我的愿望实现了)。原本以为会象初中一样消极,可没想到高中语文教课让我大开眼界。语文老师的幽默诙谐令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从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到不敢回答问题,再到主动回答问题,爱回答问题(当然是我自认为),与语文老师的讲课方式是离不开的。每次上语文课时,听着老师风趣的话语,我都真正投入到课文里去。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艺术之文,体会艺术之情。可偶尔也会上课走神,甚至发生了课上睡觉的现象,这可是上高中以来“百年不遇”的场面。记得老师是轻轻的拍了一下我的头,我就醒了。心里一声惊叹:“还好,是节早读!”因为之后老师没说我什么,我只能庆幸自己比较幸运:因为语文老师在我们心目中地位比较厉害,就如同北京是首都一样重要。只能怨自己“死性不改”。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我与语文之间的陌生感在渐渐淡化,尽管不能预计要多久,但我知道不用“多久”,即使是“摧残”初中三年的“劳动成果”,我也在所不辞。因为语文以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⑥ 一堂语文课作文 该怎么写
先写抄准备上课时你的心情,如何袭准备这堂课的;老师长什么样,态度如何(如果是原来的老师你可以不写啦)。再写上课时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你回答问题时的心里(看有没有回答过)。最后写你对着堂课的感受
应该可以把,你开头写的是“在我的学校生活中,上过无数节各种各样课”这样你就随便选一课吧
⑦ 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作文
1.切割话题。写作时将“大话题”进行切割,使之变成若干“小话题”,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一个去写。比如“尊重”可以切割为以下小话题: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等等。这样,就使缩小后的题目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考生,从而使话题作文的内容既不显得空泛又不失之单薄。
2.限制定向。话题的限制越少,留给考生思维的空间就越大;话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写作时,必须加以限制,宽题窄作,切口过大,中心就不集中。限制的方法很多,可在前面加修饰语,可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前后都加,甚至在中间加。如“父辈”话题可限定为艰辛的父辈、父辈的遗憾、父辈的辉煌、父辈——执着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等等。再如“面对缺陷”这一话题,可以在中间加以限制:面对生理的缺陷、面对个性的缺陷、面对文化品位的缺陷、面对艺术品的缺陷、面对劳动产品的缺陷、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等等。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内容也基本确定了,立意就不会有偏离题意的危险。
3.以问领写。面对宽泛的话题,可以以问领写,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范围。如以“压力”为话题写作时,就可以进行如下的思考: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再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方面来写文章。
此外,还必须善于扩大。①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②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
4.理解话题概念。准确理解话题的概念是做到切合题意的基础。比如写《心灵的选择》,“选择”是核心所在。如果考生不认真审题,仅仅就协作、互惠、双赢等作发挥,那就很可能写成一篇“给材料作文”,偏离题目的要求。当然,“心灵”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它规定了这种“选择”,必须是震动心灵、震撼灵魂的,必须是心灵承受一定压力的;这是一种思想经历升华的选择,是一种面对大是大非或者关涉良心、尊严、人格的选择,甚至有可能是面对生与死的选择,因此,这种选择常常是痛苦的,是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的,而最后证明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5.把握话题范围。准确把握话题涉及的范围,有利于对话题的切分,有利于考生在话题的范围之内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如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中的“和谐”大体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和谐,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和谐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里的各种动物之间的和谐。很显然,“和谐”是一个大话题,写作时要能把握“和谐”的范围,就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和谐”来写。
6.辨明话题关系。如果话题由几个概念构成,如“自信与他信”、“诚实与虚伪”、“人性人情与内心体味”、“树木•森林•气候”等等,要求考生在写作前要辨明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心灵的选择”,审题时要注意:话题中的“选择”,是指在两种或多种可能中,经过思索、掂量,作出的自觉(或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取舍(放弃也是一种选择)。这种在双向或多向中进行的选择,可以是尖锐的矛盾或对立,如生与死、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得与失等等;也可以并不表现为尖锐的矛盾或对立,如情与理、正确与正确、善与善等等。但选择的结果必须或合情,或合理,或合法,或合度。“心灵”包括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因此“心灵的选择”必须区别于一般的选择:选择的内容、选择的过程必须有着思想或情感的矛盾、斗争或触动。再如2003年全国高考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就是一种关系式话题。根据话题和引语解说会发现这种复杂的关系之中包含了四种关系:一是感情性质,即亲近与疏远;二是认知性质,即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三是对待方式,即认识事物与处理问题;四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与由知到情。“虚题”要“实”写。对于“虚题”,写作时要首先考虑话题或命题中包含什么思想、什么感情、什么理念,再从这些思想、感情、理念入手,发掘或选择具体材料,以具体详尽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作者对话题或命题的独到见解或感悟。如“追求”这个话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容易写作了。这一话题可以写一个老师的追求,一个学生的追求,一个科技人员的追求,还可以写其他各行各业的人的追求,甚至可以写某一集体或某一国家的追求。总之,这类虚题要写得很实在。掌握了虚实错位的方法,碰到这类题目就能立即做出决断,明确立意,而不会再冥思苦想,耽误时间,影响写作速度。
“实题”要“虚”写。有时提供的话题或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但我们在写作时,要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善于捕捉形象。实题虚写的关键在于形象与思想天衣无缝的融合。好文章应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文章内容会失之浮泛浅露,章法零乱;形象思维能力不强,文章会失之呆板,缺乏鲜活的灵性和感染力。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文章才能既有形式、内容之美感、美质,又有思想的穿透力。②大胆展开联想。捕捉形象需要丰富的联想与想像力,它往往与对全文内容的构思同步进行进行。如以“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物象“井”为载体,附情于物,渲染“井”与某种人的相似点,让“井”的“物性”与某种人的“人性”相融合,虽然使表达的意旨“超然物外”,却又使笔下的“人性”切合“物性”特征。总之,运用此法要注意对实题(物)只能作必要的描绘,而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描绘具有可比喻、象征的那个部分,虚作与实题(物)之间应有相似或相关之处,不能生搬硬套;由“实”到“虚”,过渡要自然、贴切。
虚写与实写,相反相成、相辅相生。在这种辩证关系中,虚因实而更见其抽象,能启发读者用想像的驰骋而获得更高的艺术美的感受;同时,实因虚更见其具体,能使直接的描写更显得气氛浓烈、背景开阔、包孕丰富。
⑧ 作文《今天的语文课》怎么写
今天的语文课
今天,我们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室里等待陈老师的到来。一分钟,两分钟……雅雀无声的教室附近突然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可是走进教室里的却是林老师,这让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我心里面想:咦?怎么会是林老师来上课呢?这节明明是陈老师的语文课呀,陈老师为什么没来呢?林老师看见我们迷惑不解的表情说:“同学们,你们一定在想这节明明是语文课,怎么会是我来上的对吧?因为陈老师她生病了,所以学校安排我来上这节课,也就是说……”“这节课变成数学课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答对了。”林老师笑着回答。
到了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还是语文,因为得知陈老师生病了的消息,所以我们都拿出了数学书,安静地等待林老师的到来。又是一阵脚步声,我们以为是林老师,可是,这回我们又错了,走进教室门口的居然是——陈老师!我们全班这回又是被惊得目瞪口呆,只见陈老师无精打采的走进教室,就靠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说:“今天我病了,可你们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来上课吗?因为这个学期就快要结束了,而我们的语文却还有许多课没有上。所以今天这课我还得来上,现在拿出试卷我们要讲评。”就这样陈老师带的病还全神贯注为我们讲评着每一道题,赫然我发现陈老师的手上有一张白创克贴,这说明陈老师刚刚打过吊瓶,我深深的被陈老师给打动了!心里想:陈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够正常的学习,连生病到都打吊瓶了,还坚持不懈的来为我们上课,这种精神多么伟大啊!陈老师希望您的病可以早点好起来,再用您那娓娓动听的声音继续为我们上课。
这节语文课,是我上过最感动的一节课。这节语文课我将会永远记在心中。
⑨ 语文课上的故事会作文400
今天,看似平常的一天,可在语文课上,却出现了车马骈阗的热闹气氛。
这节课老师把上次我们写状物作文发了下来。并且表扬了一些同学,让我高兴的是其中竟然有我的名字。老师首先提了我们写作上出现的问题,让我深受启发也意识到自己在写作中的问题。接下来,老师挑了几篇写得好的作文,并叫作者上去朗读作品。
当第一篇的作者阅读完后,班上就已经开始出现骚动了。同学们对此同学带来的工艺品都充满新奇,对于她对工艺品的描写更是赞不绝口,使得大家更期待下一位同学的作品。但下面一位同学,似乎没达到预期的效果。紧接着上去的第二位作者刚拿起话筒,没过两秒就说:“老师,你帮我念好不好?”老师显得犹豫,可在这位“牛人”的再三哀求下,仁慈的老师最终答应他了。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当然,这还不是最“牛”的部分。
班上的骚动越来越大,老师已经沉不住气了。待第三个人念完之后,老师怒视着动作最大并且看上去长得特别有喜感的小冯(化名),老师的眼神就像一把利剑似的,仿佛要把小冯刺穿!喝到:“冯XX你把你的作文拿上来念!”小冯听到后,眼神里似乎流露出了一丝恐惧,看得出来他很不好受,不过犯了错误就应该接受惩罚。不过,爱笑的他可没那么容易被恐惧打败,他满面春风的上了去。老师依旧瞪着他。可他刚拿起话筒,却突然对着话筒傻笑起来,搞得我们全班人都跟着笑起来。连老师也忍不住了,笑得满脸通红,“生气”的将他推出门外,并关上门。弄得我们啼笑皆非!后来老师让他从后门进来了。
这堂课让我们大家都活跃起来了,大家都很开心。我觉得我慢慢开始喜欢上语文课了,至少是这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