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发布时间:2021-03-13 20:18:35

①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中分析异同题

有,二者求同存异,先说相同点,再议论不同点。要比较两者的写法,角度,内容之后再答题。立意要正确,分析要到位得体,说理要准确。这样你的分就不会低。绝对经验。我就这么过来的。我曾经是语文课代表。绝对的经验!!!

② 中考文言文字词解释对比阅读怎么做

③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炼钢]

( 楼下的是看的我的) 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中考阅读新题型。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比较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系统化、条例化的梳理水平,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这对以后课外阅读中如何很快地处理众多繁杂的信息是很有帮助的。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在新课程强调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今天,重视比较阅读考查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考题回放] (浙江省金华市2003年中考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22分。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20—25题。

[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与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③之人,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释:⑴仕:旧称做官为仕。 ⑵事夫子:侍奉晏子。⑶仄陋:狭窄浅薄。⑷维:维系。引申为辅助。⑸弼:纠正。

20.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引进) B. 其义可乎(义务)

C. 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 D. 晏子逐之(他,指高缭)

21.下面句中加点的“使”与“齐命使各有所主”中的“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晏子使楚 B.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C. 使子为使 D.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 然则何为使子?

(2) 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

23. [甲]文中楚王为什么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认为逐高缭是不义的?

24. [甲]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不肖者”?

〔乙〕文文晏子中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仄陋之人”?

25.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比较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考生在比较阅读中可以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比较阅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积极思维的过程,同学们在考试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 认真阅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文言语段的主要内容。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 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比较时要根据文言语段、题目以及作家作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如在回答词义、句意及用法时,要从与之相关的语句分析和试题的考查点入手,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同时要注意文段的出处、注释、备选备答项的相互联系,寻找突破口。这样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3、 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并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 。

[解题思路点拨]

第20题和第21题都是积累题,考查平时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解释文言实词,必须考虑词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并联系上下句来理解。这两题都是选择题,要学会先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第22题是翻译题。文言文的翻译要遵循三个原则:“信”(忠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达”(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通要明确、语言要流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翻译的方法有①“留”(保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等照录不翻译)、②“补”(增补应补出的省略成分)、③“删”(删除不译的词)、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④“调”(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第23、24题都是阅读理解题,考查对文段中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文段中某个词或某句话究竟为何意,一定要紧扣全文的题旨,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说话者说话的语境和的目。如第23题[甲]楚王说话的语境是:楚王想让晏子从小门入从而羞辱晏子的计谋失败后,对眼前的身材矮小的晏子说的。再联系当时楚国强齐国弱的背景,答题的准确率就高。能用原文原句回答的,尽量用原文原句回答,如第23题的[乙]题。

第25题阅读评价题,是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评价人物必须结合人物的言行,筛选文段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显然,甲乙两文的作者对晏子的言行都持肯定态度,表达赞美之情。甲文重于晏子“对外”的说话艺术,乙文重于晏子“对内”的用人艺术。

[参考答案]20.B 21.C 22.(1)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2) 现在他侍奉我已经三年了,还没有纠正过我的过失,所以要辞退他。 23.[甲]文:楚王意在恶意侮辱齐国和晏子。[乙]文: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24. [甲]文:说楚王德才不好(或批驳、羞辱楚王)。 [乙]文:意在指责高缭未好好扶助自己(或为了说明辞退高缭的原因)。 25. 是一个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赏罚分明,任免有方的人。

[能力提升操练]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6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人有卖骏马者,此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③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④朝(zhao )早晨,也指一天。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语。

(1) 才美不外见( ) (2)愿子还而视之 ( )

△ △

(3)不以千里称也 ( ) (4)去而顾之 ( )

△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其真不知马也。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3. [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4. 我们常以“千里马”比喻 。

5. 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参考答案] 1、(1)通“现”,显现 (2)您(你) (3)用 (4)代“骏马 ” 2、(1)(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2)连续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过。 3、[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乙]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有才能的人。或人才 6、说明要善于发现人才,善于选用人才;说明权威的重要;不可盲目崇拜权威,要注重实践等等。

④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能与哪个作对比阅读以及题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D (2分)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命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暗
(3)行者休于树 于:在
(4)临溪而渔 渔:捕鱼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燕山区(09北京市)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2)佳木秀而繁阴 秀:滋长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名之者谁 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2)野芳发而幽香 香花(花)
(3)朝而往,暮而归 傍晚(黄昏、晚上)
(4)弈者胜 下棋
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阅读全文

与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