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文起步训练方法有哪些
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
“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底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而已.呢?
一、激发写话兴趣,树立写话自信心
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互动氛围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
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
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就应当成为这些初学走路的婴幼儿的母亲,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保护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欲望,鼓励他们讲真话,抒真情,
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并且越说越好.
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始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以眼神、动作、表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理解、宽容学生,又要以更多的时间以合作者的
身份参与其中,交换意见,帮助寻找写话焦点. 2.顺乎自然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
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乐于去写. (1)与孩子一起走进游戏中
低年级写话首先应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生活中,可以常与学生一起玩“贴膏药”“添鼻子”“猜硬币”等游戏,并不失时
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再写下来.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学生的情感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而激活了他们生活的原生
态,唤起了他们生活的真实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对临近或现实的经历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兴奋的. (2)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中
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话兴趣.如春天来了,就带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心在感受春天:“小草长
出来了.”“不,是春天太美了,小草好奇的探出了小脑袋.”“还有迎春花吹起了小喇叭,树木长出新的枝叶”“蝴蝶、蜜蜂、小鸟都飞来了”“小朋友们在欢快
地做游戏”……“小朋友们眼里的春天好美啊,要是能……”“老师,我们要把这美丽的春天写下来.”教师有机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思维场和语言
场中,流淌出率真而又充满个性的思想和语言. 3.帮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教材中很多地方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写话的训练.
如《火烧云》一课中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远远不止文中描述得那么多,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想象,并且体会文中对形态的具体描绘,在学生口述时,也要求有动态
的变化过程,这样的练习就能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写具体.不用教师讲解,亲自的实践就会让学生有所感悟.
《秦兵马俑》、《去年的树》、《巨人的花园》等文章都有类似空间,教师只要好好利用,学生对习作的理解和感受就会由抽象到具体,由陌生到熟悉.
4.及时捕捉写话素材
《语文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教师就应及时
捕捉写话素材,善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一课时,学生能够用口头叙述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说到兴处,立即让学生打开积累本,写下幸福是什么,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句句对
幸福的描述,就这样很自然的在学生笔下诞生!甚至连那些差学困生也能有板有眼的写上几句.这种练笔以口头训练为基础,既简单易行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能力,写完后及时反馈,学生在美美的朗读中完成了由读到写的转换. 5.合作交流深化学生习作成就感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
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因此,教师应重视
习作后的交流与展示,让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情感符号批改,分享学生的快乐
学生的大作在低年段可以采用“情感符号批改法”批改,画只眼睛,表示学生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画只大
㈡ 浅谈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之作文起步
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需要慎重对待。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起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改变现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研究”这一活动,旨在“因地制宜”地为学生的作文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这一内容的探讨会使我们教师的作文教学更进一步,从而把全体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引上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之路。
作文的起步阶段,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农村小学生,因为见识少,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大胆说话,有个别学生平时虽然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面露难色,脱口叹难。不少同学觉得坡度陡,无目标,不得法,轻感情,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无从下手。加上多数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才起步训练的,一、二年级只是孤立地进行拼音、识字、词语的教学,这就对学生的作文入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让孩子们喜欢作文,轻松作文呢,下面是我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抓口语训练,重视朗读指导
我们教师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认为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之中,有布置有检查。特别是早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而且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
二、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为作文备好材料。
用词造句是学生学习说话、写话的最早起步,是作文的基础。在指导学生用词造句时,我们要克服那种单纯看作是语文作业,简单造个句子就了事的态度,而是要从词的使用范围,造句时的选材,串词成句,语气句式的运用上认真指导。如:“发现”这个词要求用来造句,它的使用范围是:发现了什么?如发现问题、发现现象、发现情况等。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后,还必须指导学生选材。如发现了哪里的什么问题或现象、情况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词成句。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串词成句后不能就此满足,应引导学生在句式,语气上再下功夫,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真开心啊!”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仅是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语言,为作文备好材料。
三、利用小练笔、进行段式训练
我们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笔。可以利用总分段的教材引导学生体会总起句与分述句的关系,从而体会到什么叫做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写具体。学生作文的成文率不高,突出表现就是句序混乱,颠三倒四。究其原因,就是讲读教学时训练不落实。因此,讲读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如:先……再……最后……、开始……后来……终于……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懂得说话写字要按一定顺序,方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作文思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如续写、扩写,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搞活动,然后启发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和乐趣,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再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游戏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游戏活动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束)仔细观察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场面、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五、引导观察、重视说些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善于指导外,还应注意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要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以观察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概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练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况且学生作文入门要求不宜过高,学生能够说话有内容、语句通顺,能够写几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就达到要求了。说的要求可相对高些,写的要求应相对低些。
六、重视积累、活学活用、读写结合
对于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方式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读”的少,“见”得不广,对于“读”和“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常学常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常常有词不达意,语言平淡,不流畅等现象。这就要注意平时的语言积累,此外,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大量阅读,建立作文素材信息库,是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写作方法的积累也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
七、激发兴趣、激励情感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长时间学习单一的内容容易疲劳。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趣味性
㈢ 如何开展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需要慎重对待。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起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改变现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研究”这一活动,旨在“因地制宜”地为学生的作文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这一内容的探讨会使我们教师的作文教学更进一步,从而把全体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引上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之路。
作文的起步阶段,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农村小学生,因为见识少,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大胆说话,有个别学生平时虽然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面露难色,脱口叹难。不少同学觉得坡度陡,无目标,不得法,轻感情,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无从下手。加上多数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才起步训练的,一、二年级只是孤立地进行拼音、识字、词语的教学,这就对学生的作文入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让孩子们喜欢作文,轻松作文呢,下面是我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抓口语训练,重视朗读指导
我们教师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认为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之中,有布置有检查。特别是早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而且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
二、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为作文备好材料。
用词造句是学生学习说话、写话的最早起步,是作文的基础。在指导学生用词造句时,我们要克服那种单纯看作是语文作业,简单造个句子就了事的态度,而是要从词的使用范围,造句时的选材,串词成句,语气句式的运用上认真指导。如:“发现”这个词要求用来造句,它的使用范围是:发现了什么?如发现问题、发现现象、发现情况等。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后,还必须指导学生选材。如发现了哪里的什么问题或现象、情况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词成句。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串词成句后不能就此满足,应引导学生在句式,语气上再下功夫,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真开心啊!”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仅是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语言,为作文备好材料。
三、利用小练笔、进行段式训练
我们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笔。可以利用总分段的教材引导学生体会总起句与分述句的关系,从而体会到什么叫做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写具体。学生作文的成文率不高,突出表现就是句序混乱,颠三倒四。究其原因,就是讲读教学时训练不落实。因此,讲读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如:先……再……最后……、开始……后来……终于……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懂得说话写字要按一定顺序,方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作文思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如续写、扩写,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搞活动,然后启发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和乐趣,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再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游戏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游戏活动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束)仔细观察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场面、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五、引导观察、重视说些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善于指导外,还应注意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要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以观察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概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练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况且学生作文入门要求不宜过高,学生能够说话有内容、语句通顺,能够写几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就达到要求了。说的要求可相对高些,写的要求应相对低些。
六、重视积累、活学活用、读写结合
对于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方式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读”的少,“见”得不广,对于“读”和“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常学常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常常有词不达意,语言平淡,不流畅等现象。这就要注意平时的语言积累,此外,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大量阅读,建立作文素材信息库,是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写作方法的积累也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
七、激发兴趣、激励情感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长时间学习单一的内容容易疲劳。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趣味性,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整个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参观游览、走农田、问农时、干农活等活动,挖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把写作文视为表达自己情感(想法、认识)的必须手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完成习作;寻找各种趣味浓厚的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能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的进步之处,可喜之处,及时表扬;在班级里开设习作园地专栏,刊发学生优秀习作或者片段。这些做法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真正让习作训练成为内在需要,抒写人生的韵味。
㈣ 如何教小学生的起步作文
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需要慎重对待。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起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改变现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提出了“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研究”这一活动,旨在“因地制宜”地为学生的作文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这一内容的探讨会使我们教师的作文教学更进一步,从而把全体学生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引上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之路。
作文的起步阶段,是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农村小学生,因为见识少,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大胆说话,有个别学生平时虽然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面露难色,脱口叹难。不少同学觉得坡度陡,无目标,不得法,轻感情,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无从下手。加上多数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才起步训练的,一、二年级只是孤立地进行拼音、识字、词语的教学,这就对学生的作文入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让孩子们喜欢作文,轻松作文呢,下面是我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抓口语训练,重视朗读指导
我们教师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认为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之中,有布置有检查。特别是早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而且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
二、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为作文备好材料。
用词造句是学生学习说话、写话的最早起步,是作文的基础。在指导学生用词造句时,我们要克服那种单纯看作是语文作业,简单造个句子就了事的态度,而是要从词的使用范围,造句时的选材,串词成句,语气句式的运用上认真指导。如:“发现”这个词要求用来造句,它的使用范围是:发现了什么?如发现问题、发现现象、发现情况等。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后,还必须指导学生选材。如发现了哪里的什么问题或现象、情况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词成句。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串词成句后不能就此满足,应引导学生在句式,语气上再下功夫,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真开心啊!”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仅是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语言,为作文备好材料。
三、利用小练笔、进行段式训练
我们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笔。可以利用总分段的教材引导学生体会总起句与分述句的关系,从而体会到什么叫做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写具体。学生作文的成文率不高,突出表现就是句序混乱,颠三倒四。究其原因,就是讲读教学时训练不落实。因此,讲读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如:先……再……最后……、开始……后来……终于……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懂得说话写字要按一定顺序,方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作文思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如续写、扩写,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如: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搞活动,然后启发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和乐趣,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再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指导学生观察游戏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游戏活动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束)仔细观察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场面、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五、引导观察、重视说些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善于指导外,还应注意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要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以观察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概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练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况且学生作文入门要求不宜过高,学生能够说话有内容、语句通顺,能够写几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就达到要求了。说的要求可相对高些,写的要求应相对低些。
六、重视积累、活学活用、读写结合
对于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方式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读”的少,“见”得不广,对于“读”和“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常学常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常常有词不达意,语言平淡,不流畅等现象。这就要注意平时的语言积累,此外,还要注重素材的积累。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大量阅读,建立作文素材信息库,是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写作方法的积累也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
七、激发兴趣、激励情感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长时间学习单一的内容容易疲劳。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趣味性,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整个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参观游览、走农田、问农时、干农活等活动,挖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把写作文视为表达自己情感(想法、认识)的必须手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完成习作;寻找各种趣味浓厚的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能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的进步之处,可喜之处,及时表扬;在班级里开设习作园地专栏,刊发学生优秀习作或者片段。这些做法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真正让习作训练成为内在需要,抒写人生的韵味。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小学生“就地取材”,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将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生活中找题材为解决学生的“无米之炊”作有益的探索。
㈤ 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怎样进行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一般要学会1000多个常用字;二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范文中获得有关的知识,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安排一年级学会440字,二年级学会740字,两年学会1180字,阅读范文80多篇.识字进度慢,阅读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学的后腿. 而小学作文训练的程序是:低年级着重练习写句、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作文训练分为多级过程,写完整文章的训练滞后,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作文教学的历程看,总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心理;训练方法划一化,齐步走,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能力的发展,靠学生自主训练、实践、应用.指导学生作文,必须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同识字、阅读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作文教学要有新的突破,应力争提早起步,引导学生自主练笔、学用结合,把激励学生的内驱力摆上重要位置,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㈥ 小学作文起步
[小学作文起步]小学作文起步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初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起步。”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实践中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乐说
口语表达应该是学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对于作文水平相对低下的小学生而言,口语交际也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自觉地突破各类文体僵化的藩篱,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做学习的主人。可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动,再动笔,非常重要。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口头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以来,班里的情况大有好转,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效果显著。如《我想和你作朋友》是一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导入,大屏幕上有小朋友们所喜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首先向大家展示他们作为朋友在一起玩的乐趣,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住了,知道了唐老鸭为什么想和米老鼠做朋友。再安排“找朋友”这一游戏形式,让学生间互相交流,用一段话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说一说自己想和谁交朋友,为什么想和这位同学交朋友。最后,再让几名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以从全班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同学,向别人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朋友的介绍。这样一来,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角色的交流,又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训练了思维。《有趣的树叶》是一年级语文大课堂的训练内容,我先出示了一组我事先用树叶拼成的图案。学生不由自主的说:“啊,多好看!”我引导他们说说老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它们象什么,是怎么拼出来的。然后,分发树叶让他自己拼图,展示他们的作品。最后,评一评谁拼的最好,让他们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起来,在我的点拨下,都能做到说的有条有理。这样,在形象的感知下,既充分调动起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又能使其他成员择其优、指其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实现课堂的民主大解放,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如此,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将语言转化为文字便不难做到了。
二、巧妙渗入,激发学生乐写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教学一年级课文《大熊猫》时就渗透了动物描写的知识。教学第二段时,我问:“这三句话分别写了熊猫的什么呀?”学生很轻松就回答出来:“写了熊猫的身子,毛,眼睛,耳朵。”我有问:“第三,四段写了熊猫的什么?”学生也能回答出来,写了熊猫爱干什么,爱吃什么。我又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并仿照课文内容来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子?会做什么?爱吃什么?学生对家里的鸡、鸭、牛、猪等动物非常熟悉,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我家的小猪胖胖的身子,背上的毛雪白雪白的。”有的说:“我家的小狗爱吃我丢得骨头。”我趁机小结:“你们刚才讲的就是一篇写小动物的好作文。”教学写景的文章,就让学生说说学校的景色,家乡的景色。再告诉他们写景的文章要多用一些比喻句、拟人句,这样才生动,小学生作文《小学作文起步》。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写作,学生也会觉得写作文原来这么容易。
三、丰富素材,激发个性作文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人们常说,生活是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经常带学生出去走走。春天到了带学生去春游,去发现春天。秋天,带他们去秋游。冬天,带他们去感受寒冷。学生发现光秃秃的墙壁上长出一颗草,发现大树杆上寄生着一小朵野花,发现一块小石头很奇怪,他们都会很惊喜。无论他们发现了什么,我都会表扬他们。只要他们肯去观察,肯去发现,就会有收获,他们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校内组织学生做游戏:“老鹰抓小鸡”,“网鱼”,“丢手绢”等等。我做完游戏后,我让他们谈谈感受,说说游戏过程。然后指导他们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就指导学生写下来。有一回我上语文课,正好碰上对面的炮厂试放花炮。学生的眼睛都盯着窗外,见状我干脆停下来,带学生去外面看个够。回到教室,让学生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兴致勃勃,议论纷纷,我让他们把刚才讲的写下来,学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上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没有谁觉得这篇作文很难写,相反还显得意犹未尽,下课了还拿着自己的习作四处交流。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写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写出来。有一次,我临时有事外出,让学生在教室里自习。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学狗叫,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就此事,我见机进行了指导:让学生把此事的经过,造成的影响,同学们的反映,心里的想法都说一说。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学生写得很真实,也很有感染力。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内容,使内容具有地区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我把作文纳入美的神奇力量中,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和家强学生接受的信心。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一年级“能说会道”:《看谁想的妙》,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我指导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在指导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一篇好文章,可以让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如何使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学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从一年级开始坚持。现在的作文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实践证明,现在的生活规律虽然还是往返学校、家庭和,但他们的见识更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语汇更丰富了,把文当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了。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因此只要做为教师的我们能抓住时机,适当点拨,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小作家。〔小学作文起步〕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㈦ 如何开展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
三道镇新民学校 赖玉昌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走进生活:写真话,表真情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得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很有必要,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思考,提炼生活,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受力。教师要强调习作需要有真情实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种捕捉能力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之中。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比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是写人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写自已熟悉的人,可以写听说的或是通过电视媒体知道的人,还可以写自已想象中的人物等。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通过这样的引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的是父母、同学等身边之人,有的学生写的是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人物,可以说孩子们在这次作文中表达出了真情实感。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还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方法技巧指导: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序列。而在这一序列中,作文起步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打消作文难这个错误认识、消除恐文心理,则成了第一要务。仔细阅读课标的要求可总结出: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从培养自信开始;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大面积地提高质量奠定基础。那么,怎样降低门槛,让学生顺利入门呢?对照《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习作是由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组成,猪肚的部分应具体生动。还要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某种物,某处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比如开学不久,同学们写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发现许多学生习作中不能分段叙述,语句意思表达混乱,针对此种现象,我在周记中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洗袜子 要求是边洗边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感受都如实的写下来,再加一个简洁得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和结尾(对洗袜子的认识感受或对劳动的新认识)。周一周记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实感的作文让我感动,有的同学写下了一连串生动的动作,有的同学写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同学写下了洗袜子前后得心里感受变化。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三、范文导航:半扶半放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语言材料的采集都是有限的。因此,开展作文起步训练时,应半扶半放。
1.以看图写话为切入点,开展作文起步训练。
看图说话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训练项目,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从看图说话中开始,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也就不难了。如:在教学中,先出示彩图,在引导学生看懂意思之后,让学生有顺序地说出来。在同学们的激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之后,人人都想站起来说一说的时候,告诉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听每个同学说,但是如果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老师就知道了每个同学说话的内容了。这样引导学生从说话进入到写话训练。在同学们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在引导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写得很认真,但是如果你能将自己写得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像你自己说的一样通顺,一样流畅,那就更好了。如果不通顺,就自己修改一下,这样老师在看你写的内容的时候,就像听到了你的声音一样。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在看图时,不但能够写出较生动的一段话,而且语句也比较通顺、完整。
2.以补写、续写的形式,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的幼儿教育都离不开童话、语言、传说、神话故事等,这些动听的故事,不仅教育孩子们认识美丑,辨别善恶,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低年级的孩子虽然思想单纯,认识有限,但想象力却是极为丰富。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写话训练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说出来,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下面就补写和续写两种形式谈一谈。
补写:就是对课文省略的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启发学生想象把它写出来,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前三节分别叙写来秋天中黄叶向大树道别的话音;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对白云的叮咛秋天是辽阔的音乐厅,那么你听到秋天里的什么声音?请用听听,秋的声音来写话,同学们激情高涨,他们大胆想象,有的同学写下来了溪水向山谷告别;有的写出来了青蛙向荷叶话别,有的写下了蛇向洼地的叮咛一个接一个同学,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串起了一首美妙的诗,通过这次培训,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课文的写法将秋天的声音写下来,并且能够进行合理的想象。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结尾展开想象,使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如《小摄影师》一课,最后一自然段写到:请转告他我很,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还会再来为高尔基照相吗?课文里没有写。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几自然段的内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把接下来的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通过这次训练,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课文的顺序将小男孩还来照相的故事写下来,并且能够进行合理的想象,把高尔基关爱少年儿童的情怀写出来。
3、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4.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练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题材不拘一格,无疑是锻炼写作的很好园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对进行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小练笔试时,可以从结合课文练写秋天的变化、我喜欢的水果、我认识的新朋友、练习写周记等方面进行。以下就以练习写周记为例谈一谈。周记内容丰富,灵活性较大,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接受。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年龄小,所以在写周记时不要提过多的要求。只要求:写明要写你认为最重要的、最有趣的、最有意义的内容,要讲你看到的、得到的和你所感受到的以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在学生每次练习之后要选出两篇,在班级内对比着读一读,让学生从中自己感受哪些是好的,好在哪里,哪些不够好,为什么。在学生知其所以然之后,可以让他们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看到有修改成功的同学时,要及时、大力地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通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记周记的习惯。全班同学基本都能够写出一段完整的内容,部分同学甚至能够写整篇的文章。
四、日积月累:丰富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总之,在小学开展作文起步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不仅淡化了作文程式,培养了学生情趣,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向成功作文迈进了一步,为学生起步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㈧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底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而已。呢? 一、激发写话兴趣,树立写话自信心 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互动氛围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 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就应当成为这些初学走路的婴幼儿的母亲,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保护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欲望,鼓励他们讲真话,抒真情,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并且越说越好。 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始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以眼神、动作、表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理解、宽容学生,又要以更多的时间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交换意见,帮助寻找写话焦点。 2.顺乎自然写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乐于去写。 (1)与孩子一起走进游戏中 低年级写话首先应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生活中,可以常与学生一起玩“贴膏药”“添鼻子”“猜硬币”等游戏,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再写下来。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学生的情感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而激活了他们生活的原生态,唤起了他们生活的真实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对临近或现实的经历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兴奋的。 (2)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中 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话兴趣。如春天来了,就带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心在感受春天:“小草长出来了。”“不,是春天太美了,小草好奇的探出了小脑袋。”“还有迎春花吹起了小喇叭,树木长出新的枝叶”“蝴蝶、蜜蜂、小鸟都飞来了”“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小朋友们眼里的春天好美啊,要是能……”“老师,我们要把这美丽的春天写下来。”教师有机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思维场和语言场中,流淌出率真而又充满个性的思想和语言。 3.帮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教材中很多地方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写话的训练。 如《火烧云》一课中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远远不止文中描述得那么多,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想象,并且体会文中对形态的具体描绘,在学生口述时,也要求有动态的变化过程,这样的练习就能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写具体。不用教师讲解,亲自的实践就会让学生有所感悟。 《秦兵马俑》、《去年的树》、《巨人的花园》等文章都有类似空间,教师只要好好利用,学生对习作的理解和感受就会由抽象到具体,由陌生到熟悉。 4.及时捕捉写话素材 《语文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为教师就应及时捕捉写话素材,善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一课时,学生能够用口头叙述自己认为的幸福是什么,说到兴处,立即让学生打开积累本,写下幸福是什么,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句句对幸福的描述,就这样很自然的在学生笔下诞生!甚至连那些差学困生也能有板有眼的写上几句。这种练笔以口头训练为基础,既简单易行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写完后及时反馈,学生在美美的朗读中完成了由读到写的转换。 5.合作交流深化学生习作成就感 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语文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因此,教师应重视习作后的交流与展示,让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情感符号批改,分享学生的快乐 学生的大作在低年段可以采用“情感符号批改法”批改,画只眼睛,表示学生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画只大拇指,表示学生很能干,善于把动作描写清楚;画对翅膀,表示学生很会联想,拥有丰富的想像力;画个问号,表示再仔细想想,可以改一改吗?画张笑脸,表示老师和学生共享了习作的快乐。在中年段,教师除坚持情感符号批改之外,还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可以在情感符号的旁边加上温馨的话语:你的大作让我看到了一位可亲可敬的爸爸、老师和你一起分享了制作小制作的快乐、你能自己洗衣服了,我真为你骄傲……没有压力,只有鼓励,孩子表达的心境始终是坦然的,流露的话语始终是最淳朴的,用儿童自己的语言“我手写我心”。 (2)小题大做,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的写话作品是孩子辛勤劳动的成果,为学生创设其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这可以说是写话接力跑的有力助推器,对孩子爱上写话无疑是开上一贴助推剂。 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不同个性的典型语段进行展示与评议: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有些语段虽然整体写得不是很理想,但局部却写得很精彩,就对该精彩部分放大处理。鼓励学生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当小作者们喜滋滋地在大家的赞美声中,享受着冠名“小作家”带来的快乐时,那份光荣与自豪会让他们兴奋不已,甚至终身难忘。 二、提倡多写多改,鼓励个性表达 《语文标准》很少提写作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而在各学段提出了写作次数、字数的量化要求;同时就写作实践本身,提出一系列能力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多写多改,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 1.巧练立意 习作就像画画一样,一味地模仿别人,只会画得像,却永远无法使别人记住你。所以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立意,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多角度的写出特色。例如学校期中考试结束后,可以出这样一篇习作《考试》。学生一看题目,立刻就会想到考前,考中,考后自己是如何做得,别人是如何做得,如果这样写下来,就会很平淡。可是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想,比如“人生是不是一次考试?当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是不是一场考试?未来的考试会怎样?……”或者借用“考试,让我欢喜让我忧”“考试,像雾像雨又像风”一类的题目,会不会使文章更加地彰显特色呢?孩子们听了会恍然大悟,原来同样是考试,还可以这样写! 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要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反映生活,反映思想。 2.勤练细节 有了好的立意,还需精彩的细节去丰满。这些细节描写可以割裂为一个个小片段的练习,例如围绕“高兴”写一个人,而不用高兴;围绕“紧张激烈”写一个场面,而不用紧张激烈,像这种形式的小片段练习,既可训练学生围绕中心描写的能力,也会使学生打开思路,开动脑筋,就像数学学科中用多种方法解题一样。 3.渗透技巧 习作技巧对学生而言很有难度,如何降低这种难度,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悟,则是教师的责任了。 教材中的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着极高文学价值的作品,所以当然会有很多技巧。例如《军神》一课,为了体现出刘伯承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用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过课文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用“侧面烘托”法写一写“凶恶的人,严肃的人,善良的人,狡诈的人”这样的训练其实就是在写人,却能使学生忘记“一个的人”的文题带给自己的苦恼,而变得跃跃欲试了。只有在平日的教学中扎扎实实的让学生感悟,才会使学生慢慢掌握,直至灵活运用。 4.引导评价 教师在习作课上,主要引导学生评价。学习别人文章的优点,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习作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容易对学生的习作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就发现更有实效。应在重点引导学生选取最能表现文章思想感情材料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把学到的写作知识融会贯通。教师要教会孩子评价的方法,从字,词,句开始,通览全篇。再找闪光点,把凡是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圈起来,可与小组成员互相沟通一下,再综合评价,闪光点越多,文章就越好。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就会自然行成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三、创新表达课型,积累源泉活水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入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至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例如陈望道、叶圣陶,认为应该并重。思维能力从何而来,积累是源泉。 课改以来,实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受大连市“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和低年级实验教材的启发,在正常的教学课时中,分出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的读写实践课。实践课内容根据教材每组元重、难点,学生感兴趣内容,教师认为本班学生欠缺知识,自行设计,可融入教材的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自读课本等,给了广大教师很大的自由度。 1.抓“积”“用” “积”即积淀。语言精妙,源于积累。如果没有语言和语感的“厚积”,哪有惊世之作的“薄发”呢?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正是企望为这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提供广阔的天地。 “用”即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中,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在实践课的阅读量要求中,教师依据学生特点,依据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并穿插进行不同的读写训练。如:可以一课全班精读欣赏一篇;可以选择多篇,一篇精读、多篇略读或浏览。 在阅读中,要求让学生充分自主,对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心得等或一一摘记下来,或熟读成诵或展开讨论。这样既积累了词汇,又用“规范的书面语言规范了不规范的口头语言。” 2.引“思”“说” “思”即思考、深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懒于思考,不肯深入钻研,其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模仿和抄袭。 在实践中,不管是当堂阅读指定数量的文章,还是整堂课都拿来供学生自由、自主地读书,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你为什么选了这本书而不是其他,是题目吸引了你,是你久仰其名,抑或封面的缘故?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内容,你喜欢吗?为什么?合上书再想想你获得了什么?有什么想要表达的?等等。 “说”对成人来讲,除非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一般都隐于思中,默想完成了。对孩子来说,却不容忽视,应鼓励他们对自己说,对伙伴说,对大家说。说还要为写服务。探索中,我们发现课上只要教师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一个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环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写的兴趣,他渴望经修改写出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内容来与同学交流。 所以,结合阅读量和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上读物交流课、读书交流课、读书方法交流课、笔记指导课、读后复述课、读说训练课、说写训练课、心得体会、读书笔记交流课等等课型的读写实践课。 3.用“展”“赛” 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进步,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教师就应及时采用故事会、读书汇报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进行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朗读比赛等。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巩固阅读成果。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循序渐进,多写多改,打好习作基础;配合以积极的积累引导,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才可以逐步过渡到中年级的自由表达,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倾诉的乐趣。
㈨ 如何抓好小学生作文起步
三道镇新民学校 赖玉昌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走进生活:写真话,表真情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得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很有必要,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思考,提炼生活,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受力。教师要强调习作需要有真情实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种捕捉能力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之中。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比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是写人的习作,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写自已熟悉的人,可以写听说的或是通过电视媒体知道的人,还可以写自已想象中的人物等。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通过这样的引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的是父母、同学等身边之人,有的学生写的是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人物,可以说孩子们在这次作文中表达出了真情实感。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还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方法技巧指导: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序列。而在这一序列中,作文起步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打消作文难这个错误认识、消除恐文心理,则成了第一要务。仔细阅读课标的要求可总结出: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从培养自信开始;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大面积地提高质量奠定基础。那么,怎样降低门槛,让学生顺利入门呢?对照《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把字写端正,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习作是由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组成,猪肚的部分应具体生动。还要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某种物,某处景,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比如开学不久,同学们写语文园地一我们的课余生活时,发现许多学生习作中不能分段叙述,语句意思表达混乱,针对此种现象,我在周记中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洗袜子 要求是边洗边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点感受都如实的写下来,再加一个简洁得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和结尾(对洗袜子的认识感受或对劳动的新认识)。周一周记上交,一篇篇有序且真情实感的作文让我感动,有的同学写下了一连串生动的动作,有的同学写下了肥皂泡泡的有趣,有的同学写下了洗袜子前后得心里感受变化。这样,降低门槛,减小坡度,化难为易,让所有学生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只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进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写好作文。 三、范文导航:半扶半放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语言材料的采集都是有限的。因此,开展作文起步训练时,应半扶半放。 1.以看图写话为切入点,开展作文起步训练。 看图说话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训练项目,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从看图说话中开始,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也就不难了。如:在教学中,先出示彩图,在引导学生看懂意思之后,让学生有顺序地说出来。在同学们的激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之后,人人都想站起来说一说的时候,告诉同学们: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听每个同学说,但是如果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老师就知道了每个同学说话的内容了。这样引导学生从说话进入到写话训练。在同学们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修改,在引导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写得很认真,但是如果你能将自己写得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像你自己说的一样通顺,一样流畅,那就更好了。如果不通顺,就自己修改一下,这样老师在看你写的内容的时候,就像听到了你的声音一样。通过以上练习,同学们在看图时,不但能够写出较生动的一段话,而且语句也比较通顺、完整。 2.以补写、续写的形式,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几乎每个学生的幼儿教育都离不开童话、语言、传说、神话故事等,这些动听的故事,不仅教育孩子们认识美丑,辨别善恶,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低年级的孩子虽然思想单纯,认识有限,但想象力却是极为丰富。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写话训练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说出来,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下面就补写和续写两种形式谈一谈。 补写:就是对课文省略的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启发学生想象把它写出来,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前三节分别叙写来秋天中黄叶向大树道别的话音;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对白云的叮咛秋天是辽阔的音乐厅,那么你听到秋天里的什么声音?请用听听,秋的声音来写话,同学们激情高涨,他们大胆想象,有的同学写下来了溪水向山谷告别;有的写出来了青蛙向荷叶话别,有的写下了蛇向洼地的叮咛一个接一个同学,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串起了一首美妙的诗,通过这次培训,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课文的写法将秋天的声音写下来,并且能够进行合理的想象。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结尾展开想象,使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如《小摄影师》一课,最后一自然段写到:请转告他我很,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还会再来为高尔基照相吗?课文里没有写。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几自然段的内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把接下来的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通过这次训练,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课文的顺序将小男孩还来照相的故事写下来,并且能够进行合理的想象,把高尔基关爱少年儿童的情怀写出来。 3、仿效课文,诱发写作兴趣。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不仅可以得到写作方法、技巧上的启示,并且还可以激发写作的兴趣。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选入课文的文章大都是声情并茂、文质俱佳、便于效仿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使其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逐渐产生一种急切表达自己的情感、看法的欲望写作冲动。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4.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练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题材不拘一格,无疑是锻炼写作的很好园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对进行小学生作文起步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小练笔试时,可以从结合课文练写秋天的变化、我喜欢的水果、我认识的新朋友、练习写周记等方面进行。以下就以练习写周记为例谈一谈。周记内容丰富,灵活性较大,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接受。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年龄小,所以在写周记时不要提过多的要求。只要求:写明要写你认为最重要的、最有趣的、最有意义的内容,要讲你看到的、得到的和你所感受到的以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在学生每次练习之后要选出两篇,在班级内对比着读一读,让学生从中自己感受哪些是好的,好在哪里,哪些不够好,为什么。在学生知其所以然之后,可以让他们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看到有修改成功的同学时,要及时、大力地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通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养成了记周记的习惯。全班同学基本都能够写出一段完整的内容,部分同学甚至能够写整篇的文章。 四、日积月累:丰富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总之,在小学开展作文起步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不仅淡化了作文程式,培养了学生情趣,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向成功作文迈进了一步,为学生起步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