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时事语文作文

时事语文作文

发布时间:2021-03-04 04:52:01

『壹』 时事评论的作文

给你举个例子吧,我找来一篇挺好的评论,你先看看
“职业年金”试水的喜与忧
深圳市日前公布了《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开始试行“职业年金制”。此新闻一出,就有网民表达担忧:不会又是变相给公务员加薪吧?都“金饭碗”了还要“金上加金”吗?带着同样的疑惑,笔者细细读完“职业年金制”的全部内容。应该说,涨薪之忧大减,改革之喜顿生。

聘任制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类似于企业补充养老年金,是指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保险。这种制度在国外实践多年,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在国内目前还只是存在于一些较大的企业当中。

作为打破公务员铁饭碗制度的试点城市之一,深圳肩负着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任。改革就有雷区。就现状来看,聘任制公务员的退休工资与委任制公务员还有不小的差距,这难免影响前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长期稳定。而深圳市实行按工资比例为聘任制公务员缴纳职业年金制度,目的就在于弥补聘任制公务员与委任制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差距。若此举能消除改革隐患,使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改革继续推进,无疑堪称一喜。

同时,深圳市在制定此规定时,也较好地关注到利益与风险的制衡。如果某聘任制公务员被开除,其缴纳的年金要全额收回。如果工作表现优秀,根据其获奖情况,年金还有额外奖励。可谓有奖有罚,与一边倒的提高公务员待遇不可同日而语,这或许可算又是一喜。

更可贵的是,这一改革还为我国的社会养老方式探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率先推行养老保险改革,但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维持原有退休制度,光这一项每年就要花掉政府数百亿元的财政拨款。摆脱退休金双轨制已是大势所趋,公务员要缴纳养老金也是必然趋势,深圳市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如果被证明效果良好,显然也有在公务员队伍中普及推广的希望。

尽管有此“三喜”,网民的忧虑是否就没有道理呢?通读关于该制度的描述,规定中职业年金的构成似乎只是由聘任制公务员工资按相应比例扣除所得及偶然获得的政府奖励资金,没有发现像普通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那样,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付的说明。但是否真的没有单位的相应补贴?补贴比例会不会过大?这些内容如果不能说清,难免给人疑惑。

同时,奖励部分的规定较为详尽,但惩处方面就比较简单——只有所犯错误严重到需要开除公职的方才惩处。如果对工作渎职、违反纪律等行为没有相应惩处规定,恐怕对广大中间阶层难以起到鞭策或警示作用。

除了规定还需要完善外,它的具体执行更需要持久关注。毕竟,在改革过程中,一项政策是否能平稳落地,能否在执行时“不改初衷”,才是重中之重。我们期待新事物能焕发出长久的生命力,也希望深圳市政府以开放的胸襟,广纳诤言,查缺补漏,以职业年金制度引领出我国公务员改革和养老金改革的新局面。

思路:评论嘛,要结合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切入主题,先说明一下近日发生的时事,要简明扼要,不失重点,然后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人们对之的看法,这篇文章就是,政策一出,写人们的反应,然后就会引出自己的看法,这是第一段的内容。
第二段就开始谈看法了,也就是评论。一般来说,要先给予某方面的肯定,说明某事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欲抑先扬,笔锋一转提出怀疑的看法,也就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指出它的弊处所在,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高度的思维,辩证地看问题,你要在这方面多训练就好,最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评论了半天不能空谈,要提出切实中肯的道理,也是一个好的结尾,基本思路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用。(多看看上文,仔细体会)

『贰』 时事作文800字

恩 去时事一点通( www.ssydt.com )找点最近的时事参考一下吧,其它专的不属说了~

『叁』 关于时事的作文素材高中

最新时事热点新闻素材

留学生万字长文痛斥父母,决裂背后谁对谁错?

1月,一篇北大毕业的美国留学生写下的万字长文在网上热传。文章作者王猛(化名)在文中“控诉”父母对他的伤害: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事物都严格按父母的喜好和审美来置办;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求助,都没得到家人支持……父母的过度关爱、肆意操控,导致自己在心理和生活上遭遇一系列问题。王猛还将自己的万字长文发给一些朋友及同学,希望给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他们一些参考。

仅通过一篇文章,我们无法对事实做出全面且准确的判断。但这篇万字长文引发广泛关注,甚至促使不少网友在父母和孩子间选边站,其背后彰显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思考。

无论是王猛讲的肆意操控,还是过度关爱,其深层次问题皆源于代际冲突。想要解决这一冲突,需要家长与子女双方的努力。作为父母,多一些对教育方式的反思,培养循序渐进的耐心,用引导代替教训,尝试理解子女所处的时代环境,尊重子女的意愿;作为子女,在成长的积淀中尝试理解父母的心情,原谅父爱母爱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包容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下的烙印……探索超越代际并基于共情的沟通方式,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和谐的亲子关系。

高中语文议论文作文素材摘抄

既然目标是遥远的地平线,就该多一些冷静和从容。秋天的累累硕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种;成为大海的一脉热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涌。也许,付出了汗水,不一定能收获那个日渐成熟的梦;也许,洒下了热血,并不一定拥有那片火红的风景;也许,黑暗中的苦苦挣扎,并不一定迎来灿烂的黎明……。可我并不一味伤感。尽管默默地耕耘,还未听到生命的回声,但热爱生命的我,一定会赢。

『肆』 求一篇关于时事的作文800字以上

时事评论作文:

题目:人类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全球有139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块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城。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 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序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沙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伍』 时事作文

给你举个例子吧,我找来一篇挺好的评论,你先看看
“职业年金”试水的喜与忧
深圳市日前公布了《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开始试行“职业年金制”。此新闻一出,就有网民表达担忧:不会又是变相给公务员加薪吧?都“金饭碗”了还要“金上加金”吗?带着同样的疑惑,笔者细细读完“职业年金制”的全部内容。应该说,涨薪之忧大减,改革之喜顿生。

聘任制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类似于企业补充养老年金,是指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保险。这种制度在国外实践多年,取得了较好效果,而在国内目前还只是存在于一些较大的企业当中。

作为打破公务员铁饭碗制度的试点城市之一,深圳肩负着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任。改革就有雷区。就现状来看,聘任制公务员的退休工资与委任制公务员还有不小的差距,这难免影响前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长期稳定。而深圳市实行按工资比例为聘任制公务员缴纳职业年金制度,目的就在于弥补聘任制公务员与委任制公务员退休待遇的差距。若此举能消除改革隐患,使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的改革继续推进,无疑堪称一喜。

同时,深圳市在制定此规定时,也较好地关注到利益与风险的制衡。如果某聘任制公务员被开除,其缴纳的年金要全额收回。如果工作表现优秀,根据其获奖情况,年金还有额外奖励。可谓有奖有罚,与一边倒的提高公务员待遇不可同日而语,这或许可算又是一喜。

更可贵的是,这一改革还为我国的社会养老方式探索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率先推行养老保险改革,但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维持原有退休制度,光这一项每年就要花掉政府数百亿元的财政拨款。摆脱退休金双轨制已是大势所趋,公务员要缴纳养老金也是必然趋势,深圳市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如果被证明效果良好,显然也有在公务员队伍中普及推广的希望。

尽管有此“三喜”,网民的忧虑是否就没有道理呢?通读关于该制度的描述,规定中职业年金的构成似乎只是由聘任制公务员工资按相应比例扣除所得及偶然获得的政府奖励资金,没有发现像普通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那样,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付的说明。但是否真的没有单位的相应补贴?补贴比例会不会过大?这些内容如果不能说清,难免给人疑惑。

同时,奖励部分的规定较为详尽,但惩处方面就比较简单——只有所犯错误严重到需要开除公职的方才惩处。如果对工作渎职、违反纪律等行为没有相应惩处规定,恐怕对广大中间阶层难以起到鞭策或警示作用。

除了规定还需要完善外,它的具体执行更需要持久关注。毕竟,在改革过程中,一项政策是否能平稳落地,能否在执行时“不改初衷”,才是重中之重。我们期待新事物能焕发出长久的生命力,也希望深圳市政府以开放的胸襟,广纳诤言,查缺补漏,以职业年金制度引领出我国公务员改革和养老金改革的新局面。

思路:评论嘛,要结合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切入主题,先说明一下近日发生的时事,要简明扼要,不失重点,然后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人们对之的看法,这篇文章就是,政策一出,写人们的反应,然后就会引出自己的看法,这是第一段的内容。
第二段就开始谈看法了,也就是评论。一般来说,要先给予某方面的肯定,说明某事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欲抑先扬,笔锋一转提出怀疑的看法,也就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指出它的弊处所在,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高度的思维,辩证地看问题,你要在这方面多训练就好,最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评论了半天不能空谈,要提出切实中肯的道理,也是一个好的结尾,基本思路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用。(多看看上文,仔细体会)

『陆』 作文素材 语文 时事

比尔·盖茨和科莱特的故事http://www.gookao.com/zuowen/li/12376.html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美国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 当时,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默尔斯博士还未全部教完,要开发Bit财务软件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十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而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认为,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从事创业。然而,世界创新史表明: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从事发明创造的人并不多,不少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在知识不多时,就直接对准了目标,然后在创造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知识。比尔·盖茨哈佛没毕业就去创业了,假如等他学完所有知识再去创办微软,他还会成为世界首富吗?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么一条真理: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当条件成熟之时,机会却失去了。
更多:人物专题http://www.gookao.com/zuowen/li/高考网

『柒』 关注时事的八百字语文作文。两篇。急求。 【 无意捣乱者勿扰。。。 】

一.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政治科教材的很多内容又都涉及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时俱进。而时事政治又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考政治试题结合时事政治是理所当然和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我们应对高考的政治课复习,都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都需要把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理解,结合起来研究,结合起来训练一、高考时事政治的命题特点1. 时事政治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既是时事政治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重点问题,往往是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的重点。如2008年广东高考第40题:结合雪灾,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41题: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现在的高考试题无论是政治单科试题中还是大综合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时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思考,不仅仅是热点复习时候的事情,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比如,中国举办奥运会,圆了百年梦想,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这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考查的热点问题。政治生活方面,本次奥运是有史以来参加国家和地区数目最多的奥运会,不但可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两大主题”的观点,还可透视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一理论知识。经济生活方面,举办奥运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活与哲学方面,可分析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原理,还可分析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文化生活方面,举办奥运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2.重点关注国内重大时事政治。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如海南省2008年高考政治第26题,就是考察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广东省2008年高考政治第40题,就是考察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的有关问题的。四川省2008年高考文综第39题: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因此,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很多重大时事,我们都必须认真关注。如: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我国取得抗震救灾伟大胜利、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峰会、两岸三通问题等。3.注重时事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根本利益,并能统帅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4.不忽视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如天津2008年高考政治第38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海南省2008年高考政治第26题;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天津2008年高考文综第39题: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问题、“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复习时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的时事背景。5、时政热点试题可以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如海南省2008年高考政治的第16-17题就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如广东2008年高考第40题就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6、时政热点问题既可以直接切入也可以间接切入。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如广东2008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第1-7题就属于直接切入。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一般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由于政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时政热点备考策略1、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考察时政热点问题,也不是不要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必须时刻不忘基础知识,千万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搞热点。我们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融会贯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同时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在体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调动知识,是指在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是考生根据试题信息和要求对已储备知识的选择和提取。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知识的重组、迁移能力。只有夯实学科基础,特别是熟练掌握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才能准确、灵活地调动和运用知识。2.关注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高考命题所运用到的信息,往往很多都是时政热点信息。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常常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题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提高调动运用知识,判断、阐述、探究、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老师没有必要对每一个热点问题都做系统全面的分析,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我们可以提供材料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我们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找材料信息,再进行探究、讨论。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既要从一般意义上对热点进行分析,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又要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热点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去死记硬背,关键是学会分析思考,通过热点专题复习,降低高考试题的陌生度,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信心。我们平时在进行热点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热点问题的复习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掌握分析热点问题的方法。对于热点问题,我们分析思考的一般程序是:(1)认真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要弄清材料共有几层意思,读懂每层的大意;要把审材料和审设问结合起来,从每层材料中概括出隐含的观点;要综合归纳出各个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思想;要弄清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特别注意标题、首尾句,还要注意标点。要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中心词、限定词;要弄清题目要求运用的知识范围;要弄清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包括答题的方面、角度、范围等。(2)确定论据,进行构思。要根据材料的中心观点、论点,回忆教材及时政中与此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确定答题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要在动笔前先在头脑中进行构思,明确答题的要点、层次,以确保条理清晰。⑶认真组织答案要把基本理论准确表述出来;要把基本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理论;对材料的分析要把握本质;要注意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要把时政热点复习当成一个手段,通过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性解读,来达到提升能力、巩固知识的目的。3.加强分析综合,提高解答时政热点问题的能力。时政性选择题一般是直接以时政内容为切入点,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或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考生在解答时,要全面、认真地审题,弄清楚题意和题干的规定性,弄清每个选项本身是否正确,将其确定后再与题干相联系,区别共性和个性、可能与必然,选择与题干相吻合的选项即可。时政类主观题一般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过程中,先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核的课本知识点,要开拓思路,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评价这一时政材料。有些时政题还会借助图表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解答这类考题要先审读图表材料,包括审标题、图表和注释,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规定了材料论述的方向,是材料的中心意思,对我们审题和答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有助于考生回答题目所问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所有的图表都是想通过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道理和原理。因此审图表的关键在于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考生在审图表题时,往往会忽视注解,这对正确地读懂图表十分不利,注释是图表类论述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是图表信息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只有把标题、图表、注释三者综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地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轻松地回答问题。论述题值得注意的是:①“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与“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的”,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不同。前者是从个别到一般,后者是从一般到个别。“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所给材料如果只体现单一角度道理,回答时把道理说出来就行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多角度的复杂材料问“体现了什么道理”,通常要求在回答所体现的有关道理时也要结合对应的材料作简要说明。“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要求一定要把材料所体现的有关道理与相应材料结合起来回答,而不能离开材料简单罗列道理。 ②“几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道理)”,与“几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道理)”,这两种问题的回答要求截然不同。前者要求对几则材料进行共同概括,而后者则要求必须就每一则材料分别加以说明;③“材料是怎样体现有关道理”与“结合材料(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这两种问题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大多数时政类论述题都是“材料在书外,观点在书中”,但也有极少数题目答案隐含在材料之中。真正熟练灵活地掌握时政题的答题技巧,还应该多练习、多总结、把握规律,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要做好政治主观性试题,特别是时政热点问题,必须做到“一扣三结合”: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必须结合教材,必须结合材料,必须结合时政。4.正确掌握方向,精选好的复习资料。每年政治高考所涉及的热点是十分广泛的,出题角度和设问方式也灵活多变。目前,时事复习资料也品类繁多,搞得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指导学生精心筛选,严格把关,挑选一种比较理想的资料,作为复习参考。选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选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这种书的质量一般能得到保证。(2)资料不宜太厚。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时政背景材料的了解上,关键是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3)资料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高三政治考前复习仍然要“回归书本,紧扣考点”,因此,所选用的复习资料也要体现这一要求,并且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点拨要富有科学性和启发性。⑷政治高考对时事政治考查的要求是“年度内国内外重大时事”,这就要求我们买复习资料不宜过
二.
1培养时代感

首先,通过日常的关注,培养你的时代感,也就是对你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基本的认知。

你生存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个时代最需要怎样的改革,最大的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会表现在时事新闻中不是一两条时事新闻,而是每天的时事新闻。了解一个社会最好的途径,就是先去观察每天的媒体都报道些什么,每天这个社会中都发生着一些什么,人们都关注什么。通过持续地关注时事新闻,就能培养出自己的时代感,将自己融入这个时代中,在宏观上把握这个社会的基本脉络。

培养时代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你的文章有时代感。知道你身处怎样的一个时代,你的选题,你的语言,你的观点,还有你的立场和判断,都会贴着这个时代,反映这个时代,融入这个时代,带着这个时代的味道和温度,而不会脱离这个时代。

2训练评论思维

其次,关注时事新闻,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评论思维。

看新闻,不仅是看新闻,还要在关注新闻的时候形成自己对新闻的看法,要在看新闻时自然地有这样的意识:如果让我去评论这件事,我会怎么去评?看每一条新闻的时候,其实潜意识中都会有自己的判断,都在默默地进行着评论。比如,看到邓玉娇事件的时候,你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保持对青海地震的关注,你内心中会有对灾难的判断。在不断关注中,渐渐会养成一种评论思维、评论思维方式。看到了,有了表达冲动,写出来,恭喜你,你终于入门了。

3培养时事联系感

再次,关注时事新闻,可以培养你的时事联系感。

写时事评论,很多时候不是仅就一条新闻说事,而是考验一个人将不同新闻联系起来的能力,从看起来没有关系的新闻中寻找联系,从今天的这条新闻想起一个月前的另一条新闻,在比较中凸显一种观点。由此及彼,正说反说,旁征博引,将近来一系列类似的新闻结合起来评论,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比如我2010年4月给《新京报》写的一篇社论 www.zhlzw.com ,叫《社宾小改革何以引发民意大关注》。新闻由头是:中国礼宾改革有新举措,今后中国领导人出访时,将简化驻外使领馆组织迎送活动相关安排,不再组织华侨华人到机场迎送。看到这条新闻时,我就想起2003年也有过类似的改革,当时的改革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离、返京不再举行送迎仪式”。通过查阅资料又发现一直进行着这样的改革,1978年开始,为外宾访华举行欢迎仪式的地点由机场改至人民大会堂广场,不再组织群众夹道欢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领导人出访一般不再举行答谢宴会。因为关注时事新闻,将这些改革联系起来看,写起来就会让你的评论有厚重的历史感。

我还注意到当天胡锦涛主席访美的另一条新闻,会谈期间,胡锦涛和奥巴马还共同为近期分别在美国和中国煤矿矿难事故中遇难的矿工默哀一分钟。我就在文章中说,为遇难者默哀也是一种礼,这样的礼,与礼宾改革中“取消迎送”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礼宾小改革之所以引起大关注,蕴含着公众对民本政治的认同,即使是细节上小小的变革,也能触动公众心中那根渴求民本政治的心弦。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记起一些反面的新闻。就是地方的领导出行时迎送的风气很盛行,不管天气多么炎热,让小学生穿戴整齐地举着鲜花夹道欢迎,还喊口号,以此衬托领导的威风。我就把这条新闻用于评论中,从反面来论证“减少地方领导们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领导出行要减少扰民”。这样由此及彼,文章就会很丰满,论证也非常有力。

还有,持续并习惯地关注时事,会让你的文章更贴近现实,你的观点也更有现实感。某媒体的评论主编就跟我说,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约请专家写评论了,为什么呢?专家写文章很专业,因为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问题的研究,他们很专业很权威很深入。但由于他们平常缺少对时事的关注,无法将自己的认知与新闻很好地结合起来谈,像写学术论文那样写时事评论,严重脱离现实。许多专家写文章满篇都是抽象的说理,缺乏将他的理与平常关注的新闻结合起来的习惯,也就没有现实的穿透力和说服力。这样的文章根本不适合刊登在时事评论版面上。

『捌』 最近有什么热点时事新闻能做语文作文的议论材料,急求

过年期间中国诗抄词大袭会这个节目非常火爆
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第一段描写中国诗词大会的盛况
第二段从中学习了很多诗词……
第三段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历史,通过老师点评……
第四段从中学习到很多诗人的经历,……
第五段总结,看了节目后内心非常怎样,感觉自己的阅读积累两怎样,要向选手学习,向诗人学习

『玖』 时事评论作文800字

10月5日,作为2015年诺贝尔颁奖季第一个颁发的奖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也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12位获得殊荣的女性。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中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纂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200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其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抗疟新药,而且为寻找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对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惊喜。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幕仿佛仍近在眼前,中国又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方面获得突破。舆论围绕青蒿素发明权归属之争和屠呦呦“三无”科学家身份乃至中医药是否迎来春天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讨论,清醒的声音和有据的论证逐渐夺取了主动。
12月10日,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阅读全文

与时事语文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