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今年浙江高考 语文科目 作文大概往哪方面出
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各学科专家,依据教育部新课程考试大纲、浙江省高中新课程相关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浙江实际编撰,对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相关科目的考试内容、要求、形式作了详细说明。它将对今年高考浙江卷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5大科目的考试内容、要求、形式作出具体解释,并以参考样卷的形式给出今年高考试卷的结构模式,包括题型、题量、分值。
那么,从《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来看,今年高考究竟会有哪些变化?考生在高考复习时又该注意些什么?这可能是广大高三老师和学生目前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第一时间拿到《考试说明》后,惠贞书院就专门组织高三老师对《考试说明》进行了研究。昨日,记者特别约请他们对各科目进行解读。
语文:样卷预示加大探究题力度
从《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表述上看,今年语文科高考命题基本方向是求稳。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与写作四大板块的结构布局,与对考生的素质、能力的要求没有变化。从样卷看,语文科题型样式、考点分布、题目数量、难度系数与2010年大体相当。选材注重时代性和人文性的风格特色没有变化。稍有调整的是现代文阅读中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问答题由两题变为一题,古代诗文阅读中的《论语》阅读由一篇变为两篇。
浙江卷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这三块每年的高考卷上都有别材别趣。从样卷看,今年的高考将加大探究题的力度,或许会迈出较大一步。如现代文阅读第10题(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读书,请结合本文的基本观点,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第15题(小说中的绳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谈谈你的理解),尤其是增加的《论语》阅读乙篇,内容为研究《论语》的文章节选,题目为探究文章观点的正确与否,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考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数学:样卷大题有变化
从《考试说明》来看,在“知识内容要求”、“能力要求”、“考查要求”与“个性品质要求”等方面保持不变,关注对数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强调方法,突出思维;强化思想,考查能力;提倡应用,体现新课标。充分展示了考基础、考素质、考潜能的目标追求。从样卷来看,主干知识内容、分值分布和考查的要求难度基本上与2010年一致,但理科样卷的第19题由原来的概率大题改为数列大题,要引起重视。
复习建议:
1、既要抓好三基,又要抓住重点,强化主干知识的训练。有些重点内容是每年必考的,因而对这些内容和相关的典型问题在复习时要充分重视,反复训练,力求全面掌握,对各重点内容的题型、梯度、难度及分值要认真把握。
2、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查漏补缺不可少。目前,高考数学试卷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分量,试题通常以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为载体,即使是创新题或能力题也是建立在双基之上,只有脚踏实地巩固双基,才能占领“制高点”。在复习时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和3个层次的要求,认真仔细地梳理一遍,不能存在偏漏,对自己感到欠缺的知识和方法应及时补习。
3、复习阶段应特别重视三种数学思想(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运算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回归课本及解题规范性的训练。
(惠贞书院金剑波姚荣峰)
英语:对词汇量的要求加大
2011年大纲要求“词汇量为2700个左右”,比2010年的2600个多了100个单词,说明对词汇量的要求继续增加。和去年考试大纲所描述的基本一样,但在阅读的篇数上注明了阅读材料为4-5篇,并且在样卷的文章中有部分篇幅较长。
今年大纲中英语学科考试依然由两项组成。第一项为听力测试,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试卷,单独安排,满分30分。第二项(英语卷)由第I卷和第II卷组成。第I卷包括英语知识运用(单项选择、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第II卷(非选择题)包括短文改错和写作。分析《考试说明》,今年将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检测学生的各种能力,并进一步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并把主要测试目标定在有效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等语言交际能力上,以最大程度地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语篇,强调应用,贴近生活,注重交际。总之,今年的考试内容将继续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理综
物理:知识点考查有调整
在知识点的考查上有调整。原子核主题中将“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改为“射线的危害与防护”,实验主题中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改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将“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改为“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从这三个知识点的变化可以看出高考关注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对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有所加强。
物理复习中,需抓住这些重点:
1、根据《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38个知识点和15个实验,逐一排查,不要出现知识上的漏洞。把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放在复习的重要位置,特别关注《考试说明》中的变化内容。
2、对历届高考中每次都出现的题型和问题要进行专题性的总结。
3、考前一般要强化训练,但是要适度,那些得不偿失的难题少做。
(惠贞书院忻华晟)
化学:稳中略变
与2010年相比,今年化学从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内容上看,基本上与去年相同,仅在极个别环节上略有调整:增加“了解胶体的特征与鉴别”。在能力要求方面,2011年的化学试题将继续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复习建议:认真钻研考试说明每个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无机化学部分以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为主线,将常见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串起来复习;有机化学部分以醇、醛、羧酸、酯的转化为主线进行复习;对实施新课程体系后新增内容加以重点关注,如:H核磁共振,焓变、熵变与化学反应方向,结晶法分离提纯物质,物质制备与鉴别,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等。
(惠贞书院宋浩祺)
生物: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在考试能力要求方面,2011年的生物试题在继续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2010年中“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表述在2011年中改变为“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思路,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可见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考试范围方面,2011年的知识点由79个调整到78个,删去了2010年中“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一知识点,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与2010年没有变化,只是对个别知识点的表述稍作改变。知识内容列表中的实验部分16个实验中有6个实验的表述有所变化。
文综
政治:稳中求变
与2010年相比,今年政治主要有三大变化:
1、考点表述更趋简洁和科学。《经济生活》中“财政与税收”的13个考点整合为4个考点;另外4个考点的表述也更为简洁;2、考试范围稳中有变。6个考点中的5项内容被删除或是部分删除;3、试题类型、考点分布、题目数量、难度系数变化不大。
复习建议:以《考试说明》为蓝本系统梳理各考点,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以课为单位构筑知识框架图,对知识板块的归纳要“清”;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知识鸿沟,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对于每个知识点,必须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惠贞书院王先丽)
历史:关注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1年历史考试说明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其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试题题量和难度基本不变,参考试题略有调整:从选择题来看,删除了中国古代生产科技与中外交流、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著作、“中西合璧”的新生活等三道选择题,新增宋朝残缺地方机构示意图、道光年间“湖丝出洋”、中国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启蒙宣传等试题。从主观题来看,删除了中国社会明代以来政治思想发展演变题,新增古代中国“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及其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题。这些变化说明,今年高考试题将更加关注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调动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与人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建议复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1、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全面串联所学模块知识,努力做到历史主干知识的“古今贯通”;2、依托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多元史观,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评价历史的能力;3、以长效的热点问题为切口来梳理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复兴”、“民生”、“公民意识”等重大现实问题。
(惠贞书院李永康)
地理:加强图表分析训练
2011年的地理考试说明基本延续了2010年的考试说明:在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地理试题命题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以高中系统地理内容为主体,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更加注重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有效提取、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的考查。
复习迎考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①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加强对重要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的理解与应用;②建立问题分析模型,注重解题思路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③加强图表分析训练,注重图表在日常复习中的应用,构建学生心理地图;④注重结合地理主干知识分析时事热点。
② 今年浙江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
作文题:
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
作文要求:
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版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权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
生活中
回望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你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为题,
题目
自拟,不少于800字,除
诗歌
外
体裁
不限。
③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浙江卷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了。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高考作文的相关信息,一版起来关注吧!
2020年高考权语文作文: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以上就是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的详细内容,后面的几科继续加油吧!等成绩出来的时候再好好考虑志愿的事吧~
④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是什么题目
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⑤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怎么样
一、点评:
如果我们去回顾一下自2004年浙江省单独命题以来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笔者有博文《04-1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特点分析》),那么我们不难看出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继承了近几年的命题作文特点:(1)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2)以给材料形式提供写作思路。而材料又对写作思路与主旨作了明确的说明,保证了考生作文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现象。(3)命题贴近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写。(4)写作难度不大,但要写出一篇内容具体充实的高质量文章来是有不少难度的。应该说,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同样是一个能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的好题目。
二、材料分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材料常常在结尾处点出命题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其实也就是写作的中心点。今年这个材料的重点其实也就一句话:“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结合作文题目《我的时间》,我认为,这个作文题的三个关键词是“我”“时间”“成功”。也就是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或者是论述如何才能闯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成功之路。
材料中还说“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选择建构成未来”,因此不必固执地将“时间”理解为一般意义的物理时间,而应该将其理解成“人生悲喜成败的故事与体验”。
三、写作思路点拨: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作联想分析,确定自己的作文思路:
1、联想:名人的成功之路
世人的成功总有其共同的特点,如付出、如意志与毅力。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成功之路,有不同的途径。有的靠意志与毅力,有的靠独辟蹊径,有的靠团队合作,有的靠善于用人,有的靠从基础做起,我的靠抓住机遇。我们可以据此成文。可记叙,也可议论。当然记叙别人的成功故事最后必须归结到“我”。
2、不同人物成功的含义也并不相同。
时代的不同,成功的含义不同。战争时期成功的含义是消灭敌人,和平建设年代成功的含义是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职业不同,成功的含义也不相同。军人的成功在于确保国家的安全,政府的成功在于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一大批有用的建设人才,法官的成功在于保证司法的公正,打击犯罪分子,学者的成功在于为学术研究作出贡献……
钱学森的成功在于为祖国开创了科学的新时代,袁隆平的成功在于有效在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宗庆后的成功表现在经营企业,张艺谋的成功表现在影视艺术;马化腾的成功在IT业,刘翔的成功在体育界。每个人的成功总是与他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每个人总是在自己喜欢的工作、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取得成功,而绝不是丢下本职工作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谓的成功。我们也可以据此成文。
3、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学生,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得成功?
作为一个普通人,显然不可能复制名人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取得伟人所取得的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干好每一件事,学习取得进步,考进理想的大学,战胜自我,……这就是普通人的成功,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我们也可以据此成文。
四、写作注意点:
1、努力题目内涵的具体化。
同以往很多浙江语文高考作文题一样,《我的时间》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作文题,如果不进行内容的具体化,那写的文章就容易空洞乏味。
我们可以采用添加词语的办法进行内涵的具体化,如将它扩展成“我的快乐时间”“我的风采时间”等,也可能将它扩展成“我用我的时间把握我的命运”“我让我的时间更精彩”等(当然题目是不能改动的),这样可以将文章的内容指向具体化,就容易写出一篇内容具体充实的文章来。
2、不可偷换概念
由于这个题目中的“时间”不是指物理时间,所以在写作时容易变成了其他如“成功”“胜利”之类表示“时间”含义的词语。含义可以有所指,但用词还是应该用“时间”一词。
3、扣信“我”这个词语
要求文章从自我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作文,虽然可以写别人的事,但写别人的事不是重点,重点必须是回到“我”。
总之,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有合理的区分度,应该可以涌现一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文。
⑥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我的时间》
季羡林等文化名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消失专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有属自己的时间。请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是这个作文题目吗?如果是。我认为重点应该是写自己。至少在文中应该提及到自己。至于有没有离题我不敢妄下定论。
。。。别担心。好好考。别灰心,也别怀疑自己。把你的才智发挥出来吧,好好迎接下一场考试。加油!
⑦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浙江浙江浙江!)
2020年高考信息检测全国卷语文六试卷的作文题目是啥?我觉得这个应该结合当时的情形来看。
⑧ 2015年语文浙江高考作文。
题目: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这则材料前后两句话中心意思相反。而每句话,都可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观点态度,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还是文章中的声音失真,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观察他的为人;二是人与文的具体表现,前一句表现为人个性的偏急澄淡与为文的急促悠远,而后一句第二层具体表现为人与文的趣味问题,即雅俗问题;三是对第一层观点态度的具体阐述,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一致,或者是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与立意:
a.侧重于谈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文章的风格即昭示着作者的人品与人格。当然,海风陆老师提醒大家,文章最好不要只论述这一点,而对材料中后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否则就很难体现出一个高中生该有的思辨性。
b.侧重于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即文章中的声音失真,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观察他的为人。跟上述角度与立意一样,文章最好不要只论述这一点,而对材料中前一句话的意思避而不谈。
c.综合前面两者,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相背离的。因此,判断一个人的人品,既要研究他的作品,更要看重他的为人,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被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浪漫或高尚所蒙蔽。
d.综合前面两者,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在一个人身上,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相背离的。因此,更多地应该知人论世,看作者作品中所发表的言论是在何种情境下出于何种目的才发表的。
e.超越材料中所给出的“人品与文品”的关系来谈,开掘两者新的关系。比如,文品,将引起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反思,进而促进他的人品转向高尚,转向个性的从容,转向趣味的高雅。
f.文以载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但是,却不能将人品与文品等同而论,希望考生们能将此作为最佳立意。
其实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先了解人品与文品的含义。何为人品,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应该指出的是,“人品”与“文品”,其中的“品”,应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可用素材推荐:
1.拜伦: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据说他的个性很容易急躁,但他写作时,往往是非常安静沉稳地写作。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孔子强调“诗教”,认为诗与乐可以对培养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论语》中体现,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记录了下来,正是因为孔子自身对“仁”与“礼”的追求,对“诗教”的追求,他的《论语》,他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乃至现在都有很深刻的影响。
3. 文章《人品和文品》有很多很好的。
人品的说法由来已久,有人称为人格,有人名为品质,我们本地俚语叫“底”,或者叫“料”。一个人到底有没有人品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仅凭一个人的言论就能断定他(她)人品的好坏吗?特别是网络时代的言论有多少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品问题,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范文:谈文品与人品
人们常说“道德文章”,将道德与文章并称,强调立人对为文的影响,追求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有德者必有言。”将言语与品德联系起来,认为德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言辞的好坏,言辞被认为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汉代扬雄在《法言》中则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认为从作品的格调高低可以直接判断出作者的品质的高尚与卑下。南朝刘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也指出:“世远莫见其面,文辄见其心”。可以说“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命题之一,俨然成为一个格言,一条定律。
的确,纵观历史长河,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正因为性情高古清正,陶潜唱出了一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之歌;正应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壮的喟叹;正因为经历世事沧桑看淡人生起伏,苏轼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深有禅意的词句。
然而每个命题的都不是无条件成立的,清代叶燮之论:“功名之士,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中两个“必”字,就下得过于片面、轻率了。文如其人的说法也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完美的体现。无论中外,文品较高而人品不佳,甚至十分底下者,亦累见不鲜。西晋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趋炎附势,曲事权臣贾谧。他常同劣迹昭彰的石崇一起等候贾谧出门后,“望尘而拜”。这样一个精于逢迎拍马,阿谀奉承的人却留下了恬淡高洁,清新淡雅,为人称赞的《闲居赋》。对此,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不禁发出这样的反问:“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怎信安仁拜路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在其著名的《培根论文集》中,论友谊、讲人生、谈真善美的绝妙好句俯仰可拾。但他却是一个德行有亏的人,身为大法官,却公然接受贿赂;为了博得女王好感,而出卖对自己有恩的好友。其文品与人品完全分裂,公然背叛了自己主张。
由此可见,文品与人品既可以和谐统,又有可能全然矛盾。“文如其人”,是我们大多数人美好的愿景。我们不能因为文人无行就否定文人的写作成就,甚至视其作品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因为其文学成就而将某位无行文人的一切缺点都掩盖起来,给他带上巨大的光环。
录取啦独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⑨ 今年浙江语文作文怎么理解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仍然是给材料作文:“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三本书”的作文题该抓住哪个关键词,怎么写才容易出彩?6月7日,记者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高建忠、报告文学作家孙侃、儿童文学作家金旸做点评。
高建忠认为,回归思考和感悟是这道作文题的特点。“人这一辈子都需要经历这样一次感悟,先读有字书,后读无字书,最后回归心灵。早点感悟总比懵懵懂懂到最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道题目的价值很大。”他说,考试题不应仅为考试所用,能够让走出考场的考生还愿意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才是成为好作文的重要因素。
他分析,浙江卷今年的作文题同全国卷试题有相同之处,就是考察的范围非常明了,但理解和写作需要下功夫——“有字之书”的理解问题不大,但如何理解“无字之书”恐怕会有分歧,“心灵之书”的说法大意好懂,但由于涵盖范围较大,对考生来说,需要好好琢磨。“作家的三句话考生都要加以考虑。虽说以哪一句为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但不管选哪一句为重点,都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点肯定过于烧脑,考生会在构思上花去很多时间。”
孙侃说,有形的“有字之书”无疑是必需的,因为它是经典知识的汇聚、人类文明的结晶;无形的“无字之书”同样重要,因为它是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刻的人生哲理、可贵的聪明才智;而锤炼意志、烛照灵魂、开启梦想的,则是一本值得手不释卷、却永远也读不完的“心灵之书”。
读懂人生三本书,重点在“无字”和“心灵”两个词组,它强调人的精神世界之重要,也在考察每个考生在判题和表述时,是否具备大处着眼、立意高远的技能,以及从自身出发,感悟和把握这个世界、清晰表达个人愿望的素质。所以写作时需把着力点放在追求高洁境界、构建精神世界、实现美丽梦想等方面,而且应该结合自身经历,写身边实例,写个性化故事,否则将是一篇枯燥乏味、老生常谈的失败之作。以此判定考生会不会落入窠臼,或许正是这篇作文出题的目的之一。
金旸说,毫无疑问,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读懂这三本书都是重要的,因为它都能赋予成长进步以巨大的力量。但是,与读懂那本记载古今中外经典知识的“有字之书”相比,读懂现实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尤其是时时接受良好品德、坚强意志的“心灵之书”滋养,无疑更为重要。材料以递进排列的方法,逐级提升三本书的重要性,其旨意即在于此。
这篇作文的写作要点有二,一是“读”,即人的成长,必须去读、去感悟,这是一种积极态度,即主动入世;二是“书”,即明确读和感悟的对象,这三本都是极有用的,应三者兼备,缺一不可,但在境界追求上,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成果,在融入社会、创造人生的过程中,必须提升智慧,讲究方法,从容自如地经受各种人生考验;必须始终明确自我发展目标,用心感受,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显然,后者才是整篇作文的立足点,也是最能让作文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