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中考语文阅读描写

中考语文阅读描写

发布时间:2021-02-27 19:19:16

『壹』 历年中考语文阅读题,记叙文

抓住答题技巧,语言要具体,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说的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转)

语文是中考的第一门学科,历年来受到师生们的重视。怎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呢?需要知识储备丰富,精力充沛,心理健康;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一、通览试卷

试卷发下来后,不要急于答题。先通览试卷,熟悉题型,做到胸有成竹。特别是作文题目看了后,不随意注意中就给大脑一个信息,等前面的试题做完,作文也不知不觉构思好了!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功。

二、认真读题

有些学生怕时间不够,见题就答,也不管答题的要求是什么。这几年中考语文试题新出现了选作题,有二选一,也有三选一,如果都做了,就是费力不讨好,做错了还要扣分。

三、先易后难

先做容易的试题,后做较难的题目。这样就能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心态,发挥出更佳的答题水平。切忌“钻牛角尖”,遇到“拦路虎”,非拿不可,导致后边轻松得分的试题也没时间做了。

四、言简意赅

语文试题,叙述的文字多,要力求语言精练,抓住要点答题,写多了浪费时间。作文要求600字左右,就不要去写800字的长文。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答题。

五、寸土必争

空白答案是不给分的。有的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置之不理,这样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即使自己没有把握做对的试题,也要按自己的思路写下答案。

六、书写美观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一直是语文考试答题的要求。字迹潦草,卷面不清,就会影响你的成绩5--10分。

七、复查仔细

做好试卷后,一定要耐心、细致的检查,对似是而非的答案要反复考虑、仔细琢磨,力求准确。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贰』 语文中考阅读分析答题格式(套话)

阅读的,套用这些,比较快.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网络一搜不完了、笨

『叁』 淡淡的深情 中考语文阅读

你好!感谢信任。
我细读了一下文章,第1个问题你那样回答肯定丢分的!阅读要深入理回解,这篇文章从文题答到贯穿全文的主线,全是表现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情感和爱,而不是你想写的“我对母亲如何”,理解反了。其实有时细品文章题目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个阅读技巧,当然个别没有文题的另当别论。
问题2:“震惊”这个词是原文作者的内心感受啊!“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都在阐述这一感受的。细读文章你会感受到母亲对“我”是多么的牵挂与不舍与希冀,甚至为此与父亲的矛盾。这些却是“我”并不深知的。所以“震惊”是确切的!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生理念演绎了多彩的人生,本文中母亲独自默默承受与付出更体现出母爱的伟大!

个人理解,愿对你有所帮助!(语文陈老师)

『肆』 中考语文阅读 (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这一类的技巧

文章标题作用,(通用):1,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3,点明文章内容 4,点明文章主旨。
句子:运用了.....的手法(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若运用了对比,则是生动形象突出的说明了........) 或 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神态,动作.....),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伍』 中考语文阅读

1.概括全文(某段)内容
答:⑴撷取型:提取中心(词)句,主旨句,特别注意记叙文类文章里,有议论、抒情的句子,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总结性的(词)语句,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子。
⑵重组型:通过概括、添加、转化和润色中心(词)句、主旨句、总结句等,用明确、通畅、简洁和规范表达以求完整。
⑶自写型: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要突出重点、突出主题。
2.概括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记叙了……(事)描绘了……(景)通过……(人)介绍了……(物)表现/赞美/歌颂/揭示/鞭挞/反映了……;抒发了……(情感)等。
3.理解加点字的含义及作用
答:ⅹⅹ词原来指……这里指……生动细致刻画/表现了……表达了……情感。
4.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答:本句指……生动细致刻画/表现了……表达了……情感。
5.分析某个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答:本段(句)结构上……(见下表);内容上描绘出事物/表现人物……特点/心情;深化了主题。

重要句(段)

作用

首句(段)

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过渡句(段)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

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6.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答:从题目是否有象征含义,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是否揭示文章的中心,是否新颖,吸引读者,这几个角度来看。
7.记叙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记叙文的线索一般有:人物线索、物品线索、感情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线索一般要注意: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词语、人物思想感情等
品析加点词妙处。
答:①动词:抓住了事物的动态,生动准确描绘出„„特点,表现了„„心情。②形容词:生动准确第描绘出„„的情态,表现了„„心情。③叠词:生动准确描绘出„„特点,表现了„„心情,具有音韵美。④成语:生动准确描绘出„„特点,表现了„„心情,富有文采,有意蕴。

『陆』 中考语文的阅读.(句子的表达,什么是首尾呼应,什么是铺垫)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_________。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7.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议论文阅读技巧一、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中心论点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三、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喻证法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五、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六、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

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二)、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配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三)、说明要有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四)、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柒』 要十篇以上关于中考的语文散文阅读理解。要有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难度也是逐年增加,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供各位考生阅读练习。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原文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 。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试题: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8)段内天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3分)
2、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4分)
3. 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3分)
4.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3分)
5.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本题共7分)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1)上面是《最后一课》中运用这种写法的语段,请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4分)
(2)请发挥想象,运用这种写法将本文第(10)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到100字)(3分)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答案:
1、【答案】 (3分,意思对即可)母亲的饺子 朋友的存折 妻子的字条(母亲送饺子朋友借给我钱 妻子留字条)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概括能力。所填入的短语是根据下文的故事情节概括出来的。从下文第⑽⑿⒅节可以看出。
2、【答案】(4分,意思对即可)(1)因为老师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1分)更重要的是老师注重内心的感动而不重视物质享受。(1分)(2)因为老师给他的礼物是20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1分)老师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他。(1分)
3.【答案】(3分,意思对即可)不能删去。第(6)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1分)总结上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1分)删去后文意不连贯,情节不够完整。(1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第(6)段是在文章的中间,是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不能删去,删去后意思上不连贯。
4.【答案】(3分,意思对即可)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拨动人们心弦的感动,(1分)因为这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1分)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珍惜岁月中的真情,才是找回了颤动的感觉。(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来理解。
5.【答案】(7分,赏析4分,内心独白描述3分)
(1) (小弗朗士的心情分析,对法语态度的转变,对韩麦尔先生感情的转变,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分析各1分)
赏析示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朗士因贪玩不认真学法语的懊悔之情,对法语由讨厌到喜爱的态度转变,以及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同情、理解和留恋;成功塑造出小弗朗士由一个贪玩、调皮、不懂事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热爱祖国、热爱法语、理解爱戴老师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感人。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注意从小弗朗士的心情,对法语态度的转变,对韩麦尔先生感情的转变,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分析。
(2)【答案】(符合内心独白的体例,语言通顺,描述具体,感情真挚,字数基本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内心独白描述示例:“妈妈,我只是说想吃您包的三鲜饺子,没想到您竟真的给我送来了!您对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平时很少回家看您,很少关心您的身体和生活,想想这些,我真后悔啊!妈妈,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您!”

阅读全文

与中考语文阅读描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