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一篇关于高中生作文<学习语文的感悟>8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不是我的座右铭,但是我把它当作我语文学习的灯塔。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把它当作我语文学习的司南。拥有了灯塔和司南,一遍一路向前,遨游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撷取着智慧的浪花,其乐无穷。
我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外出活动。我们分成小组,带上自制的调查问卷或是问题,来到图书大厦,或是做采访,或是了解当前热门图书,或是寻找自己喜爱的文学,我们在学习中体验新奇和自我发现的快感。
我参加朗诵和表演。诗歌朗诵会,平时上课的即兴朗读,语文小剧的排演,让我逐渐摆脱不敢面对观众的那种恐惧心理,在朗朗读书声中体会稳重或优美或激昂的意境,或是独钓寒江雪的至高境界,或是把栏杆拍遍的壮志雄心。我在朗诵中体会到了语文的美丽,在语文中感受到了朗诵的魅力。
我重视平时的积累,特别是文言文的积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制作了自己的文言积累卡片,分类明晰,包括通假字文言实词虚词文学常识等等,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地更新,成为系统的体系。这好比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难题库,或是一个文言文字典。我可以在需要时用最宽的时间找到最准确的信息。这个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我的文言文的恐惧,让我的文言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正是这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鼓励,让我这个在和海边捡拾贝壳的孩子窥探到了语文的魅力;让我的初中四年语文学习充实而快乐,为我今后的语文学习扎实了基础;让我找到了学习语文的钥匙,驾驶航船的舵柄。正是这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成为了我。
感谢你,语文,是你带我走进这个绚烂多姿的世界,并赋予了我发现美的眼睛。
2. 我为什么喜欢语文800高中作文
语文是一门艺术,懂得语文的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丰富多彩,喜欢它的变幻莫测,喜欢它的神秘诱人。对语文,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星期六,星期日,泡上一杯淡茶,坐在椅子上,捧着书,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让我体验人生哲理,畅游语文词海,走向华丽殿堂。伴着清茶,慢慢咀嚼,果然唇齿留芳。
语文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翻开语文书,我总会被那动人的情节那美丽的词藻所吸引,一口气读完文章后,慢慢品味,发现它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令人神往。
语文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让人尽情遨游。枯燥无味的暑假里,不妨拿本名着,一头钻进书中,在108将中看好汉在三国群英会中看智慧在孙悟空驱除妖魔中看正义在金陵十二钗中看人生。一部部名着,栩栩如生的人物数不胜数,靠你细细品味,才会读懂。浩瀚无边的大海啊,你可以尽情遨游。
语文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让人百看不厌,一本书,一篇故事,每看一便,就会有新的见解,就会有新的感触,故事情节高低起伏,用文笔体现出来,让人看了又看,百看不厌。
语文是充满神秘的金字塔,让人不懈探索。小说中的精品,总会是很含蓄的表现某一中东西,而又不明确的说出来,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像充满神秘的金字塔,让人不懈探索。
语文就是这样善变,我喜欢它的变,因为变,才有活力。它诱使人们去努力寻找,探索,使语文造诣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语文。
3. 以我与语文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诗人说过,我们要认真感受生活的美好,尽管生活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么语文,每天回荡在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精神文化之一,我们是否也应该去认真地感受呢?
认真地去品尝语文的神韵,能够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是欧阳修对四季的感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李煜对离别的感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对友谊的诠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李清照对爱情的独白……语文,她的精湛就在这里,古往今来人们用精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语文的风采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语文,你从岁月深处走来,染一路美丽动听的故事,洒一地醉人心田的话语。语文,你是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飘动着迷人的智慧。语文,你是打开心扉的魔杖,是步入社交的金钥匙。
语文的魅力是人人可见的,她的魅力同样也感染了我,让我不只不觉的爱上了她,痴迷与她。她的魅力也影响着每一个人,她以她的千姿百态,向时代传递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是人类美好感情和灿烂智慧的结晶。
语文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古代的人们,用最简洁的文字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海上升明月,江春入旧年”“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各种不同的境界,体现着人们的心境,体现着语文的深奥、独特,使我疯狂的热爱语文,各种优美的语句使我难以忘怀。
语文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那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也让人们学着去热爱她,了解她的博大精深。学语文的人永远不会落伍,她是时代最强音,是时代主题,是生活的必需品。语文的范畴决不在你我之间,语文同样是无国界的,自每个人呱呱落地起,就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每个人的生活中离不开语文,语文呢,也离不开每个人。
我与语文的情愫,是难以描述,此时无声胜有声。学语文,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明白了许多人世沧桑,更了解了许多的古代人物,让我学习他们,和历史进行交流,触摸远古的文明和苍凉,和现实进行交流,泛起真善美的河流,和未来进行交流,憧憬无际美好的未来……
语文,我的挚爱,面对着你,面对着从岁月沉重里走来的这一串形象而生动的深深的脚窝,起伏飞扬的思绪随着一泻千里的江水响起拍岸的涛声融进远古的一缕雄风。
4. 我和我高中语文生活800字作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上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我们生活中的语文。
当我在吃饭时掉下了饭粒,就会想起食堂里写着的十个大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上课回答问题不敢举手时,我想起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当我摔跤了想哭时,我想起了保尔,比起病魔一点点夺取他生命时的疼痛,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当春天临近时,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当我第一次来到农村时,我想起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宁静。
可是有些人没有把语文当作他们认识世界、陶冶情操的工具,而是把语文当作他们发财梦的工具。比如说买假画、假字等,说这些是什么大师的作品。这样就像把一个神圣的殿堂污染成一个肮脏的垃圾场。
你望眼看去,生活中到处有语文。如果我们不认识字,不会写字,不会读字,那我们就不知道你眼前的东西叫什么;相反,我们就可以结合语文书上的知识,认识和了解更多的事物,充实你大脑里的知识库。
经常关注语文知识,就可以懂得更多语文知识,因为语文无处不在。就像我们学校孔子像上面刻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我们语文书上没有的;还有阅览室告示牌上上午“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习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
在生活中,语文,我们时刻都在接触着,学习着,可以说在出生就开始学语文。从语文中我们可以收获丰硕的果实,品味语言的魅力。
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让我带你走进生活中去瞧瞧吧。
你平常如何与别人交流?语言。你是如何从书中了解出一件事儿?阅读。当你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你的内心感受时,你又是如何做的呢?写。还需要我举例吗?我想不用了。因为你已经感受到了。这就是语文。
有人说语文很难理解,很麻烦。又有人说语文是美好的。
在我看来两者都有,我立足于两者之间。语文既是易事,也是难事。你难道不知道你现在就在学习和运用语文吗?如果知道那你还觉得难吗?但是,你所学习的只不过是语文微小的一部分,如果想更加渗透它,那就得从学习中入手,那就非易事,非得用功不可了。
语文非常的抒情。从语文中我们看到朱自清的“背影”;感受出鲁迅的“身躯”;听到巴金一次又一次鼓励我们向前迈进的声音。。。。多美好。
在生活中,这些不都能感受得到吗?
瞧吧,这就是语文,语文的魅力。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是人们没有觉察到而已。有了语文,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有了语文,使我们口头表达能力增强;有了语文,使我们感悟出一些人生道理。
假如生活中没有语文,你能想象是如何一个画面吗?
所以,生活中不可缺少语文,希望你能浸默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
5. 关于我所知道的高中语文的作文关于高中语文及为何要学语文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专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属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6. 语文高一作文1000字《___、___、___、的我》
读书,我的快乐
我喜欢阅读,因为我觉得阅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记得两三岁时,妈妈经常教我念《唐诗三百首》,时而念“床前明月光……”时而念“篱篱原上草……”妈妈还教我学着古人的模样读,乐得我咯咯笑。上幼儿园了,我常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自己,讥笑他们还在看小人书。那时,小伙伴们怎会懂得我是在讥笑他们呢?他们不但没讨厌我,还非常羡慕我呢!
小时候的稚气,小伙伴们的羡慕,使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迷上了漫画书。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漫画书是《老夫子》,书中那精美的插图、幽默的话语总惹得我哈哈大笑。至今,100多本《老夫子》,我已经收藏了50多本。每当遇到烦恼事,我就拿出来品味品味,那烦恼事儿很快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每当学习太累了,我也拿出来品味品味,那疲倦的事儿立刻就烟消云散了。真有点像老舍先生养花那样,劳逸结合,有益身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爱上了童话小说,就像痴迷明星一样,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每当看完一本书,我总会缠着妈妈打破沙锅问到底。诸如: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呢?世界上真的有仙女吗?她们是否像故事中说的那么美丽?……妈妈总会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的确回答不出,就引导我从书中找答案。每当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答案找出来了,我总会高兴得在自家的小院子里逛跑几圈,并大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妈妈看了,笑弯了腰,嘴里叨念着:“傻孩子,傻孩子……”
阅读,它使我乐在其中,受益匪浅。
7. 求一篇高中作文:我与语文的真诚对话
我与语文的真诚对话
在清闲的午后,一杯清茶,翻开手中书卷,语文,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瞬间。
看水浒英雄侠肝义胆、惩恶扬善,梁山威名慑天下;看保尔·柯察金强忍病痛、艰苦著书,《暴风雨所诞生的》历坎坷而成;看师徒四人长途跋涉,斩妖除魔,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看简·爱坎坷一生快乐如一;叹黛玉凄凄惨惨,痛苦一生。时潸然泪下,如泣如诉,时义愤填膺,如丝如缕。
语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学文言文,我们可以超过时空的界限和古人对话:我们可以和孟子探讨人性的善恶,和庄子探讨养生的文法;可以和李白梦游天姥,也可以和白居易春游钱塘。学外国作品,我们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深悟“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们知道了丹麦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惨死街头;我们知道美国有个马克·吐温在竞选中惨败下阵;我们还知道法国有个韩麦尔先生不甘当亡国奴的事迹。我们从《我的叔叔于勒》那里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们从《人间喜剧》中看到了葛朗台丑恶的嘴脸和肮脏的灵魂……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
渐渐地,我们感到自己摆脱了愚昧,走向了文明;摒弃了幼稚,走向了成熟。我们感到视野开阔了,阅历丰富了,内心充实了,目光敏锐了,思想升华了,人格高尚了。而且,我们感到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我们提笔写下了“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十八岁的誓言”,写下了青春亮丽的诗篇……
当我们能像欣赏一座浮雕那样去欣赏一首诗,当我们能像体验人生一样去体验一场戏,当我们能很快和作者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当我们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的我们,还需要问语文学什么,还担心语文考不好吗?
用诗人的眼光去赏樱花,切莫用商人的眼光去看樱花;用审美的态度去学语文,切莫为应付考试去学语文。
8. 以“我眼中的高中语文”为题,写作文
近来,学校开展“三课”活动,全市也进行了“和谐杯”优质课竞赛,又有机会听了不少的语文公开课,进而再次引起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做什么?老师应该教什么呢?怎样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现在很多人呼吁,让语文课姓“语”,让“语文课”回归“语文”,别再用自己的时间种别人的田。那么语文课姓“语文”的标志是什么?课堂中的哪些活动才称得上“语文教学活动”?面对老师们沥尽心血、挖空心思设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公开课,我们听课评课究竟应该以什么为尺度?能不能找到一个既简单明了,又能涵盖语文教学内容的标尺,用以指导教者的教学设计和听者的欣赏与评价呢?这些问题已长久地在我的头脑中缠绕,促我思考,催我梳理,督我有所概括地表述。
在所有中小学所开设的课程中,唯有语文仅为一门学科,而非科学,其它学科(除校本、地方、综合等技术性学科外)几乎都有一种科学体系在支撑着这门学科,这就意味着,它们的教法是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的,教法也就相对稳定,离不开科学原则。唯有语文按照《课程标准》上的定性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的内容丰富,承载的东西很多,却又没有什么科学体系,所以教语文,学语文,可以说都有点无章可循,无规可守。真所谓“千个师傅万个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加上它的综合性特点,常常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跑到别人园地里去了,等自己醒悟过来的时候,宝贵的课堂时间已过大半。这样的教学又怎么谈得上效率呢?可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却没有一个切实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老子》把世间万物的起源归结成一个“道”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李小龙把一切武术哲学归结为“攻”“防”之术。删繁就简,这是哲学研究的最高境界。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也能这样删繁就简地用两个词来概括呢?我觉得是可以的。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较快积累多种知识,提高听说读写思维等能力,达成语文课堂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果只是随意地想怎么上就怎么上,那是肯定不行的。无论怎样地随意灵活,就如练武之人,必定要练功,如果只习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教学生学语文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只想到某节课怎么上?还应帮助学生练好语文的基本功。那么语文的基本功有那些呢?那不就是听、说、读、写吗?可这四项基本功又怎么练出来呢?落实到现实的课堂学习,我们就应该守住两点“根”:一是“积累”,二是“生长”。积累什么?首先是语文材料的积累,进行大量的记诵。古代私塾先生教语文就是大量的读背,成篇地背,几乎不做什么讲解,然后就是“做”,做文章,也许开始不见成效,可时日长了,效果就出来了,我们那些如巴金、茅盾、鲁讯等文学大师,不都是这样被教出来的吗?二是方法知识的积累:如何读,如何听,如何说,如何写?三是社会生活的经验。做足了“积累”之功,我们语文教学也就大功告成一多半了。
“生长”也可以叫“创新”和“创造”,则是对“积累”的具体应用和检测,积累的语言材料,读写方法,搬个家能不能应用自如;在原有基础上能不能有所生发;有所拓展,有所延伸,有些新的体会。也就是帮助学生长见识,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对自然社会有了什么新的认识?长情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又有了什么新的体验?长能力,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维方面得到了怎样的训练和提高?“积累”和“生长”也是相辅相成的,“积累”是基础和手段,“生长”是目标和结果。有了“积累”才能“生长”,这就好比人要吃饭,吸收了营养才能长身体。所以,学术界总是强调“厚积而薄发”,二者不可偏废。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是在“积累”上不肯下功夫,文本都没看清楚,就匆匆忙忙地催学生“生长”,一问接一问地讨论来讨论去,恨不能人人举手,个个发言,学生稍微慢了点,教师就急了,生怕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或硬灌,或拉扯,捱苗助长,适得其反。这样做就是没有处理好“积累”与“生长”的关系。也是得不偿失的教法。
总而言之,在我们有限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都要注意守住这两个根:一是“积累”,二是“生长”。每节课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我的学生这节课“积累”了点什么?进而有哪些“生长”?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既有颇为丰厚的“积累”,又有多而落实的“生长”点,那么,这节课肯定是好课。反之不然。如果我们平时的课也都能坚持让学生有所“积累”和“生长”,时日长了,随着他们的积累增厚,创新运用体验的增多,又何愁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能提高呢?
9. 求一篇高中作文《我心中的语文》作参考
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使我对“语文”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里没有令人烦恼的数据,没有无助的表白,有的只是一方神秘的领土,一腔在蓝天下自由飞翔的感情。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这美好的感觉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感觉生机勃发,这也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这依然是语文。语文是巍巍昆仑,是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无声的冷月,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晚归的打渔船。
语文不是雪融化后只能是水,而不能是春天;语文不是马儿只能是红棕色的,而不能是蓝色的;语文不是弯弯的月亮只能像小船,而不能像外婆院子里结的豆角。
语文赋予我们聆听音乐的耳朵,欣赏绘画的眼光。当你被一曲动听的歌儿打动时,别忘了,这就是语文;当你对一幅发出由衷的赞叹时,请记住,这仍然是语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苏轼的心中娓娓道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语文在李白的胸中汩汩流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文从范仲淹的笔下缓缓流出。语文还在浔阳江畔琵琶女的琴弦上回旋,语文可以让我们在荷塘边感受朱自清带来的夜的静谧,可以让我们在大观园的花园里聆听黛玉的《葬花吟》。语文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旷野,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手握画笔,身披蓑衣,船头写韵,领略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语文可以带给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中体验神奇,到景阳冈上体验惊险。语文可以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夫”的悲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缱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训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企盼。
这就是我心中的语文,如此深奥却又如此美妙的一个词语,只要你细细地、慢慢地品味它,那种如饮甘醇,如沐春风,如踏冬雪的美好感觉就会芬芳你的语文之旅,润泽你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