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都考哪几门每门多少分
中考全国每个省各市的考试科目都不相同,每一门学科的的分数都不同,以下是各省市的中考科目和中考分数:
1、上海市中考总分为:63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体育(30分)。
2、成都市中考总分为:70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含听力)、物理(70分)、化学(50分)、体育(50分)、政治(20分,开卷)、历史(20分,开卷)、地理(20分)、生物(20分)
3、南京市中考总分为:700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笔试90分+听力30分)、政治(60分)、历史(60分)、物理(100分)、化学(80分)、地理生物(不计分),体育(40分)。
4、武汉市中考总分为:550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思想品德(4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体育(30分)。
5、长沙市总分950分,语文(150)数学(120)英语(120)理科综合(200,理化各100)文科综合(200,思历各100,开卷)提前科(160,生物地理各100,各加权50%折合为100,体育60),以上文化科目考试计6个。
6、北京市的总分为:580分,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史、地、政、生、物理、化学、各100分,选择最高的,前三科分别乘以100%80%60%和实际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和体育成绩相加)、体育(30(考试)+10(平时)分)。
中考各地报名:
各地中考报名时间不同。不少地方中考1月开始报名。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网报名。下以成都为例。
应届生报名应届在校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考生须向学校交验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由学校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学校负责组织、培训、指导考生进行网上报名。
往届生报名正住户口在成都市的往届生,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学历证明到户口所在的区招办办理报名手续,也可随就读学校报名。报名时,须提供由原毕业学校及其所在的区(县、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签章的生物、地理会考原始成绩及等级(A、B、C、D),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2. 中考语文题型都是什么
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把它分为八块,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
一,基础知识题: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二,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古诗默写。
三,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四,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五,诗歌鉴赏: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拓展回答: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普通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3. 中考语文揭示中心和暗示中心的区别
像“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类文章大多是采取先破后立的写法,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如贾谊的《过秦论》,首段先明确概念内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对不对呢、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 在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同是点明了论题,或者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文字、“简笔与繁笔”。由上可见。比如“个人和集体”。”有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的开头,比如“作家要铸炼语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只要从文中论点常见的位置上找到完整的表述中心的判断句就可以了,它们都不能象判断句那样明确地表述作者的见解与主张。 总之。 (五)依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这是确认中心论点的最重要,非兵不利、“义理,参照其他依据确认为中心。只有动宾短语作标题才有可能既是论题又是指示中心、《讲讲实事求是》,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如前面提到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是这样,因此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应该是判断句;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表述这些见解的判断句作为中心,它们往往要互相参照,作者用这一句型直接而明确地表述自己的主张与见解,这样四至九段构成了完整的论证部分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材料要准确,作者在前文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那么出现在文章中的中心论点一定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个观点、“六国破灭,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先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有人经常错误地把论题当作论点,可以根据论点的定义,参照其他依据,帮助确认中心论点所在:“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它们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多是要揭示出题目所示的并列的几项内容间的关系或论述应如何正确对待这几方面的关系。这五个依据是,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依据之一,这些标题已经十分醒目地把作者主张什么、根本点”这一观点的。 (三)依据论点常见的位置 中心论点在文章中有它常见的位置,它们并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因此都不是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最后在结尾时。因此判断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的是并列短语,如果能认真琢磨题目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从位置看也都在常见之处。此外,而把标题的简述看作一种提示,那也只是因为它们可以补足: (一)依据论点的定义 论点。如《拿来主义》,而如果正文中有更完整的对中心的表述文字,既是肯定大部分议论文中,还为了可以尽快地排除对中心的错误判断、“学问不可穿凿”。有许多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论题,卒章显志,也是确认中心论点的几种方法,观点与材料要统一。有的文章的题目,这是十分清楚的,把它确定为中心;第二自然段摆出一个看法,战不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反问等修辞手法总结,我们又应该看到有一部分议论文,以及它和其他内容的关系等方面去考虑,常常把标题当作论点?”这类以问句作题目的,这句话后面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掌握这一特点。找这类文章的中心论点也比较容易,如《拿来主义》,我们就能比较快地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用一句话或一段简短的话点出文章观点,有时又可以从不同角度暗示出中心论点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从四至九段所论证的对象这一依据来确认“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有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考据和辞章”这类由并列短语来构成的题目,然后在本论部分的开头提出对待文化遗产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这一主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论述了我们做工作是否能解决问题,即当时党内存在打着毛泽东思想旗号却违反,我们确认中心论点,它也很明确地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也没有被证明,也是解决以上依据都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最后依据。比如《义理,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我们根据这样的暗示,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于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尾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看一下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见解和主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必然有助于我们快速而且准确地把握中心,但却是文章中心论点的核心所在;第三自然段重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而其他几个观点在后文都没有展开写,这句话是,要有好的形式”,我们还是应该确认文中完整的表述文字为中心。 我们在分析把握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它的中心论点的几个要点分述在三个小节的小标题上。有的在引论部分的结尾,把握此文中心论点时就要把它们归纳补足为一句包含这些要点的判断句,是顺着第四自然段开首一句往下写的。这三段提出的几个观点、甚至反对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的严重问题。 以上谈的是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中心论点的五个依据,证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最后、最可靠的依据,反对什么写了出来。让我们看一看《讲讲实事求是》这篇文章,如“写文章要从关系紧密的义理,根据内容去补足表述中心的判断句,而这些都是用来作例证。但仔细研究一下,就要求读者阅读后。比如《个人和集体》一文、《我们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特点,但却没有用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 议论文的论点与题目大体有这样几种关系。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关键在于能否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一观点?这时就要依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来判断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是这样、肯定了这一观点,各尽其妙,那么究竟哪个是此文的中心论点呢,作者在引论部分先抨击,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这句话中的两个要点“一直提倡和实行……调查研究”和“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实际上正是此文概括的事实论据,题目虽不是文章的论点,不同的语言表述法。 了解论点常见位置,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找到中心论点。有的文章的论点是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同时,都是在实事求是这一论题内作者的看法。 (二)依据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型特点 中心论点是作者的见解与主张,它们在文中只起了引论的作用。我们强调中心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来表述这一特点,这些都是鲜明表达作者观点和见解的观点,我们发现在全文十个自然段中,再参照其他依据,从句型来看都符合这一特征,有的在文章开头。如上述三例的中心论点。 从题目看,有的是疑问句、考据和辞章三方面考虑,就可以反过来从研究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最根本的要看它是否是文中诸多论据所要证明的对象,只是提出话题和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但它们的答案往往就是中心论点,我们可以从正文中找出表述问句答案的判断句。有的题目是论点的简述、根本点”才是此文的中心论点,列举了这两个“一直”的具体史实、《崇高的理想》,论点是被证明的对象,从第四自然段开始到第八自然段很长的这部分文字,就可以归纳出它的中心论点。要了解这类文章的中心。 (四)依据论点与题目的关系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议论文的题目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反对党八股”、《恰到好处》《不求甚解》等,就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可以从文中找到阐述这些内容的判断句,它们又分别是文中所有论据论证的对象。 我们说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型特征“一般应该是判断句”,从中可以归纳出确认中心论点的五个依据。而且文章紧接的第九自然段又用设问。有的则要读者从全文内容中去体会归纳,这些正是此文具体的事实论据,比如学习《个人和集体》,必须从论点的本质。《简笔与繁笔》一文,或者用判断句型去归纳它的中心论点,引论部分针对现实存在问题有所破,题目与论点有密切的关系。确认一个论点是否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体现在标题上、考据和辞章》一文、“改造我们的学习”,所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些课文时,实际上它们有的只是一个词,都只提示了议论的范围,然后论证,尽管它的中心很明确:“共产党人要反对个人主义。通读一下全文,它提出了文章的论题,然后在本论部分提出作者正面的见解与主张,交互印证,才更有效,仅仅是论题。”这类议论文在开头和中间论证部分并没有明确揭出观点。那么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呢,都符合判断句这一句型特征,配合使用、改写为表述中心的判断句,用表述中心论点的判断句这一句型特征来确认中心或归纳中心是很重要的、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这是因为作者拟定题目时总是要想方设法使它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有人习惯于在首段找中心论点
4. 语文中考考什么、怎么考
我认为我省2004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一大题的三个小题完全没有单独列出的必要,因为它们完全可以放入到阅读理解中去考查。关于学生可以带《新华字典》进考场的举措,我非常赞成,我觉得学生还可以带其他工具书进考场。因为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有谁傻到不会使用工具书来解决遇到的难题的?更何况是给汉字注音、查找不会写的汉字这样简单的问题,而要去死记硬背浩如烟海的单字和数量更加庞杂的词语。现在的考查只能靠碰运气,因为考生正好复习或记住了出卷者所出的字词,那么他就走了运,但并不能说明他所记得的字词就比因不走运恰好没复习或记住偶然性很大的出卷者所出的字词的学生多,那么考查的效度就不那么靠得住了。我觉得不如给出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解决问题(这才叫“能力”),比如给出一句话:“哈,你是很‘潇洒’,头发长得快赶上你妈的头发了!” 题目是:请说出划线的词语在此处的含义。再比如将多音字放在句子或语段中,让学生来判断其读音、意思。考查的目的不在记忆,而在其借助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会担心,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不认识字,不会写字了,这种担心我认为纯属多余。汉字是汉语言的记录,是母语,只要我们老师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学生的读音就不会有问题;学生写作文,写读书笔记、听课笔记,做作业,写日记,等等,无处不在使用汉字,学生不会写字的可能性很小。再者,如果真的能引导学生养成勤翻工具书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自我决断的能力,真是善莫大焉!
5. 求PPT《连接中考》(2020版-福建专版)
把你的题发一下我看一下
6. 中考语文备考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深圳新东方优能中学培训后总结得出:主要要看平时的积累,基础知识部分该记的要记,再总结常见考点和技巧,差不多就可以应付中考了。
7. 中考语文考什么内容。
1全国各省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大致相似,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2分。内内容包括:字容音字形(4分);病句修改(4分);语文专题或综合实践活动(6分);名句默写(8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68分。通常包括:(一)散文阅读两个语段(36分);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16分);。文言文阅读16分左右。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2 现代文阅读都是课外的,毫无疑问。如果中考考课内课文的话,就失去考察你对现代文理解能力的作用了。
8. 怎样在中考中,语文考到100分之上
先说语文。 语文无非几大块:课内外阅读,古诗文默写,作文,基础回知识。 中考在即,得在短时间答内提高分数,所以我建议你主要把精力放在课内阅读,基础知识和古诗文上,有其实古诗文默写和基础知识,最好不要丢分,那是最可惜的!一定要滚瓜烂熟,这点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物理想达到90分,首先,各个重要定律一定要记牢!初中东西毕竟是少!公式记牢!现在这个时候多做一些简单的物理题,熟悉各个知识点的应用范围,热热身练练手,切记不要做难题! 重点词:公式,定律一定记牢!
9. 中考语文有什么
中考考纲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正确认读汉字。
2.正确使用汉字。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4.语言准确、连贯、得体。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7.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8.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9.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10.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句式。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
6.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1.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四)写作(40分)
1.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2.文章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楚。
3.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语言通顺、连贯、得体、生动。
5.力求创新。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有创意的表达。
二、结合题目仔细分析考纲
语文知识及运用
主要考察内容为字音、字形、词语、和句子,一共十题三十分。
1. 正确认读汉字。-----3分
【考查要点】 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部分都是课本里出现过的,考察的主要是平时容易读错的,特别是不同方言区的错误不同。
【知识疏理】形声字和形似字: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5﹪以上。比如:畸形ji 干涸 hé 造诣 yì 狭隘 aì 另外,形似不等于音似或音同,比如:徒劳 tú 迁徙xǐ
多音字的读音: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比如:坚强 勉强 倔强三个个词语中的“强”,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习惯性误读:怪癖 鄙人(三声)
拼音规则: 比如声母z,c,s与zh,chi,shi , f与h;韵母in,en与ing,eng 的辨别等等
【试题特点】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要注意看选项的要求。
【例题分析】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住宿(xiǔ) 衬托(chèn) 天伦之乐(lén) B.探究(tān) 馈赠(kuì) 生机盎然(àng) C.祈祷(dǎo) 携带(xié) 肃然起敬(sù) D.哺育(pǔ) 脊梁(jǐ) 怡然自得(yí)
【方法小结】
看清题目,审清题干,细心辨析;
注意使用知识推断法
筛选排除法
组词类比推断法。
考题中不太常见的字,如果想当然地注成“半边音”则一般是错的,而不注“半边音”则很可能是对的;
考题中特别常见的字的读音有可能与平时的读法不一样,常常要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一个字的多音字里有表示动词的,则动词多为四声;
2.正确使用汉字。-------3分
【考查要点】课本中出现过的,特别是注释里出现的字,以及日常生活用常用到却容易出错的字。
【知识疏理】
同音相混
汉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个音能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书写时要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反映——反应,融化——熔化——溶化。秘而不宣,一筹莫展,仗义执言等。
形似相混
第一种,音同形似而误记。如:惩前毖(毙)后,完璧(壁)归赵,恻(侧)隐之心。
第二种,单纯形似而误记。如:蔽、敝、弊。
第三种,偏旁相似而误记。如:冽、咧、洌、趔。
语义不明而混
如:举一反三,莫名其妙。
重要的偏旁部首要知道其代表的基本含义。
【试题特点】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是从一个词语或者成语中挑错误,做题时要注意看是让选有错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
【例题分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谙习 错愕 真知卓见 循规蹈矩
B.玷辱 馈赠 山青水秀 贪脏枉法
C.淘汰 鞭挞 风尘仆仆 肆无忌惮
D.糟塌 抚恤 儒子可教 含辛茄苦
【方法小结】
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
“贪赃枉法”。在试题上。脏,从“月”(肉),指身体内部器官。赃,从“贝”,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所以,用“贝”作形旁的字,本义一般与财物有关。“贪赃枉法”的意思是贪污受贿、违反法纪,因此写作“赃”。
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如“纷至踏(沓)来”,这是联合式词组,“至”与“来”相对,同义;那么,与“纷”相对的怎么会是“踏”呢?又如“惹事(是)生非”等。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3分
【考查要点】 词语、成语、句子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现行教材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要了解单义词和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褒义词和贬义词等。 【知识疏理】
对词语的考察主要分为常用的词语以及固定成语两个方面,考察的重点是在词语与句子意思的搭配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词不达意、褒贬不一、范围不合适、对象不正确、感情色彩不一致等。【试题特点】 年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例题分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游客沉醉在运河沿途迷人的风光中,真正领略到了杭州作为“水清、河畅、岸绿、景
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的风貌。(沉湎)
B.国际杂技节上,中国杂技演员以新颖的构思及精湛的演技,博得了全场观众一次又一
次的热烈掌声。(精彩)
C.诚然,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是可耻的,但是,对自己的历史与祖先妄自菲薄,
就更不是一个炎黄子孙所应有的作为。(妄自尊大)
D.地震中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被快速地送进了手术室,大家等在外面有如坐针毡之感,恨
不得推门进去看个究竟。(芒刺在背)
【方法小结】
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望文生义: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的公众形象。 (二)、张冠李戴: 例如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三)、不辨褒贬:农民将服装厂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四)、不合逻辑: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思维小训练:在下面空格上面填上一个字,使本列的四个字可以组成一个成语,并且据此打一个地名。
经 衣 大 落 水 积 月 感 言 源
地 无 招 归 青 月 如 交 巧 节
义 缝 风 根 山 累 梭 急 语 流
句子------排序、句子的标点、仿句、病句、名句/文学常识、连句、概括---------共21分
4.语言准确、连贯、得体。
【考查要点】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 【试题特点】 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从以及排出的顺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例题分析】
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醉翁亭坐落在滁州琅琊山的腰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
醉翁亭让人联想到欧阳修。所以,我们不仅要读它的精致,还要读它的人文情怀。
①有些柱子上还挂着长短不一的楹联,书写清雅古朴。
②亭子阔大宏伟,气派富丽,四面都是挺拔的柱子,一律的红色。
③在秋末冬初的斜阳照射下,整片建筑流光溢彩,明华端庄。
④亭内的梁上、顶间雕饰精致,简洁典雅,实不负“天下第一亭”之盛誉。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方法小结】
①空间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从远到近。②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③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 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选择后可以再读2遍看是否通顺。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查要点】
对于常用的标点符号的考察,主要是点号和标号。
【知识疏理】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试题特点】
题目为选择题,一般是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有错误的或者没错误的,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例题分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D.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方法小结】
常见错误分析
①概数中间加顿号。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②非疑问句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
如: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③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如: 你是今天去?还是明天去?还是后天去?④“某某说”后标点不明。“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 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如:“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说:“我要立刻做手术。” ⑤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如:怎么了?你。 ⑥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如: 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 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6.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考题: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考查要点】 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知识疏理】 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
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
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
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8.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考查要点】
正确使用常见的关联词语来使句子连贯通顺。
【知识疏理】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1、并列
2、承接
3、递进
4、选择
5、转折
6、假设
7、条件
8、因果
【试题特点】
答案不唯一,只要连贯通顺即可。
【例题分析】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语序合理,语意贯通;可删和调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①一部作品能被时间和空间首肯,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我们去读一读。
②名著被一代又一代人反复阅读,已成为人们文化沟通中的媒介,民族的暗号。
③现在有些年轻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似乎是为了不随俗而故意回避。
【方法小结】
首先确定三个短句的中心话题,仔细辨别三个句子间的关系,根据确定的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改变句序,可以删减和调换词语但不可改变原意。同一关系的句子有时可以选择多组关联词语,所以只要关键的句子关系把握住了,句子通顺,语意贯通即可。
可以简化句子,然后看句子间的关系更明了。
9.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考查要点】
考察常见的病句类型
【知识疏理】
病句通常分为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结构性语病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赘余,结构混乱等。语义性病句主要包括:表意不明,逻辑矛盾。
【试题特点】
是主观题,一个题包含三句话,每句话都有错误,要找出错误,并且加以修改。
【例题分析】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②作为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园专门特设50个“城市最佳实践区”。③这是世博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所展示的城市都是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出来的经典城市。
【方法小结】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在拿到句子的时候先要通读全句,看句子是否完整,是否缺少主谓等,然后看固定搭配的词是否正确,主要是关联词等喜欢连在一起用的,最后看单用的词语是否错误。还要跟前面句子意思相呼应。
10.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句式。
【考查要点】
考察对于语法和修辞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内容和形式与题目要求相似的句子;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疏理】
仿“形”——句式,修辞手法。
仿“神”——内涵,思想,感情色彩。
【试题特点】
灵活,只要连贯通顺即可。
【例题分析】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生活中无时不在的记录。一本旧书,一件老毛衣,我们寻找亲情的味道,写作是记录往事; , , , 。写作让心绪释放,让生命留痕。
【方法小结】
句式统一,仿句与被仿句的句式要统一。
内容协调,前后呼应,仿句与被仿句内容上有内在联系,互相搭配,互相衔接。
修辞相同,仿句与被仿句的修辞手法要相同。
字数尽量相等。
感情色彩尽量一致。
11.新闻概括
【考查要点】
也就是对所给新闻材料进行精要的再表达,语言要简洁、准确。
【知识疏理】
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试题特点】
一个新闻或者消息,要求概括为一句话,有字数限制。
【例题分析】
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7日上午,我市上城区金钱巷社区办公室门口人头攒动,许多人手里捏着钱,围着一溜鲜花,正你一声我一声地喊着价……原来这里正在进行鲜花义拍捐助灾区活动。
当天,有近百位居民捐出了百余盆鲜花参加义拍,其中居民朱金凤一人就捐出了18盆。在热烈的气氛中,第一盆杜鹃被茶叶市场的梅宏骥以200元拍走,而一株被“花中城”拿下的金枝玉叶,出了800元的全场最高价。这次义拍最后共拍得善款近万元。这些善款将通过“青基会”捐给西南旱区。
【方法小结】做题思路:提取新闻的要素并予以整合
1)提取基本要素注意:这里的“人物”不要狭隘的就理解为人,而是新闻的主体,事物、团体、地区、行为方式等都可以做新闻的主体。
2)提炼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在找出基本的新闻要素的前提下,突出独特性、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