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2003年辽宁省高考真题语文及答案
天利38套出了个最近三十年的高考试卷和答案的书,像词典那么大,你找着看一下,我这里不好往上敲。
❷ 2009高考语文辽宁卷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一、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到蟠桃108网的语文导航和高考
❸ 辽宁省2022年高考语文用哪张卷
辽宁省2022年高考语文用新高考全国卷。
辽宁省从2021年开始实行新高考。
具体可询问辽宁省招生办,最直接的是问你的班主任。
《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调整我省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满分为750分。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各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高校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按照全国统一高考时间施行,2018年6月底前,制定《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以此次成绩为依据,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进与其自身学习能力相当的学府。一些学习意志强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优秀高等学府。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大部分省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从2017年开始,各省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陆续不分文、理科。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总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
辽宁省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构成;地跨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鸭绿江六大水系,属温带季风气候。
❹ 辽宁高考语文卷,到底谁在批
貌似是的,一部分是大学教师,一部分研究生批,我们学校就是阅卷点……
❺ 高考语文卷纸应该怎么答辽宁的,求助各大神~~
实话和你说,150分90多真的是很低,及格过一点点啊。
你有没有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啊?把你所有的语文试卷翻出来,找出所有扣分的地方进行统计,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鉴赏、语言运用、作文一般多少分,哪个版块的得分最少,那个版块最容易短时间把分数提上来,你自己要有个底。制定相应的措施啊。
你说你阅读很多,但阅读很多有什么大用处呢,你阅读多只能说语文素养好,但是咱们高考语文是应试教育啊,你自己想想你阅读的那些东西在考试中有多少用处,你作文都用到那些课外例子了吗?现实就是这样,你问的是高考,那你是高考生吗?如果是的话我就建议你在高考前这一段时间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提高分数了。
实际上我认为作文是最容易得分的,你要理解那些评卷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把每一篇作文都从头看到尾,他们大多数只扫描标题开头结尾,不错的话就看看中间,然后就给粉分,因为你这三个地方不出彩的话这篇作文也没有继续看的价值了,找一本范文,或者在网上查找,每天自己抄几段优美的开头结尾,包括那些比喻句排比句,最好能熟到背下来,对你高考很有用的。
古文阅读鉴赏建议你维持原状吧,这种东西很飘渺的,真的要靠你自己的理解力和长久积累的古文知识,很难短时间提高的。谁知道那些诗人当时怎么想的啊。
现代文阅读也容易得分,要靠做题,主要训练找关键句的速度,做题的时候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找文中句子,每天至少做一篇,一定要学会归纳句子找出中心思想。
其他的都是靠做题训练感觉,特别那些基础知识,课本上都是课文,要靠自己平时做题积累。
赶紧去买一份试卷,每天做一份吧。再背背句子,基本也就这样了。
不要说别人上课不听讲却考的好啊,我自己也是这样,上课的时候经常看小说杂志的,我高考语文考了128分,就是每天做一份卷子,然后把古文都背下来,这10分默写要全拿啊,别的也没什么好做的了。要说有区别的话就是智商理解力的问题了,勤奋不代表有好成绩的。
❻ 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9分)
1.(3分)D 2.(3分)D 3(3分)B
二、(36分)
(一)(19分)
4.(3分)B 5.(3分)D 6.(3分)D
7.(10分)
(1)(5分)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
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泽出大意给2分:“大言”、“意”、“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赵良淳太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众人
流着汨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译出大意给2分;“环守”、“尔辈”、“投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
答D给3分 答B给2分 答C给1分 答A、E不给分
(2)(6分)
①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②敏感,如腻,谨慎,多虑;③心地较为
善良,通情达理。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③使情
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四、(25分)
12.(25分)
(1)(5分)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6分)
①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②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③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谈判态度要诚恳。
①不说对方所提的方案无理,只说难以实现;②不说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说请对方考虑;
③不能感情用事,贻误全局。
观点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②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六、(60分)
18.(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符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来源:Zxxk.Com]
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套作,
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I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2)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一分;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套作、问题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❼ 辽宁历年语文高考题
只找到了05、08、09三年的。
2005年辽宁卷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唯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①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是好宰相。”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②。”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册》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卿,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 [注]①湛如:安然。②《兔园册》:书名,即《兔园册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读本。今佚。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恒其业 恒:固定 B.可以喻大喻:比喻
C.道能讽之 讽:背诵 D.遽命道对面草词遽:立即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果为马所颠仆 吾属今为之虏矣
B.不敢怠于衔辔 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一以委之 将以衅钟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① 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② 崇韬所谏,未至过当
③ 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 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⑤ 何浅狭之甚耶 ⑥ 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B.任赞的戏语是讥讽冯道选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冯道以其胆识劝谏庄宗,并指出了庄宗所为的不妥之处。
D.冯道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规劝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庄 宗 与 梁 军 夹 河 对 垒 一 日 郭 崇 韬 以 诸 校伴 食 数 多 主者 不 办 请 少 罢 减。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俄而崇韬人谢,因道之解焉。(3分)
(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3分)
【参考答案】11. B 12. D 13. C 14. A
15.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一处扣1分。
16.(1)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2)陛下用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来显示吉祥。
【参考译文】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家先祖曾务农或为儒,没有一定职业。冯道年少时,性情纯朴厚道,好学能文,不以衣食粗陋为耻,除奉养父母外,只是读书吟诗,即使大雪封门、尘垢满席,也依旧兴致盎然。张承业不久举荐他做了霸府从事,稍后又任太原掌书记其时庄宗据有河北,文牍事务繁忙,统由冯道掌管。
庄宗军队与梁军隔黄河相对峙。一天,郭宗韬以诸将校会餐人数过多,主管人供应不起,请稍减员,庄宗发怒说:“我想给那些为我效力的人管几顿饭,自己都做不得主,那么河北三镇就请三军另外选择一人任主帅,我请求回太原,以避贤让路。”随即命冯道当面草拟文书,以向部下宣告。冯道持笔呆了很久,庄宗严厉催促他,他缓缓起身答道:“我的职责就是掌管笔墨文书岂敢不奉命从事。如今大王您屡建大功,刚刚平定南方寇乱,崇韬所谏,未必失当,拒绝他可以却不可用刚才那番话挑起众议。敌人若是得知,便会说大王您这里君臣不和了。希望再三考虑那便是天下的万幸。”不久郭崇韬入朝致谢,因为冯道替他解了围。人们开始敬重冯道的胆识。
明宗入主洛阳后,立刻问近臣安重诲说:“先帝在位时的冯道郎中在什么地方?”安重诲回答:“不久前授翰林学士。”明宗说:“此人我久已熟知,是好宰相。”很快便拜冯道为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就是从冯道开始设立的。不久冯道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贫困微贱无所依恃却有才干、有抱负、又与他素来相知的士人,他一律拔用;唐朝末年世族中行为浮躁的人他必定贬抑不用。有位工部侍郎名叫任赞,退朝时,和同僚在后面嘲笑冯道说:“他若快走,一定会掉下《免园册》。”冯道听说此事,召来任赞对他说:“《免园册》的文章都是名儒编集的,我可以背诵。旧朝廷一些士子,不过读了些考场上的华丽辞藻,就去应试,都是窃取公卿的名位,真是何等浅薄、狭隘。”任赞十分惭愧。
天成、长兴年间,天下连年丰收,朝廷无事。明宗坐朝延英殿,留冯道向他询问朝廷外面的事。冯道说:“陛下以至上的道德承受天命,上天以丰年昭示祥瑞,陛下更要日日谨慎,以酬答上天之心。臣常忆起在先帝霸府任职时,曾奉命出使中山,过井陉险地时,唯恐马匹失蹄,不敢放松缰绳,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结果被马摔下,几乎致残。臣所说的这件事虽小,却可以比喻大事。陛下不要因为天下清明安定,连年丰收,便无节制地享乐。兢兢业业,是臣对陛下的希望。”明宗非常赞同。
2008年辽宁卷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袭爵新义郡公。武帝伐齐,齐将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进平范阳,拜永州刺史。陈人逼光州,擒以行军总管击破之。高祖作相,迁和州刺史。陈将频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屡挫其锋,陈人夺气。开皇初,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于是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信,来谒军门,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相继降之。晋王广上状,高祖闻而大悦,宴赐群臣。陈叔宝遣领军蔡征守朱雀航,闻擒将至,众惧而溃。符蛮奴为贺若弼所败,弃军降于擒。擒以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注〕:“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时贺若弼亦有功。乃下诏于晋王曰:“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赐物万段。先是,江东有歌谣曰:“黄斑青骏马,发自寿阳浚,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皆不知所谓。擒本名虎,平陈之际,又乘青骏马,往反时节与歌相应,至是方悟。其后突厥来朝,上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诣擒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俄征还京,上宴之内殿,恩礼殊厚。无何因寝疾,数日意卒,时年五十五。(节选自《隋书·韩擒虎传》) 〔注〕撝(huī):挥手呵斥。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三司 稍:稍稍。
B.独孤永业守金墉城,擒说下之 说:劝服。
C.高祖潜有吞并江南之志 潜:暗中。
D.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次:驻扎。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擒战功显赫的一组是
1擒有文武才用,夙著声名 2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
3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4来谒军门,昼夜不绝
5闻擒将至,众惧而溃 6遂平金陵,执陈主叔宝
A.123 B.145 C.246 D.35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擒自小以有胆略知名,容貌魁伟,有豪杰的仪表。周太祖很赏识他,让独生子与他交往。在任职刺史后,屡次击败陈军的侵扰,陈人丧失了锐气。
B.韩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陈时担任先锋。他率领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陈人大惊,其将领相继投降。高祖闻讯十分喜悦,大宴群臣。
C.韩擒声名令陈军感到恐惧,陈叔宝遣部下镇守朱雀航,但军士逃散。其时贺若弼打败陈将任蛮奴也有军功,高祖在表彰韩擒的同时也表彰了贺若弼。
此前江东的歌谣相应,当时人们不知歌谣何意,平陈之后才得以明白。韩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礼遇,但不久却因急病而死。
11.把第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8.A 9.D 10.B
11、(10分)(1)(5分)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译出大意给3分;“何事”、“走”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
2009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节选自《梁书·孙谦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 干:才能。
B.躬耕以养弟妹 躬:亲自。
C.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 宾:归顺。
D.至郡,布恩惠之化 布:宣告。
【答案】D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3分)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答案】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塘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在担任郡守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答案】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
(2)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
【答案】(1)(5分)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2)(5分)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县人。他自小就被亲戚赵伯符所赏识,在他十七岁时,赵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为左军行参军,他以处理事务得当见称。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就暂时寄居在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乡里父老都称赞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刘义恭听说后,任用他为参军。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谨慎,博闻强记,县里百姓把他称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他事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任用他为司徒参军,并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大守。这二郡在长江三峡地区,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来进行镇压。孙谦将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跟随。?不必麻烦役使兵车,以耗费国家资财。”他坚决推辞不受。到郡后,他广施恩惠,推行教化,蛮人与獠人十分感动,争相献上黄金与珍宝,孙谦加以抚慰劝喻,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所献的东西一无所受。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孙谦也都将他们释放回家。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宋后废帝元徽初,他被任命为梁州刺史,他推辞没有赴职,又被任命为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刘景素将要举兵造反,顾虑孙谦为人刚强正直,先找借口派他出使到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乱。齐高帝建元初,他担任宁朔将军、钱唐令,他以简便的方法处理烦杂的事务,以至狱中没有等待判决的囚犯。到他离职时,百姓以他在职时不受百姓的礼物,装载嫌帛等物追着要送给他,但他一无所受。每次离职时,因为自己没有私宅,就借官府空着的车棚居住。齐武帝永明初,他出任冠军将军长史、江夏太守,由于在被接替时擅自离开江夏郡,被关押到尚方中,不久,被赦免为中散大夫。梁武帝天监六年,孙谦出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虽然年龄已衰老,但他还是勉力处理政务,官吏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起先,郡中经常有老虎伤人,他来到后,遂不见老虎的痕迹。天监九年,因他年老,征召为光禄大夫。入朝后,梁武帝赞赏他的清白廉洁,对他十分礼遇。每次朝见时,孙谦还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效力。梁武帝笑着说:“我用你的智谋,不用你的武力。”孙谦自少至老,历任二县、五郡的长官,所到之处,廉洁奉公。他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作的超过一般人很多。他的从兄孙灵庆曾在他家养病,他外出前及归来后都要去探问孙灵庆的起居情况。一次,孙灵庆说:“先前喝的水冷热不调,现在还口渴。”孙谦退出后,便将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刘融乞讨要饭,病重后无处收留,他的朋友用车把他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以接待刘融。刘融去世后,孙谦又以礼进行殡葬。众人都佩服孙谦的仁义作风。天监十五年,他死于任上,当时已九十二岁。
❽ 2011高考语文试题辽宁卷出来没
2011年的全国卷Ⅱ语文题,出的“中规中矩”,体现了稳中求新的特点。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第1题是字音题,词语为两字词和四字成语,各8个;考到的字属于常见、易错、多音;音错的三个字为:“一丘之貉”的“貉”,“凹陷”的“凹”和“咀嚼”的“咀”均为多音字。可见试题对秦皇“书同文”以来民族共同语的导向作用。
第2题是成语运用,考到的四个成语是“高屋建瓴”、“繁文缛节”、“趋之若鹜”和“不绝如缕”。考查体现了成语运用的多角度:或成语意义或使用范围和对象或感情色彩。成语是汉语中的“宠儿”,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加大对它的考查一点都不过分。
第3题是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C项语序不当,D项成分赘余,体现了高考考查以结构性语病为主的特点。
第4题是排序题,题的内容很有趣,是一个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话题,其实就是要珍惜当下,珍惜时间,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它和浙江的作文题目“我的时间”、安徽的作文题“时间在流逝”有相通之处。此题能力上考查的是考生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社科文阅读
这个题考的是中国艺术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我给学生是这样讲的,“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情感的物象,“意境”则是浸染了作者情感的意象构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果说“意象”是点和线,“意境”就是面;如果说“意象”是元素,“意境”就是集合……选文是从更高层面上对“意象”和“意境”加以言说,借以说明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三个小题,分别从基本概念、信息筛选、推断想象方面设题,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不正确”的一项,均为“四选一错”,难度系数不大。
三、文言文阅读
此题考的是明史中的熊鼎传,是高考通常选用的人物传记类作品。内容选明史,我觉得是一种必然。《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加上《清史稿》就是二十五史了),明又是我国落后的开始(例如有学者认为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分界线),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近年史学界又出了好几个研究明史的专家,明史人物进入高考,是不也是一种导向?三个小题,词语考的是实词,未考虚词,降低了难度;内容筛选仍是关于人物品质的;内容概括和分析考的其实是关键句的理解,意味着这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的90%甚至更多的内容是对的,难怪乎有经验的考生会巧借此题题干意。文言文翻译得分点中有词类活用而没有特殊句式,是否为一缺憾?
四、诗词鉴赏和名句默写
诗词鉴赏选的是宋代周邦彦的《关河令》,考“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第一小题虽有难度,但问得具体,考生答出已不太难。
名句默写两小题任选一,第一小题是初中课本内容,第二小题出自课外。考生高中三年时光花费好多精力背诵的五十余首(篇)诗词散文,却一句也没考,不知命题者的导向何所?
五、现代文(散文)阅读
选取的内容是芳菲的原载于上海《新民晚报》的散文《针挑土》,有很强的道德说教和现实针对性。
题目考到了写法、句子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文章的主旨等,概括起来无非是内容(包括主旨)、语言和写法,现代文的考查出不了这个范围的。
六、语言表达
语言运用的这一块高考的试验田,今年并未出现新品种。三个题,18题填词语,以关联词为主,去年已经考过;19题,长句变短句,常见题型,难度不大;20题,仿句,每年必考。
七、作文
作文题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材料中的一个关键词是“诚信”,2001年的作文题就是以“诚信”为话题。不过,这一次作文题型已经由话题作文变为新材料作文或者叫后话题作文,留给考生选择的余地更大了。顺便一说,今年还是有几个省市的作文题不错,如辽宁卷的哲学家的问题和一个苹果、湖南卷的“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江苏省的“拒绝平庸”、 重庆卷的“情有独钟”等。
❾ 2007高考语文辽宁卷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01.htm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试题详细解答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摄制(shè) 执拗(niù) 染色体(rǎn) 长歌当哭(dāng)
B.疾病(jí) 吮吸(yǔn) 露马脚(1òu) 遂心如意(suì)
C.辑录(jí) 恪守(kè) 干细胞(gàn) 数见不鲜(xiān)
D.血液(xuè) 脑髓(suí) 文绉绉(zhōu) 睚眦必报(zì)
[答案] C
[解析]【A项,“当”应读“dàng”,B项,“吮”应读“shǔn”,D项,“髓”应读“su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矍铄 再所不惜 人情世故
B.部署 好像 金碧辉煌 细水常流
C.梳妆 赋与 人才辈出 破涕为笑
D.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各行其是
[答案] D
[解析]【A项,“再所不惜”应为“在所不惜”,B项,“细水常流”应为“细水长流”C项,“赋与”应为“赋予”。】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 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
[答案] 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躬身”,①自身,②亲自;“躬行”,亲自实行。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①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②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所以选“发挥”。】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所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友展。
B.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C.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答案] A
[解析] 【A项,“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B项,否定不当,“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前面加“不应”就把意思弄反了。C项, 弄错对象,“大人不见小人怪” 旧谓位高或有德者对位低或无德者的过错不见怪,语境中“小人”是自己,非“你”。D项,望文生义,“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C 1977年12月10日,中国积聚了10年之久的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
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答案] 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化石牙齿”,应为“牙齿化石”;B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宾语中心语“等问题”;D项,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应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并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6.下列不屈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答案】 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对“第一原则”有一个基本理解。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关于“第一原则”的相关信息。再分析各个选项内容与相关信息的异同,进行判断。
下面分析各个选项:
A项,第2段中有这样的表述:“‘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显然是“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项,从第2段中“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这样的表述,可以得知第一原则提出的逻辑是片面的。
C项,第2段中有这样的表述:“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这里“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就是指“应用这一原则”。
D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第2段中是“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而不是单指“第一原则”。
故选D项。】
7.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有一个基本理解。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关于“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相关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与相应选项的内容比较,进行判断。
下面分析各个选项:
A项,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题干要求“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但这里只有对“人是主体”,而对“技术是客体”却避而不谈。
B项,分别从“人”和“技术”两个方面解说了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符合题意。
C项,犯了混淆关系的错误,在第3段中“人和技术”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第3段中有“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这样的表述,并没有说“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故选B项。】
8.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做到的事,我们就应该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答案】 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况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仍然要通读全文,对作者的观点有一个基本理解。然后,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到的相关信息。再分析各选项的内容与原文观点是否一致,再作判断。
下面分析各个选项:
A项,文章开篇便点明了“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符合题意。
B项,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第1段中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这“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C项,也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是第2段中假设的一种情况,但这种情况“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第3段中“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是在“这两种逻辑冲突”时,并非所有情况下。
故选A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面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问: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②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③,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其职之不举 举:称
B.再四皆不然 然:这样
C.烛之则狗也 烛:照
D.且数十武 武:步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