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2011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2011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21-02-21 15:21:25

Ⅰ 2011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带答案的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xián( ▲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 , ▲ 。cháng( ▲ )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3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B.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4.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2)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 ( ▲ 《夜雨寄北》)
(4) ▲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5)谈笑有鸿儒, ▲ 。 (刘禹锡《陋室铭》)
(6)先天下之忧而忧, ▲ 。 (范仲淹《 ▲ 》)
(7)生活中总会遭遇困境,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达到一个没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 "。
5.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2)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6.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学校将举办"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校学生会还将在全校选聘歌咏比赛主持人。请你参加下列活动。(3分)
(1)为歌咏比赛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2)陈述你能成功应聘主持人的两条理由。(2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8.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
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14.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15.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16.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17.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2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8.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3分)
1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3分)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20.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5分)
21.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4分)
22.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走过了风和雨,走在阳光路上,鸽子用哨音告诉我,幸福在前方。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阳光路上无限风光,阳光路上幸福成长,阳光路上前程宽广。
请以"阳光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处诗歌外,问题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30分)
1.(7分)
(1)弦 徜(2分,每处1分)
(2)拔--拨 墨--默(2分,每处1分)
(3)参考示例: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3分,修辞1分,句式内容2分)
2.(3分)C("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此处不合语境,感情色彩有误)
3.(3分)①处,杂糅,删去"的过程"。②处,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在"养成"前添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③处,语序不当,把"从小"调到"培养"前。(每处1分)
4.(10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会当凌绝顶
(3)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4)但愿人长久
(5)往来无白丁
(6)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空1分,有误则该空不得分)
5. (两小题任选一题)
(1)(4分)第一次是宋江为救投奔梁山的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却中了埋伏,兵败而归;第二次是宋江为雪前耻,二打祝家庄,王矮虎、秦明等人被捉,再次失利;第三次,在孙立等人的策应之下,梁山好汉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取得胜利。(任选两次,每次2分)
(2)(4分)第一次是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了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保快尔在铁路修完时,得了伤寒和肺炎。(任选两次,每次2分)
6.(3分)(1)(1分)参考示例:旗帜飘扬歌声嘹亮,童心真挚激情昂扬;唱响经典歌曲,传承革命传统。
评分要求:内容围绕主题;语句要简练;要有宣传励志作用。
(2)(2分)参考示例:普通话标准,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组织相关活动的经历或经验;心理素质好,不怯场;喜欢做主持人,希望获得一次学习实践的机会;有参与这项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强烈意愿。(答出亮点即可)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5分)
7.(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8.(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
(二)(15分)
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 / 而恩无所不逮 /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三)(18分)
13.(3分)
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每点1分)
14.(4分)
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2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儿时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2分)。(作用2分,分析2分)
15.(4分)①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的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②历史原因,近代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蓬勃发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③技术原因,汉语难以掌握,世界上精通汉语的学者太少,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④文化的差异。(每点1分)
16.(4分)"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2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2分)
17.(3分)举办中外文学论坛;启动译介、出版工程;举办书展。(每点1分)
(四)(22分)
18.(3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备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
19.(6分)(1)(3分)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
(2)(3分)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1分)。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实,使得男孩从自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2分)。
20.(5分)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备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2分)。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1分);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1分);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1分)。
21.(4分)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自卑)(2分);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2分)。
22.(4分)(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
(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
(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
(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评分标准略

Ⅱ 2010年吉林省中考考卷(语文,数学,英语等等)

数学http://wenku..com/view/9a478366f5335a8102d2206d.html

答案http://wenku..com/view/0de981d276a20029bd642d6d.html

http://wenku..com/view/d3565779168884868762d655.html

你自己到网络文库搜搜吧都有的我不给你复制了

别忘了悬赏分哟呵呵呵??

吉林省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乱花溅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

8.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二、阅读(48分)

Ⅲ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问题不够清楚。你需要哪个地方的语文中考试卷和答案?

Ⅳ 求2011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长春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会当凌绝顶,口口口口口。(杜甫《望岳)))
2.关关雎鸠,口口口口。窈窕淑女,口口口口。(《诗经?关雎》)
3.子曰:"其恕乎!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论语》)
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院溪沙》)
5.心灵是跨越时空的桥,挚情是衔接永恒的路,友情可使天涯化咫尺,距离可让牵挂更隽永,面对即将到来的挥手别离,你会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古人说:"人人共有之意,共见之景,一经说出便妙。"韩愈从人们常见的细 雨新绿中觅得早春的踪迹,尽得其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道出此意境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古代先贤常常经游学以广智,乐交往而善道,在彼此的沟通中增长智慧,砥砺品格,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及与朋友的交往时说: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
8.九年的学习生活使同学们饱享含英咀华之芳,尽得奋进腾跃之勇,面对新的学习召唤,我们早已翘首以待,信心百倍,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表达对未 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单,门人弟手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腾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窝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本文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援疑质理( ) ②礼愈至( )
③持汤沃灌( ) ④同舍生皆被绮绣( )
11.从作者的成长中我们不难看出,除勤奋刻苦外,他还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你把体会最深的两点写在下面。(2分)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少年时期的作者所思所行尽在于这种"好"与"乐"中,选文部分写了他好学乐学的种种情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2分)
13.作者谈及青少年时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时,运用肖像描写,分别描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饰,这是怎样的写法?他借此赠给马生的精神礼物是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①,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②。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明我斋③读而羡之。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注释①驺. (zōu):古代养马驾车的官,这里指马匹。②不相中(zhòng):不合。③明我斋:人的名号。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①观玩不辍( )②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15.曹练亭拥八驺而出,手不释卷非为学,请谈谈他携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16.选文着重刻画了曹练亭为人所重的形象,尤其他对待陈鹏年的做法更令人称道,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定的秋色 曾妈妈的平凡故事理由岳母曾志去世十年,至今仍是家中鲜活的话题。她经过无数次重大革命运动的磨练,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本色。由于理念、追求以及生死历练而形成了人格特征的一贯风貌,即使在后来我所见到的常态生活环境中,也深深刻下原先的样子。'曾妈妈退休以后仍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享受中组部正部级待遇,但家中私事,她不指使保姆,不麻烦司机,也不有劳家中任何人,每天为买菜而奔波,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每当晨曦微露,曾妈妈就提着一个用旧了的布口袋,挤在照熙攘攘的人流中。她买菜既要新鲜,还图个便宜,这样就得顺着摊位细挑慢选,来回一两个小时,暑往寒来从不中辍。她老人家还有一条规矩,从不接受晚辈上交饭费,这么一来,摆到餐桌上的饭菜水准就成为问题,单调,寡味,五六口人能有两三个菜就不错了,而她总是把上一顿的剩菜拿来自己吃。如想改善伙食,只能自己也去买莱,再把实物送到曾妈妈的厨房,而且要把握分寸。我知道妻子陶斯亮就因买过几样时令菜被她数落。她对我这个女婿似乎宽容一些。不光买菜,买家庭日用品的路程更远,曾妈妈也不肯叫公家配备的司机,而是去挤公交车。二十多年前的公交车站秋序混乱,上车全凭强弱相争的丛林法则。一次遇到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蜂拥而上,瘦小的曾妈妈落在最后,踩在车厢踏板上,只挤进半个身子,不料司机"叱当"把门关上,重重地夹住她的头部。同车人惊呼:"夹住人啦!"司机才把车门打开。曾妈妈觉得头部不适,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脑震荡"。休养时去看她,她认真地问:"你们看看,我的头有没有被夹扁?"看样子不像开玩笑。身为医生的陶斯亮说:"没有,夹扁是不可能的事。"看着老人家将信将疑的神色,我的心里一沉。曾妈妈已是古稀之人,腿脚不复当年。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候,一个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坚持自己的信念,竟然显得特立独行,还有几分悲壮。她的家居至今在我眼前仍浮现出那张铺在餐桌上的塑料布,那是一幅白地印着绿色图案的塑料台布,每天吃饭都要面对它。年深日久,中间已发黄、变脆,又被砂锅或水杯烫出许多烙印,终至有一天裂开口子。我本想,去商场挑选一幅漂亮的台布送给曾妈妈,但陶斯亮告诉我,那样的结果一定是被妈妈把新台布叠好后放进箱子里,她还会用旧台布。有一天坐在餐桌前,忽然眼前一亮,台布上裂开的大洞没了,细看原来是曾妈妈把中间的破洞剪掉,又将尚未破碎的两头调到中间再缝起来,虽然短了一截儿却还能凑合。陶斯亮有一位台湾朋友来家做客,看看家中陈旧的沙发和摇晃的桌椅,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又发现了这块台布,大为惊讶地说:"没想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样过日子!''岂止半块台布,就是餐巾纸也被她撕成一半。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日渐富裕,家中餐桌上多了纸巾。曾妈妈认为取之于木材的纸巾用来太奢侈,她把每张纸巾都撕成半张,再叠成一摞备用。看她耐心地一张张地撕纸巾,我总觉得那动作背后有未曾言喻的象征意义。
平时来看望她的人不少,甚至门庭若市,有求她办事的,也有纯粹出于关心的,她一概热情招待。她深知自己曾任组织工作的敏感性。当客人临走时,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
有一年夏天,曾妈妈去北戴河,需要提前返回北京,她擅自买一张硬座票,既不叫司机又不坐中办的专列。当时我和陶斯亮都不在身边,听朋友说,他在人头涌动的车站遇到曾妈妈正站在大太阳地里排队,十分吃惊,连忙要带她去贵宾休息厅,曾妈妈硬是不肯,弄得他进退两难,不得不选择陪曾妈妈在那儿傻晒。
有六十多位朋友为曾妈妈举办了一次庆祝入党七十周年的活动。当主持人朗诵了一首真挚动人的赞美诗之后,曾妈妈接过话筒,向大家深鞠一躬,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今天大家这样热烈地为我祝贺,我实在很惭愧,我为党做得太少,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我跟随党走过七十年,凭的是信仰、信心和坚强,从不动摇。"
我想,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因信仰而造就的集体性格:勇敢、忠贞、舍己为人、清廉正直、自律内省……这些也是人类社会对人格的审美共识,谁能说没有普世价值!
1998年6月21日,曾妈妈走了。当我们清理遗嘱遗物时,发现许多个发黄的工资袋,每个袋里装着老人家每月省吃俭用省下的两三百或三四百元,而且每个袋都注有年份月份,排列有序,以示来源的清白。在遗嘱中说明把这些钱全部捐献。
看着那些发黄的工资袋,我热泪盈眶,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一张拼凑的塑料台布,还有曾妈妈把纸巾撕成一半的动作以及送客拒礼时的一溜小跑。我恍然有悟:这个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在常态生活中,刻意走向平凡,仿佛一池秋水般淡定安详,心清似水,净无杂尘。这位在战争年代百死一生的传奇女性,几乎用她的后半生去执着地迎接一场新的挑战--如何在和平岁月里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有删改)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晨曦( )②奢侈( )③婉谢( )④肺腑( )
18.曾妈妈在战争年代里是位传奇女性,在和平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一贯风貌。文章记述了她退休后的许多平凡小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4分)
19.文章恰当地安排材料,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作者在写到曾妈妈家居时, 详细地写了那块破旧的塑料台布,以此突出了曾妈妈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
20.台湾朋友环顾曾志家中陈旧的摆设及用品时,大为惊讶地说:"没想到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样过日子''这句话对于刻画曾妈妈来说属于哪个角度 的描写?这样写对表现曾妈妈的品格有什么好处?(4分)
21.精彩的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文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曾妈妈的形象,请分析下面句子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几种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当客人临走时,曾妈妈最常见的送客动作就是骤然起身,一溜小跑、 疾如迅风地追出门外,把客人送来的礼品坚决奉还。经过一番推拒,总是笑吟吟地婉谢。
22.作者清理曾妈妈的遗嘱遗物时,发现那些发黄的工资袋里,装着老人家每月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在遗嘱中老人说明省下的工资全部捐献,这一情景感人至深,它会让你想到前文哪些与"省吃俭用"有关的细节?请你简要地写出其中的两处。(4分)
23.本文题为"淡定的秋色",曾妈妈的淡定本色,不仅表现在战争年代,也表现在和平年代。纵观全文,曾妈妈保持的共产党员的淡定本色是什么?文章结尾饱含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曾妈妈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人名)。(1分)
25.请写出选文中晃盖所说的"大恩"是什么?(2分)
26.选文能体现出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我到德国时正值深秋,屋外排列着数棵高大的核桃树。由于树干很高,一些核桃落地已经摔裂了外皮。附近的孩子挎着小篮子,感受捡核桃的喜悦。有一个女士的举动很不和谐,总是停在其冲两棵核桃树下,把落地的核桃用力碾碎,踢到路旁。我不明白她这样做的原因。直到和一位居住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谈起此事,我才明白真相。原来那些果壳异常坚硬,孩子们不愿意拾取这些核桃,这位女士就把它们碾碎,方便鸟儿啄食。留学生还说:"那些核桃太硬,很容易弄坏鞋子的。"
这位女士的素养、爱心和责任感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写出你的所思所感。(不少于100字)
(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学中好景常追忆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我国选手李娜夺得女子冠 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折桂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李娜凭借堪称完美的表现,成为比肩姚明,刘翔的国际体育巨星。年初李娜获得澳网亚军后,曾一度陷入事业的低谷,多次在各项比赛的首轮即遭淘汰。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伤病的折磨,29岁"高龄"的李娜曾萌生退意,对网球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下。在新任主教练丹麦人莫藤森的鼓励下,她又找回了斗志和信心。就这样,她靠着自己的坚持与自信创造了国网球的历史。媒体曾这样评价她:坚持的李娜是自信的,自信的李娜是勇猛的,勇猛的李娜是强大的。
赛场上的成功靠的是坚持,靠的是自信,人生的成功亦是如此!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sorry,我只有题,答案我也在找

Ⅳ 吉林省中考语文对联试题特点与教学对策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均涉及到了对联。这类试题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构建比较开放的答题环境的同时,能使考生个性化地展示语文素养。试题大多出现在第一版块“积累与运用”部分,与古诗文的默写考查放在一起。也有结合在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个别情况。这些试题均是给定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从内容上来说,或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2004年、2012年),或表达浓郁的深情厚谊(2005年),或用对联再现地域文化特色(2006年),或交流名著阅读体会(2007年),或结合时事展现综合实践活动(2008年、2009年),或链接悠久历史文化(2010年)。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4858097.htm
考生要想很好地完成这类试题,诗文积累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以2011年中考试题为例:
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
下联:□□□□□□□
题目从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结合现实热点,彰显出了人文特色和文化气息。要完成本题难度不大。上联化用了《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两首诗中的诗句,平日学生有这两首诗的积累作为基础,化用其中合适的诗句,自然能轻松作答。可以说,诗文积累为对联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对联创作的源头活水。反之,对联创作也能促进诗文的积累和运用。
那么平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对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完成这类试题呢?不妨勤积累、巧训练。
一、勤积累
多积累诗文。诗文特别是诗词中的对仗的句子,在形式上大多符合汉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把词类、词组、句式、声调、逻辑和修辞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背诵积累中除了受到以上诸方面的训练之外,能积累词汇、形成语感,还能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感染、文化气息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对联的特点,不知不觉间提高语文素养。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不断积累,强化记忆,用时才能信手拈来,不费工夫。
教学中,笔者曾作过诗文积累与对联创作的尝试。如出上联:松郁郁。学生积累过杜甫的《蜀相》,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很快对出“柏森森”。再如根据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拟一上联:“西窗剪烛听夜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积累过的诗词对出下联。因为学生积累过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背诵过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诗句,所以很自然地就能对出“东篱采菊见南山”、“东篱把酒思远亲”等下联。可见,有了丰厚的诗文积累作为底子,作对方能得心应手。
二、巧训练
长春版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属对训练。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可灵活安排。
串联题目。如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是《古代神话六则》,其中包括《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做这样的训练:“你发现了吗,有些文章或故事的题目可以组合成对联。如用‘精卫填海’做为上联,你能想到哪些文章或故事的题目做为下联?”这样的训练着眼基础,符合教材及学生现状,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同时在考察学生对对联形式上的掌握的同时,也可考察学生对课内外神话寓言故事的涉猎和了解。
完善板书。板书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机智。在板书设计中,适度引入对联,可以给学生以鲜明的记忆。
笔者曾积累了《木兰诗》的一则板书设计——
上联:替父从军别具英雄气概
下联:辞官还乡彰显女儿情怀
横批:忠孝两全
这副对联,兼顾了木兰“替父从军”“归朝辞官”两个情节,很好地概括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教学时,可以在板书上恰当“留白”,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予以补充和完善,从而考察学生诗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及人物形象的认识。
概括内容。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而对联的重要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概括力强。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如根据《醉翁亭记》的学习,完成对联。上联是:流连乎?山水秀丽。这是在全文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联中运用了虚词,这和原文一脉相承。设问的语气,有利于学生在近于一问一答的吟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学生的作对快捷而丰富。如:“陶醉也,百姓安康”、“欣慰也,政治修明”等等。
以上指的是孤立的篇章间单独的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能力的提升,可逐步实施综合训练。下面笔者结合平时命题中的对联试题来举例说明。

Ⅵ 吉林省语文中考题

我有06和07的
06吉林省中考语文文言文题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宋濂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 蒋士铨
??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③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③差():同,病愈。
?? 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2分)
?? 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
?? ① 手自笔录
?? 暇更录唐宋人诗
?? ② 尝趋百里外
?? 未尝寝
??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
??
?? 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
??
??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3分)
?? 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4分)

06答案
阅卷说明:
?? 阅读试题除9、15题外,均为开放性试题,下面所给答案均为参考答案。对于考生的答案,在意思对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表达;即使意思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对于有创意、有创见的答案,要给满分。
?? (一) 文言文阅读(15分)
?? 9、序或赠序;记。(共2分,每空1分)
?? 10、①抄写②曾经(共2分,每小题1分)
?? 11、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共2分)
?? 12、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共2分)
?? 13、围绕“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和“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 14、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共4分,启示2分,结合经历和体验谈1分,语言表达1分)

07中考语文文言文题

(二)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 家经典著作。(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衡于虑 而后喻
1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2、《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2分)
13、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3分)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梁: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少提一剑去乡里 位极将相
15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16、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Ⅶ 2010吉林省中考语文答案

北京时间 29日 14:05

Ⅷ 2011吉林语文中考《记承天寺夜游》

吉林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6.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

7.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

8.为宣传"世界环境日", 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

下联:

二、阅读(48分)

1.文言文阅读(15分)

1.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 代和 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悄怆幽邃 (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现了潭水的什么特点?(2分)

12.记承天诗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对月夜进行了描写,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美丽景色描绘出来。(2分)

13.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苏轼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①,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④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⑤。意适⑥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注释】①伏息:平息。②杖策:拄着拐杖。③乱流:横渡江水。④幅巾:古代男子用绢束发。⑤劳:慰劳。⑥意适:心情畅快。

14.子瞻至"中"闻"的意思是 分)

15.文内容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的原因。(2分)

16.了子瞻谪居黄州时出游之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

秦文君

温暖的童年的家令我永远怀恋,家里有爸妈,两个弟弟。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

这是一个很民主的家庭,爸妈不算特别富有,也没有厚实的积蓄,但是他们的收入能保证一家人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我和弟弟有新衣服,有玩具,有买书的零钱,每天有牛奶和糖果,也不必为钱担心,用现在的话说,爸妈属于中产阶级。

我特别想说说爸爸和我的故事。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一度认为爸爸太软弱,太慈爱,他从来不发火,一辈子也没看他有过对立面,总是心平气和。但其实爸爸教育孩子有独特的方式。

每个小孩都会惹出无数麻烦,我想我能够平平安安地成长成材真是不容易。我曾经非常淘气。记得当时家里住在一楼,有门有窗,但是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定一个规定,不准从门进出,还把门锁死了,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也不是好好地爬出爬进,窗户底下用各种席子卷起来,做成地道,还有陷阱。爸爸知道后对我们"抓大放小",说小孩都贪玩,只要我们安全,相互友爱,诚实,其他的就包容了。

我从认字起,爸爸就给我买书刊,我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在阅读的《红岩》,当时书名上的字我还识不全,就念成了"红山石",别人都笑了,而爸爸微笑着说:"她聪明,大概的意思并没有错。"后来我阅读了一些书,爸爸问我书里的情景,我都乐于叙述事件,描绘人事,从来不会串起来,也从来没有表达不清的时候,爸爸总是欣喜地倾听着,然后说:

"不错。"

有一阵我爱看有关公主的书,童话和民间故事都爱,只要里面提到公主。大多数的公主在书中都是善良而又高贵的,尽管公主常常不及皇后漂亮,权力也在皇后之下。但皇后是结过婚的大人,身上仿佛少了许多神秘的光辉;而公主却像星星,像百合花,最重要的是,公主会有人来求婚,我当时读得迷进去了。有一次,我忽然想造一座临时宫殿,在里面扮成公主。

这种事没法在家里做,因为弟弟们会打岔和捣乱,他们对公主的故事没有兴趣,周围有个带别样眼色的旁观者,会玩不出花样的。我和同样想做公主的同学去我家楼上的小伙伴家,在大房间中划出一块,作为宫殿的一隅,把阳台上的花一盆一盆搬进来,给公主赏花用,又把高背的椅子列成两队,给公主的侍女们坐,然后在床上布置楼台亭阁。床显得太高,于是又搬木方子搭台阶。其实已经弄得初具规模了,又想布置个荷花池,这样才多几分雅趣。千辛万苦搬来大木盆,往里放上塑胶荷叶,浇上两大桶水时,突然发现木盆漏水了,顷刻之间,水漫开来。房间里全浸了水,走路能踩出水花。我突发奇想,说干脆多放些水,做个龙宫内的公主。为了这宏大的目标,我们一桶一桶往里提水,可水始终积不起来,像有个吞水怪似的。正在纳闷,就听楼下的弟弟们狂呼起来,原来,水全渗下楼去,我们家闹起了水灾。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还继续给我买好看的公主书。

刚进小学时,我曾很抗拒学校,觉得老师太严厉了,我喜欢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所以常常从学校偷跑出来,到我家窗户下面的花园里鼓捣一些别的事,比如舀一勺蜂蜜洒在地上,聚集起几百上千只蚂蚁,然后全部圈养起来。爸爸劝我回归学校,把那些蚂蚁都放了,说那样它们高兴。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后来又有麻烦了,有一次我看到窗底下种的向日葵会跳舞--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真的会摇摆。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同学时,他们不仅不相信,还说我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向日葵跳舞。见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找不到认同感,又不愿意去学校。一天、两天不去以后第三天就更不愿意去了,决定做逃学的坏孩子。

爸爸要我去学校,可我特别要面子,害怕去学校被同学嘲笑。爸爸让我一定要面对这个难关。为了鼓励我重返学校,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我准备了两种糖,一种是给不为难我的同学吃的,还有一种是给问我为什么不来上课的同学吃的。比如有同学问我:"你怎么不来上课呀?"我就给他一颗糖说:"请吃糖吧。"如果他还继续问,我就再说,"请吃糖吧",又往对方嘴里塞一颗糖,爸爸说这个叫堵嘴的糖。这个办法很管用,我发现同学们问了几次后,就不再追问了。后来他们甚至忘记我这个不好的"前科"。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爸爸这种鼓励和温和宽容的方式是适合孩子的,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实际上是"无所不能"的,有潜力的。这个潜力有可能是偶然的时候被激发了,或者在偶然的时候被压掉了。

2007年年初,爸爸查出患了癌症且已是晚期,妈妈、弟弟和我都非常震惊。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们经常陪他,在一起谈很多东西。我们共同回忆起非常温暖的童年时真是有喜有悲,因为我们知道爸爸不久后就要去世了,医生诊断说他还能活三个月。

我们在一起回忆共同珍惜的岁月。儿童文学作家好像是天生的,对童年记忆力强,我连两三岁时舍不得爸爸去出差的事都能够记起。爸爸的病更让我深深沉浸在与他相处的往事中,很多已遗忘的人和事想起来了,原来不明确的故事,也通过跟爸爸的共同回忆知道了。

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它给了我写作的动力--爱,有父母之爱,有师生之爱,也有家人之间的爱,还有各种生活在周围的人的爱,也有读者的爱。那些温暖的事情,就如走在路上正好太阳照过来,就如坐在台阶上晒晒太阳,有爱你的人轻轻拍拍你的肩膀。温暖可能是非常细小的,这些温和的对待也许对别人来讲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依托,一个信念。

温暖的童年未必只有欢乐,其实也有无法回避的一些催人泪下的一面,比如见识人生的无常:童年时我最好的一个朋友,她是我心里藏得最久的一个秘密--我的朋友十来岁时从楼上摔下来,从一个美丽的女孩变成一个丑八怪,驼背、瘸腿。她摔下来后就不愿意再跟同龄人在一起了。我看到她时她整个人都被绷带绑着,可怕极了。我的童年除了面对人生的课题,还要面对时代的缺陷。当然时代只是文学演绎的一个背景,文学中人之间的相处,人的性情、性格,这些应该说是不受时代影响的,是一种永生的东西,许多忧伤的和美的东西也没有时间性,是永恒的。

(有删节)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积蓄( )(2)塑胶( )(3)潜力( )(4)演绎( )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他把这件事处理得轻描淡写。

(2)我用这个办法融入班级后,变得非常珍惜失而复得的学校生活,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19.文中"两个弟弟一个比我小一岁,另一个比我小两岁,他们像两只顽皮的小狗,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的叫声,不断地闯些好玩的小祸"一句对人物的描写细腻传神,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评析此句的表达效果。(4分)

20.请写出第三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21.爸爸以鼓励、温和宽容的方式教育孩子,文中哪些事能体现爸爸的这种教育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至少写出三件事)(4分)

22."我庆幸有个有太阳味的童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3.文中多次提到"温暖的童年",作者不以此为题,却用"当向日葵还会跳舞的时候"作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24.作者通过追忆童年往事,叙述了成长体验,抒发了人生感慨,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5分)

25.作者关注的第一本文学书是爸爸阅读的《红岩》,书中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你的阅读积累中,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中的哪一个人物?请写出书名、人物、并结合相关情节写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5分)

(1)书名:《 》 (2)人物:

(3)性格特点:

三、写作(60分)

26.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以心灵温暖心灵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1年3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旅游日当天,在徐霞客开游地浙江宁海,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了"2011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参与者亲身体会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徐霞客精神。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自幼好读古今史籍、图经地志,立志要"历九州,登五岳"。他22岁开始出游,在30多年的徒步旅行考察中,备尝艰辛,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将观察所得,按日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具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实情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Ⅸ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真挚

阅读全文

与2011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