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南方新中考语文

南方新中考语文

发布时间:2021-02-18 02:11:31

① 谁有2014南方新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答案

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没

② 谁有语文南方新中考的答案 我要名著和课内古文的

你网络一下啊

③ 求语文南方新中考2016 99到122页答案

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20分) 1.词中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惩罚(ch6ng) 征发(zh5ng) 哽咽(g7ng) B.宛转(w3n) 字帖(ti7) 温和(h6) C.祈祷(q0) 诧异(ch4) 踱(4) 2.作者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说出下边语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绘景物特点。 (1)“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这句话是从____角度来描绘的。 (2)“(海水)发出温柔的刷刷声。”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3)“晚来的晚风,清新而又凉爽。”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4)“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这句话是从____的角度来描绘的。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句中作者用了两个德语单词,其用意是 [ ] A.表现少年鲁迅很有学问。 B.表现少年鲁迅对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喜爱依恋之情。 C.表现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的性格。 D.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现出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可奈何之心境。 4.选择正确答案 (1)鲁迅为什么说百草园是他少年时的“乐园”? [ ] A.园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可以吸引儿童去观察、发现、探索其中的奥妙。 B.园内景物优美有趣,比三味书屋好玩得多。 C.在百草园里,能自由快乐地生活,用比照的方法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2)少年鲁迅为什么厌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 ] A.当时鲁迅年纪小,不懂得学习的重要,觉得学习限制了他玩的自由。 B.先生让学生记硬背,枯燥无味,还用打手心、罚跪来体罚学生,使少年鲁迅十分反感。 C.封建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符合儿童的求知心理,并束缚、毒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5.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B.……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安适:安静而舒适。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向上看。 澄清:清亮,杂质极少。 D.……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透明的,什么都没有。 6.画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并说明各表示什么?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3)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7.选择正确答案。 (1)对课文内容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晴和暖。 B.文中重点写人们的活动。 C.文中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 D.作者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了济南冬天的风少且小和天气的响晴。 (2)作者称冬天是“慈祥的”下面对这一说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冬天和蔼可亲。 B.这是拟人的写法。 C.用“慈祥”来写济南冬天的阳光。 D.用“慈祥”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暖。 (3)对“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迫切盼望春天。 B.不希望别的一切。 C.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D.表现人们的喜爱和满足,赞美冬天的美好。 8.对下面句中副词辨识准确的一项是 [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都像 B.一切都 C.都刚 D.都刚了 9.选择正确句意 (1)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的厌学心理。 B.表现小弗郎士是个经常逃学的孩子。 C.表现小弗郎士贪玩的特点。 (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 A.表现小弗郎士对普鲁士兵人憎恨。 B.表现小弗郎士的心理有了变化。 C.表现小弗郎士成为了一个爱国的孩子。 二、填空题(20分)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语 (1)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我这些课本,法语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喻体____ 本体____ 比喻词语____ 2.按要求答题。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本体是____ 喻体是____ 作用是____ 3.为下列句中加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 A.比喻做准备工作。 B.造酒的发酵过程。 C.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A.山被照得亮起来了。 B.草木萌发山色新。 C.积雪融化山湿润。 D.山得春雨,明朗润泽。 (3)抖搂抖搂精神。 [ ] A.振作 B.抖动 C.活动 D.振动、抖动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1)我的老师是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多么____的人啊! A.温柔 慈祥 公平 高大 B.温存 慈祥 公正 伟大 C.温柔 慈爱 公平 伟大 D.温存 慈爱 公正 高大 (2)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____;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____的支持! [ ] A.平凡 巨大 B.平凡 莫大 C.平常 巨大 D.平常 莫大 5.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 A.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那时的我,真好像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6.下列四句中,加粗词的词义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7.本文选取的主要生活片断的记叙顺序是 [ ] A.时间先后的顺序 B.地点转移的顺序 C.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 D.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 8.阅读答题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____(打 落 敲)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挡 近 拦 迎),教鞭轻轻地____(敲 打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1)从括号中选词填空。 (2)“狡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 [ ] A.是贬义词 B.是贬义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 C.去掉“狡猾”,文章表达显得平淡。 D.“狡猾”用在文中,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这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她爱我们 D.她也笑了 (4)这一段描述的主要事件是 [ ] A.蔡老师有一次打我的情景。 B.蔡老师对学生假愠真爱的情景。 C.“我”在课堂上的玩劣。 D.课堂上的笑声。 (5)“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中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 (6)写“她从来不打骂我们”却选择了打我的事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 (7)文中加粗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 (8)本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 三、判断题(18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散步》选自《南京日报》作者是莫怀成。 ( ) (2)《金黄的大斗笠》选自《中国青年报》作者是高风。 ( ) (3)《散步》表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 ) (4)《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一幅风雨图,图画中贮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 ( ) (5)《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欢愉、深沉的。 ( ) (6)《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写景散文,其中多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 2.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背影”,朴实的语言中饱含深情。 ( ) (2)作者把父亲的背影写得很精彩,使人读了既感到亲切,又获得美的享受。 ( ) (3)文中两次出现“聪明”一词,其实都是反语,是对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爱的反嘲和自责。 ( ) (4)全文共写了三次父亲的背影:一次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一次是买橘子之后,父子话别后混入人群的背影,还有一次是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出的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 ) 3.下列与所给例句表达方式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那里有金黄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A.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B.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C.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D.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②可别恼。③看,像____,像____,像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⑦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幅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____和____特点。 2.文中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和____两种修辞手法,分别从春雨的____、____、____三个侧面来描绘。 3.“可别恼”一句,“恼”的是____;“别恼”是因为____。 4.作者写春雨的特征,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着力渲染了一种____的氛围。 五、作文(22分) 题目:《我的书包》 要求:(1)要写得清楚、明白;(2)不少于600字。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1.C 2.(1)触觉 (2)听觉 (3)嗅觉、触角 (4)嗅觉 3.D 4.(1)C (2)C 5.D 6.(1)单单,限定动作或事物在极小的范围内;也,在此表示强调。 (2)特别,程度副词,在此表示超出一般的意思 (3)也许,表示不肯定的语气 (4)好像,表示状态;忽然,表示事物或动作,变化来得突然而又出人意料。 7.(1)B (2)A (3)D 8.C 9.(1)C (2)A 二、1.(1)小国旗 字帖 好像 (2)老朋友 课本 好像 2.(1)本体是春风 喻体是母亲的手 作用是体现春风温和的特征 (2)本体是野花 喻体是眼睛、星星 作用是不但写出了铺满原野的草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形态之美。 3.(1)C (2)D (3)A 4.(1)C (2) D 5.D 6.B 7.C 8. (1)落 迎 敲 (2)A (3)C (4)B (5)她爱我们 (6)为了更好地说明蔡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温柔慈爱的人 (7)不能,因为去掉后不能准确地表现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和爱学生的感情 (8)记叙、描写、议论 三、1.(1)×(2)×(3)√(4)√(5)√(6)√ 2.(1) √ (2)(3)√(4)× 3.C 四、1.细密、轻盈 2.牛毛、花针、细丝,比喻,排比,紧密、闭光、细长 3.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的可爱 4.安静和平 五、略

④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200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练习古文专题
一、(舟山)《马说》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
(一)(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执策而临之(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分)
(二)(9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19.⑴通“饲”,喂养(喂) ⑵鞭打(驾驭) 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对
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9分)
23.⑴跟从(跟) ⑵装满(装) ⑶背(背着)
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二、、(湛江))
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叫2题。(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猥自枉屈 猥: (2)以咨善道 诹:
(3)以彰其咎 彰: (4)此臣所以报先帝 所以: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伤先帝之明 盖亦以精力白致者
B.若无兴德之言 何陋之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夙夜忧叹 D.临表涕零

21.请将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

语文试卷 第5页 (共6页)
22. (1)选文第2段 “临崩寄臣以大事” 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2)从作者回忆的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4分)
答:(1)
(2 )

(二)阅读(吕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题。(6分)
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 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宁厨下儿曾有过 过:过失 B. 宁许蒙不杀 许:答应
C.蒙母徒跣山谏蒙曰 谏:进谏 D.属汝以大事 属: 通“嘱”,嘱托
24.请将“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
答:

答案:
18、(1)降低身份 (2)询问 (3)表明,显扬 (4)……的原因(每小题1分,共4分。)
19、D(A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以致”、“凭”;B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中的两个“顾”字的意思分别为“拜访”、“难道”:D中两个“效”字的意思都是“实现”。)
20、C(“夙夜”的古今义都为“朝夕”、“日夜”;“卑鄙”的古义为“地位卑微, 目光短浅”,今义是指品德低劣;“驱驰”的古义为“奔走效劳”,今义是“驱赶,奔走”;“涕”的古义为“眼泪”,今义是“鼻涕”。)
21、我在战事失败(或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受到委任(或奉命出使东吴)。(“于”、“际”翻译错误每个扣0.5分,缺主语扣1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2、(1)白帝城(刘备)托孤,兴复汉室(各1分) (2)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报答)刘备父子之情。(每层意思占1分。用文中的“报先帝而忠陛下”亦可。)
23、C(“谏”应为“劝说”的意思。)
24、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错译“兵”、“就”的意思各扣0.5分,句式不顺扣1分。)
25、吕蒙性格: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1分。答对性格中的一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F,吕蒙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分。)

三、
(扬州)《黔之驴》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⑤ 谁知道《2014南方新中考》和《中考总复习》在网上哪里能买的到给个网址拜托了急死人啊

请问,2014南方新中考是跟南方新课堂一样大吗?

⑥ 谁有2015南方新中考语文的答案 语文老师收了真的没办法较对答案 有的发来谢谢

去书店看一下

⑦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答题公式!!!!要全啊,不要随便复制的。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⑧ 谁有南方新中考 语文 醉翁亭记的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字音
环滁(chù)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 阴翳(yì)
三、通假字
四、古今异义词
五、词类活用
六、一词多义
七、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2、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3、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4、临于泉上者:靠近。
5、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6、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8、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9、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0、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11、醉翁之意 意:情趣。
12、深秀者:秀丽。
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15、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17、辄:就
18、弈:下棋
八、特殊句式
九、朗读节奏
1、佳木/秀而繁阴,
2、山行/六七里
十、理解性默写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十一、重点语句翻译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十二、课文内容理解
1、“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3、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5、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8、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9、第三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10、“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11、第③段写了哪些人?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写了滁人(游人)、太守、众宾。他们共同的心情是“乐”。
十三、开放性试题
1、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联:
3、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

下联:
*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⑨ 求八年级上册语文 南方新课堂 1到2单元的所有答案(拍照给我)谢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D (A.xuān;B.zhuó;C.dūn) 2、嶂 嶙 制 肖 伦 迥 3、(1)艺术 技术 (2)完美 (3)巧妙绝伦 (4)推崇 4、(1)打比方 (2)作比较 (3)摹状貌 (4)列数字 5、471.06元6、(1)在句号前加“的需要”(2)去掉“从”“中” 7略8、公共文化设施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25、迄今为止—A 无一例外—D 18.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26、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亮由同一块尘埃云互分离,返回原始状态。 凝聚而成27、①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 ②自转很快 (三) 28、人类总有一天会把“月球起源”的问题研究明白 19.克隆 (四)、29、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20.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或:美国科学家创造生命) 地步。30、辣度。或“辣度的测量”、“辣度的测量方逻辑顺序 列数字 法”。 31、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21.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9.①历史悠久。②结构精巧。③强度高,坚固耐用。④形式美。10.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11.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12.“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13.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二)14.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 15.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6.不能删去,因为它不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还说明三大殿在紫禁城中的主体地位。17.①‖②③④⑤ 总分式。
18.从外观到内部设施,从建筑格局到性质作用的逻辑顺序。19.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20.介绍了三大殿的建筑设施和性质作用。 (三)、21、A—③ B—① C—② 22、B 23、既不是(“不是”也可)„„也不是„„而是 24、去掉了就不是推测而是断定了
32、⑴ ③④;⑵ ⑤⑥⑦;⑶⑧。 33、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 34、吃辣椒的好处和越吃越想吃的主要原因。 三、作文(50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A(候—hòu) 2、匿 载 复 荣 策 斓 衷 劫 3、C 4.迟—晚 损害—损失 5、A 6、B 7.③⑤②④① 8.(1)气象学 物候 (2)《奇妙的克隆》 克隆 9.略 二:阅读理解(50) (一) 10、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11、大陆漂移造成了恐龙遍布全世界 12、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 13、由所有地球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主要陆地叫做“泛大陆” 14、A (二)、 15.作诠释 16.二氧化硅
17.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在超高压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6
22.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四)、
23、理应如此,实际情况远非如此,造成强烈的反差,
给人以警示。
24、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 25、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 26、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 27、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 修建集雨工程,安装集雨设施。 28、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 29、因为东部雨水充沛,而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 30、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三、作文(50分) 31题,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自拟

阅读全文

与南方新中考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