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2017中考语文语言运用

2017中考语文语言运用

发布时间:2021-02-08 18:47:20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指导与训练的答案

中学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 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

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㈡ 人教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
三、命题原则
1.以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为指导,以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为依据,以本届初中所用语文教材为主要参考内容,以近三年我市语文中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为基本标高,以水平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力求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中要选用适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6.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四、考试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根据人教版统编教材内容,确定中考语文科考试范围。
五、内容目标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1、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⑦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文学常识
(1)识记 A
①识记教材中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
②识记教材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3、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三个年级古代诗歌)。
(2)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之、其、是、尔、何、孰、安、者、而、虽、乃、且、也、则、焉。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①鉴赏古代诗文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意境。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现代文阅读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乙、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①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②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①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②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③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丙、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了解新闻、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3)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5、写作
能写生动、具体、感人的记叙文。
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标点正确,书写工整3分,不写错别字3分(错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三分。书写工整、美观3分;书写清晰、工整2分;书写整齐,无涂改1分)。
(2)发展等级
①深刻
透过现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六、考试时间与形式
1.闭卷、笔试。
2.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水平测试为辅。
3.考试时间120分钟,赋分120分。
七、试卷特点与难度
1.试卷基本特点
(1)试卷整体结构与2016年5月适应性考试卷型基本相同。默写填空和语言运用题将设选做题。
(2)试卷主体板块为第一卷选择题31分和第二卷主观题阅读与写作89分。
(3)客观题31分约占全卷分数的26%,其余为主观题。
(4)保留学科综合性,增加开放性试题。
2.试卷难度及比例
(1)整卷难度值预设为0.65。其中难度值大于0.7的试题约为20%,难度值在0.60-0.65之间的约为65%,小于0.60的约为15%。
(2)作文50分,不设审题障碍,内容开放
八、卷型结构
板块安排。2016年中考试卷仍按三大板块安排考查内容。第一板块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兼及运用。第二板块主要考学生阅读能力,试题多为理解运用方面的内容。第三板块作文。作文只考一篇大作文。原则是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完试卷,考出较好的成绩。
九、试卷部分知识点和考点要求提示
1.积累:主要考查学生背诵默写掌握情况,内容以课内古诗文为主,兼及常见成语、熟语、谚语、歇后语等。
2.见识:常见的社会热点问题、重要的宣传口号,特定的图画、标志,不能遗忘的重大事件。
3.拼音:熟悉拼音方案,了解普通话的基本常识,会依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拼音。
4.字词:会使用字、词典。了解汉字的部首结构和演变形态,能写一手美观工整的好字。掌握词语的基本构成形式,能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区分词语的词性特点,正确运用词语组词造句等。
5.句子:掌握句式变换的多种形式,如单复句变化,句式的语气变化,句子的长短整散变化等。
6.标点符号:常见常用的标点符号。重点掌握问号、破折号、引号、括号、冒号等。标点符号在作文中考查。
7.文章阅读:①以课本外当代的一些时文美文为考查内容,拟题时重点突出阅读、理解能力的内容。②古文考查以教材内容为主,多考查对文章或语段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对常见实虚词的古汉语语法现象简要分析,了解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含义,品析美点,简要评价古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
8.诗歌欣赏:题型与2016荆门5月中考适应性语文试题考卷中呈现的考查内容相类似,2016年选出课本中的45首诗词作为中考诗歌鉴赏篇目的考试范围。。
9.综合性学习题:形式与以往荆门中考卷中呈现的考查相类似。注重语言的正确、优美及合乎事实与情理。加强材料分析与信息提炼、图表观察与分析、口语交际与表达、各类突出热点的综合性学习。
10.作文:要求写人形象鲜明,写事内容具体,写景生动形象,评述有理有据。记叙文务求生动,议论文不讲空话大话,说明文条理清晰。作文侧重记叙文的写作,以命题和话题作文为主,鼓励思维创新。下列记叙文与议论文的评价标准,供写作时自我参考。

㈢ 中考语言运用试题解答

1开场白,
同学们,翻开初中语文课本,只要你稍稍留意就会有这样的发现,回没有哪一个作家答的作品像鲁迅先生的那样频频出现,也没有哪一个作家像鲁迅先生那样经过我们多年的学习生活后在我们的脑中、心中这样鲜活起来。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理解鲁迅先生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比如:①鲁迅:凭借其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在中国大地上踽踽独行。②鲁迅:站在一边的战斗者。③鲁迅:明知前方遍布荆棘与坟墓且已然遍体鳞伤却固执前行的过客。

㈣ 历年的语文中考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急吖~~要6个

全国(部分)语文中考语言运用试题集粹1.请用相关成语替换划线句子,使文意表达更为简洁。
黄山——我国完美的山水旅游胜地,果真是很好,不是空有虚名()。那里,山山相连,重重叠叠( ),绝壁峡谷,花树如炬,清泉激石……引人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2.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并在小方格内加上标点。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3.阅读下列四则文字材料,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句话。
①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②“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于2004年5月3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③一位著名学者在自述中写道:“在家乡,我在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④社论《父母亦师》、评论《和孩子交朋友》。
( 摘自2008年6月1日《人民日报》)
4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②上联:
下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5、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兔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4分)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里,负担不起医药费。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 ;他 ;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记得了全国人民永久的敬意。6、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3分)(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答案1.名不虚传 重峦叠嶂 流连忘返 2.②④①③ ; ; ; 。 3.例:①教孩子学会做人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②家长言传身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4 例: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 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江西省 5、要求合理搭配材料内容,组织两个转折关系的句子,语言通顺。每个句子2分,答案只要合理均可给分。答案示例:他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却无暇照顾自己的女儿。 他捐赠钱物近300万元,却在身患绝症时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有179个孩子称他爸爸。6、(1)要求点明节日名称和相应习俗,并说出其寓意。答案示例: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2)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㈤ 初中语文语言运用,有答案,10道,急用

一、读图题型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单位举办了“‘北京2008’全国大学生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下面的组图就是在这次大赛上获金奖的作品。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说明。(提示:招贴画上的汉字依次是“高”、“快”、“强”)。

解析:这道题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在语文中留心生活,它不仅考查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思考、概括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而很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其次,解答此类题要运用观察与分析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习、欣赏书法的过程,读图时要仔细,要以画面为基础进行联想、想象,要能从汉字书写的美感中读懂图画的整体思想,切忌“浮光掠影”。如字面上人物呈运动形象,则表明奥运会是体育盛会,或分别诠释了“高”“快”“强”三个字的内涵。作为背景的三个汉字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一种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此外,这三个汉字用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体现中国文化特色,也表示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二、探究题型

“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资料,说说你对“绿色污染”的理解。

资料一: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资料二: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损失。

解析:在解题过程中一般应经历解读材料、提出假设、多方探索、组织答案五个阶段。首先,要仔细阅读提供的语言材料式图片,明确探究的问题。第二,考生在情境阅读中,要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对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第三,从提供材料的多个方面去思考、分析,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从多方面盘活探求解决问题的思维。第四,用简明精炼的语言把自己探究的结果表达出来。答案可拟为:外来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外来”“植物”“影响”为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意近即可)

三、创制题型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集创制对联和书写考查于一体的中考题。该题以时政资料为载体,熔时事、书法、文学于一炉,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答题时要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对联创制。此外还必须明白撰写对联的要求,即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或相近,句子结构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四、论辩题型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把辩论引入考场,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才能,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这道题以名著《西游记》为载体,以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唐僧和八戒为论辩对象,让学生亲自感受理论论争的乐趣,改变了考生线性思维方式,增强了探索欲望和内在的学习要求,体现了命题者十足的人文关怀。针对反方对八戒缺点的阐述,考生提出正方的观点也要作必要阐述、论证,并且要有相应的材料作依据。因此;考生事先必须占有资料。熟知《西游记》内容,这样才能充实自己的观点。其次,辩论要求在立论上力避一般化,要独辟蹊径,击破对方所持的观点,令对方防不胜防。

附参考答案:示例: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五、简介题型

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____________作品名称:《___________》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解析:撰写颁奖词则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限制性表现为:一要概述人物主要事迹;二要反映人物性格;三要语言通顺;四要恰当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其中前三点题干中已有明确要求,后一点则是隐性要求,考生必须从“参考资料”中悟出,因此这道题可以说是开而有节,放而有度,既给考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又给评卷者以科学的评判尺度。总之,这道题既考查了考生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和严密性,又检测了考生的文化底蕴、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可谓一举几得。

参考答案示例:孙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六、解说题型

根据下面天气预报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人性化的提配。(30字以内)

西双版纳晴25℃~32℃

昆明多云转小雨7℃~12℃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以电视文化为载体,以语言运用为考查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语文。解这道先要分析西双版纳和云南两地的天气差异,通过阅读提供的材料可知,西双版纳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而昆明则天有阴雨,气温较低,所以有必要提醒游客携带雨具和御寒衣物,而且表述语言要具有人文关怀,温情提醒的特点。

《语言的实际运用》题型简析(一)2007年03月09日 星期五 19:56《语言的实际运用》题型简析(一) 随着考试命题由单纯地考查知识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转变,语言实际运用的考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是语言技巧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运用能力,其核心是语言表达能力,它要求学生能根据特定的语境,敏捷、准确地把握相关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语言加以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富有艺术性。

近年来,出现于试卷中的这类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文字概括题

【题例】 那一年,国家正式决定,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8000万亩防护林体系;从新疆到黑龙江,沿着万里风沙线,营造⒈42万里长的大型防风沙林带,形成“绿色万里长城”。

【指导】 这类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也就是要对这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压缩,提取最重要的信息。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⒈排除多余信息,提炼出精当内容;

⒉善于组织语言表达,做到通顺明了,无语病。

【分析】 题例中的内容以事件为主,而且包括两个分项内容(根据分号判断),即“建设防护林体系”,“营造防风沙林带”。另外,事件的施动者“国家”不可少,“万亩”、“万里”形容路线之长,这些均为精当的内容。

由此,这则消息可概括为:国家决定建设万亩防护林体系和营造万里防风沙林带的“绿色万里长城”。

【训练】 我国新一代质优价廉的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机,将于今年10月份全面上市。据介绍,这种精密显像,无闪烁的保健电视机,是引进美国先进的视频芯片生产的。这种芯片能将原来电视的隔行扫描变为逐行扫描,与电脑显示相同,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电视机存在的画面闪烁的清晰度差的问题。

(精当内容:我国新一代质优价廉的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机,将于今年10月份全面上市。)

二、图表转述题

【题例】 读下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状况

年份 1764年 1840年 1949年 1982年 1995年

人口 2.1亿 4.1亿 5.4亿 10.3亿 12亿

一从总体上看,自1949年至1995年,我国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自1982年至1995年,我国人口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 这类题,要求能够从图表中看出各项数字、事物之间的关系,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用简明的语言转述图表的内涵。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⒈能准确把握图表信息(纵,横比较)

⒉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分析】 题例中的图表从总体上看,数字很重要,其发展趋势均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中可填上“迅速增长”;二中可填上“稳步增长”或“增长速度减缓”。

【训练】 观察下图,用简洁的语言转述得到的启示

人 → 从 → 众

↓ 利 ↓ 用 ↓

森 → 林 → 木

(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了人均自然资源的相对减少。) 三、语言的衔接连贯题

【题例】 体会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句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________。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________。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谢;心理的青春也许更可贵,如苍松翠柏,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指导】 这种题型,要求联系上下文的语意,话题保持统一,切合语境。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⒈保持上下文话题一致

⒉语句间的自然顺畅

⒊句子前后照应

⒋表达合乎事理,切合语境。

【分析】 题例中的第一空很明显与上句形成对偶,所以可填上“那是用精神来衡量的”;第二空与前一句很明显是对比关系,扣住年龄特点,所以可填上“年华已逝却壮心不已而朝气蓬勃,年老了却永远年轻”。

【训练】 根据上下文文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我理解黑夜,因为我渴望白天;

我理解懦弱,___①_____。

我理解小草,因为我渴望绿色;

我理解贫乏,____②____。

(前两句要求填的内容相反,相对,所以①中可填上“因为我渴望刚强”;后两句要求填的内容相关,所以②上可填“因为我渴望充实”。)语言的实际运用题型简析(二) 一、仿写题

【题例】 仿照下列句式的特点,续写三个句子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指导】 仿写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它要求模仿例句造句。解答这类题,应做到:

⒈找准例句句式特点

⒉仿写句子的内容与例句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合理通畅。

【分析】 题例中的例句的特点我们可归纳为:“本体(书)+喻体+内涵”语句格式,所以我们还可以续写为:

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

书是最好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的人生等

【训练】 凭语感,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啊,友情!人间怎能没有你?愿意你像和煦的阳光,常常照耀我们的胸怀;愿你像清新的空气,时时输向我们的心房;_______________。

(特点:“喻体+内涵”;句式:“愿你像……,……。”所以根据特点我们可仿写为:“愿你像甘甜的泉水,刻刻温润我们的心田”等。) 二、寓意揭示题

【题例】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有一天,戴着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邂逅,她们互相怂恿道:“咱们到海里去游泳吧。”于是她们脱下面具,在海里游泳。

过了一会儿,丑回到了岸上,戴上了本来属于美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接着美也上来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______________。

【指导】 这类题,往往是先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最后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个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即寓意。而寓意往往对我们的生活或指导、或鞭笞。解答这类题,重在一个“悟”字上,具体来说:

首先,应认真读明白故事;

其次,从故事中找准切入点,即领悟;

最后,用一句简明流畅的语言归纳寓意。

【分析】 题例中故事应抓住两个对象“美”和“丑”,找准一个切入点“面具”,然后领悟戴错面具后美和丑的关系。即得出:“世上有些人常错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

【训练】 读下面一段话,概括你得到的启示

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

(不能以貌取人;“外表的漂亮不能代表本质”等) 三、定义提炼题

【题例】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防护林”下定义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指导】 这类题,它所给的是一段诠释性的文字,要求我们从中提炼关键信息,运用定义来说明对象。解答这类题,应做到:

⒈找准特征(本质特征,区别特征)

⒉定义格式(“××是……”或“……叫××”)

【分析】 题例中防护林的本质特征是“许多林带”,它的作用和特点就该是区别于其它的区别特征了。所以我们可以概括为:“防护林是能减小风力,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训练】 根据文字内容给“沙尘暴”下定义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以上几种题型,是近年来出现在试卷中较为频繁的,但随着考试制度和试卷命题的不断改革,语言实际运用,这类更为新颖、更为科学的形式会不断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能抓准信息,结合我们平时的语言积累,多训练,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最后补充一点,这类题的答案一般来说不是统一固定的,它考查的是我们的主观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可因人而异

阅读全文

与2017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