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生必掌握的实词与虚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三、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
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 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④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四、复习“然”
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然”用作形容词,译作“对的”、“正确的”。如: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4.“然”用作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五、复习“则”
(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③至则无可用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复习“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七、复习“以”
(一)“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以天下之所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八、复习“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
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九、复习“焉”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②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者说》)
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复习“何”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为学》)
(二)“何”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用作复音虚词。
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何以” 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十一、复习“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为”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
十二、复习“若”
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捕蛇者说》)
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
十三、复习“且”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2.译为“姑且、暂且” ,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四、复习“虽”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2.“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十五、复习“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 。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论语>八则》 )
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示感叹语气)(《捕蛇者说》)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陈涉世家》)
④死国可乎(表示商量语气)(《陈涉世家》)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六、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文言文专题复习——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例如: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D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E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F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发于声(《孟子》二章)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G
由是感激(《出师表》)
感激:(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深刻地感谢。)
两股战战(《口技》)
股:(古义:大腿。今义:臀部。)
夜篝火(《陈涉世家》)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崐。)
H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J
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
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K
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开张:(古:扩大。今:(店铺)开始营业)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L
烈士暮年(《龟虽寿》)
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Q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崐一事实的连词。)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情:(古:实情。今:感情。)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R
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
入:(古义:国内。今义:进入。)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S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虽人有百手(《口技》)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春社近(《游山西村》)
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T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汤:(古:热水。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临表涕零(《出师表》)
涕:(古:眼泪。今:鼻涕。)
W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X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惟吾德馨(《陋室铭》)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Y
而后喻(《孟子》二章)
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引喻失义(《出师表》)
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不宜异同(《出师表》)
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相同。)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Z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钟:(古义: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何坐(《晏子使楚》)
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
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❷ 初中虚词大全
初中不考什么语法的 不过你问就好好说拉~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❸ 中考五大虚词分类归纳
一、 之
1,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悉以咨之先帝称之曰能肉食者谋之公与之乘名之者谁天下顺之固以怪之矣名之者谁环而攻之而不胜天下顺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终守之 长跪而谢之
2, 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以伤先帝之明山间之四时也山水之乐宴酣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三里之城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冷光之乍出于汝心之固 虽我之死 汝之不惠 吾妻之美我者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怅恨久之 心乐之
3, 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何陋之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何罪之有
二、 其
1, 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代物代事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百姓多闻其贤苦其心志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乡人曰 望其旗靡谓其妻曰
2, 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其喜洋洋者矣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三、 以
1, 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根据、因为、拿、把、按照 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不以物喜(因为)悉以咨之(拿)必以分人(把)咨臣以当世之事(拿)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以君为长者(把) 今吾以十倍之地(用)
2, 连词
(1)、表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杀之以应陈涉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彰其咎以告先帝之灵 以激怒其众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相当于“而”。 例:卷石底以出
3, 其它
(1),以为:译为认为例,或以为死
(2),所以:a,用来之意,
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动心忍性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 乎
1,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亦不可以已乎!
2, 介词(一般用在句中):例,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者
五、 虽
1、即使之意。例,虽有千里之能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不能察 虽我之死 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千里不敢易也
2,虽然之意。例,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 然
1, 代词:这样。例,吴广以为然然,胡不已乎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虽然,受地于先王 谓为信然
2, 作词尾:……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满目萧然
3, 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操遂能克绍
七,或
1, 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 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3, 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 介词 可译为:向、对、替、被、给、当、为了、由于 等等。
如,士卒多为用者山峦为睛雪所洗公输盘为楚造云梯
2, 动词:如,为坛而盟(筑)酿泉为酒(酿造)谓为信然(是)
3,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
九,者
1,解释为:……的人,……的事,……的原因,……的……
例:肉食者谋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二者不可得兼
2,表停顿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泉而茗者
3,……者……也句式,表判断。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4,语气词,一般“者也”或“者矣”连用。例: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喜洋洋者矣
十,于
主要作介词,只是意思不同。一般相当于:从 到 在 比 给 自 向 对于 等等
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困于心衡于虑(在)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比) 战于长勺(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告之于帝(给)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从)
十一,而
1,顺接。有表承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等。
例:既醉而退 执策而临之 久而乃和 潭西南而望 而年又最高 杂然而前陈者 溪深而鱼肥 日出而林霏开 长跪而谢之
2,转接。
例: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不知人之乐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❹ 初中语文要求掌握的虚词有那些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其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之 1、代词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们)。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之:代孔文子)。 B、指示代词,译为“这”“此”。诲女知之平(之:代这个道理)。 2、助词 A、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表领属关系,译为“的”) B、用在主谓短词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何陋之有? D、凑足音节,无义。怅恨久之。 3、动词:译为“去”“往”“到”。吾欲之南海(到)辍耕之垄上(去、往)。则 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而连词 1、表顺接 A、表顺承关系,译为“然后、就、便”。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B、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学而时习之 C、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匣而埋诸土 D、表顺承关系,可不译。贵人过而见之 E、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地”。漫漫而游 F、表并列关系。泉香而酒冽 2、表转接,相当于“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焉 1、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且焉置土石? 2、兼词,相当于“于之”。必有我师焉(焉:在里面) 3、语气词,用于陈述句后。寡人反取病焉(焉:啦) 4、用于句尾,表停顿,相当于“啊”“呀”。有子存焉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怡然自得焉 6、句末助词,无义。因以为号焉其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其实味不同(它们的)。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其中的”。其鸟昏与庸无以异也(那) 3、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其如土石何?然 1、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吴广以为然 2、是的,对的。昭阳以为然 3、转折词,然而,但是。然往来视之 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环堵萧然。者 1、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贫者语于富者(……的人)。 2、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者……也”译为“是”。陈胜者,阳城人也。
❺ 求中考语文八个虚词的具体用法:之 其 而 以 于 为 则 乎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五、【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o氓》
六、【之 】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
七、【于 】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八、【则 】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九、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❻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那些需要全背吗
不需要,你需要掌握的是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至于哪些重要,你可以问老师
还有,特殊句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也要掌握,
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并且要围绕书本
❼ 中考必考的文言虚词有哪些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如: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如: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又数刀毙之《狼》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
在河之洲,山之僧,智仙也。
④ “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 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马之千里者。
2. 者
①结构助词。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如: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译为“……的原因”。 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如: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其
①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如: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 《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②指示代词,这,那。如:专其利三世(这种)。
③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如: 其如土石何 (加强反问语气);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4.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 却。如: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述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未有问而不告 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
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如:面山而居。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如: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如: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如:挟天子而令诸候 《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如:国险而民附 《隆中对》;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⑧表承接,并且。如:默而识之 《论语·述而》;野芳发而幽香。
⑨表假设,如果。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⑩表并列。如:溪深而鱼肥。
5. 以:
①介词,译为“从、由,把、用、拿、用来、拿来,因为,靠、凭借、根据”。
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出师表》;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出师表》 ;
悉以咨之 (拿来) 《出师表》 ;以衾拥覆 (拿来) 《送东阳马生序》;
生以乡人子谒余 (用) 《送东阳马生序》;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出师表》; 必以分人(拿) 《曹刿论战》;
扶苏以数谏故 (因为) 《陈涉世家》;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出师表》; 以中有足乐者 (因为) 《送东阳马生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 )《送东阳马生序》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以其境过清(因为)。
何以战 (靠、凭借);必以情 (根据)《曹刿论战》。
②连词。如:遂许先帝以驰驱(表目的,为) 《出师表》。
③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如: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
④连词,表顺承。如:以光先帝遗德 (来)以咨诹善道 (用来)《出师表》 :无从致书以观 (来)《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便)《岳阳楼记》 ;以激怒其众(来、以便)《陈涉世家》;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至), 以伤先帝之明(以至)《出师表》。
⑤动词,认为。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⑥副词,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6. 则
①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
②副词,那么。如:则凡可以求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则霸业可成 《隆中对》。
③连词,表假设,若,如果。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之 《孟子二章》;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④连词,表转折,却。如: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⑤连词,只是。如: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7. 于
①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
②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③在。如: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④到。如: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⑤从。如: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❽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有哪些虚词,初中的
常见文言虚词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1、 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 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 助词 分两种情况:
①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一、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
文言实词的一般知识包括: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二、虚词就是助词、代词之类的.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例句主要以四、五、六册为主)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
追问:
不要这么多啊,老师说只有5个
追答:
初中常用的五个虚词(以、而、之、其、于)
❾ 中考必考文言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回序》
《岳阳楼记》、答《醉翁亭记》、《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马说》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的古文很重要。
我觉的虚词考的很少。好像《愚公移山》里有一个,记不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