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2013南通市中考语文

2013南通市中考语文

发布时间:2021-02-06 02:29:59

㈠ 2013南通市中考调研试卷语文试卷是谁出的快告诉我!!!

教研室老师一起出的。

㈡ 2012或2013年南通中考总分是多少

750分,含体育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含听力口语3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政治50分,历史50分。谢谢!

㈢ 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给个网来址,自你自己去看看。http://www.hnqyjy.com/Soft/ShowSoft.asp?SoftID=62177

㈣ 江苏省近五年的语文中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09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像__那样生活》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一丝惬意心中来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面对自然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作文题:有一句话我总想说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传递》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作文题:文学是灯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今天真好

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作文以“心灵的脚步”为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让自己奔跑起来》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作文:以“呵护”为题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和你在一起
2010
南通:“倾听”话题

淮安:“认识自己特长”话题

淮 盐城市:“____让我陶醉了”

连云港:“协作”话题

扬州:“超越自我”话题

泰州:“掌握在自己手里”话题

镇江:“镜子”话题

宿迁:我渴望……

苏州:心事

无锡:珍惜生命

常州:“接受与付出”话题
2011,2012。2013见http://www.zhyww.cn/zhuanti/2013zhongkao.asp
可追问,,,
满意请采纳。

㈤ 南通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1.澎湃 珍惜 释放 解析:此题考查拼音的拼写和汉字的书写平时注意积累即可比较简单
2.不可或缺 解析:“不可或缺”指“不能缺少的”“不可理喻”指“不能句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根据句意,应选择“不可或缺”
3.去掉“极其”或“无限”解析:此题考查语病的修改此句中“极其”“无限”语意重复,修改时,删去任意一个即可
4.略 解析:此题考查综合表述(1)内容与青年人拼搏有关即可(2)考查对申请书这一应用文的把握完成时注意内容和格式即可(3)根据题意,完成此题时,除了突出名著的主要内容外,还要适当联系主人公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5.(1)长河落日圆(2)谁家新燕啄春泥(3)却话巴山夜雨时(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5)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此题考查课文原句默写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比如,不要把“啄”误写成“豚”
6.首联使用想象、夸张等手法,用“凿破”“拍”等颇具表现力的词语描绘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语言的赏析完成时,要注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概念,赏析时,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首联”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7.抒发了诗人面对浩瀚水面时眼界开阔、心胸豁然开朗的欣喜、赞叹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蕴含情感的把握此句中,作者面对大海发出了感慨自己面对的大多是江湖,现在面对大海才感觉眼界大开,所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豁然开朗的情感
8.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9.(1)简陋(鄙陋) (2)到(3)命名(4)等候,等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11.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报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达了作者安乐道的人生态度
12.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解析: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
【附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13.我们应该正确对竺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完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 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根据题意,论点要自己概括此文主要论述面对荣誉的态度完成时可围绕此内容进行概括
14.文章从莫言获奖感言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观点,同时作不事实论据,认证了文章观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举例作用的把握在议论文中,引用故事、诗句、名人事例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或者论点,同时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15.作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应该清醒为与理智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的观点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根据题意两段话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而且居里夫人的例子是从正面进行论证的,牛顿的例子是从反面进行论证的完成时,可用“运用了举例(事实)论证、证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的句式回答
16.略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对莫言的“清醒”作简要分析,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明确、合理的见解即可
17.感恩、亲近、热爱、敬畏、尊重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作者情感的把握根据题干提示:“流露”完成时,应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能反映作者态度的语句比如,第④段中的“感恩”,第⑤段中的“亲近”从第⑧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当然,阅读完本文后,还可以感知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8.与大自然赋予自己的独到感受形成对比,使作者表达的回归自然的情感更加强烈,为下文表达自己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感情作铺垫解析: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把握一篇文章要表现A,但是又写到B,往往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而突出A完成此题时,可用“作者把A和B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A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一句式回答
19.通过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的情状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赏析完成时,可从修辞、表现手法、动词、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就画线句而言,“听着”有了想象的手法,“合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羽毛”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内容而言,此句主要是突出“我”当时陶醉的状态
20.我们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在大地的滋养中生长;我们应该感恩自然、敬畏自然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把此句分成若干短语,然后进行解释
21.儿童的特质是纯真、友善、敬畏、不自私、不贪婪;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如稚童般地对待自然地,敬重自然,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晶看到更多,才能享受自然,从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神奇与美丽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完成此题,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像“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
22.思路点拨:此题是一道有提语的全命题作文通过审题可知,文章要求写一种在记忆深处的声音
根据提示,大自然中的天籁可以入文;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也可入文;书声、歌声、抚琴声可也入文但是选择的材料一定要能打动人心,留在记忆深处,它能给人力量或者某种启示,能够温暖人生

㈥ 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0年南通市中考语文答案
1.智慧源泉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和字形的书写能力。比较简单,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2.①志在千里②便引诤隋到碧霄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长风破浪会有时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析:①一④为一般性默写填空。注意②“霄”不要误写为“宵”;③“识”“燕”不要误写为“似”“雁”。⑤⑥为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⑤抓住题干中的“深情厚谊”;⑥抓住题干中的“博大的胸怀喜迎八方来客”。书写时,注意⑤的答案“天涯若比邻”中的“涯”不要误写为“崖”。
3.B解析:此项中的“沸沸扬扬”是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这里用来形容新生活,不合适。
4.①表达了诗人闲居时恬淡的心境和对田园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 ②示例:推开门,两座郁郁青青的山峦殷勤而急切地扑人眼帘,满眼翠绿,令人心旷神怡。(将“两山排闼”理解成“两山像推开门一样”亦可) 解析:①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把握。阅读诗歌后,我们可以读到诗歌所描写的都是田园景色,茅屋、花木、水田、山。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该诗抒发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②考查对诗句内容的把握。
根据注释,可以知道“排闼”是“推开门”的意思。另外,题目要求答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完成时,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5.①示例:金箍棒——“齐天大圣”孙悟空,挥舞这把金箍棒,横扫妖魔鬼怪,打通取经之路。 人力车——就是这辆人力车,祥子为了生计,曾拉着它在烈日和暴雨下“拼命”。 绿色礼服——这是韩麦尔先生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穿的一件漂亮的礼服,它见证了韩麦尔先生一腔爱国深情。 ②【主题帖一】示例:我认为鲁智深不是一个粗人。他拳打强占民女的镇关西,是伸张正义的侠义之举。 我认为鲁智深是一个粗人。他路遇不平,不是诉诸官府,而是鲁莽冲动,拳脚相加。 【主题帖二】示例:我认为汤姆离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对教会学校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反抗,符合儿童喜欢幻想、喜欢历险的天性。 我认为汤姆离家出走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他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也没有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解析:①考查了对名著内容的把握。完成时,可根据示例,先写出该物件的使用者,然后写出该物件的作用。②同样考查了对名著内容的把握,但是与上题的角度不同,是从对人物及其行为认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具体作答时,要求观点鲜明,也就是要对人物或人物的行为作出判断,然后再进行分析。比如主题帖一,首先应作出判断,是粗人或不是粗人,然后再结合鲁智深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 6.目的: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把火星变成地球环境)。方法: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应首先找到依据。目的的依据在第①段中,方法的依据在第④段中。仔细阅读,即可得出答案。
7.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可能”,就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这与事实不符。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把握。完成时,一般可分为三步:①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可能”表示猜测;②进行具体说明,去掉“可能”,说明火星上一定存在着二氧化碳;③如果去掉,就与实际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关键是前两步。
8.示例:①可行。因为有证据表明,火星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和水,具备改造成地球环境的条件;此外,人类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②不可行。因为关于火星上存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可能,再有,实现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的结果不得而知,需要多少费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解析:此题看上去很复杂,但实际上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完成该题时,首先应确定改造火星的计划可行还是不可行,然后在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作为理由。
9.文章从爱因斯坦的故事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敬重里子”的话题(或:同时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中心论点) 解析:作为一篇议论文,爱因斯坦的故事肯定是作为一个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的,其次,它出现在议论文的开头,所以起到引出本文论题的作用,另外议论文本身很枯燥,引用故事,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l0.示例:①居里夫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提炼出了镭这种放射性元素。 ②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 解析:此题考查了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所举的应该是前人的事例;要写出“里子”的特点和含义,“里子”是学问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要写出对后人的影响。
ll.示例:晓光,一个人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对自己的“包装”上,不是太好。因为光靠面子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有了博识的学问和对社会非凡的贡献,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解析:此题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完成时,首先要有称谓,劝告时只要围绕“真正的‘酷’来自内在的精神品格(内涵、修养、品德)”或“真正的‘酷’来自学问水平”等适当阐述即可。语言要得体,语气委婉。
l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眼巴巴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为下文写这种急切的心情作铺垫。
l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好雨”,即春雨。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找得出来。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焦急心情。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应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然后对该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才是该句抒发的情感。
l5.不设统一答案。围绕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适当阐述即可。 解析:此题从比较阅读的范畴,考查了对三段文字抒发情感的把握。因为题干中提示“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所以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l6.①拥被/覆双足②缈何托焉解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注意几个原则:主谓宾分开;句中有连词,如在句中,则在连词前停顿,如在句首,则在连词后停顿;划分停顿后,还应注意朗读时是否别扭。不过,像第①句比较特殊,整个一句其实是个并列结构,有两个动词,所以在第二个动词前停顿。
l7.①放,摆放,陈列②懈怠,松懈③到④曾经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常用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平时应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意比较和联系。
l8.①(母亲)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 ②我睁开眼睛看着母亲的脸。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逐字翻译,字字落实。①“令”“之”是关键词;②“张”“面”是关键词。
19.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儿子学习不认真,母亲觉得无法向孩子的父亲交代,心里焦急。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儿子学习辛苦,母亲感到心疼。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20.示例:①认同。文中母亲不辞辛苦,陪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和殷切的期待。 ②认同。文中母亲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但她的出发点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对儿子的爱也是深沉的。 ③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要求过于严格,儿子稍有松懈就责打他,夜深了,还把儿子摇醒了学习,这对儿子的身心是一种
摧残。 ④不认同。母亲对儿子的学习管得太死。不利于儿子的学习,也不利于儿子身心的自由成长。⑤母亲对儿子的教育,其良苦用心令人感动,足见其对儿子成才的渴求心理,但是在教育中的方法近于残酷,有损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严母教读》参考译文: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松懈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睁开眼看着母亲的脸,泪水正淌落,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21.略

阅读全文

与2013南通市中考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