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12辽宁辽宁语文高考

12辽宁辽宁语文高考

发布时间:2021-01-26 10:45:05

1. 2012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立意

2012辽宁省高考作文立意
2012年辽宁高考作文
2012高考作文
2012高考作文素材
:今年辽宁作文果然跟前几年一样,让考生根据一段素材自拟题目作文。而素材的关键词大意为“音乐家应该隐藏在音乐背后”,引申义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在东西,而不该是美丽的外表,要关乎心灵成长,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能懂音乐家的话就不会跑题
高考专家林淑芬认为,高考作文一般不可能为社会热点,押中作文题几乎不可能。总的来看,作文题难度有点大,考生要在分层次思维上下工夫。作文靠的是考生平时积累,文学功底,生活积淀以及思维的成熟。
沈阳二中语文组组长、沈阳市名师于宝山认为,考生作文角度可以靠到价值观上,为人应该追求什么,是华丽的外表还是内在的修养,是名利还是高境界。
对于今年的辽宁高考作文,于宝山认为还是相对好写,因为作文的点睛之处就在音乐家的那句话上,只要能正确理解音乐家说的“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这段材料作文通过很多方面来印证主题,如衣着朴素对应衣着华丽,再如音乐家说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再者就是有人佩服,有人感叹,人生中许多事都是这样。于宝山解释说,只要理解了这段话的真正含义,考生写的作文就不会跑题。
要想得高分
需有现实素材
于宝山认为,今年辽宁作文题出得好,有社会意义。高考不仅仅是一种对学习的阶段性测量,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
“如果接触社会不多,想得高分也不容易。”于宝山说,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首先得有观点、有看法,其次是得关注社会才行。如果作文中能够引用一些紧贴主题的社会热点,相信分数会很高。
有考生通过逆向思维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认为音乐家应该穿好一点儿,这样才是尊重观众。于宝山则认为,考生不能主观制造观点,因为材料里写的是衣着朴素,不是衣着破烂,并没有不尊重观众的意思。
与别人观点不同
也未必跑题
高考作文占60分,有的学生听到自己的作文观点和别人不一样,就怀疑写跑题了,并为此上火,甚至影响下几科考试。于老师说,作文评价有不确定性,考生自我感觉不理想,但如果书写漂亮,或有说得通的观点,也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去年全省作文平均分40多分,而且多数作文间分差并不大。所以,考生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作文下跑题的判断。
更多相关参考点击:沈阳物资回收

2. 2012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

2012辽宁高考作文 2012高考作文 2012高考作文素材
今年辽宁作文果然跟前几年一样,让考生根据一段素材自拟题目作文。而素材的关键词大意为“音乐家应该隐藏在音乐背后”,引申义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在东西,而不该是美丽的外表,要关乎心灵成长,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能懂音乐家的话就不会跑题
高考专家林淑芬认为,高考作文一般不可能为社会热点,押中作文题几乎不可能。总的来看,作文题难度有点大,考生要在分层次思维上下工夫。作文靠的是考生平时积累,文学功底,生活积淀以及思维的成熟。
沈阳二中语文组组长、沈阳市名师于宝山认为,考生作文角度可以靠到价值观上,为人应该追求什么,是华丽的外表还是内在的修养,是名利还是高境界。
对于今年的辽宁高考作文,于宝山认为还是相对好写,因为作文的点睛之处就在音乐家的那句话上,只要能正确理解音乐家说的“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这段材料作文通过很多方面来印证主题,如衣着朴素对应衣着华丽,再如音乐家说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再者就是有人佩服,有人感叹,人生中许多事都是这样。于宝山解释说,只要理解了这段话的真正含义,考生写的作文就不会跑题。
要想得高分 需有现实素材
于宝山认为,今年辽宁作文题出得好,有社会意义。高考不仅仅是一种对学习的阶段性测量,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
“如果接触社会不多,想得高分也不容易。”于宝山说,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首先得有观点、有看法,其次是得关注社会才行。如果作文中能够引用一些紧贴主题的社会热点,相信分数会很高。
有考生通过逆向思维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认为音乐家应该穿好一点儿,这样才是尊重观众。于宝山则认为,考生不能主观制造观点,因为材料里写的是衣着朴素,不是衣着破烂,并没有不尊重观众的意思。
与别人观点不同 也未必跑题
高考作文占60分,有的学生听到自己的作文观点和别人不一样,就怀疑写跑题了,并为此上火,甚至影响下几科考试。于老师说,作文评价有不确定性,考生自我感觉不理想,但如果书写漂亮,或有说得通的观点,也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去年全省作文平均分40多分,而且多数作文间分差并不大。所以,考生不要轻易给自己的作文下跑题的判断。

3. 2012年高考辽宁语文试题14题D选项有语病吗

D选项有语病:来
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源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语病是句式杂糅。是这样两句话的杂糅:
1、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处于最高的位置。
2、在所有价值中责任感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改为:
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处于最高的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

4. 2012高考辽宁卷语文第二题不理解

C项是“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版情感性、文化权性”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述形式。
D项,原文说“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然后分别说了三种居住层级的区别,然后又说了只有“乐居”才是和谐的,是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所以是居住的最高目标。

这两项在原文中都有依据,你在阅读时不能只看原文,阅读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然后做题才不容易错。
希望对你有帮助。

5. 2012辽宁高考语文考点

要找好的辅导书就一定要找最权威的老师,语文的王大绩老师
那可是语文的权威,特牛
听说这些老师出了一套(高考宝典)不错,你看看吧。
我去年用了,就不错

6. 2012年辽宁高考语文答案!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答案解析
1.【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析】原文第一段倒数第四行是这样表述的“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倒数第三行“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选项表述与这两句都不相符。
【答案】C
2.【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原文表述的是“三个层级”并非“三个方面”。
【答案】A
3.【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原文第三段第五行“这里的‘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并未强调“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答案】 D
【方法点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原文,将题中选项与原文一一对照,找出异同点再作出判断。
4. 【考点】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解析】横,意外。
【答案】D
5. 【考点】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解析】B都体现了周顗的率性自然。A第一句体现周顗的谦虚,第二句流露了对皇帝不能诛杀王敦的不满。C第一句体现了周顗的宽容,第二句体现了他的忠诚。D第一句体现周顗的率性自然,第二句体现他的忠诚。
【答案】B
6. 【考点】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并非两次都对皇帝进行批评,第一次是批评,第二次是为皇帝的过失开脱。
【答案】B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逐项核对。
7.【考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析】(1)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计较。宗:尊崇。(2)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
【答案】(1)(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译出大意给2分;“折”“校”“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译出大意给2分;“纠”“亮”“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
【参考译文】
周顗字伯仁,年少时就有威重的名声,神采飞扬。司徒掾贲嵩有高尚的节操,见到周顗,赞叹说:“汝颍本来就多奇特的士子啊!”自顷雅以来道德衰落,现今又见到周伯仁了,他将振起古风,清平我们的邦族了。” 周顗的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二十岁的时候,周顗世袭了父亲的爵位武城侯。中兴建立,官位吏部尚书。不久,因为醉酒,又因为门生砍伤人而犯罪,被免除官职。太兴初年,又授职太子少傅,依旧担任尚书。周顗上疏辞让说:“我退而省察自身,学问不能通一经,才智不足授予一官,知止知足的确很难,不能安守本分,于是忝列显要的职位,名位超过气量。”坚决推辞不接受。皇帝下诏不允许。
庾亮曾经对周顗说:“诸人都把您比拟为乐广。” 周顗回答说:“怎能刻画无盐女,来唐突西施呢。”皇帝设宴款待群公,饮酒至酣畅时,舒缓地说道:“今天各位名臣共同集会,和尧舜时比怎么样呢?”周顗因醉酒厉声说道:“现在虽然您同尧舜一样是人主,但是怎么能比得了尧舜时的盛世呢。!”皇帝大怒,亲手写诏交给廷尉,将要杀害他,关押了多天才赦放他。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周顗待人宽容友爱。弟弟周嵩曾经醉酒后对周顗说:“您的才能不及我,怎能意外得到重名!”用燃烧的蜡烛投掷他。周顗神色没有变化,徐徐说:“阿奴用火攻击,本来就是下策罢了。”王导非常器重周顗。周顗曾经在王导的座位上傲然啸咏,王导说:“您要想效仿嵇康、阮籍吗?”周顗说:“怎敢就近舍您,就远效仿嵇康、阮籍。”
等到王敦谋划叛逆,温峤对周顗说:“大将军的这种举动似有所在,应当没有失实吧?”周顗说:“您年少没有经历事情。人主不是尧舜,怎能没有过失,臣子怎可举兵威胁主上!共同推重拥戴,不能数年,一旦像这样,怎能说不是叛乱呢!”王敦傲慢没有主上,他的意愿怎能有满足呢!”不久王敦的军队败了,周顗奉诏书到王敦那里去,王敦说:“你辜负了我!”周顗说:“您兵车冒犯和顺,我亲率六军,不能不做事情,让天子的军队打败仗,因为这辜负了您。”王敦忌惮他的言辞正当,不知如何回答。皇帝召见周顗,对他说:“近日发生的大事,宫内宫外都没有受害,诸人都平安,大将军还符合众人所望吗?”周顗说:“宫内宫外自然如英明的诏示,对于臣子等还是没有什么可知道的。”有人劝周顗躲避王敦,周顗说:“我位列大臣,朝廷风纪沦丧,怎可再到民间求生存,向外投靠胡越之族呢!”不久周顗被拘捕,经过太庙,大声厉骂贼人不绝,请求快速诛杀王敦。话还未说完,看押的人用戟击伤了他的嘴,血流到脚,周顗脸色不变,举止自若,观看的人都为他流泪。于是遇害,时年五十四岁。
8.【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9.【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0.【考点】考查识记名篇名句
【解析】第一句中注意“藻荇”的字形,第二句中注意“晦朔”“蟪蛄”的字形,第三句中注意“幽”的字形。
【答案】(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方法点拨】名篇名句的背诵,功夫要下在平时,要将考纲中规定的背诵篇目识记准确。
11. (1) 【考点】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解析】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C项“语言平实”“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新颖”的分析都不够恰当。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
【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 【考点】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解析】这是一句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会时要结合上下文,尤其要考虑败家父亲对爷爷的影响。
【答案】(6分)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要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 【考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析】题目中“嚼黄豆”是小说主要人物的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是“在全文”有何作用,因些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
【答案】(6分)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和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最后的黄豆”既是“爷爷”留给我的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爷爷”留下的人生教训。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像小说中的父亲,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到头来也只能挥霍一空。题目中“最后”可谓“题眼”,引人深思。
【答案】(8分)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答出寓意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2分。)
【方法点拨】本题借对小说标题的探究来探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解析时既要紧扣文本内容,又要根据要求联系现实谈出自我的感悟。探究时应注意选择“最深的一点”。
12. (1) 【考点】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A与C可以说是相对项,A项中“全方位”分析错,本文只是“择取”。E项原文第二段第三行“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并非“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D项“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有误。
【答案】(5分)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2) 【考点】考查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题目中“如何”“理论家”“实践者”“协调统一”是重点词。应先解释清楚二者各自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二者关系。具体作答时还要关注题干中的“结合全文概述”。
【答案】(6分)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概述理论成就,给2分;概述实践活动,给2分;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给2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①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②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3) 【考点】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解析】“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与“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两句话说法貌似不同,实质相同,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答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结合原文”,并且是“简析”。
【答案】(6分)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答出拓展的内涵,给4分;结合原文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 【考点】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解析】“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数。回答探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
【答案】(8分)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
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
【方法点拨】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中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13.【考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解析】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
【答案】A
14.【考点】考查辨析病句
【解析】A句式杂糅,“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把“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外”和“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被子外”两种说法糅在了一个句子中。B语序不当,把“如果”调至“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D搭配不当,把“责任感是沉甸甸的”改为“沉甸甸的责任感”。
【答案】C
15. 【考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
【解析】③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⑥④紧承③句分析,④⑤是教育弊端的两面,②①分别与④⑤相对应,①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
【答案】B
【方法点拨】解答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语段角度的一致性。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16.【考点】考查压缩语段。
【解析】解答时要先揭示本质属性——水上运动装置,然后逐句提炼主要信息,表述时要注意顺序合理,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
【答案】(5分)飞行板是水上运动装置。使用者将脚绑在特殊的鞋里,借在鞋上的喷水器提供的上升力,双手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就可以在水中玩耍,
(内容完整,给2分;顺序合理,给2分;字数符合要求,给1分。)
17.【考点】考查仿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解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方法的要求。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每句先用一个比喻句,然后阐述作用。
【答案】(6分)每写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给1分,比喻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
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
18.【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要准确理解乐家的话“人应隐藏于音乐背后”。材料中华丽的衣服是表面的名利的东西,音乐则代表着人们应该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信仰和理想常常抛到脑后。这则材料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材料作文,主题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一般不会写跑题,但想要拿到高分也不容易。行文时应围绕价值观问题展开作文,如果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和人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就能为作文增色不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隐去浮华,追求本真。(2)内在比外表更重要。(3)人生的追求在于内在的修养。

7. 2012年辽宁省高考文理科状元

抄2012年辽宁理科高考状元:安美航。袭
毕业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总分:696分:语文121分;数学139分;英语138分;理综合288分(另外加10分)。报考学校:香港中文大学。
理科卷面最高分:白若琦。毕业学校: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分数:690分(裸分)。报考院校: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理科卷面最高分:张昊全。毕业学校: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分数:690分(裸分)。报考院校: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8. 据我们语文老师说 2012年辽宁语文高考诗词考查改成理解性默写了 这个有谱吗

老师说的差不多吧!

9. 2012年辽宁高考语文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答案解析
1.【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析】原文第一段倒数第四行是这样表述的“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倒数第三行“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选项表述与这两句都不相符。
【答案】C
2.【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原文表述的是“三个层级”并非“三个方面”。
【答案】A
3.【考点】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原文第三段第五行“这里的‘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并未强调“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答案】 D
【方法点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原文,将题中选项与原文一一对照,找出异同点再作出
判断。
4. 【考点】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解析】横,意外。
【答案】D
5. 【考点】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解析】B都体现了周顗的率性自然。A第一句体现周顗的谦虚,第二句流露了对皇帝不能诛杀王敦的不满。C第一句体现了周顗的宽容,第二句体现了他的忠诚。D第一句体现周顗的率性自然,第二句体现他的忠诚。
【答案】B
6. 【考点】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并非两次都对皇帝进行批评,第一次是批评,第二次是为皇帝的过失开脱。
【答案】B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逐项核对。
7.【考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析】(1)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计较。宗:尊崇。(2)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
【答案】(1)(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译出大意给2分;“折”“校”“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译出大意给2分;“纠”“亮”“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
【参考译文】
周顗字伯仁,年少时就有威重的名声,神采飞扬。司徒掾贲嵩有高尚的节操,见到周顗,赞叹说:“汝颍本来就多奇特的士子啊!”自顷雅以来道德衰落,现今又见到周伯仁了,他将振起古风,清平我们的邦族了。” 周顗的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二十岁的时候,周顗世袭了父亲的爵位武城侯。中兴建立,官位吏部尚书。不久,因为醉酒,又因为门生砍伤人而犯罪,被免除官职。太兴初年,又授职太子少傅,依旧担任尚书。周顗上疏辞让说:“我退而省察自身,学问不能通一经,才智不足授予一官,知止知足的确很难,不能安守本分,于是忝列显要的职位,名位超过气量。”坚决推辞不接受。皇帝下诏不允许。
庾亮曾经对周顗说:“诸人都把您比拟为乐广。” 周顗回答说:“怎能刻画无盐女,来唐突西施呢。”皇帝设宴款待群公,饮酒至酣畅时,舒缓地说道:“今天各位名臣共同集会,和尧舜时比怎么样呢?”周顗因醉酒厉声说道:“现在虽然您同尧舜一样是人主,但是怎么能比得了尧舜时的盛世呢。!”皇帝大怒,亲手写诏交给廷尉,将要杀害他,关押了多天才赦放他。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周顗待人宽容友爱。弟弟周嵩曾经醉酒后对周顗说:“您的才能不及我,怎能意外得到重名!”用燃烧的蜡烛投掷他。周顗神色没有变化,徐徐说:“阿奴用火攻击,本来就是下策罢了。”王导非常器重周顗。周顗曾经在王导的座位上傲然啸咏,王导说:“您要想效仿嵇康、阮籍吗?”周顗说:“怎敢就近舍您,就远效仿嵇康、阮籍。”
等到王敦谋划叛逆,温峤对周顗说:“大将军的这种举动似有所在,应当没有失实吧?”周顗说:“您年少没有经历事情。人主不是尧舜,怎能没有过失,臣子怎可举兵威胁主上!共同推重拥戴,不能数年,一旦像这样,怎能说不是叛乱呢!”王敦傲慢没有主上,他的意愿怎能有满足呢!”不久王敦的军队败了,周顗奉诏书到王敦那里去,王敦说:“你辜负了我!”周顗说:“您兵车冒犯和顺,我亲率六军,不能不做事情,让天子的军队打败仗,因为这辜负了您。”王敦忌惮他的言辞正当,不知如何回答。皇帝召见周顗,对他说:“近日发生的大事,宫内宫外都没有受害,诸人都平安,大将军还符合众人所望吗?”周顗说:“宫内宫外自然如英明的诏示,对于臣子等还是没有什么可知道的。”有人劝周顗躲避王敦,周顗说:“我位列大臣,朝廷风纪沦丧,怎可再到民间求生存,向外投靠胡越之族呢!”不久周顗被拘捕,经过太庙,大声厉骂贼人不绝,请求快速诛杀王敦。话还未说完,看押的人用戟击伤了他的嘴,血流到脚,周顗脸色不变,举止自若,观看的人都为他流泪。于是遇害,时年五十四岁。
8.【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9.【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0.【考点】考查识记名篇名句
【解析】第一句中注意“藻荇”的字形,第二句中注意“晦朔”“蟪蛄”的字形,第三句中注意“幽”的字形。
【答案】(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方法点拨】名篇名句的背诵,功夫要下在平时,要将考纲中规定的背诵篇目识记准确。
11. (1) 【考点】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解析】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C项“语言平实”“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新颖”的分析都不够恰当。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
【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2) 【考点】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解析】这是一句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会时要结合上下文,尤其要考虑败家父亲对爷爷的影响。
【答案】(6分)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要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 【考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析】题目中“嚼黄豆”是小说主要人物的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是“在全文”有何作用,因些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
【答案】(6分)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和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最后的黄豆”既是“爷爷”留给我的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爷爷”留下的人生教训。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像小说中的父亲,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到头来也只能挥霍一空。题目中“最后”可谓“题眼”,引人深思。
【答案】(8分)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答出寓意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2分。)
【方法点拨】本题借对小说标题的探究来探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解析时既要紧扣文本内容,又要根据要求联系现实谈出自我的感悟。探究时应注意选择“最深的一点”。
12. (1) 【考点】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A与C可以说是相对项,A项中“全方位”分析错,本文只是“择取”。E项原文第二段第三行“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并非“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D项“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有误。
【答案】(5分)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2) 【考点】考查概括中心意思。
【解析】题目中“如何”“理论家”“实践者”“协调统一”是重点词。应先解释清楚二者各自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析二者关系。具体作答时还要关注题干中的“结合全文概述”。
【答案】(6分)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概述理论成就,给2分;概述实践活动,给2分;解说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给2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①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②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3) 【考点】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解析】“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与“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两句话说法貌似不同,实质相同,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回答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结合原文”,并且是“简析”。
【答案】(6分)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答出拓展的内涵,给4分;结合原文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 【考点】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解析】“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数。回答探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
【答案】(8分)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
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
观点三:辩证理解。
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
【方法点拨】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中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13.【考点】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解析】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句意强调的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并非“小”。
【答案】A
14.【考点】考查辨析病句
【解析】A句式杂糅,“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把“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外”和“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被子外”两种说法糅在了一个句子中。B语序不当,把“如果”调至“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D搭配不当,把“责任感是沉甸甸的”改为“沉甸甸的责任感”。
【答案】C
15. 【考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
【解析】③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⑥④紧承③句分析,④⑤是教育弊端的两面,②①分别与④⑤相对应,①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
【答案】B
【方法点拨】解答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语段角度的一致性。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
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16.【考点】考查压缩语段。
【解析】解答时要先揭示本质属性——水上运动装置,然后逐句提炼主要信息,表述时要注意顺序合理,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
【答案】(5分)飞行板是水上运动装置。使用者将脚绑在特殊的鞋里,借在鞋上的喷水器提供的上升力,双手拿着用以稳定飞行的喷嘴,就可以在水中玩耍,
(内容完整,给2分;顺序合理,给2分;字数符合要求,给1分。)
17.【考点】考查仿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解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方法的要求。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每句先用一个比喻句,然后阐述作用。
【答案】(6分)每写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给1分,比喻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
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
18.【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要准确理解乐家的话“人应隐藏于音乐背后”。材料中华丽的衣服是表面的名利的东西,音乐则代表着人们应该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心态浮躁,信仰和理想常常抛到脑后。这则材料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材料作文,主题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一般不会写跑题,但想要拿到高分也不容易。行文时应围绕价值观问题展开作文,如果能够结合社会现实和人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就能为作文增色不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隐去浮华,追求本真。(2)内在比外表更重要。(3)人生的追求在于内在的修养。

10. 辽宁12年高考满分语文作文:大隐隐于“乐”怎么写

2012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大隐隐于“乐”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俗话说得好,“心净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乐”

阅读全文

与12辽宁辽宁语文高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