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及分析
我也是从高考走出来的人。我们的老师对于作文的指导方针就是,不能写那些在学校里明令禁止的东西(比如说早恋、暴力……),否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在三类以下。好在当时有些个性的我,抹去了个性,写了个中庸之文,把高考这个门槛过了。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文章不能写?是的,是有的东西非常颓废和绝望。为什么中学生就不能颓废和绝望?一个高考,连根本就不符合人类思维逻辑的零分都可以打出来?请问,中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有着逆反中学“正统思想”的文章出来?
这些文章真的是不好吗?我承认,是有很多的同学知识面比较狭小,见识不多。在文章这个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是得零分的却不是他们,而是恰恰读了文章就觉得这个孩子是很有见地的,对社会和人生是有些看法的,而且从用文造句都还不错,比那些只会写板的“教学论文”的老师要不知道高明多少倍的孩子。
为了防止偏题这样一个东西出来,命题的人一直在调整,从命题改半命题,从半命题改话题,从话题改材料!那么我大胆说一句,所谓的偏题情况一般不存在!除非真的是智力极其不好的同学。
还有文章的思想性!文章的思想性?我觉得和可笑,孩子对社会和人生有些不好的看法为什么不能接受,为什么一定歌颂高大全的才是好文章。写些丑陋的,逆反正常思维的就不是好文章?究竟是孩子的思想有问题还是整个教学制度僵硬的模式,板教条的理论和经验有问题?
我不知道中学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我们那个时候来形容高中、尤其是毕业班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食堂、宿舍、教室,又以在教室的时间最长)。据说现在的孩子们更苦,现在都要给孩子们松绑了,孩子们有时间活动和玩了,但是这个是表面现象。我有个朋友和我说,现在的孩子,那是一手要抓玩,而且要玩给领导们看(尤其是上级领导),还要好好地抓学习。比原来专管学习辛苦多了。
也就是这样的成长环境。我觉得孩子们的心灵真的是受到了极大的扭曲,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青春就是这样被玷污的!
总有不满者和挑战者,如果是现在的我,我也同样会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厌恶。中学,为什么是老师苦,学生也苦。难道这苦还要夹杂着心理的扭曲来应和吗?我觉得可以写出那些不满情绪文章的学生恰恰是高中毕业生中心灵最正常的!因为他们还知道自己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比那些埋头歌颂、热烈向往的孩子们要清醒和健全!比那些看到“歪理邪说”就给零分的老师更正常!
我今天来说这个话,并不是带着挑战权威的心理来的,是想那些教育家什么命题小组评分小组给后来的正常学生一条活路。坚决取缔零分,严正抗议那些带着恶意心态的零分,如果真的没有写作文,那么请打零分!
高考的历年作文都是不允许写诗歌的,这个是一个游戏的规则。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一年(可能是0405)有一个孩子真的写了诗歌,他却拿了满分。我很赞赏他的阅卷老师的眼光。因为他保护和捍卫了一个孩子的天性。他认知到了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高考为什么会有零分作文?平时的作文中也有零分作文吗?
每年的高考都国家大事似的,每年都有高考的零分作文。而且很多高考的零分作文都被传了出来,公之于网络。这究竟是以儆效尤还是另有所图?我读着那些文章的时候,心理一直有股说不出的味道涌上来。——阅卷老师,你们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话请继续看,是这样的话更要看!
为什么有作文是零分?零分的作文究竟为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作文才是零分作文?究竟是学生在不断挑战作文规则还是阅卷老师在不断挑战批阅作文的规则。
几乎每一年大家都拿着轻松幽默的心态来阅读这些作文,但是对于这些作文的作者,作文是零分,也就是说语文一般来说就是不及格了。而高考的分数直接关系着一个人将来要读什么样的大学。无疑一篇零分的作为对于一个孩子的高考是致命的,这些我想作为老师和学生都明白。那些手中拿着红笔——传说一分多钟就看了一篇高考作文的老师,也就是已经达到了(一目一篇的水平——比一目十行还要高几个级别!),在卷子上涂涂改改一个零分的作文就这么出炉了。
如果交的是白卷,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文章是零分。如果是偏题或者是严重偏题,这样的作文也不会真的一分也没有(如果我对中学的时候那个记分方法还没有忘记的话应该是这样)。但是就是一些在我们社会上的人看起来非常不错的,甚至你做了几十年老师都未必写得出来(敢写)的作文恰恰成了零分。你在打零分的时候,请用右手按住心口,这个文章你写的出来吗,写出来真的也是这个水平吗?
2. 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思路及范文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题目评价】
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气质,一直延续材料作文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题目与前年“心灵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键词语与材料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关注。
这个题目总体比较容易,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文题都很相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写出新意却不算简单。
【审题分析】
从审题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抓关键词。这个材料的整体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有选择穿过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没有不穿过的自由,所以这里的自由与不自由是在选择道路的情况下出现的,自由与不自由是附属于这个选择的。通读材料不难提取出关键词“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联想到困难、挫折、人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无奈与不快等等。总体来看考生比较容易在看到题目的最开始便想到一些可以选择的材料。
另一个关键词是“选择”,矛盾在于“选择”和“不能选择”。我们可以做出很多选择,例如人生该如何度过;但是我们又不能选择生老病死。
综合两组关键词来看,“自由”在于自己能否作出“选择”。
类似的很多话题在孩子们平时的练习中有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这个关键词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哲学和政治,擅长这一学科或对此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深刻性。
【写作内容】
从写作内容分析,这个材料依然要求学生由内而外的思考。学生考察这个材料的思路应该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再由自己及别人、及社会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导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材料需要学生较多的积累进行写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气之作、深刻之作。
比较容易联想到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可以联想到法律。自由和民主不是百无禁忌,必须在规则下有序进行。
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度过人生的道路和方式,但我们也必须经历生老病死。
【趋势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2年上海高考】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3年上海高考】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
【2014年上海高考】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综合前几年的题目来看,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均为思辨类作文。且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考生们不仅要联系自身反观当下,似乎还需要对一些哲理有一定的体会和思考。
上海作文以09年为一个标志性转折。那年是说郑板桥的事例,结果造成一定审题的障碍,考生感觉困难重重。因此10年作文是一个反弹,是这几年来最简单的一个材料。材料中的两个事例的指向性是同一的,考生无需考察两个事例的区别,所谓两个事例,就是一个事例,不过,命题者是把发展观放到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而已。11年的作文,就有了一定变化,他的思辨性变强了,给出了两个意思相反的句子,要求学生深入思考。
而12年的作文题,可以说是真正成熟的上海作文,其地域特色、思辨特色、清新风格就此形成。微光,需要进行思辨考虑,需要考生由自己及别人、由内而外的进行思考,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材料中隐含的条件也比较多,比如放弃自己身上微光的原因是“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个是我们写作时要必须考虑进去的。也就是说,材料在开放之外,内含的限定性条件增多。那么13年的作文是这个延续,体现的就是这个思路,重要的事情以及更重要的事情,进行思辨思考,结合自身以及社会。所以,上海作文的稳定就在这两年体现的特别明显:自我与社会联系,思辨性突出,观察自我以及思考社会,我对自己的关注就是对社会个体的关注,我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我还是社会的一员。
题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是上海高考作文坚持的命题思想。所以学生要善于由“内”而“外”,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因此,明年作文,我们可以预计上海依然会延续这个成熟的作文命题风格,这也是新一届高三作文备考的重点所在。
我是精锐的语文老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有其他问题也可继续追问哦!谢谢
3. 1999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卷
不是上海高考考生的,不过那一年高考的试题好像是这个题目
《记忆移植记》
—河北考生
"李XX教授生于2015年,于2110年9月10日逝世,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有二十五部专著,二百多项专利发明……"电脑屏幕上显出如上字句。一个电脑工程师坐在屏幕前又打出另一份资料:" XX,十三岁,性顽皮,不务学业……"自然这就是生性顽皮,懒惰出名的我。工程师自言自语地说:"虽然这二人性格大相径庭,但也许李教授的记忆可以改变这个顽皮孩子的一生,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好,就这样定了!"
他的决定,使本人于公元2110年9月20日,在我强烈反对,父母强烈要求下,怀着上刑场的心情被推进手术室。毕竟望子成龙心太切,父母一听这个消息,马上同意,于是本人进了"刑场"。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一丝恐惧逐渐在我的心中扩张开来。那只硕大的无影灯射出的刺眼的白光,仿佛一只冷笑的眼睛:"自己不努力,想吃现成的,哼,会有好戏!"我闭上了眼,意识逐渐模糊……
再睁开眼时,父母殷切的眼神,惊喜的面孔立即闪现出来。
"好孩子,手术成功了……啊,我是科学家的爸爸了,天啊,我终于快成名人的嫡亲爸爸了,这不是做梦吧?……噢,是真的,孩子,我们回家吧!"爸爸简直要疯了。
这是一伟大的尝试,我总觉得潜意识里有人在说话。在我回家以后的几天里,这种现象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吃饭的时候,桌上的油炸大虾伸开大爪等着我,我馋得口水就要淌下来了。我爱吃虾,每顿饭无虾不吃。可潜意识中那个冷冰冰的声音喝道:"不许吃!我不爱吃。"我被那个坚定的意志力打败了,眼巴巴地盯着,潜意识中的那个人只许我吃咸菜,原来这是李教授的嗜好。我的身体逐渐消瘦成皮包骨了。
睡觉时,李教授有熬夜的习惯,已是深夜三点,记忆中那个意识仍强迫我不许睡,我的上眼皮直与下眼皮打架,而大脑仍不肯休息。我日渐憔悴了……所有的一切,我都被别人控制着,做我最不想干的事,虽然有许多难题被我解决,但我没有快乐,没有自由。 不,我不要他的记忆了,我毅然决然地决定…… 再从医院出来,啊,空气如此新鲜,鸟叫得如此悦耳,我真的自由了。
来源:中青在线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山东考生
移植记忆在小动物身上已取得了成功,于是科学家的目标转向了 人类。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有一天记忆可以移植,那些因未完成科研项目而与世长辞的 科学家们将不再遗憾。他可以将自己全部的知识理论完全地转移到另 一个人身上,让另一个人继续他的事业。这样能使信息的传递速度大 大提高,人们不必再日积月累,只要一个手术,就会得到别人一生积 累的知识,再加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知识一并传给后人,这样人类的 知识会快速地丰富起来。学生不必花十几年来读书,工人也不必积累 工作经验,这样会大大节省时间。
然而记忆移植也有很多弊端。假设爱迪生在进行灯丝试验的中途 因故去世了,他的记忆带着“钨不能作灯丝”的结论移给了另一位科 学家,这位科学家记得钨是不能作灯丝的,于是便向钨以外的金属寻 求合适的材料,那么电灯还能不能发明就很难说了。因为记忆是死的, 人是活的,人类移植的是记忆而不是思维,这样就会出现问题。比如, 知识到了另一个人那里能不能被灵活地运用?另一个人能不能认同他 的想法?二者能不能达到协调统一?记忆中还有一部分属于非知识的, 应该属于个人隐私,如何过滤这些只保留知识部分,也是科研人员需 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这也是对人性的一大挑战。生物的进化告诉 我们:恶劣的环境能加快生物进化速度,优良的环境反而能导致物种 的退化甚至灭绝。如果人类真的那么轻而易举地得到知识,那人类还 会有进取心和意志力吗?
而这两样又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而且是 矛盾的,其发展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常常注意了事物的 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记忆移植也是这样。
如果哪一天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也要考虑一下如何使其利大于弊, 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选自山东省
还有一篇:http://www.ydec.com/ReadNews.asp?NewsID=658
4. 2006年上海卷语文高考作文题是什么啊
我想握住袮的手
5. 求历年上海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舍小利以谋远
近日“可持续”一词频现诸多媒体报端,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成员都努力谋求“可持续发展”,也就是长远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寻求改变。我们应“舍小利以谋远”,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来谋求可继续发展。同样,这种“舍小利以谋远”的态度也适用于方方面面,不失为一条良好的人生准则。
丹麦人钓鱼会拿把尺子量量钓到的鱼,将尺寸不够的鱼放归河中。有人或许会对这一做法生疑,辛苦钓到的鱼为何还要放回去,多可惜。但其实,这却是丹麦人智慧的做法,让小鱼继续生长,日后才钓得到更多的大鱼。我想,这就是“舍小利以谋远”的体现吧。不局限于眼前的“所得”而是思虑日后的保障,这才能得到日后的丰收。就像孟子说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一味去捕捉小鱼往后就无鱼可求。唯有暂释眼前的小利方能成就日后的满载。
日本的养鱼业有过这么一个事件。过去北海道渔场资源丰饶,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临海居民都肆意捕捞,不光金枪鱼等品种数量锐减,还威胁到鲸和海豚的生存,因此,日本政府下措施整顿渔业,规范捕鱼制度,特别加强对鲸和海豚等品种的捕杀控制,不能为了餐桌,损害了生灵也隔绝了后代与自然的接触。同样,这也就是“舍小利以谋远”的表现。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因为太多的无限制的索取,危害到了自然应有的平衡,唯有重拾这份和谐,才能长远。可持续地生存发展下去。
舍小利以谋远,关键在一个“舍”字,只有舍得,才能获得。可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依旧屡见不鲜。股市的急转直下,潮起潮落,让一些人顿失方向;楼市的风起云涌,水涨船高,让一些人倾囊赴火。许多人在追逐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不能预料到日后长远的行动方向,因此常常“因小失大”。股神巴菲特在谈到自己“滚雪球”的盈利的时候,就谈及过在最初投资阶段的不如意,但他面对不顺心,面对蝇头小利却不动心。舍小利以谋远,终成伟业。
舍小利以谋远,懂得舍得,谋求长远利益,才是发展之道。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提倡人们关注自然更长久的考虑,不因急于发展经济而难以谋远,不为未来更进一步考虑。丹麦人将小鱼扔回河中,不就是这样一种可持续的理念的体现,舍小利,方能谋远。
时代发展,物欲横流,必然会伴随着功利的心态。但请学会“舍小利以谋远”,宁得此时的一份释然与平衡,为今后人生蓝图插上腾飞的双翅。
善擒者亦善纵
阅读过绿林大学书籍的英雄好汉们,信奉只进不出的道理。而孟子不然,他不愿去捕捉正在成长中的小鱼,是因为他知道一擒一纵,才能长续持久地有所收获。
鼠目寸光的大英雄们,口称拿来之主义,孰知拿来主义并非统统拿来而又照单全收,真正的智者不会使没有退路的情况出现,要学会舍弃一部分,而心知肚明,那飞走的终究会被擒回。
善擒善纵者,非诸葛孔明莫属。对于孟获的七擒七纵,成为了传世佳话,而大摆空城之计,也是变相的欲擒故纵。聪明人都晓得,该擒的当毫不手软;不该擒的当放任自流;擒到了不该擒的要学会放手,只有暂时的放手才能成全最终的收获。
丹麦人一向以机智著称。以小小的国土,少少的人口,寥寥的资源,何以跨入大国的行列?因为他们在小事中也懂得擒与纵的关联。丹麦人在钓鱼过程中会放走已经到手了的小鱼,因为他们明白小鱼未尝美味,不如放会水中养大再来。况且今日倘若将大小鱼类全部钓走,那么明天呢,岂不是自掘坟墓,自断后路。
许多自诩不会把手中的机会放走的聪明孩子,两手满满持握着尚未成熟的机会,满意幸福地欢笑,欣然地不愿放手,以为自己终于掌握了命运。而忽视了成熟的机会飞一般地与他们擦肩而过了。机会这种东西,来时悄无声息,去时损失惨重,更可悲的是受损失者仍一无所知地趴在准机会或伪机会的门口不愿起来。老人扶起那些饮鸩止渴的好孩子,告诉他们应当善擒善纵,而不是钻进了好看的死胡同。
故,本人愚见只擒不纵必有两处拙缺。一,擒了不该擒的而没有纵,那么以后该擒的也被之前先擒走了。未来便成了真空,不免不可再擒。二,胡乱盲目地去擒,难免误差,而两年已满,复以何擒,不知纵手,也将失去再擒的资格。未获成功者又不愿推倒重来的,永远不懂不破不去的乐趣,也永远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了。
唯独善擒善纵者,选择性地擒走一些,而放任其余,这或许也是休养生息,而休养够了,再去擒获一些,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这个道理,恐怕只懂得拿来的豪杰们,短期内是无法胜任的。
6. 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是这个材料作文: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回幼爱好书法,答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直到后来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7. 201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立意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题材料范围很大,审题的角度也很多。
考生可以从眼前与长远的角度考虑,针对那种目光短浅,缺少长远考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甚至后代的现象来写;可以从生态平衡角度考虑,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来写,可联系到渤海湾休渔季、科学捕捞等事件来发挥;也可以从做事心态角度考虑,写学会等待、不要浮躁、要有更宽广的胸襟,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写;还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小鱼变成大鱼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往往违背规律,揠苗助长。
同时,这道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的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等;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写,比如万事都要有个“度”,也就是做事不能过度等等。
8. 200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09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板桥体”
根据一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回,自拟题目【要求】①自答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9. 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用网络搜索“2019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
很快就有结果了,
又方便又快!
祝你顺利!
10. 2012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专歌)。
人们对属自己的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