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英作文 > 2014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2014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1-22 10:20:26

Ⅰ 2014牡丹中考文言文翻译

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二十八:正午牡丹 图案:牡丹、猫。 解题:牡丹,落叶灌木。品种很多,花大而艳丽,是著名观赏花。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皇之致。又称「国色天香」。唐刘禹锡诗:「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猫与「耄」谐音。画牡丹和猫隐寓福寿双全。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画有一丛牡丹花的古画 其下有一猫—:花丛下面有一只猫 未知其精粗: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水平怎样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亲家 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他呢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这花中的花瓣都散开着,而且颜色枯涩,没有光泽,这是太阳正中时候的花. 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之猫眼也:画中猫的黑眼珠眯着,好像一条线,这也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就是古人善于探求绘画的乐趣啊。寓意:

Ⅱ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文言文题目

阅读《桃花源记》
(节选)
,完成第
12-14
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2)未果,寻病终
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甲〕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①春和景



景:

②四时之景

不同

景:

③而或

长烟一空

或:

④把

酒临风

把:

10.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
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若夫/淫雨霏霏
B.
感极而/悲者矣

C.
其/喜洋洋者矣
D.
四时之景/不同

12.
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Ⅲ 北京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

《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石潭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邹忌讽齐王纳谏》
<岳阳楼记><醉翁庭记>重中之中

Ⅳ 历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考了什么

近五年北京市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

07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不迷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答:

四、本题共9分
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 (2)计划;打算
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08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
若夫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① [淫]有版本写作“霪”。②[曜]有版本写作“耀”。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樯倾揖摧 摧:________
(2)浮光跃金 金:________
(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l)山岳潜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烟一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影沉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0.答案:(1)断折 (2)金色 (3)持(执)
(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l 分)
11.答案:(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
12.答案:“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
(共3分。共3句,每句1分,多答l句扣1分,扣完为止)

09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
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10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④有教材此处有冒号。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今亡亦死 亡:
(2)宜多应者 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上使外将兵 翻译: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
12.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逃亡(逃走) (2)响应
11.答案:(1)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12.答案:失期,法皆斩。(或: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1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有需要再联系哦好

Ⅳ 最新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范围是什么

2011年
曹刿论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扁鹊见蔡桓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唐雎不辱使命
陈涉世家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陋室铭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
读孟尝君传

我刚考完的,就这些

Ⅵ 中考文言文篇目16篇

《论语(十则)》

《鱼,我所欲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马说》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Ⅶ 北京中考的文言文阅读篇目有哪些

增加背诵:《蒹葭》

《观沧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泊秦淮》

《浣溪沙》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游山西村》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增加文言文:叔向贺贫

扁鹊见蔡恒公

唐雎不辱使命

陈涉世家

三峡

与朱元思书

师说

捕蛇者说

活板

读孟尝君传

核舟记

口技

知道了吗~加油哦

Ⅷ 近10年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

1、《曹刿论战》—左传—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①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②也。如使③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④何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⑥,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⑦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⑧耳。
[4、《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出师表》诸葛亮(三国)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6.《桃花源记》陶渊明(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7.《陋室铭①》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④是陋室,惟吾德馨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⑥,往来无白丁⑦。可以调素琴⑧,阅金经。无丝竹⑨之乱耳,无案牍⑩之劳形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⑿。孔子云:“何陋之有?”⒀
9.《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1、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注释]
1、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2、念无与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3、 相与:共同、一起。
4、 中庭:院里。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分析]
第一部分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的原因。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注释]
1、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清澈透明。
[译文]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分析]
第二部分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文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真可谓精妙传神。“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明)

Ⅸ 2012北京中考文言文

以考纲为准,即使没学的考纲上有也属于考试范围要考,反之课本上学了考纲上没有就不考。我理解没错吧

Ⅹ 北京市中考文言文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不迷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要:

(2)欣然规往 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翻译:

(2)便扶向路 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答:

四、本题共9分

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 (2)计划;打算

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2)就顺原路回去。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08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

若夫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① [淫]有版本写作“霪”。②[曜]有版本写作“耀”。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樯倾揖摧 摧:________

(2)浮光跃金 金:________

(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l)山岳潜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烟一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影沉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10.答案:(1)断折 (2)金色 (3)持(执)

(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l 分)

11.答案:(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

12.答案:“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

(共3分。共3句,每句1分,多答l句扣1分,扣完为止)

09年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10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0~12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③”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④“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注】①有教材为“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②有教材此处为逗号。③有教材此处为叹号。④有教材此处有冒号。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今亡亦死 亡:

(2)宜多应者 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上使外将兵 翻译: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

12.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逃亡(逃走) (2)响应

11.答案:(1)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12.答案:失期,法皆斩。(或: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1年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翻译: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文言文阅读篇目
1.《叔向贺贫》 《国语》
2.《曹刿论战》 《左传》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5.《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7.《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8.《陈涉世家》 司马迁
9.《出师表》 诸葛亮
10.《桃花源记》 陶渊明
11.《三峡》 郦道元
12.《与朱元思书》 吴 均
13.《陋室铭》 刘禹锡
14.《师说》 韩 愈
15.《小石潭记》 柳宗元
16.《捕蛇者说》 柳宗元
17.《活板》 &n 18.《醉翁亭记》 欧阳修
19.《岳阳楼记》 范仲淹
20.《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21.《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22.《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23.《核舟记》 魏学洢
24.《口技》 林嗣

阅读全文

与2014北京中考语文文言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浏览:59
变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660
2011台州中考语文 浏览:250
识字一的教案 浏览:85
语文作业本凡卡答案 浏览:619
300书信作文大全 浏览:227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补充成语ppt 浏览:891
爱的方式作文开头结尾 浏览:694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初中 浏览:70
3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浏览:265
高考语文与小学的联系 浏览:965
2015北京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979
双分点地步法教学 浏览:714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课 浏览:693
关于成功条件的作文素材 浏览:848
建军节作文的结尾 浏览:88
五年级下册语文mp3在线收听 浏览:696
ie教案6 浏览:907
三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 浏览:679
二胡独奏一枝花教学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