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语文《出师表》理解性默写
1.然侍卫......欲报"
2.不宜妄自菲薄......以塞"
3.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lin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版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奉命权于危难...
6.怎么只有三个?应该4个才对...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果真的只要写3个,就不要还于旧都
7.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诏,提出三条建议,完成先帝未尽的事业,表达了亮要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8作奸犯科,妄自菲薄,指日可待,三顾茅庐
初三毕业后就再也没拿书了...现在无聊帮帮你吧...如果可以的话..采纳我..最好就追加分...少点也没关系...同时也希望我这些能够帮你...
2. 07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新课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精练100题
【七年级】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
4、《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 。
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
6、《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8、《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
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 ”。
1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 , ”。
1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1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13、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14、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15、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16、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 。
17、《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1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1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 。”
20、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 。”
【八年级】
21、杜甫《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 , 。
22、杜甫《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 。
23、《使至塞上》中借用比喻表达自己并不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 , 。
2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25、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 , 。”
26、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
27、《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28、《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29、《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0、《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31、《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32、《陋室铭》中写主人公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
3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3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35、《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 。
3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37、《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 , ”。
38、《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 ”。
39、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40、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之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
4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色彩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42、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别宴情景却独具异域风情 , 。
4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的诗句是 , 。
44、《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 , 。
45、《行路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句子是 , 。
4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忧国忧民情思的名句是 , 。
4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 。
48、《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 。
49、《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 。
50、《过零丁洋》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时句是 , 。
51、《水调歌头》中饱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52、《水调歌头》中作者借月抒怀,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5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 , , 。
5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触发作者怀古忧思之情的句子是 , 。
5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
56、《赤壁》一诗中抒写了历史兴亡感,想象奇绝的句子是 , 。
5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 , 。
58、常用来表现为某项工作或事业奋斗、奉献自己一生的两句诗是 , 。(《无题》)
5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
60、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 。”
61、《相见欢》中抒发离愁的词句是 , , , 。
62、 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
63、 《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
64、《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 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 。
65、《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 。
66、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月夜”景色的几句: , 。 , 。
67、《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 , 。
68、《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
69、 《醉翁亭记》中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是: , 。
7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
71、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 ”,意在干涉他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72、《马说》一文中描写千里马惨遭埋没的句子是 , 。
73、《马说》一文中描写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是 , , 。
【九年级】
7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7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1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76、《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7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
78、《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中,辛弃疾以“ , ”直抒胸臆、直叙壮志。
79、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
80、《渔家傲》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的句子是 , 。
8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82、《观刈麦》中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83、《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
84、《观刈麦》中直接表现农民劳动繁忙辛苦的句子 , 。
85、《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 , 。
8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 , , 。
87、《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88、《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8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90、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这两句就是佐证。
91、“一切景语借情语”。“ ,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92、人们常引用孟子的“ , ”,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9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国恒亡。
94、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 , 。95、《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 , , 。
96、《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有关生与义的观点是:生, ,义, ;二者不可得兼, 。
97、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未能远谋。
98、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望其旗靡。
99、《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100、《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七年级】
1、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4、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5、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6、_客路青山外_,_行舟绿水前_。
7、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8、 “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9、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10、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11、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12、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13、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14、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15、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16、 “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17、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18、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
19、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20、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八年级】
21、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22、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23、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24、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25、 “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26、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27、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28、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
29、 “ 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30、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31、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32、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33、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34、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35、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36、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37、 “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38、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39、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40、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41、 “ 纷纷暮雪下辕门 , 风掣红旗冻不翻 。”
42、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
43、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44、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45、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46、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4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48、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49、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50、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
51、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52、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53、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 。
54、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55、兴 , 百姓苦 ; 亡 , 百姓苦 。
56、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57、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58、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59、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60、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61、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62、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63、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64、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 。
65、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66、而或长烟一空 , 皓月千里 。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67、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
68、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69、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
70、政通人和 , 百废具兴 。
71、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7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73、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九年级】
74、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
75、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76、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77、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
78、 “ 了却君王天下事 , 赢得生前身后名 ”
79、长烟落日孤城闭 。
80、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81、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82、吏禄三百石 , 岁晏有余粮 。
83、妇姑荷箪食 , 童稚携壶浆 。
84、足蒸暑气 , 背灼炎天光 。
85、力尽不知热 , 但惜夏日长 。
86、亲小人 , 远贤臣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87、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88、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89、 “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
90、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
91、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9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9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4、然后知生于忧患 , 而死于安乐也 。
95、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必以情 。
96、亦我所欲也 , 亦我所欲也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97、肉食者鄙 ,
98、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99、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100、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编写: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何国飞 210024
(E-mail:[email protected])
3.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3.《出师表》复习
一、重点句子翻译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6、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二、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7、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路,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 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作者反复陈述的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四、中考链接
4.《小石潭记》复习整理
一、文言实词
二、重点句子翻译
三、主旨写作技巧
1、《小石潭记》作者____。
2、中心:本文通过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 ,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凄苦悲凉的心情。
3、小石潭的环境特点(1),作者感受(2)。
(1)凄清幽静,(2)孤凄悲凉。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是全文点睛之笔。既概括小石潭的环境氛围,又含蓄表达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5、本文写作特色
先是移步换景,而后定点换景,再是情景交融。
注意景物描写的手法——本册书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烘托、对比
6、句子赏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
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动静结合,显示出游鱼的快乐;间接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7、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8、据文章内容拟旅游广告简介小石潭景点。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其他内容: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1)点面结合。如写石:“近岸,卷石底以出”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2)远近结合。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3)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
(4)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5.《满井游记》考点
(1)词语积累:
(2)常考名句
(3)满井游记中写山水的比喻句
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
(4)常考内容: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这篇游记写初春的景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
(5)中考链接
6.《醉翁亭记》
一、中考考点:
1、理解并翻译浅显文言文中的句子
2、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3、领会浅显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浅显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复习文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7.《岳阳楼记》复习
1、复习文体: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学生回答已学过的“记”)一般指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受,然后记下来的一种文体。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小石潭记》《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就像《岳阳楼记》。
2、复习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奋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1.复习实词:
2.回顾课文内容:
(1)文章的结构层次为: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4.复习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劝勉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五、中考链接
8.《与朱元思书》复习
一、理解性默写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全文共两段,第一段为总写,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第二段是为分写。先写“异水”,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水流舒缓处,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负、竞 、轩邈 、争 、直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泉声 、鸟声、蝉声 、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4、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6、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7、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或(雄奇高峻,充满情趣、树多):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表现其情趣,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三、开放性试题
1、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水”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你怎么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蝉”或“寒“(秋季)。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句含有该字的句子:
4、这篇文章是一篇美文,你能说出其美在哪里吗?
四、中考链接
9.《爱莲说》复习
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5、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作者将莲与壮丹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或正直、高洁)品行的追求,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7、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8、.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
三、开放性试题
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2、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四、中考链接
10.《陋室铭》复习
一、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重点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人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三、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开放性试题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中考链接
11.《记承天寺夜游》复习
一、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2、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1、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
2、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二、理解性默写
1、文中写作者见“月色入户”,不由得欢欣之情溢于言表的句子是:
2、文中写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友相知的句子是:
3、文中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合作探究
1.“月色入户”写得很有人情味。请为这一句写一段批注性文字,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2.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对于作者这种思想,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
3. 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愤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闲人”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简述你的理由。
4.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五、中考链接
12.《三峡》复习
一、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案:1、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2、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3、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4、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5、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
二、理解性默写
.1、《三峡》中作者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三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三峡》中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正面写“猿鸣”的句子是:
引用歌谣,侧面写“猿鸣”,并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4、文中能总评三峡春冬时节山水树木特征的句子是:
答案: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伟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抓住了连续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抓住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3、引用当地渔歌的好处: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另一方面,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萧瑟的气氛。
四、中考链接
13.《马说》复习
一、重点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理解性默写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其真不知马也。 3、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写千里马痛苦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2、写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伯乐:喻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不重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四、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