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
[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5年級作文指導一、學習指導
同學們都有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興趣,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更要睜大探索的眼睛,揚起創造的風帆,運用靈巧的雙手,積極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發現奧秘、去增長才幹。
寫這類作文和寫敘事的作文一樣,也要考慮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開頭、結尾,怎樣安排詳略等。
下面,讓我們先來讀一篇習作,從中領悟寫好這類科技實驗活動作文的方法。
陽光散色小實驗
清晨,我從床上起來,到陽台上呼吸新鮮空氣。我看到紅彤彤的太陽在慢慢往上升,便想起常識老師在上「陽光散色」這一課時曾講過,可以用水和鏡子做「陽光散色」小實驗。我想,現在太陽剛剛升起來,正是做這個小實驗的好機會。
於是,我拿了一個盆,打了半盆清水,又拿出一面小圓鏡子,放到太陽能照到的地方。盆的對面是雪白的牆壁。我把鏡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裡。可是看不見「陽光散色」而顯現出來的美麗光帶,只看見對面牆上有一個橢圓形的白色光圈。我並沒有灰心,繼續做了下去。
這一回我把鏡面調了個方向,可還是和剛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真奇怪,也許是鏡面擺錯位置了吧!於是,我想了想,將鏡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裡,鏡子靠在盆上,看上去很象三棱鏡——做「陽光散色」用的工具。「啊!」我不禁叫出聲來,只見一條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彩色光帶出現在對面的牆上,多麼美麗呀!那彷彿是一條雨過天晴後出現的彩虹。我終於成功了,心裡甭提多高興了,因為這是我親自動手實踐出來的呀!
這篇作文的第一個特點是實驗過程敘述得清楚明白。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寫做「陽光散色」實驗的原因;
第二段寫做實驗的准備及其過程;
第三段寫為實驗的成功而高興。
第一段中交代了實驗的時間是清晨,「紅彤彤的太陽在慢慢往上升」,實驗結束時「太陽越升越高」。由此可見,這篇作文是以時間為序安排材料的。先發生的事先寫,後發生的事後寫。做實驗、搞製作把過程講清楚說明白,這是首先要做到的。
圍繞中心,前後有致;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是此文的第二個特點。
中心是「不怕失敗,肯於動腦動手實踐」。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重點段是這樣安排層次的:兩次實驗未成功,但是不灰心;繼續實驗終於成功。
由於小作者按實驗的時間順序,重點內容不僅敘述具體,而且層次分明,閱讀後能使讀者對實驗的全過程有比較清晰的了解。
語言表達簡潔、准確、明了,是這篇作文的第三個特點。
無論是搞小製作,還是小實驗,都不能保證一次成功,況且實驗中還涉及到用品的使用和擺放,因此在寫操作過程時一定要對物品的擺放位置、操作工具等力求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如:准備階段突出了「一個盆」、「半盆清水」、「一面小圓鏡子」,「太陽能照到的地方」等,話語不多,但能使讀者迅速地了解實驗前的准備情況。
寫實驗過程:第一次突出「把鏡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裡;」第三次突出「將鏡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裡,鏡子靠在盆上」。
通過前後不同操作的比較,讀者會一目瞭然地發現二者的區別,當前者失敗、後者成功時,讀者就會一下子領悟到其中的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感覺出,寫製作、實驗類的作文,也要講究方法,那就是:
1製作、實驗的全過程(原因、准備、操作、結果)要講清楚、明白。
2重點內容(操作程序)的敘述要具體,層次要分明。
3語言表達要簡潔、准確、明了。
希望同學們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勇於實踐,完成好這篇習作。
二、佳作欣賞
例文1
慣性今天,我從姥姥家回來,在電車上,乘客很多,你擠我,我推你,擠得人透不過氣來。人們正在有說有笑,忽然,司機猛一剎車,車「嘎」的一聲停住了。車上的人由於沒有防備,都向前探身,前面幾個人差點跌倒,可是司機卻沒有什麼向前探身的動作。「咦,這是怎麼回事?」我十分納悶:「車上的人都向前探身,司機為什麼沒有動?這是怎麼回事?」我想了一會兒,忽然明白了,這可能就是「慣性」造成的吧。
回到家裡,我做了一個小實驗:用一條繩拴住兩支小圓棒,繩前一支繩後一支,前後對齊放在桌上。我一推,它們就滾了起來。當它們滾到桌子中間時,我用書一擋,繩前面的那支圓珠筆棒停住了,而繩後的小圓棒卻還滾了一會兒,直到撞到繩前那支圓珠筆棒時,它才停下來。通過這個小實驗,我終於悟到了那兩支小圓棒就像一輛車,那本書好比車閘。當車子在前進時,人本身也在前進。當司機猛一剎車,司機本身有準備停止了前進,而人們方才還在前進,現在這種前進突然中斷,所以車上的人都向前一探身,這也就是「慣性」的作用。
看到我的想法得了證實,我真是高興極了。
點評小作者乘車遇到的現象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但是他沒有將它放過,而是仔細記下了這一過程,並且動腦筋、動手做了印證的實驗,搞懂了其中的奧秘。這種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勇於實踐,學貴有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的。
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順序記敘了事情的全過程,實驗過程講得清楚明白,語言簡潔明了。
例文2
會「跳舞」的火柴棍
我們的校外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我呢?對做科學小實驗最感興趣,作文指導《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
最近,我買來一本書《小學生科技小實驗》,其中有一個叫「會『跳舞』的火柴棍」的實驗,簡便易行,很有趣。於是,我決定做這個小實驗。
按照書上的要求,我端來一盆清水,拿來一盒火柴和一瓶「萬能膠」。我先從火柴盒裡抽出一根火柴,然後,在火柴頭上塗上一層厚厚的「萬能膠」,最後,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會,沒見什麼反應。我心裡不禁納悶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實驗的步驟有什麼問題?不會,決不會。我再查看書本,才清楚地看明白,要等四五分鍾才行。。於是,我靜下心來,耐心等待。過了幾分鍾,「奇跡」果然出現了,只見火柴直立在水中,一搖一擺地「跳起舞」來了。可是,沒過半分鍾,火柴就漂在水面上了;再過了幾分鍾,火柴又「跳起舞」來了。如此循環了七八次,火柴再也不動了。
是什麼神奇的力量驅使火柴「跳舞」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再次翻書研究。原來,當「萬能膠」與與火柴的磷接觸後,就會產生一種氣體。氣體越聚越多,就會使火柴直立起來;氣體揮發時,火柴便被帶動得「跳舞」了。一會兒,火柴最外面的氣體揮發完了,火柴也就不動了。又過一段時間,氣體重新聚起來,火柴便再一次「跳舞」。此時此刻,我恍然大悟地說:「啊!火柴棍能跳舞,原來是這么回事呀!」
做實驗既豐富了課餘生活,又增長了課外知識,我對它極感興趣。
點評小作者重點記敘了「火柴棍『跳舞』」這個小實驗的過程,內容簡明扼要。從准備工具——實驗——結束,講得清楚明白,條理性強。在描寫實驗過程時,小作者通過語言、動作、心情反映事情的變化。如「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會兒,沒見什麼反應。我心裡不禁納悶起來。」語言簡潔明白,具體形象。
文章開頭點題,結尾扣題,並點明了中心。
三、訓練設計
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科學知識,但是你必須留心去觀察,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
下面是一位同學的發現,不知你是否注意了?請你也試驗試,翻閱一下資料,說出其中的奧秘,並接著寫下去。
校園的花壇里長著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莖稈纖細,長著羽毛狀的葉子。只要用手一碰,整張葉子就會合起來,然後整株的含羞草都會垂下來,特別有趣!於是,同學們沒事就去撥弄它。
一天小華來到花壇邊蹲下身去撥弄含羞草。忽然,她驚叫起來:「快來看呀,含羞草不羞了!」……
2、續寫下面的短文。
彩虹清晨,我推開窗戶,窗外晴空萬里,暖融融的太陽照在臉上舒服極了。昨天夜裡還下著豆大的雨點兒,今天好像換了一個世界似的。
一扭頭,我看見一條像拱橋似的彩虹,不禁驚喜地叫了起來。爸爸走過來望著美麗的彩虹說:「彩虹是雨過天晴的時候出現的,你知道它為什麼在剛下完雨的進候出現嗎?」爸爸笑著對我說:「咱們做一個小實驗,你就明白了。」
請你動腦筋想一想,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做了一個怎樣的小實驗?你可以先試一試,實驗成功後再寫下來。
活動作文
小剛同學最近有個新發現,你想知道嗎?請你也去體驗一下,是否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和同學們一起研究交流,這是什麼道理,然後再寫下來。
小剛放學回家,手裡面拿著書包。隨著邁步,小剛覺得手裡面的書包一沉一沉的。他開始注意觀察,發現書包是隨著一隻腳踏在樓梯上邊,另一隻腳向上蹬的時候才沉一下的。
咦,這是怎麼回事呢?
題目:
四、佳作賞析
永葆「青」「春」
——怎樣壓制植物標本
春風吹醒了萬物,自然的使者——春姑娘帶著一身的溫暖,披著五綵衣裙飄然降落到人間。從此,植物世界便開始吸引著許許多多熱愛自然的同學們。山坡上、田野地里到處閃動著孩子們的身影,到處回盪著朝氣蓬勃的歌聲、笑聲。各種各樣的植物夾在本子裡面,塞進書包中,有的手裡舉著綠葉,有的肩上還扛著枝條。是啊,研究自然,探索生命,該是多麼有趣的呀,但是過了幾天看看夾在本子里的植物又怎樣了呢?瞧,不是黑了,就是短了,多麼糟糕!請別著急,下面我就和你談談怎樣壓制植物標本。
首先,在採集之前,你要准備好帶有吸水紙的標本夾(沒有的話,可用舊報紙和平板狀木框代替)。然後,將整個植物軀體小心取下,最好保持植物的根、莖、葉、花或果實,同時將其各部按生長的形態壓入標本夾內。
美麗的植物對於懶惰的主人是無情的。所以在頭三天之內你必須勤於換紙吸水(一天二三次)。不然的話,這不會說話的植物就會毫不客氣地褪去它的色彩,用長出黑綠的霉毛來向你表示抗議。
經過七至十天的勤換紙吸水以後,你會發現,植物的主枝已經發脆,因此不能再進行乾燥了。你要幫助它處理一下身上的蟲子、蟲卵,把它放入灑有敵敵畏的消毒室或消毒箱內,熏上三天即可取出。
隨後,你就替它整理容顏,打扮一番,再將它用針線或膠水固定在一張白硬紙板上。注意,不要讓植物的花枝靠近紙板邊緣,以免損壞。然後,給它貼上一層透明紙做保護層,並在紙板右下角註明植物的科名、學名,以及採集的時間、地點。這樣,一件完整無缺的植物標本就可以保存幾年,甚至幾十年了。
當成千上百種植物遷移到你那小小的「植物園地」的時候,你的同學們一定會驚訝、欣喜。是啊,自然給予植物的只是有限的生命,而人們卻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使植物永葆「青春」!
自然界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壓制標本又是這樣的有益,有趣。那麼,同學們,你們難道不願意試試嗎?
賞析製作植物標本,正如作者所說的:是一項「有益、有趣」的科技活動,也是一項細致的工作。
作者按事情的先後順序介紹了製作過程:
1.壓制前的准備;
2.壓制時的方法;
3.壓制後的整理和保存。
文章以對春天大自然的美做熱情洋溢而又簡潔流暢的描寫開頭,以富有啟發性、餘味無窮的反問句式做結尾,使文章增添了濃郁的情趣,顯得生動活潑。〔小學五年級作文指導〕【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② 小學生常識大全第二篇 成語作文
答:為了引導小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積累和運用成語,體會成語的魅力,並選拔優秀回選手參加區級答決賽。海光小學於10月15日下午舉行了五六年級學生成語大賽。 本次比賽,經過層層選拔,五六年級每班分別選出3名學生參加,採用筆試形式,試題類型靈活多樣,主要有成語拼接(亂中取勝)、成語判斷(火眼金睛)、成語累積(聚沙成塔)、成語搶答(浮想聯翩)四種題型。賽前,各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理解並熟讀成語,扎實進行賽前訓練。賽場上,各位小選手信心十足,認真答卷。 此項活動的開展,擴大了學生的詞彙積累,使學生感受到成語的魅力,調動了學生學習成語的積極性,更加激發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③ 小學作文
當我還只有七歲時,就被父母親的那寬大的手拉著進了小學校園。周圍有許許多多的內陌生面孔,那時容我不懂事,害怕時就緊緊地挨著父母親,父母親彷彿也總能及時明白我的害怕、及時地安慰我,讓我放下那顆懸著的心。
走進了教室,第一個迎接我的是我的班主任——任老師,她親切地對告訴我,讓我先找個位置坐下來,我就先坐了下來。接著,她讓大家安靜下來,她告訴大家她姓什麼、手機號碼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小孩子們紛紛拿出了筆和紙記下了一些父母親叫他們記的東西,教室里響起了一陣「沙沙」的筆聲,也許你以為我們在寫很多字吧,那你就錯了——其實我們只是記錄一些簡單的數字和文字而已。
任老師從一年級教到我們六年級,我們從幼稚、不懂事到懂事、明白事理,我們的這一切進步都要歸功於老師與父母的教導、鼓勵。
我在小學校園里生活學習了六年,我相信這六年裡我所學習到的道理會使我受益終生。
④ 小學高年級作文指導
[小學高年級作文指導]第四講擴縮續改——思中寫一、學習指導擴寫、縮寫、續寫和改寫是小學階段作文中常見的幾種練習形式,它對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同學們獨立作文的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小學高年級作文指導。這幾種練習形式是分別要在擴、縮、續和改字上下功夫。盡管在寫作上各有特點,各有側重,但它們的性質和作文步驟幾乎是相同的。首先,它們都是根據一定的已知材料來寫,不是完全獨立性的作文。其次,它們都須閱讀已知材料,掌握它的基本內容,提練出中心。第三,它們都要以已知材料為基礎,圍繞中心進行種種聯想和想像,豐富文中的人物形象,編織生動有趣的故事。最後一點,它們都要求寫出中心意思明確的文章。1擴寫。擴寫是將原文擴展,將原文擴展成較長的一段話或文章。擴寫不改變體裁,也不改變原文的基本內容、中心意思和基本情節,只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豐富和補充,就像照樣放大一樣,也好比大樹的添枝加葉。擴寫的方法主要是:(1)擴寫的原文一般不長,內容也比較簡單。文章越短,每句話都要特別注意,以便掌握它的基本內容等。(2)確定擴寫點,進行豐富合理的想像。要確定擴寫點,還要對原文做進一步的分析。如果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人物方面都有誰,誰是主要人物,有什麼特點等。在分析之後,看看短文有哪些不足,什麼地方需要豐富和補充。這些不足之處就是擴寫點。想像要注意合情合理,合情主要指合乎人情,合乎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特別是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之間的合乎情理的交往。合理是指事情的發展過程要合理。合情合理的標準是能否真實地反映生活。因此,要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去想像,也可以藉助書本中的知識,不能想當當然地胡編濫造。(3)構思提綱,按提綱擴寫。擴寫提綱由原文提鋼,加上擴寫點的內容組成,寫作時要根據擴寫提綱進行寫作。2縮寫。縮寫就是把篇幅較長的文章,在不改變原文的寫作對象、中心意思、寫作重點的情況下,壓縮成篇幅較短的文章,就像壓縮餅干一樣。縮寫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是:(1)認真閱讀原文,深入理解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2)圍繞原中心擬出保留與刪除的提綱。(3)對照原文,按照提綱進行壓縮,抓住枝幹去枝葉,抓住關鍵去鋪陳;把具體的敘述改為概括性的敘述,把細致的描寫變為簡單的敘述。(4)全文縮寫後要連起來讀一讀,看看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是否連貫一氣。行文時,要盡可能保留原文中准確、鮮明、生動的語言。3續寫。續寫就是給文章的一部分(開頭、結尾或中心部分)按要求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時,給一篇文章,讓我們按要求寫成有連續性的另一篇文章,有點像連續故事和電視連續劇,這也是續寫。練習續寫,要注意以下幾點。(1)認識閱讀文章的已知部分(包括已知的文章),掌握精髓。這是續寫前的准備。所謂精髓,是指中心意思、基本情節、主要人物和特點,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等等。有的是開頭、結尾,那就要像寫命題作文前的審題一樣,抓關鍵詞語的理解,掌握續寫的要求方向。(2)依據已知部分的內容和要求,調動生活積累,展開豐富的想像和思考。想像思考由於內容和要求不同,重點也有所不同。給中心部分加開頭、結尾,這不需要什麼想像,主要是在掌握中心部分以後,考慮如何加個適當的開頭、結尾,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在這方面可多考慮幾個方案,再從中選定一個。給開頭、結尾加中心部分。這就要根據開頭、結尾的有關詞語的限制,在所規定的范圍內,從選材、組材、確定中心來思考,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確定具體的材料和中心,並進行組織材料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續寫與命題作文基本一樣,但是比命題作文受到的限制還要多一些。給一篇文章寫續集,則比續寫中心部分更難一些。一是必須掌握原文的精髓,不僅僅是幾個要求。二是在原文情節的基礎上編織新情節,構思新故事,而這個新故事,必須是原文中人物和人物關系的新組合,新發展。這就需既要掌握住人物的特點,還要想像出新的情節,要做到合乎邏輯的發展。當然,這樣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樣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有極大的幫助。(3)制定寫作提綱,但要考慮好再落筆。加開頭、結尾可不要提綱,但要考慮好再落筆。寫中心部分和寫續集要和命題作文一樣,必須制定寫作提綱。寫作提綱對續寫來講,還有一個作用,因為續寫限制比較多,如果沒有提綱的制約,信筆寫去,很容易離題。因此,制定寫作提綱對續寫來講,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和方法。此外,還應注意的是,續寫的文章不僅不能和原文脫節、矛盾,還要努力在語言上近似,就像一個人寫的一樣,不要搞成兩張皮。4改寫。改寫是依據原文必變體裁、人稱、結構或表現手法的一種作文練習形式。改寫就像修改衣服,可以把上衣改成背心,把長大衣改成短大衣。改寫大體有以下幾種。(1)文體的改寫:常見的是把詩歌改成散文,把故事改成課本劇。(2)人稱的改寫: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或是反過來。(3)寫法的改寫:把順敘改成倒敘,把倒敘改為順敘、插敘;把間接敘述改為直接敘述,一般敘述改為對話等等。改寫的最大特點是改。一般說,對原文的中心、主要內容不做變動,但其他方面的變化,要比擴寫、續寫大,因此要認真把握改寫的提示和要求。改寫的方法如下。(1)認真閱讀原文和改寫要求,把握住中心意思、基本內容和結構。例如:把故事改寫成課本劇,這就是文體的改寫。改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了解劇本的一般格式,先交代時間、地點、人物。2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及線索,把它分成幾幕展現,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沖突,事態的發展。3根據人物個性特點寫好對話,使人物形象生動、豐滿,有感染力。4構思、想像要合理,注意背景,道具等細節。(2)改寫詩歌時,要理解重點詞、句、段,想像意境,把握住改寫的依據。(3)確定改寫點,構思改寫提綱。(4)成文後要認真閱讀,檢查是否合乎改寫要求。二、佳作欣賞例文1原文大街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厚,人踩上去腳底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擴寫紛紛揚揚的大雪,從昨天晚上一直下到今天清晨。大雪覆蓋了大地,遠處的山峰、古塔白了;近處鱗次櫛比的幢幢樓房白了;公園、馬路邊的樹林,變成了開滿團團銀花的銀樹。大街上的積雪有一尺多厚,汽車輪子碾得積雪嗄嗄地響,行人踩在積雪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太陽出來了,燦爛的陽光映照在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這是工程大院開闊的院子。大雪後的院子,顯得更加生氣勃勃。孩子們紛紛走出家門,在雪地上玩著,鬧著。大院東側快堆成了一個大雪人。雪人足有一米多高,圓圓的臉蛋,特別逗人。大家圍著雪人跳啊、唱啊,為自己的傑作歡呼。大院西側的孩子們正在打雪仗,看來,戰爭已到白熱化的程度,一時間,雪彈橫飛,殺聲陣陣,打得難解難分,大院上空飄盪著孩子們的笑聲、喊聲、歡呼聲,這些聲音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了下來了。原文是一篇文章的片斷,主要寫大雪後,孩子們在雪裡的活動。文章沒有展開寫,只是概括地點出了歡樂的氣氛。此文作者在擴寫方面有以下特點。第一,豐富景物描寫,設置一些情節。小作者設想了遠處的山峰、古塔,近處的樓宇、樹木、馬路,一片白雪皚皚的世界呈現在讀者面前,使人心曠神怡,豐富了原文的描寫。原文沒有寫時間,作者為了讓文章符合實際,增加一點曲折,增加一點色彩,也為了增加孩子們的歡樂,景物有了變化,使孩子們的歡樂顯得更加熱烈。第二,刻畫活動情景,烘托歡樂氣氛。原文寫孩子們的歡樂時,只寫了聲音。小作者除了聲音外,不僅寫了孩子們的心情、動作,還寫了堆成雪人後和打雪仗的場景,這樣就把歡樂的氣氛烘托出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一講回味無窮——憶中寫一、習作指導同學們的童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充滿夢幻的,是快樂有趣的。在記憶的長河裡,哪件事曾經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過樂趣?又有哪件事曾經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寫好一件既有意義又有趣的事,是這一講的主要話題。作家孫雲曉在一次談作文時說道:作文的成功在於一個‘真’字,失敗在於一個‘假’字,小學生作文《小學高年級作文指導》。同學們寫作文時首先要求實、求真、求新。既不能抄編套,也不能落俗套。要想寫出好作文,必須堅持與生活結合。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一定意義上講,寫作文就是寫生活。只有熱愛生活,才能寫好作文。誰的生活豐富多彩,誰的愛好興趣廣泛,誰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寫作素材。由此看來,要想寫好記事的作文,同學們就要熱愛生活,獲得真知識、真經驗、真感受,這就解決了作文的第一大難題苦於無米之炊、沒的可寫。我們就可以變沒的寫為有的寫,有寫不完的新鮮事,有說不完的心裡話。怎樣寫好記事的文章呢?需要注意以下三點:1、事情要真實,選材要新穎。寫真實的事,不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寫出來的作文才會真切感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滿矛盾、充滿溫馨、充滿情趣。我們要從親身經歷過的,親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選取那些具有濃郁生活氣息、能體現強烈的時代精神風貌,又最能反映自己個性特色的事例來寫,要小中見大地反映事情的意義和情趣。例如,一位同學選擇了這樣的材料: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節晚會的節目,家庭模特大賽開始了。通過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參加比賽的服裝,表演時的神態、動作,以及當時熱烈氣氛的描寫,使我們感受到這場模特大賽的確是反映了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心,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生活觀念不斷改變這一主題。這篇作文的選材是多麼新穎、有趣呀!2、事情過程敘述要清楚、明白。不僅選材好,還要把內容寫好。首先要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要素交代清楚。只有把六要素寫清楚,才能使文章結構完整,讀起來清楚明白。至於六要素在文章中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格式,要側重於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3、圍繞中心還要巧安排。立意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敘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輕重、不分詳略,平鋪直敘,寫成流水賬。我們說,文章要圍繞中心寫,開頭、結尾一條線。寫事時,還要學會巧安排。怎樣使用材料,確定詳略;怎樣布局謀篇;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結尾,都要通盤考慮巧妙安排,這樣才能變化寫作角度,努力跳出框框,寫出別具一格的好作文。第二講身邊人物——悟中寫一、習作指導同學們在家庭、社會的關愛下幸福生活,健康成長。每天,我們都接觸許許多多的人,有無微不至關懷你成長的家長,有誨人不倦的老師,有形影不離的小夥伴,還有那些熟悉的或一面之交的警察叔叔、清潔工人……他們的言行影響教育著你。這次習作就是要通過具體事例寫一個你最敬佩的人,或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成功的人物描寫要一人一個模樣,千萬不能寫成紙人,站立不起來。要讓所寫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給人以生動鮮明的印象,請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1、要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特點。所謂典型事例是指在表現人物特點上最有代表性、最有說服力的材料。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作者選擇的談碰壁、救車夫、關心女傭、談《水滸》等幾件事例就非常典型,它讓我們了解了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熱愛勞動人民,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2、要抓住人物外部的形貌特徵描寫,給人以鮮明的印象要准確地刻畫人物形象,一般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態、表情、服飾等進行描寫。例如:我的爸爸是勝利油田的石油工人,今年37歲。他個子不高,但身體結實得像鋼澆鐵鑄一般,純補和善的面容總是帶著笑。這段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我們已從句中體會到小作者的爸爸是一個身體健壯、和藹可親的人。外貌描寫要注意三點①要為突出中心服務;②要有一定順序;③要抓典型特徵。3、讓筆下的人物開口說話,應力求語言個性化。人物的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簡單地說,就是寫人物怎麼說、說了什麼。老舍先生曾指出:要知道對話是人物性格的‘聲音’,性格各殊,談吐亦異。這句話說明了語言描寫是打開人物心靈的鑰匙。由於人物的年齡、性別、經歷等不同,語言也應有差異,這就是個性的鮮明性。例如:爸爸會干木匠活兒,經常有人找他幫忙,有一次哥哥發牢騷說:爸,你做的都是義務工,何必這么賣命!爸爸臉一板,訓斥道:你小孩子懂什麼!人家上門求咱們幫助,是看得起你,信得過你,是覺得你人好!爸爸的話朴實、自然,合乎身份,表現了他淳樸、樂於助人的精神。4、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把內心深處的精妙傾訴出來。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得體,可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揭示。例如:《景陽岡》一文,作者寫武松看到官府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時,他想: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怕什麼,只管上,看看怎麼樣。這里雖有猶豫,但還是揭示出武松勇往直前的豪氣。5、行動描寫生動,能准確地傳神,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一個人思想品質的具體體現。例如:《景陽岡》中,在寫武松面臨猛虎的鋒芒畢露而機智避讓的三閃時,休現了武松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總之,寫人物要善於抓特徵,要讓人物自己閃亮登場;讓文中人物自己說,自己想,自己動作,作者不摻和、不包辦代替。恰當地運用描寫手法,可以使筆下的人物勃勃有生氣,給讀者留下鮮明和生動的形象。第三講動手實踐——干中寫一、學習指導同學們都有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興趣。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更要睜大探索的眼睛,揚起創造的風帆,運用靈巧的雙手,積極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發現奧秘、去增長才幹。寫這類作文和寫敘事的作文一樣,也要考慮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開頭、結尾,怎樣安排詳略等。下面,讓我們先來讀一篇習作,從中領悟寫好這類科技實驗活動作文的方法。陽光散色小實驗清晨,我從床上起來,到陽台上呼吸新鮮空氣。我看到紅彤彤的太陽在慢慢往上升,便想起常識老師在上陽光散色這一課時曾講過,可以用水和鏡子做陽光散色小實驗。我想,現在太陽剛剛升起來,正是做這個小實驗的好機會。於是,我拿了一個盆,打了半盆清水,又拿出一面小圓鏡子,放到太陽能照到的地方。盆的對面是雪白的牆壁。我把鏡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裡。可是看不見陽光散色而顯現出來的美麗光帶,只看見對面牆上有一個橢圓形的白色光圈。我並沒有灰心,繼續做了下去。這一回我把鏡面調了個方向,可還是和剛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真奇怪,也許是鏡面擺錯位置了吧!於是,我想了想,將鏡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裡,鏡子靠在盆上,看上去很象三棱鏡——做陽光散色用的工具。啊!我不禁叫出聲來,只見一條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彩色光帶出現在對面的牆上,多麼美麗呀!那彷彿是一條雨過天晴後出現的彩虹。我終於成功了,心裡甭提多高興了,因為這是我親自動手實踐出來的呀!這篇作文的第一個特點是實驗過程敘述得清楚明白。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寫做陽光散色實驗的原因;第二段寫做實驗的准備及其過程;第三段寫為實驗的成功而高興。第一段中交代了實驗的時間是清晨,紅彤彤的太陽在慢慢往上升,實驗結束時太陽越升越高。由此可見,這篇作文是以時間為序安排材料的。先發生的事先寫,後發生的事後寫。做實驗、搞製作把過程講清楚說明白,這是首先要做到的。圍繞中心,前後有致;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是此文的第二個特點。中心是不怕失敗,肯於動腦動手實踐。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重點段是這樣安排層次的:兩次實驗未成功,但是不灰心;繼續實驗終於成功。由於小作者按實驗的時間順序,重點內容不僅敘述具體,而且層次分明,閱讀後能使讀者對實驗的全過程有比較清晰的了解。語言表達簡潔、准確、明了,是這篇作文的第三個特點。無論是搞小製作,還是小實驗,都不能保證一次成功,況且實驗中還涉及到用品的使用和擺放,因此在寫操作過程時一定要對物品的擺放位置、操作工具等力求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如:准備階段突出了一個盆、半盆清水、一面小圓鏡子,太陽能照到的地方等,話語不多,但能使讀者迅速地了解實驗前的准備情況。寫實驗過程:第一次突出把鏡子的一半放入水中,一半拿在手裡;第三次突出將鏡子的一半露在水面,一半泡在水裡,鏡子靠在盆上。通過前後不同操作的比較,讀者會一目瞭然地發現二者的區別,當前者失敗、後者成功時,讀者就會一下子領悟到其中的原因。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感覺出,寫製作、實驗類的作文,也要講究方法,那就是:1製作、實驗的全過程(原因、准備、操作、結果)要講清楚、明白。2重點內容(操作程序)的敘述要具體,層次要分明。3語言表達要簡潔、准確、明了。希望同學們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勇於實踐,完成好這篇習作。〔小學高年級作文指導〕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⑤ 小學生民防知識 觀後感的作文怎麼寫
懂得了安全知識,我們的生命將會更有保障性;可是,如果不學好安全知識,你的生命安全說不定會受到威脅。所以學好安全知識是很重要的!那是一節班隊課,老師帶著我們去新大樓的多功能廳觀看「安全知識教育講座」的錄像。原來是動畫片啊,我看得更加津津有味了。民防小博士安安為我們介紹了許許多多的安全知識。安安給我們上的第一課是緊急呼救常識。他告訴了我們緊急報警電話:匪警110,火警119和醫療救護120。110是在遇到搶劫,盜竊或發生災害事故時才可以撥打的;119是在發生火災或化學事故時才可以撥打的;120是在發生重傷、暈倒、呼吸困難時才可以撥打的。所以,報警電話是不可以隨意亂打的,否則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哦。安安給我們上的安全教育課程活潑生動,教會了我很多的安全知識,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如果遇到災害或危難我們應該要運用安安教給我們的知識。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把我帶到表姐家去玩。我和表姐在玩游戲,正當我們玩得開心時突然間從門口傳來一陣門鈴聲「叮咚叮咚……」我嚇得大叫起來,還是表姐冷靜,她捂住我的嘴巴:「噓,我先去看看是誰。」我跟著表姐躡手躡腳地走向門口,表姐找了個椅子踩上去,從貓眼裡往外望,「是誰呀?」我拉了拉表姐的衣袖,「別吵。」「啊!」的一聲表姐掉了下來,她的額頭上沾滿了水珠。突然,門口傳來一陣聲音「有人嗎?有人在家嗎?」我們倆嚇得連滾帶爬地跑回房間。我們沉默了好久,沒想到,門口的那個人居然還沒走,一直在按門鈴。表姐沉思了好久,她突然開口對我說:「媽媽出去的時候說,如果有壞人來的話可以打電話給她,我媽媽的電話是……」「我不知道,表姐怎麼辦?」「對了!」表姐靈機一動:「110!」「110?」我不解地問:「是什麼?」「是警察叔叔的電話。」「哦,那我們去打電話給警察叔叔吧。」表姐拿起電話,小心翼翼地按著:110。撥通了「警察叔叔,我們這兒有……個壞……人,你們快來……」表姐的臉紅撲撲的,像是被烤過似的,她說話也疙里疙瘩的。這時候,我聽見門開的聲音了,我們躲在後面看「啊!是姑姑回來了!」我們倆像遇到救星似的跑了過去,姑姑嚴肅地說:「你們兩個怎麼可以這樣呢!」「我們怎麼了?」表姐忽然大叫起來:「壞人!」我也嚇得跑到姑姑身後:「什麼呀,你們……哈哈!這不是壞人,是我的同事。」姑姑解釋道。「啊!」我和表姐驚訝地叫道。「叮咚叮咚……」姑姑去開門,「警察同志,你們來這里有什麼事情嗎?」「這里有不法分子,我們來逮捕!」我和表姐連忙上前解釋……通過那次的經歷,我保證以後一定要好好利用這些知識,並且讓所有的同學們都領悟到安全知識的重要性,這樣會有更多的人從中受益,使安全知識可以深入人心。
⑥ 小學作文是什麼
小學作文的種類很多,一般包括:寫人,敘事,狀物,寫景,應用文和想像文等六種作文。
⑦ 作文小學五年級一次什麼的常識555字
一次特別的嘗試
童年像一片蔚藍的天空,天空中飄著一朵朵潔白無瑕的白雲,其中,有一朵大而醒目的白雲,上面寫著「勇敢」兩個字,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那一次勇敢的嘗試。
那是我們去浙江安吉「百草園」遊玩的趣事。這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叫「鱷魚橋」的地方,我一聽,心裡好奇極了,便拉著媽媽來到了橋邊。一上橋,我的心一震,不由自主地往下面看去,啊!是湖,我頓時明白了我在吊橋上。我不禁驚恐萬狀,手死死地抓住媽媽的衣裳,雙腳在微微發抖。「沒事,別怕!」媽媽露出慈祥的笑臉,兩朵像花兒一樣的小酒窩綻放在她的臉上,媽媽溫暖的笑,給了我莫大的勇氣,我硬著頭皮往前走。突然,剛剛還穩穩當當的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開始左右搖晃,我左手死死地抓住媽媽,右手抓住扶手,身體隨著吊橋左右擺動。我心想:死定了,這回可能會掉到河裡去的,如果這座橋塌了的話,我們就會被鱷魚吃掉的。這時,害怕、懊惱一古腦兒湧上我的心頭,我感覺渾身血液在倒流,細胞在擴散,神經綳得緊緊的……我驚慌失措,後悔自己上這個鬼橋,我胸中的血在這一刻凝固了,不知有什麼東西闖進了我的心田,我的淚水如奔騰不息的野馬脫韁而出,「啊!」我一邊哭,一邊叫,也毫不顧慮旁人的看法。
我一邊拚命抓住扶手,一邊低頭往下看,只見有一條鱷魚在橋下歡快地游來游去,張開血盆大嘴;我突發奇想:這條鱷魚會不會攻擊橋面,然後,我們都掉進了河裡,被鱷魚吃掉……想著,想著,我閉上了眼睛。突然,笛福的一句名言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對呀,只要驅除畏怯的心理,就能走過去。我努力地做了一次深呼吸,試著睜開眼睛,松開媽媽的手,握著橋上的扶手。這時,太陽公公好像用溫暖的手撫摸著我,小鳥彷彿在一旁為我加油打氣,我隨橋的晃動,左腳先跨,右腳緊接著跟上,努力保持平衡,就這樣走完了全程,到了橋的對岸。我開心地朝天望瞭望,那潔白無瑕的雲朵使我心曠神怡,我的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那次勇敢的嘗試,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驅除害怕危險的心理,才能成功。
⑧ 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小學生
寫好作文六大技巧
技巧一: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同樣,在描寫動物外貌時也可以用到這個方法,如:毛黃白相間,耳朵尖尖地向上豎起……而不是寫成:它有一身黃白相間的毛,有一對尖尖的耳朵……。
技巧二:寫說不出現「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不出現「說」的第三句更精彩。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將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這他們學會了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地寫「某某說」。
技巧三:就是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 ,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技巧四: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 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技巧五: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記錄誕生了!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鍾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技巧六:一段話里出現6種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必須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練。
,。?!…… :「」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當然生動起來。
⑨ 小學作文 讀書的方法
秦牧主張「牛嚼」和「鯨吞」
當代著名作家秦牧,每天都要閱讀大量的書報雜志,廣搏地積累知識。結果,他寫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識的珠寶串成,閃耀著獨特的光彩。秦牧在談到讀書時,主張採取牛和鯨的吃法,即「牛嚼」與「鯨吞」。
什麼叫「牛嚼」呢?他說:「老牛白日吃草之後,到深夜十一二點,還動著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東西再次『反芻』,嚼爛嚼細。我們對需要精讀的東西,也應該這樣反復多次,嚼得極細再吞下。有的書,剛開始先大體吞下去,然後分段細細研讀體味。這樣,再難消化的東西也容易消化了。」這就是「牛嚼」式的精讀。
那什麼叫「鯨吞」呢?他說,鯨類中的龐然大物——須鯨,游動時儼然能一座飄浮的小島。但它卻是以海里的小魚小蝦為主食的。這些小玩藝兒怎麼填滿它的巨胃呢?原來,須鯨游起來一直張著大口,小魚小蝦隨著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從齒縫中嘩嘩漏掉,而大量的小魚小蝦被篩留下來。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噸整噸的小魚小蝦就進入鯨的胃袋了。人們泛讀也應該學習鯨的吃法,一個想要學點知識的人,如果只有精讀,沒有泛讀;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幾萬字的話,知識是很難豐富起來的。單靠精緻的點心和維生素丸來養生,是肯定健壯不起來的。
「牛嚼」與「鯨吞」,二者不可偏廢。既要「鯨吞」,要大量地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又要對其中少量經典著作反復鑽研,細細品味。如此這般,精讀和泛讀就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