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關於時代進步好壞的作文800
我看過這么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占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周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匯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關系,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系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系。我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了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么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臟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臟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臟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干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貳』 晚會時代的變遷的感悟作文
清晨,當太陽公公還未起床上班,我們台州晚報的小記者們已經在去往杭州Do都城的路上了。在旅遊車里,我戴著耳機,聽著「飛輪海」的新歌,和我的朋友們開始了的夢幻之旅……
不多時,我們便來到了Do嘟城,「Do都城」少兒社會體驗館是國內首家、亞洲最大的體驗類教育場館,我們可以在這里體驗和扮演100多種職業和角色。我同四位好朋友一起將Do嘟城逛了個遍,終於找到了令我們感興趣的工作——「可口可樂」飲品研發中心。裡面的叔叔先問了我們幾個關於「可樂」的問題。然後,他通過演示告訴我們「瓶裝可樂」的製作過程。沒想到,這么一份看似簡單的工作也包含著這么多的知識!演示完畢後,他拿來四種不同的飲料:可樂、雪碧、橙汁、紅茶,讓我們自己挑選其中幾種飲料來配製成「新型飲料」。並且強調搭配的比例不一樣,味道也會截然不同。我選了可樂、雪碧、橙汁這三種飲料來進行配製。「好,現在,大家都把自己調制的飲料喝下肚去吧!」叔叔吩咐道。只聽「咕嚕」一聲,大部分人都已將飲料喝了下去。我開始細細品味著自己動手調制的「新型飲料」,那味道很獨特,喝到嘴裡感覺甜滋滋的,心裡美極了,要知道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自己動手做的飲料。這次工作,我和同伴們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工資,我覺得好幸福!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和夥伴們還參加了家政服務等工作。傍晚,我們坐上了動車,看著窗外那閃爍的風景,一幅幅、一頁頁都是那樣的絢麗動人。感覺還未過癮,動車就到站了。我迫不及待地向媽媽講述了遊玩的經過,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媽媽以前出去玩,哪有這么好的車子又接又送?記得有一次春遊,我們全班同學騎著自行車到小溪邊野炊,當時的路坑坑窪窪的,還自己帶鍋帶盆。哪有那麼多好玩的項目啊,看你樂的。
下回,世博會在上海召開,咱們全家總動員,不出國門就可以看遍全球,女兒,怎樣?」我興奮地再次跳了起來。一旁的外公感嘆道:「我小的時候,一天到晚喂豬,放牛,還得上山砍柴,盡管如此,還是食不裹腹,衣不遮體,哪還有時間玩,更不會想到去杭州這樣的地方旅遊,那是遙不可及的天堂,那時到省城趕路至少得兩三天,現在可好了杭州一天可以來回,還能游遍杭州。你真是重逢盛世啊!」
是啊,外公說得沒錯,生逢盛世的我渴望去世博園,渴望去環球旅行,渴望我的明天能更絢麗多彩。
『叄』 高中作文時代改變了自然800字
走進自然,讓我欣賞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奉獻;走進自然,讓我領略到"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寧靜致遠;走進自然,讓我體會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悲壯雄美……
走進自然,觀察山的剛武,水的柔情.漫步在家鄉的小路上.遠處是層層疊疊的山巒,山巒互相擁抱.就像一個個醉倒的老翁,不知沉睡了多少年.站在路旁向山巒眺望:一處深色、一處淺色.那深深淺淺的綠彷彿在跳動,在高呼.家鄉的水是溫柔的,不知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只在邊上留下一彎一彎的足跡.微風吹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似乎在對路過的人微笑、眨眼.水流過每家門口,流過田地里,正是"一水護田將綠繞"的美景.捧一把水洗臉,頓時讓人疲倦盡消,清涼無比,走近自然,我看到了山的剛武,水的柔情.
走進自然,品味自然留給我們的哲理.如果你從未見過螞蟻搬家,那麼你就不能體會團結的力量多麼的強大.當你目睹這一隻只「小不點」把比自己身軀龐大幾十倍的食物抬起來時,你不得不嘆服螞蟻的偉大,大自然的神奇.如果你從未思考過落花化土的場景時,那麼你就不能看到無私奉獻的精神有多麼的高尚.當一片片花瓣隨風飄落,結束自己絢麗的一生時,它們竟會化為泥土,為新的花提供營養.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你不得不稱贊落花的偉大,大自然的神奇.如果你從未想像過滴水的毅力,那麼你就不能讀懂堅持的決心.當一滴一滴水打在岩石上,當岩石逐漸被滴穿時,你不得不佩服滴水的偉大.大自然的神奇.走進自然,讓我獲得了自然留給我們的哲理.
走進自然,能感受到山之剛、水之柔;走進自然,能感受到哲理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吧,讓我們的身心與自然一道,在天與地之間融合……
『肆』 三十年高考作文折射時代變遷
[三十年高考作文折射時代變遷]
中新社北京六月七日電題:三十年高考作文折射時代變遷
中新社記者周兆軍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三十年高考作文折射時代變遷。」這是唐朝詩人劉長卿《別嚴士元》中的詩句。今天,北京市的高考語文試卷,要求考生圍繞這句古詩寫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體裁不限。
「這個題目與最近幾年的命題風格一脈相承,話題具有很高的開放性,考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大。」看到今年的作文題目後,北京交通大學附中語文教師鄭忠東這樣評價。
回首三十年高考路,高考制度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作為教育改革的晴雨表,高考試題最直觀地反映了這種變革的脈絡,折射出時代前進的歷程。
詩人王家新仍然記得,在他參加高考的一九七七年,他所在的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學雷鋒的故事》,他寫了一個啞巴進飯店的故事,後來還被收入一本《優秀高考作文選》中。
這一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題目是《我在這戰斗的一年裡》,上海市則以《在抓綱治國的日子裡》為題。中斷了十年的高考首次恢復,「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雖已過去,但高考作文依然沒有擺脫泛政治化的傾向。
步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政治味濃厚的作文題目退出歷史舞台,關注社會熱點的作文題目成為主流。這一階段,高考作文題對准經濟體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設、環境污染等方面,強調文學與生活的聯系,高考作文《三十年高考作文折射時代變遷》。
在此期間,一九八一年的《毀樹容易種樹難》,一九八五年的給《光明日報》寫封反映環境污染的信,一九八六年的《樹木、森林、氣候》都是跟環境相關;一九八二年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關注的是個人對於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
到了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多元化帶來社會意識的多元化。這一時期,高考作文試圖為學生樹立一種主流的價值觀,來應對日趨多元化的社會,同時考察學生對現實生活和倫理道德的思辨力。
從一九九一年的「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的辯論,到一九九八年的《我所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無不關注考生的品格素養。這一時期的高考作文,大多提供一則生活化、現實化的材料,要求考生就事論理,寫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從文體上來講,則多以議論文為主。
進入二十一世紀,參加高考的考生是「八0後」一代,他們張揚個性,為人、行文都有突破傳統思維的獨到見解。高考作文命題也相應變化。從二000年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二00二年的《心靈的選擇》到二00六年的《老鷹和烏鴉》,都為考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讓寫作者追求思維的發散性、創造性,鼓勵大膽想像,自由發揮。
過去三十年,詩歌和戲劇這兩種文學體裁,一向是高考作文的「禁區」。從今年開始,這兩種文體也不再受限。一些學者認為,放開詩歌、戲劇的寫作限制,表明高考作文在日益淡化它所承載的社會教化功能,讓作文回歸到追求文字之美、思想之魅。
〔三十年高考作文折射時代變遷〕【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伍』 作文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演變
我站在紅旗下,眼望天空,一片湛藍。我站在高樓上,俯視城市,如此輝煌。——題記
在我生活的地方,有隨處可見的汽車,有形式各樣的電腦,有漂亮時尚的衣服,有讓人口水直流的美食……有一次,我與奶奶去買衣服,奶奶說:「如今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哈哈,看我們以前,哪有這樣漂亮的衣服呀,以前我們的衣服上,可是打了許多的補丁的呢!」我笑著說:「奶奶,時代不同了呀!」奶奶也笑了,又說:「榮榮呀,你們是投對了胎。要是生到我們那個年代呀……」「哎呀~~奶奶,好了好了,咱們去挑衣服去!」見奶奶又要嘮叨,我趕忙說道。「嘿,這孩子~~~真淘氣!」奶奶故作生氣地說道。「我的好奶奶。。。走吧走吧。我給你選一件又舒適又漂亮的衣服~~走咯!」我一邊牽著奶奶的手,一邊說道……
時代真的變了,變得繁榮昌盛!時代真的變了,變得衣食無憂!
記得剛學過一首詩詞,是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里的一句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想想以前,以前的讀書人,連間像樣的房子都沒有!想想現在,現在的學者們,不說住得特別好,至少能有間屋子供人讀書。這證明了什麼?時代變了……
時代變了。
我站在紅旗下,仰望天空,一片湛藍。我摸了摸旗桿,閉上了眼睛,任風兒來吹拂我的臉龐。冬天的風有些凜冽,但我卻感到一股神聖的味道。
時代的變遷,無論在哪方面都能夠感受得到。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還有很多很多……
我喜歡吃紅薯,記得小時候,總是要從外婆家拿一兩個紅薯,埋在燒熱的土坑裡,等那麼幾個小時就熟了。甜甜的,可好吃了!可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燒火的土坑也改造了,外婆家又離得遠,我就很少吃到那種埋在土坑裡的紅薯了,想著覺得有點可惜。有一次在和同學談到紅薯的時候,她給我介紹了好幾種吃紅薯的方法,還說:「試試吧,味道肯定好,我媽也喜歡吃紅薯,還做給我吃了哩」談到最後還笑我落伍了,是啊,時代變了,味道也變得多種多樣了。是啊,我確實OUT了。
我站在高樓上,俯視城市,如此輝煌!
『陸』 時代的變遷小標題作文大全
以變遷為題的作文
周立波曾經說過「幸福是看出來的痛苦是悟出來的」,在這個時代或許幸福了或許是苦難.但是我們所追求的是幸福是對時代的渴望是對未來的憧憬.
在家裡瞧眼望去,霓虹燈漫天.像是星光點點,又像是一雙雙迷人的眼,看著我們看著整個世界.重慶的夜景最為美麗,最為吸引人.時光倒退十三十四年,那時的我還正在牙牙學語,那是的我才剛開始睜眼看世界,那時我才看到我辛勤的父母,那是我才看到舊時的重慶就連路燈都很少.就在我快學有所成的時光里,所伴隨的也是整個城市的變遷.
就在這些時光中,多了一些口號:「奔小康」.我們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當中,在這個大城市,爸爸媽媽有了自己的房子,寬敞而又明亮.因此我也在這個城市落葉紮根了.偶爾抬頭時看見父母,感覺父母隨著我的成長他們漸漸老去,養一個孩子不容易,更何況兩個女孩子.所以沒看到父母為事業愁眉苦臉的時候我的心都是揪著的.
以變遷為題的作文
去年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一則消息,「小悅悅被車碾過十八路人視而不見.最終悅悅不幸離世.」或許這是對於一個才剛剛學會說話走路的孩子一個殘忍的解脫,或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後也是對於我們廣大市民的道德底線的警鍾,我們是否該拾起我們落在地上的道德感呢?
白岩松曾經說過「如果在一個時代里,青春正分艱難的被壓抑著那麼這個時代要怎樣才能夠朝氣蓬勃?如果在人群中,青春中的人們率先拋棄了理想那麼這個時代的未來又是什麼?」對於社會而言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一切.如果我們的未來我們的一切都已失去了保障那麼我們的未來又是什麼?接二連三的繼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之後就是小悅悅時間接著就是校車事件.對於四五歲的孩子而言他們應該是快樂的,因為在這個階段他們什麼都不懂,不清楚.可是他們也是最痛苦的,因為他們的生活被發展的太快的時代給「遺漏」了.時代變遷的同時,也要後頭一看,或許後面還有更多值得擁有的東西.
在這個時代中的我,或許微不足道,但是我在這個時代中是幸福的.我的家庭並不富裕也並不貧窮,我有愛我的父母.我也認識一些充滿著理想充滿著干勁的青年.我已不是孩子,可能在父母的眼中我永遠都長不大,但是對於這個社會而言我所應該做的就是回饋與感恩.
以變遷為題的作文
兒時的記憶,總是美好的.尤其是門前的小河,更是令我魂牽夢繞.多少次,我徘徊在小河邊,撫摸著岸上高大的樹木,耳邊彷彿又回響起那銀鈴般的笑聲和歡快的流水聲.
記得那時,我們還只有八九歲,小河是我們最喜愛的樂園.一到夏天,我們就如放出籠的小鳥兒,飛向小河.河中流水清澈見底,能清晰地看見河底的沙石和三五成群的小魚兒.輕輕地將手放入水中,一股股水劃過手指的縫隙,爭相奔向前方;捧一捧流水,滿心以為可以撈上幾尾小魚兒,卻不知那鬼靈精怪的小魚兒早已搖一搖尾,倏地逃離了我們的手掌心.枯水季節來臨了,田裡的秧苗焦渴地等待著水喝,一根根管子插向了水底,轟隆隆,轟隆隆,隨著機器的響聲,一股股清澈的水流向了田野,農民伯伯樂開了花,禾苗們扭著身子貪婪地吮吸著這甘甜的水.
小河裡最惹人喜愛的就是那沙灘了.沙灘厚且軟,打著赤腳,踩在上面,任憑細沙漫過腳背,癢癢的,舒服極了;采來樹枝,搭一個涼棚,躲在涼棚里,下面是細軟的沙灘,上面是清涼的樹陰,別提有多愜意了.河岸邊斷斷續續地分布著綠茵茵的草地和參差不齊的樹叢,每到晴天,太陽便把它們的影子送到了嘩啦啦的流水中,只見那樹影在水裡盪啊盪.這時,偶爾能看到幾只出門散步的螃蟹偷偷地從洞里伸出它笨拙的小腦袋,好奇地向外張望,每每此時,我們都會屏氣凝神,生怕嚇跑了膽小的它.
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橋,聽媽媽說,從他們記事起,小橋便已經聳立在那兒了,它比媽媽的年紀還要大呢!石橋十分簡陋,幾個尖尖翹起的橋墩承載著幾塊大石板,兩邊沒有護欄,橋的中間有一條寬約十幾厘米的深槽,若是騎自行車從橋上過,輪子很容易掉進槽里.媽媽說,這座小橋曾是我們河東岸的人出門的必經之路,那時人們運送貨物只能靠土車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石橋便被磨出了一條深深的槽.我撫摸著那石槽,這石橋就這樣帶著家鄉人連通外界,走向富裕,它把它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愛它的人們.
歲月悠悠,忙碌的生活擠走了我對小河無限的遐想,小河被埋藏在我的記憶深處,漸漸模糊,淡忘……
某一年冬天,就在石橋的下游不遠處,一座寬闊的大橋跨在了小河的兩岸,它氣派、雄偉、威風,一輛輛摩托車、一輛輛汽車從上面飛馳而過.而石橋仍靜靜地立在那兒,顯得那麼渺小而弱不禁風.然而,一陣暴雨過後,河水漫過了大橋.暴雨過後,大橋塌陷了,橋中間出現了一條觸目驚心的裂縫,戰戰兢兢地走過大橋的人們,搖著頭嘆息:「多好的橋啊!怎麼會塌呢?」石橋上又變得熱鬧起來,這個被人們遺忘的功臣再次用它那滿是滄桑的身軀繼續完成它的使命.政府派專家來調查了,新聞媒體的記者們扛著攝像機來了,人們圍在搖搖欲墜的大橋邊,仔細地聽著專家們的討論.原來,小河裡不知什麼時候多了許多挖沙的工廠,河裡的沙被掏空了,運送到各地修房鋪路,河基下沉,水位下降,河底的大石裸露出來了,這是造成大橋塌陷的直接原因.人們捶胸頓足,痛斥那些黑心的挖沙老闆,卻於事無補.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大橋轟然倒地,搗碎了無數人的心.不久,又一座雙孔大橋在原來的地方開始施工,農民們自發地挑著擔子、扛著沙袋,阻水、護坡、打地基,新的大橋在人們的期待中拔地而起.站在大橋上,遠望古老的石橋,人們的心情復雜了許多.
大橋建好後,幾條馬路從大橋兩端伸向了遠方,連通了一個又一個村莊.橋上的摩托、汽車開始多起來,載重卡車也將一車車的飼料運到了每家每戶.村莊里處處開始修建豬圈,馬路邊、山坡下、房屋後,一棟棟紅磚豬圈冒出頭來,一車車肥壯的豬又從大橋上運向了遠方.人們點著辛勤勞動掙來的血汗錢,臉上露出欣慰的笑.
然而,人們的腰包鼓起來了,人們的臉上有光彩了,小河卻開始呻吟了.你看那黑黝黝的水,泛著灰白的泡泡,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水邊已經不見了沙的影子,裸露的大石上長滿了青苔,大石邊堆積著死豬、死雞和垃圾,幾只狗在河邊撕咬著死豬的屍骨.一陣惡臭撲鼻而來,讓人胃部翻江倒海.再看那原來清澈的池塘和小溪,早已經和小河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成了名副其實的糞坑,充斥著難聞的氣味.魚兒沒有了家,孩子們沒有了水上樂園,禾苗也只能捏著鼻子喝下那臟兮兮的水了.曾經帶給我們快樂與生命的母親河,已經被我們糟蹋得體無完膚了.
走在這樣的小河邊,盡管河岸的樹木依然鬱郁蔥蔥,但我已無心欣賞河邊的景色了.兒時小河那清純的模樣,也只是屢屢地出現在了我的夢中.夢中,我推著自行車,走過那斑駁的石橋,橋下,河水清清,嘩啦啦地奔向遠方……
『柒』 時代在變,愛會變嗎 高中800字作文
山,若遇上春風,則換上嫩綠的新裝;若沐浴夏雨,就變成蔥郁的模樣;若披上冬雪,就著上了素裹的銀裝.山在變,山亦不變,變的是顏色,不變的是沉穩.
水,跌入山谷就變成了小溪流,路遇懸崖就成了一簾如煙的瀑布,奔騰到了入海口,就歡快地融入了海洋.水在變,水亦不變,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靈動.
人,在他鄉是一個遊子,在官場是一個宦海中人,在田間是一介布衣.人在變,其實人又未變,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我們信守的原則,心中那永恆的信念!
我們在不斷地改變,隨著時代,隨著環境;我們也沒有改變,因為信念,因為原則.其實,變與不變本來就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法寶,變的是思路、風格、方法,不變的是我們信守的原則.
是
什麼讓屈原毅然抱起石頭躍入了汨羅江?是什麼讓文天祥在狂瀾既倒、大廈將傾之時仍堅持抗元?又是什麼讓魯迅選擇了棄醫而從文?是"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
將愁苦而終窮"的愛國情懷,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身正氣,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沸騰熱血!
時代在變,他們那一顆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心卻未曾有絲毫的改變.是啊,不變是信守的原則,心中的信念!
為什麼尾生在洪水襲來之時抱柱而死?為什麼張瑞敏不允許一件不合格的產品走出「海爾」大門?為什麼謝延信毅然擔負起了照顧亡妻家庭的責任?不過是與那女子的一個約定,不過是「讓每一個用戶放心」的工作理念,也不過是病妻榻前的一句承諾.
也許這都無足輕重,但他們卻選擇了堅守,不是回報多麼重要,只是為了把握一份信任,信守一個原則.是啊,不變的是信守的原則!
曾有一位老師這樣教導學生:「我們應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調整自我,但是我們信守的原則是不變的.」原則之於人,就如同帆舵之於航船,翅膀之於飛鳥,根基之於大樹.
信守一個原則,人生便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不至於迷失在生活的遠航中;信守一個原則,人生便有了 一種得失的平衡,不至於在生活的天空中搖擺不定;信守一個原則,人生便有了為人處事的根本,不至於敗倒在生活的土地上.
朋友,社會在進步,我們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就得不斷地改變自己,可有一點萬萬不可改變,那就是——我們的原則
『捌』 以時代的變遷為題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中國的變遷
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中國人都很幸運:跟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不一樣,我們處在一個大變動的社會和一個大變動的時代當中.生活在英國的人們,無論是生活在
某個小鎮還是倫敦這樣的大城,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現生活中有什麼大的變動,從街景到社會生活,就像一條靜靜的溪流,波瀾不驚.記得我的導師許倬雲對我講過
一件事:他有一次去瑞士做學術交流,一位瑞士教授帶他去到一個樸素的墓園,指著一個簡朴的墓穴對他說: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了我一生會怎樣度過,這里就
是我的歸宿,不會有任何新鮮事,也不會有任何變動.說時臉上帶著一種安詳又落寞的表情.
生活在當代中國的人們絕對不會有這樣落寞的感覺.我們的生活從外表到內容都在發生巨變.北京的街景可以用「日新月異」這個詞來形容,但是它不是陳詞濫調意
義上的日新月異,而是確切描述事實意義上的日新月異:每一天都有新樣子,每個月都變得不同.我們的城市真是這樣的.就在我家窗外的街對面,有一座大樓剛剛
落成;就在我每天去鍛煉的體育館的必經之路上,一條坑坑窪窪的小路前天剛剛被修成了雙向四車道的馬路,這條路從動工到修成沒有超過一個月.
我們的社會變動更大.記得我們大學畢業就業時,工資是所有大學畢業生標準的月薪56元(這個工資標准從50年代起一直實行到80年代);而親戚家一個去年
大學畢業的普通女孩子,現在的月薪是9000元.衡量社會貧富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數從0.2飈升到0.5,我們從全世界最平均的社會變成世界上所有社會中貧
富分化最厲害的社會,只用了短短20年的時間.社會生活變動之巨大,為世界和歷史所僅見.在一代人之間經歷這樣的變化,令所有身臨其境的人們感到興奮、刺
激.我們所有人的生活都將同那位瑞士教授的感受完全相反: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會還碰到什麼事情和變化.
在中國新發生的一切當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前者如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的絕對的提高;後者如貧富分化,貪污腐敗.但是所有的人都感到了變化和變化
帶來的好處.舉例言之,一個許多城市人沒有注意到的事件是農業稅的取消.我剛剛調查過一個北方的村莊,它剛剛遭遇了這個幾十年來從未遇到過的變故.嚴格地
說,這是中國這個農業社會幾千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變故:在哪個朝代農民能不繳稅呢?這種事情恐怕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會偶爾發生,一是嚴重的自然災害,因
此被政府免稅;另一個就是從農民起義到新王朝建立的短暫過渡時期(「闖王來了不納糧」).現在,
幾億農民已經完全不用繳稅了.這個變化之所以令人激動,不僅因為它幫助了農民,還因為這是中國從一個停滯了幾千年的傳統農業國改變為現代工業國的標志:農
業稅收在中國的財政和經濟中已經到了可以被忽略的程度.這怎能不讓我們感到歡欣鼓舞呢.
2008年是令人興奮的一年.在這一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這個活動,而幾乎所有的世界名城都舉辦過奧運會,有的還不止一次.雖然體育
比賽本身並沒有那麼大的意義,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它具有國力昌盛的象徵意義,具有社會進步的象徵意義,具有中國融入全球化進程、融入世界秩序的象徵意義.
我們不能想像,奧運會在1948年的中國舉辦,那時我們的國力太弱;我們也不能想像,奧運會在1968年的中國舉辦,那時我們閉關鎖國,游離在全球化的潮
流之外.而在奧運會上,當世界各地的一萬多名運動員來到中國,當全世界所有的攝相頭指向中國,世界將會以驚異的目光發現一個日新月異的中國,一個生氣勃勃
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中國的變遷更為明顯,跟著時代的腳步前行,中國將會越來越輝煌!
『玖』 作文八百字高中議論文《跟上時代的腳步》例文
跟上時代的腳步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那些原本只有夏天才能吃到的西瓜可以在冬天品嘗得到,那些只有在春天才能穿的衣服裙子在寒冷的冬季,你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那遙遠的飛天夢想也隨著「神七」的成功而實現….
可能你會覺得很失望。現在,已感受不到那種充滿季節儀式感的心情,也沒有了對遙遠國度的憧憬。但是,為什麼不試著跟上時代的腳步,好好的享受已有的東西,積極的創造現今不存在的東西,讓世界發展的更快更好呢?
跟上時代的腳步,意味著你要接受已有的東西。其實如果你仔細琢磨一下,接受那些東西有什麼不好?你可以不用等到合適的季節,隨時都可以吃到你想要吃的水果。你可以不管外面的白雪皚皚,依然穿著你心愛的衣服在雪中起舞。你甚至可以足不出戶,手指一動,瞬間感受到遙遠的異國風情……試著接受他們,並享受他們,才會讓你生活的更快樂,更多姿多彩,更加美好絢爛。
可能有人會問,那我們的理想呢?我們的希望呢?我們心中的憧憬呢?
其實跟上時代的腳步,同時也意味著重建理想。如果飛天的夢想已經實現,為什麼不將自己的目標瞄準的更遠呢?你可以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任何沒有實現的領域。比如說找一個和地球一樣適合人們居住的星球,並想方設法移居其上。再比如發明一些小產品,小物件,使人的生活更加便捷。為了這一個個目標而努力,並想方法實現它,不但會讓你重拾希望,還會加快你思維的腳步,讓人類進步得更快。
可能有人會懷念過去,體驗期盼節日到來時的那份的心情。
跟上時代的腳步並不意味著放棄傳統,固守傳統的同時,我們可以嘗試著通過科技手段再現過去,從新找回過去的自我,用新時代的方法,使我們的節日或心情變得更加精彩,氣氛更加濃烈——穿過時光隧道,擁智慧連接過去和未來。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才屬於你自己。不要為了失去的歡樂而感到傷心難過。其實,當你掙開了歷史的束縛,跟上時代的腳步,你會發現一直很抵觸的未來世界也同樣五彩繽紛。跟上時代的腳步,你會促進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跟上時代的腳步,時代也會用他獨有的方式讓
你生活的更好。
跟緊時代的腳步,你一定會發現生活的美妙!
『拾』 時代的變遷作文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
如今,我國的各項事業正在大力發展中,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的改善。所以我們要艱苦奮斗,勵精圖治,追求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要積極向上,體現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市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大大提升了,逐步接近了健康、文明、科學六個字眼。每逢夏夜,天九灣廣場便聚集了許多市民,沉寂的廣場在震撼的音樂聲里熱鬧起來了。
在廣場中央,許多中老年人和青年婦女排列成一個個方陣,在工作中忙碌了一天後,在這兒跳單身舞放鬆、解除疲勞。在音樂的帶動下,人人晃動著身軀,擺動著胳膊,臉上洋溢著笑容。周邊的花花草草似乎也被音樂渲染了,昂著頭欣賞著她們的舞姿,在心中默默地祝福著。一些青年小夥子,也成群結隊地漫步在廣場四周,欣賞城市夜景。那些大叔大媽,則手拿搖扇,坐卧在草坪上,拉家常,聊聊天,好自在!小孩子在花叢邊戲耍嬉戲,相互追逐,傳來陣陣笑鬧聲。音樂、人物、美景……構建了一幅多麼美麗和諧的圖畫。這也說明我們的莆田也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紀。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要積極向上,不迷信,不奢侈;提倡勤儉節約,愛護環境;多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活動。提倡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是每個人的希望,所以說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擁有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才能建設繁榮昌盛的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