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文《餐桌上的故事》350字
餐桌上的故事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有趣的,都可以穿編成一個個小故事版,比如說院子里的故事、床上的故事等,當權然不要忘了餐桌上的故事哦!
我們家每天都是外婆做飯,可今天不一樣了,你知道是誰做飯嗎?聽我說說吧!
今天,吃完飯了,我們都做到了位子上。這是爸爸說:「快嘗嘗我『炒』的萵筍!!」我聽了目瞪口呆,眼睛看著爸爸,心想:這怎麼可能呢?他平時從來都不做飯,今天怎麼坐起飯來了?肯定不是他做的。不對,他可能想讓我見識他的廚藝。也不可能呀,剛才他還在屋裡玩電腦,難道他有孫悟空的離魂法?我想來想去,終於說:「媽媽,這真的是老爸做的?」媽媽嫣然一笑,可不做聲。她看了看外婆,外婆又看了看我,我又看了看爸爸。我們面面相覷。這是外婆說:「別看了,快吃吧!」我趕緊夾了一塊塞到嘴裡。「哇!太好吃了!」我說著又夾了一片塞到嘴裡。但我還是不知道是誰做的。我拉了拉媽媽,又推推外婆,說:「快告訴我嘛!你們知不知道,這樣有好多腦細胞死亡的!!!!」媽媽終於說了:「是你爸吵著要吃的,不是他炒的!」
「^_^哈哈……」我們伴隨著歡笑聲結束了這次有趣的晚餐。
⑵ 餐桌上的變化作文三百字
月假回家,爸媽特意煮了一桌子的菜等我回去吃。望著桌子上香噴噴的正流著湯汁的紅燒魚,金燦燦的紅燒肉,清新的小蔥拌豆腐還有一個青椒炒肉再加一個排骨湯,真是豐盛至極啊。我「餓狼」似地撲上桌,抄起筷子。准備跟桌子的飯菜來一次「搏鬥」我迫不及待地就開始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見我如此爸媽擔心地勸阻我道:"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正在我津津有味,樂不思蜀地跟飯菜搏鬥的時候隱約聽到爸爸長嘆了一聲氣,霎時我停止了手中的動作,疑惑的從「戰場」中抬起頭來問爸爸「:你為什麼嘆氣啊"。這時爸爸已經搬了一把凳子坐在我旁邊語重心長的回答道「:看著你這個樣子,我就想起了我過去的生活」。
我疑惑地問「:那你們以前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爸爸接著說「以前家裡很窮,很餓的時候都沒有飯吃 ,不像你現在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每一餐都吃的很好,我們那時候跟你們相差實在太遠了。」
我不解的問「為什麼呢,你們那時家裡人也不是很多,而且還種很多地,就算有很多人也不要吃那麼多吧?"爸爸說「因為那時候國家還沒有開放,農民們自己種的地產的糧食大部分要上交給國家,餘下的就少之又少,那時,國家還沒有施行各種政策,也沒有施行計劃生育,於是很多家庭里幾乎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多的有五六個,甚至上十個。你想想那麼多人張嘴吃飯,僅憑那一點點糧食如何能吃飽,恐怕是連一口飯也吃不上吧」
我擔憂的問「:那你們沒飯吃的時候怎麼辦呢?」爸爸說「那就吃地瓜跟土豆唄,我們那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地瓜拌飯了,就放那一丁點的米,其餘的全是地瓜,吃了之後盡放「毒氣」。誰見了它都唯恐避之不及呢。」
然後我就問「那你們主菜吃什麼呢?」爸爸說「:我們那時沒肉吃,就天天吃自己種的蔬菜,蔬菜吃完了就到山上去挖野菜,我們那是吃的都是一些你們聽都沒聽說的東西,比如說南瓜的藤可以吃,紅薯的桿可以吃,就連田間長的那革命草也可以吃。」我驚呼了一聲「:啊?拿東西不是豬吃的嗎?」爸爸說「:是啊,我們以前吃的恐怕連豬吃的都不如呢。」
接著爸爸高興的說「:倒是現在,改革開放了,國家實行的政策好,現在我們不僅有飯吃,而且吃得好,還有很多剩餘的呢,不僅不要上繳糧食給國家,國家還花錢請我們種的,國家還施行了計劃生育這一政策,可以減輕家庭負擔,每一戶家庭都過著吃的飽穿得生活,不會再為沒飯吃這件事發愁了,孩子們也可以健康快樂的地成長••••••」
聽完爸爸說的這些,我心裡洋溢起了一股濃濃的感激之情,感謝我們的祖國,是她給予我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我也祝願我們的祖國能夠繁榮富強,永遠昌盛。
⑶ 《餐桌上的文化》作文
餐桌上的文化
媽媽對我說:「阿隆呀,你要記住,今天日本的松田叔叔請我們吃飯,你要學點日本禮儀,吃飯前一定要說:「一達達給媽使!」(日語:我吃了)吃完後必須要說:「郭起燒撒馬待西他!」(日語:謝謝款待)……」
唉!媽媽又開始她的「演講會」了。每次吃飯時媽媽就抓住這「良好機會」滔滔不絕地說著用餐禮儀。
我和媽媽來到一家義大利餐廳,和松田叔叔見面行完禮入座後,我點了牛排、水果色拉等其他好吃的。「怎麼這么慢啊」,我早就等不及了,旁邊餐桌上飄來陣陣香味,饞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菜終於上來啦,哇!這么多好吃的呀,有飄著濃濃奶香的玉米濃湯,還有清爽可口的水果色拉……我急不可耐拿起筷子就想吃,這時,媽媽用腳用力的踩了我一下,我一下想起:「啊呀!差點忘了日本禮節了,該死!」連忙雙手合攏說道:「一達達給媽使!」隨後,我神速地吃完了一個布丁,又端起一碗湯「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吃菜的時候要慢一點,要學點紳士樣。」媽媽在我耳邊輕輕地提醒道。「嗨!真麻煩!來吃飯的還是來吃禮節的?」我心裡嘀咕著,但沒有辦法,母命難違只好慢條斯理吃起來。
吃牛排的時候,刀叉和盤子又發出「叮叮咚咚」地撞擊聲。周圍的人們都向我投來好奇的目光,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放肆」和隨意已經引起他人的不滿,影響到別人的用餐了,我臉一紅,忙安靜了下來,輕輕地切了一塊牛排放進嘴裡,抿著嘴慢慢咀嚼著。飯終於吃好了,我自覺地再一次雙手合攏對著松田叔叔說道:「郭起燒撒馬待西他!」松田叔叔臉上浮現出了笑容,一旁的媽媽也欣慰地笑了……
雖然這頓飯讓我吃得很累,但同時我也學到了用餐禮儀,收獲真不小!
⑷ 餐桌上的風波作文
[餐桌上的風波作文]
餐桌上的風波 四(2)班 趙康帥指導老師 :彭小雁 餐桌上放著三盆食品,他專們是綠油油屬的青菜,黃澄澄的煎蛋,香噴噴的米飯,餐桌上的風波作文。 這天晚上青菜和煎蛋聊起天來,他們不知不覺的聊到了自己的好處。青菜大聲說:「煎蛋兄弟,你看我,綠綠的身子,多漂亮,人們吃了我以後皮膚會變的很細膩,光滑。」「那又怎麼樣,人們吃了我能讓身體更有營養,可以幫助人們完成第二天的學習和工作。」煎蛋毫不示弱。青菜接著又說:「我香甜可口,可好吃啦,有許多人愛吃我,小學五年級作文《餐桌上的風波作文》。」「我美味營養價值高,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食品。」煎蛋反駁道。突然一個蒼老的聲音從角落裡傳出,煎蛋和青菜回頭一看,啊!原來是米飯先生,米飯先生說:「別爭啦,別爭啦,你們各有各的好處,人們的身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你們誰也不能少。」煎蛋和青菜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這場風波發生在深夜,所以沒人看見。 餐桌上的風波作文300字小學生作文(/)
⑸ 餐桌上的故事作文
飯桌上的故事
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的故事,有床上的故事,學校里的故事,桌上的故事……不過,大家可千萬別忘了「飯桌上的故事」喲!
「開飯了!香噴噴的……」聽了奶奶的喊聲,我和兩個雙胞胎妹妹「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了餐桌前。哇!什錦炒飯,雞肉湯……全都是我愛吃的菜!
我沒等家人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一隻手盪在桌子下,並且還邊吃飯邊說話,把米飯噴得滿桌都是……媽媽見了,皺起了眉頭:「當當,你這樣吃飯非常沒禮貌,並且還影響了我們大家吃飯……」「但……但是我……我餓極了!」我委屈地說。「你應該細嚼慢咽。」媽媽笑容可掬地說,「當勺子和筷子碰到碗時,絕不能發出任何聲音!並且你的左手也必須扶住碗!世博會到了,我們要做好一個『有禮貌』的小小東道主!」我聽了媽媽的話,便照著她的要求去做。但是到了喝湯的時候,我的嘴裡又發出了「咕嚕,咕嚕……」的響聲。這時,吃飯從不說話的爸爸表情嚴肅地發話了:「當當,你難道不知道喝湯時發出響聲是很不禮貌的嗎?」「我知道,但是我沒辦法呀!」「我來教你一個方法,你喝的時候用勺子一點一點的舀,這樣,肯定沒有聲音了!」媽媽微笑著說。於是,我照著她的要求去做,果然,我喝的時候沒有一點聲音!最後,我吃完了,便拿著碗、筷子和勺子轉身准備走。「等等!」一個聲音叫住了我。「你忘說了……」「哦!我吃完了,大家慢慢吃!」「對了!」
就這樣,飯桌上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今天,我可學到了許多禮儀小知識啊!
⑹ 作文——我家餐桌的變化
一天早晨,我看著桌子上的食物,遲遲沒有胃口,我又讓我媽去肯德基現給專我買的早餐屬,只見媽媽緩緩的向我走來,手裡提了一大袋早餐,袋子上印著一位和藹的老頭,還印著kfc的標志。袋子里有一個香噴噴的雞蛋堡,還有一碗熱騰騰的芙蓉湯帶著一根肯德基安心油條......我看到這些好吃的早餐,我非常高興。
從2006年開始,肯德基就新推出了早餐,它很快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早點。每當我早晨嘴饞的時候,我就問媽媽要肯德基吃,我想著想著一手拿起一個漢堡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奶奶看見了,說:「你這個小丫頭,現在的飯多好吃呀,你還不吃,就是沒餓著你,想當年,我們都是吃野菜長大的,記得有一次,我的兄弟姐妹有很多,我是最小的一個,一大盆野菜湯一會就沒了,我都氣的坐在地下哇哇大哭。」
媽媽聽到了也說「就是,我以前能比你奶奶還好點,也就是吃個餅子夾點鹹菜,哪能像你這樣吃這么好。」
我聽到了奶奶媽媽的這些敘述,我很慚愧,我想:我雖然沒有從你們這個時代走過來,但現在我感受到時代的變化。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想每家每戶都在想著幸福大步大步地往前邁
⑺ 《小餐桌,大變化》作文500字
「啦啦啦,啦啦啦,家鄉的變化真正大,小餐桌大變化、螃蟹、烏魚、河蝦進了餐桌``````」我踏著歌聲來到了廚房,一陣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你看,一對對炸得金黃噴香的油炸雞翅,一個個肥嫩鮮美的紅燒獅子頭,一隻只威風凜凜的大蝦,多麼誘人啊!
我將嘴裡塞得滿滿地,還不時往碗里夾菜。家人們看見我這副「急猴樣」,哈哈大笑。在吃完滿滿的一碗飯後,我對外公說:「外公,今天的菜真是不錯,對了,你們30年前吃什麼啊?」
外公揉了揉眼睛,好像又回到了從前,羨慕地望瞭望我,苦笑著說:「我們那時候,正好是70年代後期,農村剛剛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每個農民都忙著下地幹活兒,根本沒有時間燒菜,那時只能吃青菜、蘿卜、鹹菜、豆腐湯。只要做個白菜豆腐,就能把咱們樂上天。只有春節,伙食才有改善,才能聞到肉味,唉``````」
媽媽接過話茬,說道:「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日子好多啦!家裡每個星期都可以吃上一頓葷菜,你外公和你外婆非常能吃苦,養豬、養蠶、種蔬菜、插水稻兒``````樣樣活都干,平時你老媽想吃一頓葷菜,你外公便會慷慨地掏腰包,買一斤肉,買一條魚給你老媽吃!」媽媽說得眉飛色舞,兩眼發光。
「是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啦!」爸爸也不甘寂寞,感慨萬千地說道,「到了90年代中期,人們差不多每天都有葷菜,逢年過節不是殺雞就是宰鵝,哪家不是七葷八素。爸爸就是那時發胖的,弄得現在忙減肥。」
涼風習習,皓月當空。而我呢,意猶未盡,正回味著外公和父母說的話。小小的餐桌如一面鏡子,它折射著改革開放30年家鄉的神奇變化!我堅信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⑻ 餐桌上的故事作文
我吃飯習慣狼吞虎咽,嘴巴像一個漏斗似的,總是浪費一些東西。吃飯時,碗里的飯吃不幹凈就離開餐桌。
就在前年的時候,我吃飯的時候就是個小漏嘴,爸爸經常為此批評。這不,就在這次的餐桌上,我又犯了這個錯誤。
我剛吃完飯,爸爸又叫起我來。「孩子,你怎麼又把飯粒弄在桌子上了。快來,把飯粒吃干凈。」爸爸又開始嘮叨了,每次吃完飯我都得再上餐桌「打掃戰場」。
我毫不情願地對爸爸說:「爸爸,你怎麼又叫起我來了啊?」
「你不把飯粒吃干凈,飯碗里的米粒也不刮干凈。聽話,來,把它吃了。」
「不就是幾粒飯嗎,浪費就浪費了」,「我毫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麼要緊的,幹嘛怎麼大驚小怪啊?」
爸爸激動地說:「難道你忘記《憫農》這首詩了嗎?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詩中還寫道「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無閑田寫出了農民的勤勞和辛勞,他們這么累,不都是為了我們有糧食吃嗎?
等爸爸說完,我腦海里浮現了農民伯伯辛苦種田的景象……想到這里,我立即把飯碗里的米飯刮干凈,桌子上的米粒撿起來吃掉。慢慢的,我漸漸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一次, 兩次……我漸漸的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直到有一天,我去奶奶家玩,吃飯一點米粒也不留,奶奶對我刮目相:「孩子,你終於改掉了這個壞習慣啊!」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是啊,我改掉了這個壞習慣。我還懂得了要珍惜糧食的道理,不能浪費一點一滴的糧食。
========================================================================、
不要抄哦
⑼ 餐桌上的故事作文
我們每天都會在餐桌上吃飯,當然在餐桌上也會發生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特別是在我們家,每到周末的晚餐時,在餐桌上就會發出連綿不斷的笑聲。作文
又是一個周末,晚上我們一家團聚在餐桌前吃晚餐。忽然,我宣布:每到周末的三餐必須用左手拿筷子吃飯。「為什麼?」,「為什麼要用左手拿筷子吃飯?」爸爸媽媽爭先恐後的問我。我也不慌不忙地跟他們解釋:「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書上說,用左手吃飯寫字的人不僅空間概念較佳,數學能力強還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爸爸媽媽聽了之後就沒有再做聲,估計他們都不想得老年痴呆症吧。
有趣的事情也就緊鑼密鼓的來了。我先用左手夾了一些青菜到碗里,沒想到夾到一半時幾乎都掉在了餐桌上,最後我只把寥寥無幾的青菜夾到碗里。爸媽看到我把桌子上弄得狼狽不堪,都「撲哧」一聲笑了,爸爸還說:「就你這樣,待會兒我們都別吃飯了,索性都笑去了!」作文
接著是媽媽去夾土豆,原來她是想夾一大把的,卻一根也沒夾起來。我笑得都趴在了桌子上,用手使勁地拍桌子。
後來爸爸用左手拿著筷子扒飯,只看見筷子晃個不停,一粒米都沒有進嘴巴全都掉到餐桌低下了!見此情形,我笑得眼淚水都「冒」了出來。我一邊擦乾眼淚水,一邊說:「老爸,沒想到你也有這樣的下場!就這樣你還說我呢。」
爸爸聽了我的話很不服氣,繼續夾菜。但是左手非常調皮,怎麼也使不上勁,更拿不穩筷子,眼看著這次夾住了正往嘴裡送,這不,送到半路手一軟,到手的菜又掉了下去。媽媽見了很為爸爸著急,恨不得在旁邊加油助威。爸爸見了媽媽的表情,把筷子傳給了她。媽媽胸有成竹地說:「俺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這次老媽「挑戰」的是「左手端瓢運湯」。可能是我們的水平很爛,連這個「老將」親自出馬「挑戰」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結果湯水潑了一桌子,手也被燙紅了。我和我老爸都笑她是菜鳥將士。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回合」,我們基本撐握了用左手拿筷子的方法了,也能慢慢的夾上菜吃上幾口了。
那天的晚餐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真是令我回味無窮!
記住了嗎?^^
⑽ 餐桌上的變化 作文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四日電 新中國五十年系列報道:餐桌上的變化 中新社記者 賈全欣 身染沉痾的張奶奶想吃幾粒花生米,孝順的子孫為此跑遍京城,空手而歸。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三十年前的中國。 與共和國同齡的張女士回憶說,我們這代人,童年時夏天能夠吃上三分錢一根的小豆冰棍,冬天能買四分錢一卷的果丹皮,便能引來小夥伴們羨慕的眼光。 由於供不應求,從五十年代開始,中國對糧、油、菜、副食品和幾乎所有的食品都實行票證供應。買糖、買點心、買芝麻醬、買粉絲、買鹼面,沒有一件少得了票證。 中國食品和副食品極度短缺的狀況,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達到登峰造極。 七十年代末開始的中國改革開放,使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種食品、日用品供應緊缺的狀況開始緩解。 進入八十年代中期,中國的糧油、副食品等開始敞開供應,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票證都被逐出歷史舞台,成為收藏家的囊中之物。 今天,從溫飽走向小康的中國人,餐桌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盛。「現在,誰會在乎半個燒餅呢。」張女士說。 過去限量供應的大白菜已經讓位於芥蘭、木耳菜、絲瓜、西紅柿、鮮蘑、荷蘭豆,在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中,一年四季都裝滿著各種各樣時令新鮮的蔬菜水果。 以往逢年過節才端上餐桌的紅燒肉,已被海鮮取而代之。過去聞所未聞的三文魚、象拔蚌、鱸魚、烏魚、生魚片等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 看看滿大街叫賣烤白薯、煮玉米的小販,就知道粗糧重新成為中國隊飯桌上的新寵,因為吃膩了精米白面。 隨著生活的富裕,中國菜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口味。俄羅斯西餐、法國大菜、義大利比薩、日本料理、韓國燒烤、美國的麥當勞等紛紛進軍中國,中國人不出國門便能吃遍世界。 過去,偌大的京城飯館、酒家屈指可數。而今,無論你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種檔次和風味的餐廳、酒肆、大排檔隨處可見。 每當逢年過節、家中來客、親友生日、紅白喜事,人們都會不約而同下館子。昔日有錢人光顧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老百姓或與親朋好友相聚、或消閑納涼、或一飽口福的方便場所。 如果人們既不想做飯,又不願意進餐館,那麼五光十色的方便食品、速凍食品便成為首選之物。 中國目前有一百五十多種速凍食品,近五年,速凍食品的產量達到八百多萬噸。 與上述速凍食品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冷凍雞、冷凍蝦、冷凍蟹等冷凍食品受到冷落。 過去,人們喜歡買冷凍室大的電冰箱儲存雞鴨魚肉,而今卻講究吃富於營養的鮮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鮮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雞鴨魚肉要吃歡蹦亂跳的。帶著露水的嫩黃瓜,空運來的鮮荔枝,放在餐桌上還在甩尾的活蝦,葉子翠綠的鮮桃,人們在市場上挑剔的目光,越來越多地落在鮮貨上,而不是價格上。 什麼食品有營養,什麼食品能防衰老,什麼食品搭配能夠保持身體的酸鹼度平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吃得好,還要喝得俏。百姓餐桌上的酒,象走馬燈似的,換了一撥又一撥。白酒、紅酒、干紅、干白、各種啤酒「你方唱罷我登台」,讓人眼花繚亂。 純牛奶、脫脂牛奶、加鈣牛奶應有盡有,數不勝數,盡可隨意選用。 各種飲料,乳酸的、碳酸的、純果汁的、果肉的、茶葉型的、玉米型的,讓想吃什麼吃什麼的小朋友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生活品質提高後,衣食不愁的中國人更加嚮往著保持青春和魅力,應運而生的健美食品、減肥食品便成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且生意異常火爆。中國人食品消費方式的改變,以其市場的巨大需求帶動了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統計數字表明,一九九八年,中國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五千九百億元人民幣,繼續高居中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