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生看圖作文,看圖作文怎麼寫
觀察畫面
1、讓同學們觀察畫面全貌,掌握畫面結構,對於一幅圖或一組畫,我在學生動筆前一定要搞清畫面是由哪幾部分組成,使學生從整體上有了初步的印象。
2、讓學生觀察畫面的背景,看清其中的人或物。例如:如果是人物畫,就從人物的外貌,衣著特徵,標志分辯出不同人物的特點來,如果是故事連環畫,要弄清圖中有幾個角色,是誰在講故事。如果是景物畫,讓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它是哪個季節的景物,圖中是由哪幾種景物構成畫面的,遠景色和近景各怎樣,它們和畫面中的人物有何聯系。
3、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明確圖意
同學們要知道:細致觀察是形象化的語言。為此,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圖畫前,先尋清圖上有些什麼?各在什麼位置,它們之間有何聯系,根據圖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其圖意,看究竟反映一件什麼事,以加深學生對圖畫的理解,也就是說從外部形象可以看出內部隱藏的思想。
4、要重點觀察,辯別主次。一幅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學生往往不易辨出,有的圖上有幾樣景物,應以那種為主寫,有的圖上有很多人物是以誰為主要寫,有的圖上既有景,又有人,究竟是人以為主,還是以景為主,這就要我的引導學生透過現象,深入細致的觀察圖畫,例如:我們學校在東河灣舉行運動會,會上有師生二千多人,到底誰是主要人物呢?大家肯定會准確地說:「運動員」於是讓學生把運動員作為重點來觀察,確定了寫文章的中心,敘述時也要圍繞這個中心來述說。
② 小學生寫看圖作文有哪些技巧
一、藉助問題。就是自己針對畫面提出一些問題來看清畫面所展示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弄懂所看圖畫的中心思想及主要內容。如下面這幅圖,我們可以藉助圖上畫的是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麼,誰是主要的等等問題,搞懂畫面的具體內容。
二、多用描述語言。要多用描述的語言把畫面所展示的內容說出來,不僅要說出畫面上有哪些景、物、人,更要說出這些景、物、人是怎樣的。如上面這福圖,我們可以抓住兩個送水女少先隊員的神態、帶著的東西及動作等進行具體描述
三、發揮聯想。憑借圖中所能觀察到的形象、動態及各種標志進行想像、推測,這樣,才能把畫面內容說得生動形象、具體感人。如從上面這幅圖兩個女少先隊員的表情、手勢,我們可以聯想她們可能會說些什麼,以及心情怎樣等。
四、前後延伸。「看圖作文」的畫面是靜止的,只是一瞬間的景象。我們在「看圖口述作文」時,就要想想發生在畫面前邊的事和後邊的事,選擇適當的、重要的內容,充實到口述作文中去。如這兩位送水的少先隊員是哪個學校的,是誰,她們為什麼要到田頭去送水。這是發生在畫面前邊的事,需要說明。又如她們把水送到田頭怎麼樣,收割稻子的叔叔、阿姨會說些什麼。這是發生在畫面後邊的事,也要作些交待。這樣,才能使看圖口述作文有頭有尾,有來龍去脈。當然前後延伸的部分,只能是最必要的內容。不能說得太多。
③ 小學生有必要參加作文輔導班嗎
一、作文寫作一般的孩子:有些頭腦聰明,學習能力強,但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自製力比較差;有些是主動性不夠,對基本概念和知識的了解不牢固,不扎實,不深入。如果採用集體面授或大班授課的形式,可能會因為老師的注意力沒有在他身上,使得他的學習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如果採取輔導教學模式可以對孩子起到更好的監督作用。 二、跟不上節奏的學生:這類學生有兩類:一類是之前在低年級時非常優秀,但邁入高年級後,課業負擔加重,競爭壓力加大,而且老師講課節奏偏快,原有的優勢心態就會逐漸失衡,跟不上老師講課節奏就著急,越著急就越聽不好課,成績就越下降,如此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影響學習,如處理不好,還可能會因學習壓力大引起消極、自卑等心理;另一種情況是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在整個學生群體中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一直存在跟不上老師授課節奏的問題。也有些孩子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基礎知識欠缺得越來越多,學生需不斷對學科知識進行「炒冷飯」,久而久之可能會跟不上老師的授課節奏。如果對這些學生及時採取個性化一對一輔導的教學輔導模式,可以對孩子起到更好的幫助監督作用,讓孩子在發展過程中不要掉隊,並盡可能地促進良性的學習循環。 因此暑假補習專家認為小學生是很有必要參加暑期作文輔導班的。
④ 小學生看圖作文 早出晚歸
今天早上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別的樹林玩。聽說那裡有很多好夥伴還有一些稀有的美回味。然後我們答飛啊飛啊,飛過了我們家美麗的大樹林,飛過了高樓大廈,飛過一排排農家的房子,終於到了目的地。下午我們又飛回了家,但是家卻沒有了。天哪!這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那美麗的樹林已經被伐木工人砍倒,並放到一輛輛的大卡車上運向遠方。啊!是他們破壞了我們的家園。
啟示:人類過度開采自然資源,對森林濫砍濫伐,導致生態失衡,鳥兒無處可居。
⑤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寫看圖作文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寫話習慣
1、規范的格式。
如果要寫到兩三句話或以上,就要寫成段落的形式,即開頭要空格以後內容寫多了,可以分幾段來寫,那每段開頭都要空兩格。
2、正確的標點。
寫話像說話,說話不可能不停頓不喘氣,一直講下去。那麼停頓或喘氣之處就要加逗號和句號。一句話沒說完點逗號;一句話說完了點句號;表達疑問用問號;發出感嘆用感嘆號。還要提醒孩子,標點符號也算字,要佔一個字的距離,即佔一格。
3、通順的語句。
通順的語句是寫話最基本的要求,若語句都不能做到通順,還談什麼寫具體,寫生動呢?這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個瓶頸,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小,本來說話就有些顛三倒四;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的說和寫是脫節的,往往說得很好,但寫下來就變了樣。怎麼辦?方法就是:練習!對於說話顛三倒四的孩子,要讓他們多說,在說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調整語序,理清條理。對於說寫不一致的孩子,提醒他們,你怎麼想的就怎麼寫。另外,要想讓孩子的寫話通順流利,平時得多寫寫,如堅持每天寫一兩句話,每周寫一兩篇日記等。讓不要著急,慢慢來,相信孩子一定可以突破這個瓶頸的。
4、不寫錯別字。
在寫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寫錯字、別字。沒學過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要做到一個字不錯,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的,這需要平時有扎實的識字、寫字的基礎。但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向此方向努力,不是說高考准備嚴改錯別字,錯一字扣一分,那扣起來可真是太厲害了。
二、循序漸進地指導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圖,然後再寫話,所以看是基礎。這就要我們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看得懂才能說得明,所以,看懂圖意,會看圖是寫話的前提。
首先,有順序。有順序為的是寫話更有條理性。觀察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三、及時的激勵評價
要想讓孩子們喜歡表達、喜歡寫作,老師、家長都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的寫作成果,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們的文章像破土而出的幼苗,相信經歷陽光和雨露的「小幼苗」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這既可以作為孩子童年的記憶珍藏,又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麼了不起,從而使他寫話的熱情越來越高。
⑥ 小學生看圖作文寫作技巧 看圖作文應該怎麼寫
第一步是要仔細觀察圖畫內容,細心分析圖畫,把握圖畫中心要旨 。看圖作文,只有看懂了圖,才能寫好文章,所以,寫作時首先要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抓住圖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如若單幅圖,就要弄清各部分的內容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若是連環畫,要注意各幅圖之間的聯系及不同之處。 第二步是對照圖片,理清圖片遵循順序,理清自己寫作思路 。觀察圖畫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如果觀圖次序混亂,寫起來也就會層次不清。 單幅圖:按照事物空間位置變換順序或內容的主次順序進行。 連環畫:按照事物發展變化的順序進行觀察。第三步是仔細對照圖畫內容,從復雜的畫面中分清主次,注意內容和主旨的取捨。 觀圖一定要有所側重,與主題思想密切相關的人、物或場景要重點觀察。倘若題目提示中參考詞彙或短語,就應該認真領悟並把其同畫面聯系起來,從觀察中領會圖畫的內容。第四步是發揮想像力,注重聯系實際生活,適當發揮 ,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看圖作文,通常畫面只能展現事物發展的一個或幾個片段,這時就需要我們根據畫面進行合理的聯想,把畫面中沒有明顯示的內容寫出來,使整個情節完整。如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著打扮和環境特點判斷季節時間,根據人物資態想像動作、語言及內心活動,根據人物之間的關系來猜測事件的前因後果等。另外,有時為了敘述方便,還可以為圖畫中人物起名字。第五步是在找到實際生活原型的基礎上,突出主旨,確立圖畫輪廓,選擇適當的文體,形成作文寫作模式 。根據文章提示圖畫內容,來確定文章的題材、格式,同時考慮人稱、選詞及時態的運用。最後是在確定了文體以後,動筆寫作。注意在下筆前應該先列出作文提綱,第一部分寫什麼,第二部分寫什麼,第三部分寫什麼等。最後在平時積累的基礎上一氣呵成,完成作文。
⑦ 小學生看圖作文《努力惜春華》
和小學生談看圖作文金華中心校辛光存小學生們進入了二年級,作文課就相應的增加了。有的小朋友初學寫作文,想馬上寫出一篇較長的優秀作文來,看到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上作文課,可以根據老師出的作文題目,自己組織材料,寫出一篇作文感到很羨慕。這些想法,都是想把作文寫好。但是,高年級同學的命題作文,是以低年級的看圖說話、看圖說話、組詞寫話、連句成段、寫觀察日記等初步訓練開始的。我們只有在低年級扎扎實實地打好寫作基礎,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現在,我把在看圖作文的教學中同學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加以整理,並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供小朋友們在看圖作文時參考。看圖作文一般分三步:即看、說、寫。看就是仔細觀察畫面,體會畫面上表現出來的內容;說,就是根據畫面提供的內容,通過自己的想像、構思、講述畫面上的故事;寫,就是看圖作文,八講述下來的故事用文字表達出來,寫成一篇文章。一、要認真看好圖畫。在看圖作文中,因為「文」就是在「看」的基礎上寫出來的,所以看圖是基礎。怎樣看好圖呢?要有條理、有順序地看。還要抓住圖中重點部分的細節,仔細地看。在最初進行看圖作文時,由於我們抓不住重點,觀察不到細節,因而寫起來很費力,寫不了幾句話就沒的寫了。因此,我們在觀察圖畫時,不僅要看到圖的大體意思,還要細心觀察圖畫里比較含蓄,一時難以覺察到得細節。我們只有看圖看得仔細深入,才會對圖上的意義領會的好,才會有話可說。二、要合理的聯想和想像。在講這個問題時,有這樣一則謎語:「遠看上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個謎語說的是一幅山水圖畫。畫面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也有各種色彩,但沒有聲音,是靜止不動的。而看圖寫話,則要求我們把圖上的畫面有「靜」變「動」,由「無聲」變「有聲;由「平面」變「立體」,也就是說,要藉助於圖畫提供的形象,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再創造,要把圖上的人物寫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要達到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平面」為「立體」,把人物、事物寫活,我們就應該根據畫面上提供的內容,由圖上的事物聯想到自己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結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實際,聯想,巧設比喻。把事物前後的情況與畫面上的情況聯系起來。三、要把文章寫得生動、具體、形象、完整。在看好圖、合理想像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寫文」這一步。在寫之前,我們不妨先進行一下看圖說話,或者叫看圖講故事的練習。就是先用口頭表達一下,講一講圖上的故事,看哪些地方不完整、不具體、不生動或銜接不上,然後再反過頭來檢查哪些地方看得不細,想得不完美,進行補充,在對所講的故事認為比較滿意的時候,再用文字寫下來。這樣形成的看圖作文,往往比較完整、生動。在寫文的時候可以注意下面幾個問題:1、透過人物的神態,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樣寫出來的人物、事件往往比較具體。2、前後引申,完整故事情節。圖上的內容,是寫作文的中心意思。這就需要我們把握主題,主要故事情節的同時,要分析畫面的來龍去脈,弄清它的前因後果,以畫面為中心向前後引展。3、寫出的文章要合乎作文的初步要求,如文章要有中心,語言要通順,層次要清楚,文字、標點要正確。當然,寫好看圖作文,還要自己多想、多看、多練習,培養自己觀察事物的能力。只要我們善於動腦筋,多學習一些好的看圖作文範例,用通過自己的刻苦練習,是一定能做好看圖作文這項訓練的。
⑧ 如何輔導小學生寫看圖作文
教學一節好的課其實就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版結與作業等方面權的優化.
1、導入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