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自寫的詩歌作文
是小學生寫的詩歌是吧。
小學生寫的詩歌一般都帶有童真童趣,用孩子的語言來寫。
所以小學生詩歌切記難懂不懂,或用太深奧的詞語。
詩歌還是自己寫的好,這里主要的是寫詩歌的技巧。
定好內容,你要寫什麼詩歌?是寫父愛母愛的,還是寫景的。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說。比如讓你寫父愛母愛的題目。那麼孩子們會想到什麼?
估計就是回家,爸爸接送回家,媽媽的菜,還有爸爸媽媽的嘮叨之類的。學過一點的,會說是高山大海包容我們之類的。
那麼就可以送日常小事入手,用大海和高山來形容父愛母愛之類的
我的爸爸
清晨,他從夢中醒來
叫醒了我
做好了菜
看著我吃飯
眼睛黑的像熊貓
然後送我到學校
望著他離開的高大背影
我的眼濕濕的
我知道
愛很小,也很大
在我的身邊圍繞著我。
上面小詩只是個人隨便根據日常的小事入手寫的,LZ如果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自己編寫。很簡單的。
寫詩歌要抓住關鍵點就可以了。
第一個關鍵點是主題。你的主題是什麼,你必須圍繞著主題來寫,如果寫的比較深奧難懂,那麼你也要點一下題目,不然就不是小學生詩歌了。
第二,想一想有關主題內容,比如,上面詩歌,個人就用父親送我去學校為內容寫的,寫出父親的愛很小,在我身邊圍繞。
第三,就是語言的精煉。小學在語言上更要求的是真情實感,用朴實的字詞寫出最真實的感受。諱莫如深的詞語少用為妙。當然在語言方面也需要優美話,可運用多種修辭。擬人比喻都可使用,寫景詩歌中,更希望景色的活潑化,生動化。不過運用的時候對使用人的語言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詩歌離不開語言,如果LZ有著深厚的語言水平,個人不反對用更優美詩意的語言來表達內心情感。但是如果沒有的話,個人更希望詩歌中透出深刻的情感感受。以小見大,從小事入手,真摯描寫自己內心感受。而後一點對小學詩歌更加的重要。
以上是個人寫作體驗感受。
❷ 寫一篇對詩歌的感受體會的作文 急啊
對詩歌的感受<參考>(一定要採納我的哦):
一首好詩總要有所突破,有所發現,有所獨創,給人以新意,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向上的精神,讓讀者享受到一種新鮮的、獨特的美感。而一首詩的成功與失敗則有其諸多的因素,如詩的創作者是否有生活基礎,是否捕捉到美的形象,是否讓思想展開翅膀,是否有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等等,但是,愚認為,詩的創作者是否能從生活中獲得獨特的藝術感受,這是一首詩是否獨具特色的一個重要條件。
正因為藝術感受是詩歌創作的一種本領,那麼,真正的詩歌創作者總是很善於掌握這把金鑰匙去開啟謬斯的大門。著名文藝理論家盧那察爾斯基贊揚海涅,說他具備任何藝術家所有的三個基本特徵,而第一個特徵就是「對於周圍環境的特殊敏感,特殊強烈的感受性。」華茲華斯也強調「凡有價值的詩,不論題材如何不同,都是由於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既然藝術感受是詩歌作者必備的一種本領,是一首詩成與敗的關鍵,那麼,弄清藝術感受的定義及其性質便是很重要的問題了。
不可否認,詩,來源於生活,然而,又高於生活。可是。並不一定他了生活,就一定能夠寫出詩來。詩並不是現實生活照相式的復製品。它是現實生活在詩歌創作者心中所激起的情感的浪花,它需要創作者在生活與藝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才能通向彼岸——詩的國土。而藝術感受便是這座橋梁。詩人能以詩的方式接受現實印象,並且能藉助幻想活動,在詩的形象中把那印象又復印出來。高明的詩歌創作者總是善於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去攝取生活中那些詩的元素,並調動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對那些元素進行發酵,進行化學處理,進而釀造出詩來。
從詩歌創作者本身的角度來看,藝術感受是詩歌創作中頭腦應該具備的一種功能,從創作過程來看,藝術感受是作者對生活進行藝術認識、藝術體驗、藝術發現的構思過程。這樣,愚認為,藝術感受的定義應該是:作者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生活,從而能獨自發現形象化的飽含感情的思想的構思過程。把這個定義伸展開來,便是藝術感受的性質。
❸ 讀詩感悟300字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小學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隻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著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鬍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只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現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❹ 小學生詩歌作文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
我會變成什麼內呢?
飄容到大海里,
變成小小的一滴水,
與海里大大小小的水生物嬉戲。
飄到校園里,
與孩子們一同嬉戲,
看著孩子們快樂的玩耍,
然後在慢慢的融化。
我會飄到枯枯的樹枝上,
跟它們說說初中作文
讓他們不要在這寒冷的冬天裡,
及寂寞又凍得難受。
❺ 關於詩歌感受的作文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淵源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華文明中蔚為壯觀。詩,以它精練的語言,優美的文字抒發了作者的感受。
打開記憶閘門,我尋覓到了一首我最喜愛的詩。那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
――《山行》。全詩共四句,是這樣寫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詩描寫詩人深秋時節在山中行走時所見到的美麗景色。詩人巧妙地捕捉了山行途中所見的幾副景觀:遠望一條山石鋪成的山路蜿蜒曲折,伸向高山之顛近看山間白雲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顯現出幾戶人家,四周楓葉如火般,更顯得紅艷嬌美,遠遠勝過早春二月的花。在這里,有白雲、有紅葉,色彩明麗;山路、楓林、人家,和諧溫馨;還有因愛這楓林晚景而停車觀賞的詩人也在這幅畫中,使畫面更顯得有情有意。寫秋景,全詩卻無半點悲涼蕭瑟的氣氛。特別是最後一句,把楓葉與花相比,十分新穎。二月的鮮花固然美麗迷人,但春風一吹,春雨一淋,就零落成泥,隨流水而去。而楓葉卻是在同秋風、秋雨、秋霜的搏擊中,變成火紅,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這就是詩人之所以特別喜愛楓林的原因。也是這首詩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魅力之所在。
漫步在古詩苑中,我們可以欣賞到各式各樣的古詩。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春夏秋冬,古詩中的風花雪月、山水風光、名勝古跡,這些都是古代詩人為我們後代人留下的遺產,是中華民族的寶藏。
❻ 上完詩歌的感受作文100字
孔雀向西飛,今朝更好看。
「五歲進小學,九歲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條件好,工作不愁找。東家婆也誇,西家嬸也贊。姐弟笑盈盈,父母樂呵呵!」好事人相承,傳遍南京城。
父母笑口開:「咱娃是塊寶,樣貌長得好。學習成績棒,獎狀沒處放。工作隨你挑,美女隨你找。」
此生脾氣牛,心志過雲頭。堂上啟父母:「兒子體質嬌,猶需多煅造。家中條件好,滴滴父母汗;兒子要獨立,想吃自己飯。」
父母大張口,婆嬸都曰奇,姐弟不作聲,外人只相疑。父母無奈何,只得隨兒意:「孩兒已長成,應該靠自身。獨立也可以,不出南京門!」
此生不樂意,以背對雙親:「二老誤兒意。兒子想獨立,立志去西北。國家政策好,西部旺氣開。兒子肯吃苦,一定能成才。」
「西部大開發?」二老心相疑,萬分不樂意。東邊招大娘,西邊請阿婆,南邊望二爺,北邊喊三叔,親戚聚一堂,都為此兒忙。
二爺開尊口:「西部有啥好?環境太惡劣,困難一重重。我去十五年,歸來兩袖風!」
大娘也幫腔:小子相貌好,潘安比不了,人品沒得說,城中很難找。又是研究生,還愁沒人要?」
此生意志堅,就是不鬆口。任憑誰來說,就是不回頭。
不是此生倔,而是心高遠。他對大家說:「大爺大娘們,叔叔嬸嬸們,城中安樂窩,小子並不愛。國家搞建設,急急要人才。我想去西部,越想越應該。東西是一家,都屬大中華。東部要發達,西部不能差;如果差距大,國家就要垮。套用魯迅話:我不建西部,誰來建設她!中華要騰飛,建設是關鍵。孩兒意志堅,長輩壯我行!」
眾人聽此言,倍感心靈撼。此子之選擇,令人心底嘆。心靈之選擇,實在不簡單。眾人支持他,西部去登攀。孔雀向西飛,今朝更好看。
❼ 作文《學習詩歌後的感受》
就寫一寫你學習詩詞歌賦後又什麼體會,體會就寫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內精深之類的。
《學習詩歌容後的感受》
國慶節,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拿回家後,我愛不釋手,讀得津津有味。其中有一篇是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我非常的喜歡。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這首詩寫的是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
古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對時事、對生活、對大好河山的一種深刻情感的抒發,體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
古詩韻律優美,詞句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喜歡讀古詩,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通過讀古詩,讓我了解到了許多人文地理知識,陶冶了情操„„我以後將會更加喜歡讀古詩。
❽ 小學生詩歌作文大全
歷史長河,波濤洶涌,攜帶厚厚的黃土,向東奔去。詩歌,就像那洶涌長河邊的一條清澈溫柔的小溪,反射著如鑽石般晶瑩的光芒。我靜靜地,隨著水流,追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多年前背井離鄉的將士,望著眼前早已面目全非的家鄉,不禁一陣苦笑。嬌艷的花草,翠綠的楊柳,一轉眼,竟成了無數漫天飛舞著的孤零零的雪花。一陣陣刺骨的寒風撲來,沿著他那冰冷的鎧甲竄入體內,他不禁瑟縮了一下,朝著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方向走去。「娘——」他推開了久違的大門,朝空盪盪的屋子中喊了一聲。良久,回應他的只是早已僵硬的回聲。雪中的足跡又被無情的掩埋。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望著桌上的美酒佳餚,此時的他,卻全然失去了食慾。不甘啊!為什麼他們可以一帆風順,自己卻處處碰壁;為什麼他們技不如己卻受到重用,自己才華橫溢卻得不到賞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罷,罷!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那過去的一切早已成了定局,又何必如此在意。「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對酒當歌,對月舞劍,青蓮居士在紛紛落地的殘花中立下一道瀟灑的足跡。
「陌生的人們,我也為你們祝福」多愁善感的海子突然變得歡樂起來。那些美妙絕倫的詩歌還在;那顆充滿活力的太陽還在;梵谷那散發著無限激情的向日葵還在,又如何不感到幸福呢?「願你們有一個美好的前程,願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們在塵世中獲得幸福」所有我擁有的,我沒有的美好的東西,希望你們都能夠得到。「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為了這小小的幸福而快樂著,笑著將他生命中的最後一串足跡,留在了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
我追尋著詩歌的足跡,一步步地向東走去。悲、歡、離、合,每一串足跡都在為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從唯美的《詩經》到浪漫的李白,從傲氣的范仲淹到充滿激情的海子。我是一個聽眾,靜靜地聆聽著詩歌小溪中不斷融合、碰撞時的輕快水聲,伴著詩人的喜怒哀樂,追尋,詩歌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