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描寫開遠崇文小學景色的作文5百字
崇文街小學是一座漂亮、文明的學校。
來到崇文街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那是自動門,像一條銀龍似的,大門兩邊是門衛室和警衛室,時刻保衛著校園里的學生。走進校園向前走,就是寬大的操場,操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有像吸盤一樣的扭腰器;有像門一樣的雙桿;有像天梯一樣的爬梯;有上下擺動的蹺蹺板;有高高的吊環;有四個高大的籃球架,像四隻長頸鹿,伸長脖子,抬頭仰望。
來到操場西邊,是一條綠化帶。裡面種著各種樹木:有高大的的松樹,像衛士一樣,守護著綠色的海洋;有甩著辮子的柳樹;有張開大傘的槐樹;有葉子像扇子一樣的銀杏樹。花也是種類繁多:有紫寶石似的紫丁香;有綻開笑臉的月季花;有金黃金黃的菊花;有瑰麗無比的玫瑰花;有紅彤彤的串串紅;有嚮往光明的太陽花。小草像一個個小精靈。冬青和三葉草挨挨擠擠的,像是一對十分要好的朋友,在校園里建起了一道風景,一陣風拂過,花草樹木像海洋一樣,漾起了綠色的波紋。
沿著一條一塵不染的水泥路,就來到了教學樓。教學樓穿著朱紅色的外衣,白色的襯衫。它們像一對兄弟,被巨大的手臂拉在一起。走進教學樓,有各種各樣的宣傳欄:有朗朗上口的古詩;有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有提示同學們的告示牌;有激勵我們的名人頭像......教室里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有整齊的桌椅,有為我們照明的燈管,有內容豐富的黑板報,有明亮的窗戶,有雪白的牆壁,還有教我們怎樣做人的行為規范。
我們的學校是美麗的花園,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樂園,是知識的海洋,我愛我們的學校。
⑵ 2013崇文杯顏思琦的作文
時光飛逝,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我早已通過了電腦頂級考試,成了一名頂尖的電腦專家,成家立業了。 我在北京工作,在我三十歲時的生日,我感到異常的冷清,因為我生日時,沒有人來慶祝。我想回到貴港,與我的老同學一起在這一天玩個痛快!於是,我用星際聯通約了我全班的男同學,在今天一起在貴港新世紀廣場噴泉那兒見。 到了2028年5月28日上午九點半,我們全班男生都來了,有黃朝聖,周福富,鄭翔……我們發現這里變了好多:以前這里的大型超市變成了國外大使館,N多不同形式的車停在門口。我還以為他們還開以前的「老爺車」呢。門口的車子有的是太陽能磁懸車,環保水用車,多功能變形車……應有盡有。 隨後,我們在一座頂級國際大飯店裡用餐。邊吃邊展示自己的智慧,汗水創造出來的成果:張海韻成了一位書法家,寫的字超棒,獲得了全球書法家的桂冠。譚俊彥——我們以前的班長,現在已成了每個人都羨慕的頂級、著名畫畫大師,他的畫屢屢得獎,無論是紙上還是黑板報上。而周福富和鄭翔都成了漫畫大王。出版了很多漫畫書給小朋友看。這不,前天就出了一本《三國志》的漫畫…… 過,最醋的鏡頭還是對准了我。我打開了我的隨身電腦。把我設計的服裝、房子、汽車……都放在電腦上面。大家看了以後,都誇我厲害,我不禁暗暗得意…… 最後,我們又要在貴港分開了,大家都有點捨不得,不過我們約定了,十年後,再來這里相聚,一起把貴港建造得更美好!……
簡評:有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⑶ 崇文塔一日游350字作文大全
宜潭二水合流不遠的彎曲河岸上,培元塔就像龍鍾老人,靜坐一隅,反復咀嚼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隔河看護常安常寧的家園。他有著慈祥的目光,歡愉的神情,卻無法掩蓋那憾人的憂郁和孤寂。
五月明媚的午後,我又去探望塔老人家了,還陪他說了說話。不同的是,這次前行,我一手捧著敬重,一手卻攜著歡笑。相同的是,我依然繞塔三匝,邊走邊回味無數人無數次提起的古塔軼事,邊走邊用手把摸著塔基條石上的冰潔和歲月之痕,邊走邊用心傾聽著塔角風鈴和巷道中傳來的歡快和喋喋不休。
聽,他又在講自己的遭遇了:過去,有少數不諳事的兒孫,曾經放飛了伴他百年的雕龍畫鳳,讓他有點無所適從,曾經擦爛了他已滿是褶皺的肌膚,讓他長出無數瘡疥,曾經無意落下污垢和淫穢,讓他瘦弱的軀體變得淤塞,發出腐味。而今,大多數兒孫都很孝順他,替他請來了上好的大夫,治好了傷病,幫他洗去了歲月的灰塵,換上了整潔的衣裳,中西結合的調理,讓他的經脈通了,風中的笑聲也越來越清脆宏亮,他又恢復了往日元氣。這些變化,從他和眼前奔騰的宜水深情對唱老山歌,可以感覺出來,從他與遠處的汽車喇叭聲調皮地玩接力游戲,可以體會出來。
聽,他又在翻那些陳年芝麻了:好端端的有著青陽、臨桂、西江、望湘四門的城牆被毀了;和他遙相呼應,准備呵護萬代的崇文塔、上吉塔被夷平了;散落在城中的天心閣、魁星樓、城隍廟、葯王殿、文武廟、牌坊均一一作古了;考棚、學署、湘山寺、雙蹲書院也難找到舊時的蹤影了。聲聲惋惜中,他彷彿從越來越密的年輪看到了蒼老,從越來越寬的代溝嘗到了孤獨。
聽,他又在嘖嘆新鮮事兒了:城市上空的燈光把黑夜照得比天庭還要明亮;滾滾而來的車流聲和喧鬧聲,即使到了凌晨也不見消退;中等城市的觸角已經沖出舊城牆,都快要摸著他的小腳了;城裡的房子呢,比雨後的春筍還長得快;一條條寬闊筆直的馬路呢,比河邊李三家的籬笆還要織得工整和牢實;暮氣沉沉、彎彎曲曲的河道呢,在石塊的堆砌中,竟然哼起了歡快流暢的小調。這些所見所聞,讓他前百年有一種白活的感覺,真是太稀奇,太有趣了。
立身塔邊,聽他訴說,大家都很高興。我暗自想,如果多來一次,老人家能多開心一陣子,那麼,我願意多來看看,陪他說說話,解解悶。他守望我們這么多年,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探望他呢?有什麼借口不讓他保持一顆和我們一樣年輕的心呢?
其實,探望對我也是一種心靈啟迪,讓我越來越珍惜生活,越來越深愛這尊古塔和這座年輕的城市。
⑷ 漯河精神崇文尚德作文
崇文尚德是新時期的菏澤精神。崇文,就是崇尚學習,重視教育,尊重文化知識。尚德,就是崇尚美德,弘揚道德。
讀書是獲得文化知識的途徑。我喜歡讀書,《賣火柴的小女孩》、《魯賓遜漂流記》、《十萬個為什麼》、《笑貓日記》等都是我小學時最愛讀的書。圖書館的開放對我來說是一個大喜事,那裡琳琅滿目,全是書,媽媽為我辦了讀書卡,每到周日和假期我都到圖書館如飢似渴地讀書。今年暑假,我除了參加小記者活動、寫作業外,全泡在圖書館看書了。讀書不僅使我獲得了很多知識,更使我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書是知識的海洋,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是最快樂的事。正如詩人杜甫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閱讀使我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就在《牡丹晚報·成長周刊》、《小作家》等刊物上發表,還曾在徵文大賽中獲一等獎。
我們崇文是因為要傳承文化,要重視文化知識,讀書已使我收獲很多,但這僅是開始,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來讀書。我們尚德是因為我們崇拜道德高尚的人,以德高者為師,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菏澤活雷鋒、義務為民服務的擦鞋班班長張玉貴,單縣腳蹬三輪三千里、去常德送「苦女」的孟昭良都是我們學習的道德楷模。
我們是剛剛踏進中學校門的初中生,是國家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預備隊,寄託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崇尚文化知識、弘揚道德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我一定要從現在做起,樹立讀書重要、上學就要學習好、一輩子堅持讀書的觀念,樹立文明禮貌、尊敬他人、助人為樂的道德觀念。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多操心。尊敬老師,刻苦學習多讀書。團結同學,愛護環境,多做好事。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愛學習、講道德的好學生!
崇文尚德是時代的呼喚,愛閱讀、講道德是我們前進的方向,願我們攜起手來做新時代的傳承人,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做貢獻!
⑸ 2017年1月16日的崇文街寫一個作文
崇文街小學是一座漂亮、文明的學校。
來到崇文街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那是自動門,像一條銀龍似的,大門兩邊是門衛室和警衛室,時刻保衛著校園里的學生。走進校園向前走,就是寬大的操場,操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有像吸盤一樣的扭腰器;有像門一樣的雙桿;有像天梯一樣的爬梯;有上下擺動的蹺蹺板;有高高的吊環;有四個高大的籃球架,像四隻長頸鹿,伸長脖子,抬頭仰望。
來到操場西邊,是一條綠化帶。裡面種著各種樹木:有高大的的松樹,像衛士一樣,守護著綠色的海洋;有甩著辮子的柳樹;有張開大傘的槐樹;有葉子像扇子一樣的銀杏樹。花也是種類繁多:有紫寶石似的紫丁香;有綻開笑臉的月季花;有金黃金黃的菊花;有瑰麗無比的玫瑰花;有紅彤彤的串串紅;有嚮往光明的太陽花。小草像一個個小精靈。冬青和三葉草挨挨擠擠的,像是一對十分要好的朋友,在校園里建起了一道風景,一陣風拂過,花草樹木像海洋一樣,漾起了綠色的波紋。
沿著一條一塵不染的水泥路,就來到了教學樓。教學樓穿著朱紅色的外衣,白色的襯衫。它們像一對兄弟,被巨大的手臂拉在一起。走進教學樓,有各種各樣的宣傳欄:有朗朗上口的古詩;有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有提示同學們的告示牌;有激勵我們的名人頭像......教室里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有整齊的桌椅,有為我們照明的燈管,有內容豐富的黑板報,有明亮的窗戶,有雪白的牆壁,還有教我們怎樣做人的行為規范。
我們的學校是美麗的花園,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樂園,是知識的海洋,我愛我們的學校。
⑹ 煙台崇文學校作文班開始了
地震中的英雄少年事跡 林浩 男,1999年出生,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在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往教學樓外轉移,還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身為班長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他在下面組織同學們唱歌,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自救成功,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的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的小林浩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驚慌的逃離,而是又鎮定的返回了廢墟,將壓在他旁邊的兩名同學救了出來,交給了校長,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數受傷。逃離了廢墟的小林浩此時卻發現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聯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鎮滯留了兩天,14日,他們三人同其他鄉親一道,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轉移到了都江堰,其後又來到成都與堂哥匯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這里安置了所有來自災區的孤兒。其後,小林浩來到成都市兒童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索性並無大礙,只是一些皮外傷。20日,中央電視台和各大地方電視台播出了《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采訪報導,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短短幾天之內,網路上便出現了大量尋找林浩的帖子,還有熱心的網友建立了「九歲小英雄林浩」吧,幾日之內發帖便超過了150條,與此同時,京華時報等媒體又對林浩做了更進一步的采訪和報導。許多中國人從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我們祖國未來一代的希望,他的樂觀和勇敢感染了每一個人。據悉,小林浩目前被安置在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他已同其父母取得了聯系,目前狀況良好,六一還要到北京來參加特別的慶祝活動。 關於林浩的報導: 一、·12地震發生時,映秀鎮上一名年僅9歲半的小學生林浩成為了孤膽英雄。他在逃生時,接連將兩名昏迷在走廊上的同學救出教學樓,幫助同學安全脫險。但令人惋惜的是,地震發生後,他就與父母失散了,雙親至今仍下落不明。 《央視》供稿 石凱峰 整理 5月12日那天,映秀鎮漁子 溪小學二 年級的31名學生中,僅有10人在地震後倖免於難。這10名學生中,有兩人都是被同班同學林浩冒險救出的。年僅9歲半的林浩,也成為了汶川地震中,年紀最小的救人英雄。 在接受四川電視台記者采訪時,林浩告訴記者,地震發生時,他與小朋友一起逃出了教室。「逃到走廊上時,我被兩名同學壓倒了。當我使勁爬了出來後,發現兩名同學都昏迷了。我拉出其中一人後,把他背出去。這名同學之後與母親團聚。」將一名同學救出險境後,林浩又勇敢地折身回到走廊上,再次抱起另一名同學,逃出險境。這期間,身材瘦小的林浩由於力氣不足,還不幸弄傷了手臂。 在背完同學後,林浩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14歲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時他的妹妹也跟他們在一起。 經過幾天的尋找,3個孩子還是沒有找到父母,他們開始與映秀鎮轉移的群眾一起朝都江堰走。「我們在路上走了7個多小時,走的全部是小路,橋下面有條小路可以走」,林浩說起艱辛的7個小時顯得輕描淡寫。 「真不敢相信,就那樣一個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還堅強」,給林浩檢查的醫生昨天告訴記者。一直到昨天,姐妹3人還沒有自己父母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