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的作文150字
虛心聽取他人意見是進步的開始
在上周,我們舉行了期中考試,當然,有人高興有人愁,有的同學考試成績可能不是那麼理想。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虛心聽取他人意見是進步的開始。
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一次,唐代著名畫家周昉為寺廟繪制壁畫。為了聽取更多的批評性建議,他先畫出草圖掛在路邊,過往的行人邊看邊評頭論足。周昉仔細聽著,把他們的建議牢記在心,然後斟酌修改。一個月後,周昉的草圖越來越精美,提批評性建議的人越來越多。終於路過的人贊不絕口。這時周昉按照最後的圖案。這件作品果然成為一幅佳作。
許多人不喜歡聽別人的批評性建議,因為聽起來不是那麼順耳。周昉卻從別人的批評建議里,找到了自己作畫的不足之處,結果,自己的話越來越精美,最終成了一副佳作。可見,善於聽取別人的批評性建議,並虛心接受,積極改進,對自己成功多麼重要!
對我們來說,期中考試後面對成績的理想或不理想,面對老師、家長的批評、建議,我們都應該虛心接受。面對這次的成績,我們更要有要有進步的決心,勇敢的面對現實,不要因為一點小挫折就放棄努力。
而進步的人,也要牢記「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名言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驕人的成績面前永遠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做為青少年,一定要在成長的道上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接受「良師」的指點。同學們,讓我們將夢想裝在心上,,朝著夢想去飛翔。
望採納
❷ 人生需要諍友的作文900字 或者虛心聽取別人批評的作文 本人高一,謝謝幫助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人們常常引用《增廣賢文》上的這句話,概嘆人生交友的艱難與羞澀。
是啊,盡管相識滿天下,但是這些相識,不一定都能成為朋友,要成為知心的朋友更是難上加難。
這里的知心或者是知己,都是指能夠理解自己、幫助自己、成就自己,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拉自己一把。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能夠解救自己,能夠給自己撥雲見日,指點迷津,給自己以勇氣和力量。這種幫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
因此,這種知己的朋友應該包含諍友。
知心的朋友難交,有益於自己的諍友更難交。一切明智的人,一定要善交諍友,善待諍友,善作諍友。
常言道「家有諍子家不敗,事有諍友事不衰,國有諍臣國不亡。」
太陽不是從西邊升起的,但是必須從西邊落下;人不是從墳墓中走出的,但終歸要走向墳墓。
「西邊」無人貶謫,但是「墳墓」卻令人諱莫如深。世事就是這樣,無視你的喜好與厭惡,它們都無情的存在著,而且這種存在還往往決定著人們的意識,這就是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
但是,世事也有例外。例如諍友、諍臣、諍子、諍妻不常有。它必須靠你的造化。這種造化也許就是你的個人的機遇、機緣、修為和人生品格。
假如「父有諍子,交有諍友,夫有諍妻」,則人生幸莫大焉。
諍友,就是能夠直言規勸的朋友。就是勇於當面指出缺點錯誤,敢於為「頭腦發熱」的朋友「潑冷水」的人,用錚錚鐵骨、灼灼諍言、磊磊諍行幫助自己的朋友。
諍友具備諍骨、諍言與諍行。
現實中,無論個人或團體,無論是待人處世還是治國安邦,都需要諍友。尤其是領導幹部,運用權力時侯,能否自覺的堅持科學政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身邊有幾個「諍友」實施監督提醒,作用大焉!
諍友是一生的財富。諍友之所以可貴,就在於他們能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坦誠相見,對朋友的缺點、錯誤決不掩飾,更不粉飾,並且敢於力陳其弊,促其改之。
誠如古人說:「砥礪豈必多,一璧勝萬珉。」意思是說,交朋友不在多,貴在交諍友。
如果人們能結識幾個諍友,那麼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會少走彎路,多出成果,事業就會興旺發達。
諍友往往是智慧過的人。他們不一定滿腹經綸,但必然成竹在胸。在你混沌的時候,那睿智的目光早已穿透迷茫,分析判斷敏銳獨到,一語中的。
諍友大多是閱歷豐富。他們對生活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知,修煉得耳聰目明,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窺一斑而知全豹,幫助你看破那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那湍急的暗流。
諍友常常真誠直言。他們很少說贊美的話,更多的是用諍言指出你的問題和不足,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給你一種雪中送炭般的言之有理,讓你恍然大悟。
諍友具備寬廣的胸懷。他們為人處事熱情善良,推心置腹,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沒有一己私利。對朋友真誠、關心、愛護、負責,自己也能夠用平和的心態,接受別人的誤解而無怨無悔。
❸ 聽取他人意見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關心他人
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關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麼關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盞明燈。被人關心是一種美好的享受,關心他人是一種高尚美好的品德。
人的本質是愛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與他人的相互交往構成的。關心他人,就是要求人們善於理解他人的處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隨時准備從道義上去支持別人,從行動上去關心幫助別人。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給人帶來喜悅或煩惱,帶幸福或悲傷,帶來順利或困難,帶來成功或失敗,無論處於何種境地,人都需要別人給予相應的理解和關心。
你的父母應該是很關心你的。也許天天向你噓寒問暖;你生病了,主動侍候;你有困難,主動幫助你;丟三落四時,父母是保姆;提筆忘字時,父母是老師;盡情高興時,父母是小夥伴;心情煩燥時,父母是心理醫生。他們的關心就在一點一滴中,你發現了嗎?
那你關心你的父母了嗎?你記得他們的生日嗎?你在他們勞累時沏過一杯熱茶嗎?你為他們洗過腳嗎?你有靜靜傾聽他們的心聲嗎?……?……?……?……?……?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你呢?做到了嗎?
除了父母,你關心過被兒女拋棄的老人嗎?關心過可憐的乞丐嗎?你關心過一隻受傷的小鳥嗎?你關心過……
如果沒有,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學會關心,關心父母;關心老人;關心乞丐;關心……,關心一切需要關心的生物。我們需要別人的關心,別人同樣需要我們的關心。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你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關心。
我認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應該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得到他人的關心是一種幸福,關心他人更是一種幸福。
讓我們一起去關心他人,並因此得到幸福。
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的家園才會更加溫馨美好。
❹ 聽取別人的意見作文200字
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局限,誰都不敢保證比他人所知更多。因此,學會聆聽,你就借得
第三隻眼睛觀察世界----也包括審視自我。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個性中的缺陷,僅憑自我省悟,往往難以明察秋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眼,可以善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聆聽是審視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在一次會議上,「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受到嚴厲指責,一名技術員指出公司開發網路瀏覽器滯後。蓋茨略作沉吟,決然自責,並向與會者誠懇道歉,此舉也宣告了「微軟」經營方向的轉型。蓋茨後來談起這件事時說:「我不想在面子問題上浪費時間,那是沒有意義的。特權會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進的動力。」從當年的毛頭小伙一躍而為世界首富,這樣的成功並沒有塞住的蓋茨耳朵,學會聆聽,無疑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成功者善於聆聽,他們的謙虛來自高度的自信。而那些自命不凡,心胸狹隘,閉目塞聽的人,他們的自負實際上是無知的外衣,無知會因閉塞而更無知;自信是睿智的果實,睿智將因聆聽而更睿智。
是啊,聆聽為我們的判斷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但聆聽卻絕對不能代替自我的分析和判斷。我們不光要學會去「聽」,還要有足夠的能力去「擇」。塞納克說過,懷疑一切人和相信一切人的錯誤都是一樣的。只有把自己的判斷建立在充分思考和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才有理由相信它。也
❺ 我們要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300字作文
虛心聽取他人意見是進步的開始
在上周,我們舉行了期中考試,當然,有人高興有人愁,有的同學考試成績可能不是那麼理想。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虛心聽取他人意見是進步的開始。
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一次,唐代著名畫家周昉為寺廟繪制壁畫。為了聽取更多的批評性建議,他先畫出草圖掛在路邊,過往的行人邊看邊評頭論足。周昉仔細聽著,把他們的建議牢記在心,然後斟酌修改。一個月後,周昉的草圖越來越精美,提批評性建議的人越來越多。終於路過的人贊不絕口。這時周昉按照最後的圖案。這件作品果然成為一幅佳作。
許多人不喜歡聽別人的批評性建議,因為聽起來不是那麼順耳。周昉卻從別人的批評建議里,找到了自己作畫的不足之處,結果,自己的話越來越精美,最終成了一副佳作。可見,善於聽取別人的批評性建議,並虛心接受,積極改進,對自己成功多麼重要!
對我們來說,期中考試後面對成績的理想或不理想,面對老師、家長的批評、建議,我們都應該虛心接受。面對這次的成績,我們更要有要有進步的決心,勇敢的面對現實,不要因為一點小挫折就放棄努力。
而進步的人,也要牢記「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名言蘊涵著豐富的哲理,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驕人的成績面前永遠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做為青少年,一定要在成長的道上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接受「良師」的指點。同學們,讓我們將夢想裝在心上,,朝著夢想去飛翔。
❻ 有一次我參加即興作文大賽內容是關於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我引用了什麼使文章添加了說服力 快點!!!
三國來時期,袁紹與曹操上演了一場源精彩戰爭,可是擁有十倍曹軍之多兵力的袁紹卻被曹操擊敗,其原因是田豐、詛授向袁紹獻計獻策,而袁紹不允諾,認為他人意見如廢紙,最終慘敗。 劉備行諸葛亮之計而鼎立三國;符堅拒符融之策而失前秦國力;李世民納魏徵之諫而貞觀天下;文種棄范蠡之謀而招殺身禍。 楚漢相爭,力量較為弱小的劉邦積極聽取張良、蕭何、韓信的意見,做出正確抉擇,建立西漢大業。而項羽剛愎自用,不聽取范增的意見而最終四面楚歌。自刎烏江。
❼ 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的作文素材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可見能聽取他人的意見,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也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美德.
古往今來,有多多少少句名言警句說要聽取他人意見,要相信他人.畢竟,別人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他們提出的建議大多也都為你好,他們可能是你的朋友、親戚.同樣的,歷史上又有多少君王因聽信小人讒言而自毀江山,淪陷自棄.所以,我們要相信他人,但是一定要相信那些值得你相信的人,相信那些為你好,想讓你更好的人.在人生的岔口,不要盲目地問他人應選擇哪條,當你連自己的志向都未搞清,別人又怎麼能給你指路呢?
人生中總是面臨著大大小小的選擇:小到在兩個自己心愛的玩具間作出選擇,大到在未來的方向上作出選擇,我們要會聽取他人意見.但同樣的,我們相信任何人和不相信任何人,這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在我們面臨抉擇時,腦海里總是沉浸著他人的思想,反而越來越糾結,越來越難作出決定.人類說過:「要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同樣也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們此時便應該腦海靜謐,排除一切他人的想法,憑自己的直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來作出決定,那條路選定了就要矢志不渝地走下去,哪怕讓你後悔了你也不能放棄,因為這是你為自己選擇的道路,是你的思想,是你真正做了自己.
❽ 《聽取他人意見》議論文作文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可見能聽取他人的意見,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也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美德。
古往今來,有多多少少句名言警句說要聽取他人意見,要相信他人。畢竟,別人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他們提出的建議大多也都為你好,他們可能是你的朋友、親戚。同樣的,歷史上又有多少君王因聽信小人讒言而自毀江山,淪陷自棄。所以,我們要相信他人,但是一定要相信那些值得你相信的人,相信那些為你好,想讓你更好的人。在人生的岔口,不要盲目地問他人應選擇哪條,當你連自己的志向都未搞清,別人又怎麼能給你指路呢?
人生中總是面臨著大大小小的選擇:小到在兩個自己心愛的玩具間作出選擇,大到在未來的方向上作出選擇,我們要會聽取他人意見。但同樣的,我們相信任何人和不相信任何人,這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在我們面臨抉擇時,腦海里總是沉浸著他人的思想,反而越來越糾結,越來越難作出決定。人類說過:「要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同樣也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我們此時便應該腦海靜謐,排除一切他人的想法,憑自己的直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來作出決定,那條路選定了就要矢志不渝地走下去,哪怕讓你後悔了你也不能放棄,因為這是你為自己選擇的道路,是你的思想,是你真正做了自己。
「善於聽取他人意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兩句話看似水火不容,實則相輔相成。它們標志人生循環的兩種狀態。「人無完人」,所以,為了接近於「完人」,我們要聽從他人對缺點的指責與意見,使我們人格更健全,當我們的人格成長之後,必然會有新的自己的思想:在抉擇時,便會依照自己的直覺行事,突破自己的瓶頸。而在突破之後,又再次會有新的問題與缺點出現,就需要汲取意見不斷補全自己,人生便是這樣一個過程,補完到突破,突破到補完……周而復始,這樣,才是一個人生存的真正價值,使自己一步步趨於完美。
人一生經過許多個十字路口,在轉角聽從他人指揮,有序穿過馬路,但這並不影響你選擇走那條路。相反,在他人的指導幫助下,你能更快地穿越路途,自己能更好地為自己的方向作出決定。
漫漫的人生路,岔路縱橫,選擇了不同的路自然也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在許許多多的選擇面前,我們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他人,更要有選擇的聽取別人好的意見,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❾ 以要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為論點的作文素材
劉邦聽張良之謀,最終成就帝業;
而項羽不聽范增之言,最終自刎烏江
曹操善於聽謀臣的意見,最終統一北方,袁紹不聽田豐、沮授之言,兵敗官渡
唐太宗能聽魏徵之言,成就貞觀之治;苻堅不聽王猛之言,結果兵敗淝水
1唐太宗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塗?」魏徵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了解情況,所以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歡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台城因受賄被下臣勿入;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況得以反映上來。」唐太宗說:「好啊!」
簡單就是(唐太宗問宰相魏徵:「我作為一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一面之辭就會糊里糊塗,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採納正確的主張,您才能不受欺騙,下邊的情況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從此,唐太宗很注意聽取下面說的諫言,鼓勵大臣直言進諫。)
2扁鵲與菜桓公
扁鵲來拜見蔡桓公,在他身邊站了一會,他發現蔡桓公有一點小病,於是多次請求給他醫治。可是蔡桓公一直不聽扁鵲的話,最後導致病情惡化,病發身亡。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一開始蔡桓公的小病只在皮膚上,用熱水敷燙就能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時,用針灸的方法也能治好,即使到了腸胃裡,服幾劑湯葯還能治好。可是蔡桓公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聽勸告,直到病入骨髓,只能等死,這就是小病不治,釀成大病,不聽名醫言,吃虧在眼前啊!
3馬稷不諫王平失街亭
諸葛亮詢問「誰敢引兵去守街亭」時,參軍馬謖自告奮勇,應聲而出。
首先 ,諸葛亮強調街亭直接關繫到北伐成敗和蜀軍安危,「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並指出街亭「守之極難」。而馬謖卻滿不在乎,說什麼:「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其次,諸葛亮鄭重提醒馬謖:「司馬懿非等閑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馬謖卻不把強敵放在眼裏,聲稱:「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再次,諸葛亮以「軍中無戲言」來告誡馬謖,馬謖卻仍然頭腦發脹,以 「願立軍令狀」來擔保必勝。
由於馬謖過去曾出過一些好主意,贏得了諸葛亮的器重,這次又自信必勝,諸葛亮便把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他,並撥「平生謹慎」的王平相助,又諄諄叮囑了三點:其一,「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這是守衛街亭的基本部署。其二,「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這是防止部署錯誤的保險措施。其三,「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這是要求王平盡到輔佐匡救之責。這三點如果都能做到,守住街亭應該是做得到的。馬謖、王平領兵去後,諸葛亮猶恐有失,又命高翔屯兵列柳城以為救援,命魏延駐扎街亭之後以為策應。驕矜自用的馬謖完全違背了諸葛亮的「節度」。他一到街亭便譏笑諸葛亮「 多心」,認為魏軍不會來。接著,他又撇開諸葛亮「下寨必當要道之處」的指示,硬要扎營於山上。王平再三勸告,指出魏軍若包圍蜀寨,斷絕汲水之道,蜀軍將不戰自亂,他卻固執己見,甚至用「丞相諸事尚問於我」這類大話壓人。王平苦諫無效,只好分走五千兵到山西下寨。
馬謖如此自行其是,目空一切,這就決定了失守街亭的敗局。盡管馬稷熟讀兵法、不聽取諸葛、王平建議。最終也是紙上談兵、失之交臂。
❿ 善於聽取別人建議的議論文
反例:
《扁鵲治病》的故事
桓公不聽扁鵲建議,後來病發身亡。
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建議,一意孤行,發動對鄭國的戰爭,結果打草驚蛇。攻打鄭國不成,反被晉軍所敗。
存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捨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罷了。」晉獻公採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嘆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
正例:
楚漢戰爭之初,漢高祖劉邦在與項羽的較量中,遭受到了一連串的軍事挫折。大將韓信在這種形勢下,向劉邦提出了他的軍事策略:請求劉邦給他一支軍隊,由他親自率領北取燕、趙,東向攻齊,然後再率軍轉向南方阻斷楚軍的糧道,最後與劉邦會師滎陽(今河南滎陽)。劉邦採納了韓信的建議,給韓信調撥三萬人馬,讓他與張耳去實現這一軍事大計。
由於韓信在消滅趙國之後人困馬乏,不宜再興師燕國,所以李左車奉勸韓信首先應當安撫趙國民心,然後再派出能言善辯的使臣向燕國表明自己的優勢,燕國一定不敢不聽。燕國服從之後,再派遣使者向東去說服齊國,齊國也一定聞風歸降。這樣一來天下便大勢可定。韓信認為有道理,於是聽從了他的建議。先派使者到燕國,燕國立刻歸順,後又用同樣的辦法說服了齊國,最終為劉邦統一天下鋪平了道路。
秦穆公採納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最終一統天下!!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