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括統籌方法這篇作文
滾動作文講座觀後感上星期我有幸聽了甘肅省白銀市周文梅老師的《滾動快速作文》講座。這是一種新型有效的作文指導方法。作文新工具把師生各自的職責作了明確的分工,學生作為作文學習的主人在作文新工具上體現得很充分,把學生在課堂上批改作文作為一個制度定下來。學生學會了批改,老師課外不需要改作文,老師把批改這座山給搬走了,為批改作文發愁的老師減了負。在作文批改上,多篇作文循環作。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A.先扶後放減輕課外負擔。第一次滾動訓練時,老師自己全批全改作文,起批改示範作用。讓學生有例可學,有章可依。而不是胡評一氣。第二次滾動訓練時,老師批改部分作文,作為典型批改示範,精心寫好典型作文示範批語,印發每一個學生,節省講評時間。在以後的滾動訓練時,老師只要在瀏覽批改後,每個小組內選批一篇作文批改。B.統籌兼顧減輕課外負擔。課堂上老師運用統籌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寫作文時,由於作文新工具的設計把作文安排在一面,老師可以很方便地檢查學生的錯誤,老師把發現的標題錯誤、標點錯誤、錯別字、病句一一當場糾正,面批面改的效果立竿見影,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就很少有錯別字了。剩餘的錯誤由三個學生批改就可以使錯誤率降到最低。C.見縫插針減輕課外負擔。老師在面批面改的時候瀏覽學生的作文,並用鉛筆做上等級有記號,學生作文收上來後,瀏覽批改的速度就加快了,學生寫完老師基本上就可以改完,沒有改完利用課間時間就可以瀏覽批改完,解決了作文批改中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滾動快速作文操作性強,是具有實踐價值的新型作文教學法。她輕鬆了老師,快樂了學生。能給一線老師的作文教學帶來的啟發。
2. 兩化互動 統籌城鄉的作文800字以上
春
春草翹首飲露,
枝頭嬌花卧宿。
蜂蝶時時舞,
東方日升出。
燕鳴版聲聲使春蘇,
雨落絲絲醒眠樹。
溪映權垂柳柳傍樹,
風舞戲花花不顧。
燕啄酥泥點點,
游魚唯此流連。
風吹柳絮飄兩岸,
天際流雲剪不斷。
春*紛繁,
五彩河岸。
鶯歌燕舞時時不休,
春光滿園處處盡流。
夏
烈日當空,
燥熱染風。
蟬鳴聲聲不亂,
流水潺潺不斷。
蛙鳴隱於小溪水,
麻雀早把暖巢歸。
桑葉片片成綠茵,
露珠滴滴涼沁心。
天剛晴,
忽又陰。
雨順房檐濕石板,
雷聲隆隆聲聲慢。
風吹花花低頭,
雨成水水依流。
河中淤泥藏泥鰍,
只只天牛躲枝頭。
夏日雖酷暑,
風光仍依舊。
秋
秋風蕭瑟舞落葉,
梢頭繁花一時謝。
秋水漾漾映樹枯榮,
田野黃濤澎湃洶涌。
秋雨絲絲亂紛飛,
落葉片片把家回。
秋月慘淡隱雲端,
菊花紛繁雜亂。
中秋圓月掛樹梢,
千朵萬朵桂花俏。
谷滿倉,
風微涼,
秋高氣爽。
秋雨絲絲沁心涼,
點點微風撫四方。
秋日悠悠,
美景依舊。
冬
北風呼嘯掠前窗,
雪花飄飄遮日光。
白雪皚皚遮天蓋地,
冷氣肆虐凝結空氣。
一枝梅傲立霜雪,
不曾遇冷退卻。
林蓋霜雪白滿地,
冰懸樹梢壓枝低。
河成冰谷凍游魚,
冷月冷風慢徐徐。
淡霜冰雪,
艷香梅花。
冬過春種,
風吹雪融。
3. 統籌方法作文500字
統籌來方法,是一種安排工源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實用范圍極廣泛,在企業管理和基本建設中,以及關系復雜的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中,都可以應用。
怎樣應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一種辦法好,後兩種辦法都窩了工。
這是小事,但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來。
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而洗水壺是燒開水的前提。沒開水、沒茶葉、不洗茶壺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們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的箭 頭圖來表示:箭桿上的數字表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例如15表示從把水放在爐上到水開的時間是15分鍾。
4. 生活中的統籌方法作文咋寫450字
親愛的目隱,我願意為你解答哦
答:偉大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寫的《統籌方法》幾乎無人不知,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統籌方法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有用。當然有用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只是生搬硬套的話反而不好。
小學到高中學習了很多課文,但印象深的卻非常少。而統籌方法對自己的生活影響較大,比如下班回家做飯和吃點零食,星期天洗衣服擦地等小事。也影響到了做工作的時間效率。
附原文: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實用范圍極廣泛,在企業管理和基本建設中,以及關系復雜的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中,都可以應用。
怎樣應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一種辦法好,後兩種辦法都窩了工。
這是小事,但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來。
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而洗水壺是燒開水的前提。沒開水、沒茶葉、不洗茶壺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們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的箭 頭圖來表示:箭桿上的數字表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例如15表示從把水放在爐上到水開的時間是15分鍾。
從這個圖上可以一眼看出,辦法甲總共要16分鍾(而辦法乙、丙需要20分鍾)。如果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應當主要抓燒開水這個環節,而不是抓拿茶葉等環節。同時,洗茶壺茶杯、拿茶葉總共不過4分鍾,大可利用「等水開」的時間來做。
是的,這好像是廢話,卑之無甚高論。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稍有變化,臨事而迷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業 的錯綜復雜的工藝過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這么簡單了。任務多了,幾百幾千,甚至有好幾萬個任務。關系多了,錯綜復雜,千頭萬緒,往往出現「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的情況。由於一兩個零件沒完成,耽誤了一台復雜機器的出廠時間。或往往因為抓的不是關鍵,連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這一環節之後,還得等待旁的 環節才能裝配。
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或先或後,關系不大,而且同是一個人的活兒,因而可以合並成為:
用數字表示任務,上面的圖形可以寫成為:
(?洗水壺 ?燒開水 ?洗茶壺茶杯、拿茶葉 ?泡茶)
看來這是「小題大做」,但在工作環節太多的時候,這樣做就非常必要了。
這里講的主要是時間方面的事,但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還有其它方面的許多事。而我們利用這種方法來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5. 生活中的統籌方法作文300字
親愛的目隱,我願意為你解答哦
答:偉大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寫的《統籌方法》幾乎無人不知,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統籌方法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有用。當然有用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只是生搬硬套的話反而不好。
小學到高中學習了很多課文,但印象深的卻非常少。而統籌方法對自己的生活影響較大,比如下班回家做飯和吃點零食,星期天洗衣服擦地等小事。也影響到了做工作的時間效率。
附原文: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它的實用范圍極廣泛,在企業管理和基本建設中,以及關系復雜的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中,都可以應用。
怎樣應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一種辦法好,後兩種辦法都窩了工。
這是小事,但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來。
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而洗水壺是燒開水的前提。沒開水、沒茶葉、不洗茶壺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們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的箭 頭圖來表示:箭桿上的數字表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例如15表示從把水放在爐上到水開的時間是15分鍾。
從這個圖上可以一眼看出,辦法甲總共要16分鍾(而辦法乙、丙需要20分鍾)。如果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應當主要抓燒開水這個環節,而不是抓拿茶葉等環節。同時,洗茶壺茶杯、拿茶葉總共不過4分鍾,大可利用「等水開」的時間來做。
是的,這好像是廢話,卑之無甚高論。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稍有變化,臨事而迷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業 的錯綜復雜的工藝過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這么簡單了。任務多了,幾百幾千,甚至有好幾萬個任務。關系多了,錯綜復雜,千頭萬緒,往往出現「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的情況。由於一兩個零件沒完成,耽誤了一台復雜機器的出廠時間。或往往因為抓的不是關鍵,連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這一環節之後,還得等待旁的 環節才能裝配。
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或先或後,關系不大,而且同是一個人的活兒,因而可以合並成為:
用數字表示任務,上面的圖形可以寫成為:
(?洗水壺 ?燒開水 ?洗茶壺茶杯、拿茶葉 ?泡茶)
看來這是「小題大做」,但在工作環節太多的時候,這樣做就非常必要了。
這里講的主要是時間方面的事,但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還有其它方面的許多事。而我們利用這種方法來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6. 統籌方法作文500字洗衣服
做家務巧統籌
今早,還在香甜的睡夢中,老媽叫醒我:「寶貝兒,媽媽有事兒要出去,你待會兒起來先吃飯,然後把地拖一拖。」呼呼…..人家睡得正香呢,我不耐煩地嘟囔:「知道了,別打擾我睡覺」!
老媽在我屁股上拍了一下,又說:「懶蟲,幹完活兒再玩電腦哦!我回來可是要檢查的。」我蒙住了頭,「啪」的一聲,門關上了。
睡醒後,我急急忙忙吃完飯,想起媽媽交代我拖地的事。對了,天氣賊熱,媽媽回來一定渴得不行,暖瓶里一點水也沒有了。沏一壺茶是必須的!
由於心裡一直惦記著玩電腦,可是家務活不幹也說不過去呀,畢竟這么大了嘛!哎,還是面對現實,想想怎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做完這些活吧!
我把要乾的活和需要的時間迅速在腦海里安排了一下:
洗茶杯:2分 燒水:10分
掃地:2分 拖地:5分
沏茶:2分
怎樣節省時間呢?這個問題難不住我!先燒水,在燒水的同時可以洗茶杯,拖地,沏茶,2+2+5= 9分鍾,再加上沏茶的2分鍾共計 9+2=11分鍾。
正當我准備付諸行動時,轉念一想:不對啊,沒有開水怎麼沏茶?真是糊塗,還沒睡醒呢!
還是再把思路重新捋一下……10分鍾燒水的過程中,可以洗茶杯,拖地,沏茶,剩下的1分鍾是要等待燒好水的,所以應該是10+2=12(分中),也就是說,只需12分鍾,所有的活就可以全部搞定了!
只要善於思考,巧做安排,就能縮短幹活時間,提高效率!好了不多說了,我要幹活去了!
7. 統籌作文500字字數必須達到
今天晚上,我通過統籌安排法將許多事情並在了一起,並且做得有條不紊,下面就讓我為版大家講一講。
我在晚上需權要乾的事情有:洗澡、理發、寫作文。這些事情如果分開做的話,洗澡兩個小時,理發半個小時,作文半個小時,總共需要三個小時。由於剛吃晚飯,需要休息半小時。要完成這些事情也就起碼要三個半小時。於是......
按照我的分配,吃完飯,直奔理發店,理發半小時,正好可以休息半小時,這樣就等於是省了半小時。之後去浴場洗澡,洗澡需要一小時,上樓休息約一個小時,我在休息的同時把作文做好。這樣里里外外又省了一個小時。也就是說,合理安排後,在兩個半小時內就能全部完成。
我和爸爸按照計劃去做了,很快,不出我所料,果然節省了一大堆時間,可見統籌安排法是很實用的呢。
8. 關於統籌方法的作文450
比如,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一種辦法好,後兩種辦法都窩了工.
這是小事,但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來.
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而洗水壺是燒開水的前提.沒開水、沒茶葉、不洗茶壺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們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的箭頭圖來表示:箭桿上的數字表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例如15表示從把水放在爐上到水開的時間是15分鍾.
從這個圖上可以一眼看出,辦法甲總共要16分鍾(而辦法乙、丙需要20分鍾).如果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應當主要抓燒開水這個環節,而不是抓拿茶葉等環節.同時,洗茶壺茶杯、拿茶葉總共不過4分鍾,大可利用「等水開」的時間來做.
是的,這好像是廢話,卑之無甚高論.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稍有變化,臨事而迷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業的錯綜復雜的工藝過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這么簡單了.任務多了,幾百幾千,甚至有好幾萬個任務.關系多了,錯綜復雜,千頭萬緒,往往出現「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由於一兩個零件沒完成,耽誤了一台復雜機器的出廠時間.或往往因為抓的不是關鍵,連夜三班,急忙忙,完成這一環節之後,還得等待旁的環節才能裝配.
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或先或後,關系不大,而且同是一個人的活兒,因而可以合並成為:
用數字表示任務,上面的圖形可以寫成為:
(洗水壺 →燒開水 →洗茶壺茶杯、拿茶葉 →泡茶)
看來這是「小題大做」,但在工作環節太多的時候,這樣做就非常必要了.
這里講的主要是時間方面的事,但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還有其它方面的許多事.而我們利用這種方法來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當然,這種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因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9. 關於統籌方法的一篇作文
比如,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里,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丙:洗凈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一種辦法好,後兩種辦法都窩了工。
這是小事,但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來。
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而洗水壺是燒開水的前提。沒開水、沒茶葉、不洗茶壺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們的相互關系,可以用下面的箭頭圖來表示:箭桿上的數字表示,這一行動所需要的時間,例如15表示從把水放在爐上到水開的時間是15分鍾。
從這個圖上可以一眼看出,辦法甲總共要16分鍾(而辦法乙、丙需要20分鍾)。如果要縮短工時、提高工作效率,應當主要抓燒開水這個環節,而不是抓拿茶葉等環節。同時,洗茶壺茶杯、拿茶葉總共不過4分鍾,大可利用「等水開」的時間來做。
是的,這好像是廢話,卑之無甚高論。有如走路要用兩條腿走,吃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些道理誰都懂得。但稍有變化,臨事而迷的情況,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業的錯綜復雜的工藝過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這么簡單了。任務多了,幾百幾千,甚至有好幾萬個任務。關系多了,錯綜復雜,千頭萬緒,往往出現「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由於一兩個零件沒完成,耽誤了一台復雜機器的出廠時間。或往往因為抓的不是關鍵,連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這一環節之後,還得等待旁的環節才能裝配。
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或先或後,關系不大,而且同是一個人的活兒,因而可以合並成為:
用數字表示任務,上面的圖形可以寫成為:
(洗水壺 →燒開水 →洗茶壺茶杯、拿茶葉 →泡茶)
看來這是「小題大做」,但在工作環節太多的時候,這樣做就非常必要了。
這里講的主要是時間方面的事,但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還有其它方面的許多事。而我們利用這種方法來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當然,這種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因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10. 有說明方法的作文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3)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4)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5)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8)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9)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10)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