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關於虞姬和項羽的高中作文

關於虞姬和項羽的高中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7 02:42:50

㈠ 關於項羽與虞姬的小說

項羽二十四歲和叔父項梁發事起兵,身經七十餘戰,每戰必身先士卒,親自抄戈殺敵。當初項羽為解鉅鹿的趙國之圍,由於作戰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殺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軍"宋義,威震楚國,隨後領兵渡黃河救鉅鹿,過河後,皆沉船,破釜,燒營舍,持三天口糧。意思很明白,不解鉅鹿之圍,沒有打算再回去。這種氣概亘古鮮有。從這一點去解讀後來的項羽不肯過江東,英雄性格使然!

當初,援救鉅鹿之圍的諸侯營壘有十幾座之多,但諸侯之間不是爭吵就是懼怕,沒有一家敢輕進,都想坐收魚翁之利。及楚擊秦,諸侯將皆作壁上觀。項羽領兵九戰秦軍,殺聲動天地,泣鬼神,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作壁上觀的諸侯軍看了,人人驚恐。及楚軍敗秦,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這些將領們進入轅門,沒有一個是站著走進去的,怎麼進去的?跪著爬進去的,沒有人敢仰視項羽。身經百戰的諸侯將領,不敢仰視的人物,這個人物是何等地英勇?這個人就是項羽。

當楚漢兩軍在滎陽對峙時,項王對劉邦說:自秦以來,天下紛爭久矣,原由皆因兩人起,現我願意單獨和你決一雌雄,無論勝敗,就此不要讓黎民百姓跟著倒霉了。劉邦笑曰:我肯鬥智,不能鬥力。項羽大怒,天下哪還有這等無懶。即三次命勇士挑戰,結果,都被漢軍中神射手樓煩射殺。最後,項羽親自披甲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羽瞪大眼睛怒斥樓煩。項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韓信的話來說:項羽怒斥呼喝時,上千的人嚇得不敢動一動。這時的樓煩是目不敢視,手不敢發,即回營壘,不敢復出。漢王使人問之,項羽也。劉邦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就是連對手也吃驚的項羽。

虞姬的情形史書記載甚少,史記記載也不過渺渺幾筆:項則夜飲,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視。至於虞姬的結局,《楚漢春秋》作了補充: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後來人對虞姬的演繹,可能更豐滿一些,象京劇《霸王別姬》里她的唱詞: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擾亂?消卻了,眾百姓,困苦顛連……這就是真實的虞姬,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項王已很難倖免,死亡算什麼,面對死亡,我可以笑著跳舞給你看,面對死亡,不願獨生,不願後死,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麼,我可以先死給你看,死給我的英雄看,死給我的情人看,這就是美人虞姬!這是一種浪漫和凄美的死法,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後,項羽當夜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烏江岸邊,是英雄的歸宿,烏江亭長已經把船停在岸邊等他,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項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謂?當初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經沒有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父兄仍然以我為王,難道我心中能安穩嗎?我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呢?愛馬一匹,名曰"騅",隨籍五年,不忍殺之,送與亭長,再無牽掛。

西楚項籍被諸侯兵重重包圍了。他太兇悍了,徒步殺死漢兵幾百,即使身受重傷,漢軍將士也不敢輕易近他。當他看見自己過去的舊將呂馬童時,笑著說:你不是我過去的老朋友嗎?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購我人頭,並賞萬戶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語罷自刎而死。這是何等地蔑視,這是何等的悲壯!他自殺了,死亡算什麼?死給敵人看,死給朋友看,死給天下人看。這就是項羽。

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個落寞於定遠荒冢,一個遺恨於烏江故渡。曾經的楚河漢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滅了,只有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時還令人掛念。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就是英雄項羽和美人虞姬。為這樣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㈡ 關於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項羽和虞薇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項羽和叔叔項梁帶著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晝夜廝殺。作為妻子的虞姬,也隨軍行動.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先是陳勝、吳廣的義軍發展迅速,所向無敵,主力部隊都進入了關中,打到距秦國都城咸陽只有幾十里的地方。咸陽城兵臨城下;可不久秦軍在張酣帶領下反撲,迅速扭轉了戰局,吳廣在滎陽失敗,陳勝在陳縣被殺,項梁也在定陶戰死。每當項羽在外苦戰,虞姬就守在帳中等項羽回來,時刻掛念著前線的戰事,心裡七上八下。有一天項羽回來,虞姬連忙把他迎入帳內,但見項羽形容疲憊,神色倉皇,精神狼狽,不像從前得勝回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英雄氣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項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帶著笑臉,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問起前方的戰事。當她聽到項梁戰死的消息時也不禁失色,悲傷萬分,可臉上又不敢現出驚慌的神色,怕惹起項羽的煩惱。她連忙命人擺上早已准備的酒餚,借著美酒,替項羽解悶消愁。這種時候她只能把悲傷的淚水偷偷咽下去。就這樣,在項羽領兵出戰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甚至她還會穿了戰靴,披上綉甲,騎馬跟著項羽在陣上沖鋒,作他堅強的後盾。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巨鹿之戰,楚懷王派宋義和項羽帶一支大軍去援救陳余。俗話說,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將宋義害怕秦國勢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項羽怒而殺死宋義,帶領軍隊渡河進軍。項羽破釜沉舟,揚言只准備三天的糧食,以向全軍表示此次作戰有死無生、誓死一拼。在巨鹿與秦軍的大戰中,項羽的人馬無不以一當十,奮勇廝殺,呼聲動天,殺聲震地,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之戰後,項羽已成為各路諸侯軍的領導者,成為諸侯上將軍,凡是參加巨鹿之戰的諸侯軍無一不歸其麾下,甘心情願聽從他的號令,一直隨他西征。接著他坑殺投降過來的20萬秦軍,帶領大軍浩浩盪盪地殺向咸陽。秦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為王,或為侯,虞姬也被封為美人。當時皇帝的內宮分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於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經是比較高的名號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傳揚開來.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男子,卻也是個用情專一的人。他始終愛著虞美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劉邦進入咸陽後,項羽跟著進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收集秦朝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到他的根據地彭城,卻將阿房宮內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遣散,純粹就是為了討好虞美人。劉邦和項羽作為起義軍的兩支展開了龍虎之爭。戰爭開始的時候,項羽佔有絕對優勢,後因他內心仁弱,對敵人也講仁慈,漸漸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激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項羽回來了,這一回他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計,他雖然靠著一支畫戟,有鍾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題兒第一回。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面唱和。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鬥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當時,面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面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嘆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地吟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那些未曾散去的親信和侍臣,在旁見了,個個情不自禁,大放悲聲。這時,營中更鼓敲了五下,項羽回頭對虞美人說:「天將明了,我當冒死沖出重圍,你將怎麼樣!」這時的項羽,竟然說不出讓虞美人一起突圍的話。虞姬雖然得到項羽寵愛,與項羽難舍難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項羽的。為了不使項羽為難,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劉邦後來以禮埋葬了虞美人。

㈢ 有沒有寫項羽和虞姬的作文!!!!!!!!急!!!!!!!!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是一名詞人而非哲人。在她的視覺里,更多的是有關春花秋月和閨閣琴池的故事,偶而一聲長嘯,不得不令人深思。我想,她在高歌之前和之時肯定會憶起那首著名的《垓下歌》,不僅感悟到項羽英雄末路時的絕望無奈,更有可能已深深地被項羽和虞姬之間即將逝別的愛情所打動。 項羽是一介武夫而非歌者。他早年曾為詩為文,但均因天性不足而無疾而終。他在兵法卻深有造詣,率三千江東子弟渡江後,所向之處無不披糜。極度推崇尚武精神的秦王朝彈指間被項羽擊潰,正當他沉浸在西楚霸王的夢想中時,楚漢戰爭又一次爆發。項羽幾乎在每一次決戰中,均將劉邦打得落荒而逃,特別是咸陽一戰,數日內劉邦的五十萬兵馬傷亡殆盡。如果將項羽形容成一隻猛虎,那麼劉邦就是一隻生存能力極強的野狼。劉邦嘗盡了兵敗的苦果,他僅有的一次勝利,卻將項羽逼上了絕境。 這就是垓下之圍。 不能不說劉邦是個偉大的軍事家,四面楚歌是他最經典的戰例。以項羽的實力,他正在策劃的烏江突圍戰肯定會給自己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歷史註定選擇了劉邦,當四面楚歌包圍了楚營時,項羽放棄了突圍的計劃。他和所有的軍士們一樣,被一曲曲凄婉的楚歌所凋傷。他緊接著作出一個足以毀滅自己的判斷,楚地是不是全被漢軍攻佔,否則漢軍中怎會有如此眾多的楚人唱著家鄉的楚歌?他終於垂下了高傲的頭,叱退所有的手下,和虞姬一起獨處在營帳里。 項羽從來就不是一個溫情的人,更不是一個憐花惜玉的人。他曾不皺眉頭地一次坑殺二十五萬降卒,也曾一把火讓阿房宮焚燒了三個月。他最喜歡的戰利品就是敵方的女人,不過只是把她們當作工具使用,當作財產分配而已。虞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人,能讓項羽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與她獨處,並吟出廣為傳頌的千古絕唱? 虞姬生於秦朝虞地(今江蘇吳縣),天生美艷,善劍舞。公元前209年項羽在吳中揭竿而起時,虞姬慕其英武,自甘為妾,後常侍奉左右。如果計算一下他們的婚史,截止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圍時,正好七年,也就是我們今人常說的七年之癢的婚齡。 在這七年中,項羽和虞姬肯定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舉止,更不會有雙棲雙飛、花前月下的浪漫和盟誓。他們的關系有點類似於鷹和巢。項羽是鷹,在風雨中飛累時,回到虞姬溫暖的巢里安歇。或者,他們就是心靈上的水和火,不需要海誓山盟,在偶爾的對望中,項羽的火靜靜地燒,虞姬的水緩緩地沸;反之,虞姬的水靜靜地流,項羽的火緩緩地熄。 他們都知道永別的時刻即將來臨,她是從他的眼神里讀出來的。最能打動她的,除了他偉岸的身軀和鋒利的長劍外,還有他始終堅定和自信的眼神。在這一刻,她分別看到了一種哀憐和無奈,一種黯然和留戀,這可是她以前從未見過的眼神啊。無須什麼言語,她知道他現在需要什麼和自己應該做什麼。她默默斟上一觴酒,輕輕放在他的面前,轉身取出一把長劍。她知道他需要酒和劍舞,她起舞了。 他的眼神隨著她的劍光舞動。曾幾何時,每次見她舞劍時,他很自然地聯想到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情形,心中充滿了自豪感;可這一次,他感到那柄劍如同翻飛的絕望,舞動著靈魂的痛。他的靈魂被一縷縷斬斷,有一串聲音掙扎著欲沖出胸膛。他渴望著劍舞更激烈些。她彷彿聽到他的心語,她將自己舞成一把劍,如同精靈一般撞擊著他的胸膛。他已被徹底地撕裂了,掙扎著發出一聲吶喊,他同時用靈魂在吟唱: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她一字一句地聽著,她的劍舞更加激烈了。他的江山和千里駒曾是他的最愛,而在這一刻,她聽出他最在意的是自己。她知道他已絕望,更知道他選擇了永遠地毀滅自己。她的眼淚忍不住長流,她不能讓他在離去後還有絲毫的牽掛。在舞動中,她亦凄絕地回應: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 舞姿嘎然而止。鮮血從她的脖子中飛濺而出。他疾步向前,抱著她尚溫的身體,默默向烏江走去…… 我不禁還是要問,虞姬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啊? 「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這是「虞美人」的虞姬。 「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進了她的胸膛。項羽沖過去托住她的腰,她的手還緊緊抓著那鑲金的刀柄,項羽俯下他的含淚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緊緊瞅著她」——這是張愛玲的虞姬。 「低首獨嘆奈何,情在心情永莫忘,未去管惡運來到情未冷,也應該割斷,此刻欲說無言」——這是張學友與夏妙然的虞姬。 「沒有絲竹,有的只有項羽低低的吟唱。烏騅長嘶,和著楚歌,在呼喚虞姬。幽幽紅顏,森森劍影,伴著四面楚歌的韻律。虞姬舞著,舞出一路的桃花依次綻放,一路的風情千般嫵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劍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淚,似在江東,似在中原,似在函谷關。當拔山扛鼎的傳說成為泛黃的書頁,當驚虹掣電的烏騅化為東去的江水,虞姬,這位普通的江東女子,以一支劍舞,將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繹成永恆的愛情傳奇。」這是我心中的虞姬。
與之相較,在愛情方面,項羽則要顯得卑微的多。正史《項羽本紀》只有這樣的記載:「有美人名虞,常幸從。」別無他言。
可見一開始虞姬只是作為項羽的一個常被臨幸的女人而已。她甚至沒有姓名,只好以地虞為姓,以姬為名。虞姬作為不朽的愛情,是從後來和霸王的生人作死別的悲壯開始的,也就是在四面楚歌窮途末路之時,項羽那內心深處人性柔軟的一面才開始曇花一現般的顯現。他對美人虞姬表示了深深的無奈,這看上去似乎更象是一種愛戀。此時的項羽慷慨悲歌,在生死情義面前,女人比男人表現得更為無私。於是,虞姬像花兒凋謝一樣艷麗的死去。虞姬死後,她的血也真的在後人意識的土壤上生出了一種花,這種花就叫虞美人。因為英雄末路,因為美人斬釘截鐵的赴死,項羽和虞姬的關系於是有了一絲亂世中普通男女的兒女深情。
但霸王仍不失為用情專一的好男人、偉丈夫。這讓人想到劉邦,還未當上皇帝,就娶了曹、呂、戚、白、趙等八個老婆。與之相比,項羽更富男人味!英雄美人,千世的情愁,我們因此願意相信他們之間真的曾有過那麼一段忠貞、痴迷的愛情。女人們也因此會這樣幻想,相信有這樣的一個懷抱,有這樣的一個英雄,為我而生! 只是,生而何歡,死而何憾?茫茫人世間,有許多美麗的東西,無論你怎樣曾經擁有,怎樣刻骨銘心,怎樣生生死死,最終都是水中之月、夢中之花,一場空。
因為,即使如項羽和虞姬那樣生死相擁,留下的也只是月光下的一縷沉重的嘆息。

㈣ 以虞姬的角度寫給項羽的作文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涼的歌聲響起,一片殘霞紅透天際,柔和的霞光,像極虞姬溫柔的目光。
可是,這月光再也不會在你眼前出現了。懷中的美人緊閉著眼,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那麼冰涼。
冰涼的像你的心。
微風吹過,也許虞姬的魂魄已經隨風消散了吧。遠處的漢營中,悲涼的歌聲不斷。
那是楚人的曲子,會唱那些曲子的,只有你的士兵。
也許他們在呼喚你救他們,可你手中,只剩下不到一千的士兵了。
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你已隱隱觸摸到絕望的感覺。
這次征戰,傷亡多少士兵,又有多少人被俘?俘虜的士兵在漢營齊唱悲歌,天知道他們還能不能見到明早的朝陽。
唉,難道,垓下,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不,就算死,也不能死在敵人手中;就算死,也要為手下僅存的將士拼出一條生路。
他們為你連生命都願意付出,而你給他們的唯一報答就是讓他們活著回去。
你不足三十歲,起兵八年,經歷過七十多次戰爭,從未失敗一次,才當上天下霸王。
而今日在這里被圍,難道是天讓你滅亡?
不,就算是天意,也要勇敢地同天抗爭,哪怕自己墮入地獄,也要讓那士兵們安然無恙地回去。
可是曾經的幾萬將士,不知多少已是刀下亡魂。
眼淚浸濕了你的眼睛。
不,那不是淚,是心裡流出的血啊。
你下定決心,即使流血,即使犧牲,也不要如籠中猛獸般被困死在籠中。死,也要沖出去!
你跨上烏雅馬,沖出大營。天上月光傾瀉,一如曾經的美人,虞姬的目光。
可是,這目光只能讓你永遠地在心裡回味了。
漢兵卻很快追來,一刀又一刀,像砍在你的心上。他們無情的刀,奪走了你的大部分將士,只留給你最後的一百個士兵。
你仰天長嘆,西楚霸王,何曾有過如此狼狽的時候?
天亡我也!與天抗爭,永遠只會輸的很慘!
這樣想著,你迷路了。路人甚至不願給你指路,把你繞進了沼澤地。
認清路時,漢兵再度追來,你身邊那曾經幾萬的弟兄啊,現在,只剩下二十八個。
前面是烏江,是烏江亭。當亭長請你越過烏江重新做霸王時,你拒絕了。
「項羽無能,損兵折將,何顏見江東父老?
「也許唯有一死,方能謝罪!」
你把跟隨自己多年的烏雅馬送給亭長,面對黑壓壓的漢軍,毅然決然地帶領最後的二十八名士兵,拔出了你的寶刀。
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倒下,你對眼前這場戰爭,不,這場純粹的殺戮,已經麻木。麻木的手臂機械地揮出一朵朵刀花,插入敵人胸口。
可是,這有什麼用呢?只是短暫地延緩自己死亡的時間罷了。
忽然漢軍將領中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你染血的雙眼,那是你的老鄉,呂馬童。
他不敢看你,只是遠遠地指著你說,這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聽到這話,你竟然淡然地笑了。
敗兵之將,何以稱王?所謂西楚霸王,虛名罷了。
看著滔滔的江水和江邊最後28個士兵的屍體,你忽然前所未有的釋然。
只是可惜,對將士的承諾沒有實現啊,還是讓他們為自己獻出了生命。
你仰天長笑:「既然漢王以千金和萬戶侯重賞我的人頭,就給故人個情面吧!」
你果斷地揮刀!
你手中冰涼的刀觸上你同樣冰涼的染血的脖頸。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涼的歌聲響起,一片殘霞紅透天際,柔和的霞光,像極虞姬溫柔的目光。
迎著這目光,你的靈魂在歷史的長路中漸行漸遠。
身後,是一抹永恆的斜陽。
(本文來自作文庫原創:http://www.zuowenku.net/694052.shtml)

㈤ 寫項羽的高中優秀作文

項羽擁有的是一種霸氣,所以人們叫他霸王;他似乎又有一種柔情,所以他擁有美麗的虞姬;然而他同樣是軟弱的,所以他看著自己心愛的虞姬自刎,所以他最後也投入烏江,一代梟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唯有後人留下一連串的嘆息!曾經大敗秦軍的西楚霸王,最後只剩下二八騎,曾經大封諸侯的西楚霸王,最終只有虞姬相伴,曾經一同作戰的,卻倒戈相向……這一切的一切使得原本不可一世的項羽面臨垓下之圍,此時的霸王早不復當年的不可一世,只能無力的喝著一杯杯愁酒,這實在是一出悲劇,然而這樣的悲劇又是誰造成的呢?當初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為了解救趙國之圍,毅然殺死了「非社稷之臣」的宋義,取得統帥的地位。巨鹿之戰,他沉船破釜,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以一當十」與秦軍作殊死搏鬥,終於把敵軍打垮,使起義軍由劣勢變為優勢。巨鹿之戰勝利結束後,項羽成為諸侯上將軍,當他聽說劉邦已攻入關中,並派兵守關時,立刻「大怒」,特別是聽了劉邦軍中左司馬曹無傷的密告後,更為憤怒,揚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多麼勇猛、暴躁。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項羽,在「鴻門宴」時卻輕信劉邦的謊話,聽信項伯讒言,不信任忠心耿耿的范增,終於被劉邦所軟化,把劉邦當作可靠的臣屬。他明知項伯與劉邦集團有聯系而置之不問,卻把曹無傷告密的事說出來,致使曹無傷被劉邦誅殺。多麼魯莽,憨直。結果,削弱了自己控制劉邦集團的有利條件。贊嘆千載歷史腥風血雨蒼茫路,萬里征程多少豪傑已故,中原逐鹿項羽出征誰又能阻,豪氣萬丈傲視群雄爭榮辱,獨項羽為紅顏沖冠一怒,唯項羽惹天下英雄盡妒,又怎奈烏江水邊一代英豪白骨枯。憶秦末群雄並起,江山更替,項羽名籍,會稽起義,為人信義,願讓天下寒士歡顏庇,輾轉天地,一呼百應,所向披靡,為王稱帝,此等壯舉,有誰能比!信手翻看篇篇敘項羽的文,說他太過婦仁,興起行事過於天真。我卻由衷贊嘆他是如此有愛有恨,有義有仁,實乃舉世無雙的英豪堪比為神!思過往:上將軍宋義為圖安詳,帥命一下只准觀望。霸王為天下一統怒發沖冠殺主將,年少輕狂,血氣方剛,面對敗軍之像,一人撐天力抵擋,披著戰甲爍爍,聽著戰馬聲嘶,踏著屍骨遍地,舉著寶劍鋒利,登巨鹿戰場之上,一身榮光,九戰九捷,臣民敬仰,熱血灑土匯流成江,屍骨漫地推積哀傷,猶見項羽揮劍直指秦都咸陽。一戰之後,仰天長嘯,豪氣沖天,威揚天下,此等榮耀,已勝千萬英豪。贊嘆千載歷史腥風血雨蒼茫路,萬里征程多少豪傑已故,中原逐鹿項羽出征誰又能阻,豪氣萬丈傲視群雄爭榮辱,獨項羽為紅顏沖冠一怒,唯項羽惹天下英雄盡妒,又怎奈烏江水邊一代英豪白骨枯。白骨已枯,屍骨無存,那又如何,是霸王知恥重義,他又豈會棄眾違義,倉皇出逃;是霸王猶記得當年率領八千子弟浩浩盪盪過江爭天下,現環顧而今身邊僅剩可數人馬,實愧於江東父老,無顏以對,只能一死以謝天下;是霸王大義當先,不願生靈再遭塗炭,不願戰火燃盡江東之水,用一死挽救蒼生黎民,換太平歲月。遙想當時境遇,面對忠心耿耿以死相隨的江東子弟,面對戰火紛飛滿目瘡夷的土地,西楚霸王,用最近乎完美的方式,結束了他短暫卻又無比絢爛的英雄一生!劍輕抹過喉頭,血溶於江東之水。這樣的死,死得悲壯,死得英雄,這樣的死,死得豪氣沖天,感天動人。這樣的死也足以遠勝多少英豪!縱然坑殺二十萬秦兵,盡失民心,可這亦是為了兄弟情誼;縱然在戰場上他永遠不會停下殺戮的腳步,看似冷血無情,可他對於虞姬的感情,卻始終熱烈激盪,矢志不渝,縱然鴻門宴上婦人之仁放走劉邦,錯失江山,可這亦是為了為人的信義,縱然項羽有著萬般過錯,千般不是,可他依舊是那個堪比為神的舉世英豪。因為他戰無不勝,有愛有恨,有信有仁。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只是一生浮夢。當歷史的章節已經翻過了這一頁,閉目沉思,放肆得問,英雄誰是,誠然,西楚霸王,一代天驕,堪比為神! 找到01年的,2001年高考優秀作文:題烏江亭(散文)
當虞姬橫刀,將一朵生命之情綻放成矛尖鋒刃的湛藍。我看到鮮紅鮮紅的血流過雪白雪白的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

魯迅說成功是把好的東西包裝給人看,而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你便成了最偉大的毀滅的藝術。「曾是氣吞殘虜!」你的英勇是無人企及的神話。釜破舟沉,是你無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擋我者死」的豪邁。幾千年後似乎還可以聽到你圓
睜環眼倒豎鋼髯的一聲斷喝。烏騅馬來往奔突,每一個輪回的拼殺都像是一條法力無邊的咒語,使屍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桿長予挑起了幾多秦國虎狼之將的屍首,幾千年後壁上清吟之時還自滴著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勝不了劉邦。因為你,還有誠信。

「豎子不足與謀!」范增如是說。當楚強漢弱之時,誅劉邦之機會何止千萬。然而你沒有。「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說你沽名釣譽,我沒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誠信。「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你直言不諱,面對的還是劉邦。於是曹無傷被誅,試問天下誰人再敢助楚?你以為楚河漢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劉邦有心明修棧道,暗渡(度)陳倉!韓信謂劉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將,他的心計,他的丟誠棄信便是他的武器。而這居然比你的寶馬大刀還要鋒利。然而劉邦不足以與你相比;劉邦是君主,而項羽,是英雄!於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戰,英雄的失敗。當楚歌的韻律從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對嘶鳴的烏騅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淚磨蝕你的偉岸。「虞姬虞姬奈若何?」於是在烏江,你完成了一個沒有丟棄誠信的男人的涅?。

當拔山舉鼎的傳奇褪色成一頁泛黃的史冊,與斜陽下漢家的小兒稚嫩的傳唱「大風起兮雲飛揚」,你終於遠去,留下一個頂天立地的背影。也許你做了鬼雄,跨著隨你投江而死的烏騅,旌旗十萬斬閻羅,你轟轟烈烈的死去,因為有誠信,為你殉葬。

於是,你不朽,你最終還是戰勝了劉邦,以你的誠信,刺劉邦於後人的口碑之下!

㈥ 有沒有寫項羽和虞姬的作文

他的心與戟融為一體,眼眸中只有無盡的殺戮。

她的心與他結為一體,對他只有滿滿的柔情。回

在巨鹿,他一把答火燒掉秦國的千古霸業,

在巨鹿,力靜止在她推倒十二金人的瞬間。

歲月回溯到他們相見之時,

他為她許下豪言壯志、覆倒天下,

她對他一見傾心,為他付出全部。

在垓下,一個失敗,

讓西楚霸王就此溧滅,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鋼鐵與青銅擊殺的鏗鏘,

纏綿在她的一支歌里,

風輕輕拂過她的面龐,

她緩緩地張開了眼,

然後,

留下了兩行清淚,

她靜靜倚靠在他的懷中,

感受著這亂世最後一夜,

即後,自刎。

他抱著懷中無聲的人兒

失聲吟唱《垓下歌》,

烏騅馬引天長吟。

拂去了衣上的雪花,

他踏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血色的風吹滿夜空,

空氣變得無比凝重。

崩潰的回聲滾過月邊,

他望著眼前的千軍萬馬,

回憶起他的點點滴滴,

把他沉重的頭顱拋給勝利者,

然後,輕輕笑了……

㈦ 關於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項羽二十四歲和叔父項梁發事起兵,身經七十餘戰,每戰必身先士卒,親自抄戈殺敵。當初項羽為解鉅鹿的趙國之圍,由於作戰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殺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軍"宋義,威震楚國,隨後領兵渡黃河救鉅鹿,過河後,皆沉船,破釜,燒營舍,持三天口糧。意思很明白,不解鉅鹿之圍,沒有打算再回去。這種氣概亘古鮮有。從這一點去解讀後來的項羽不肯過江東,英雄性格使然!

當初,援救鉅鹿之圍的諸侯營壘有十幾座之多,但諸侯之間不是爭吵就是懼怕,沒有一家敢輕進,都想坐收魚翁之利。及楚擊秦,諸侯將皆作壁上觀。項羽領兵九戰秦軍,殺聲動天地,泣鬼神,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作壁上觀的諸侯軍看了,人人驚恐。及楚軍敗秦,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這些將領們進入轅門,沒有一個是站著走進去的,怎麼進去的?跪著爬進去的,沒有人敢仰視項羽。身經百戰的諸侯將領,不敢仰視的人物,這個人物是何等地英勇?這個人就是項羽。

當楚漢兩軍在滎陽對峙時,項王對劉邦說:自秦以來,天下紛爭久矣,原由皆因兩人起,現我願意單獨和你決一雌雄,無論勝敗,就此不要讓黎民百姓跟著倒霉了。劉邦笑曰:我肯鬥智,不能鬥力。項羽大怒,天下哪還有這等無懶。即三次命勇士挑戰,結果,都被漢軍中神射手樓煩射殺。最後,項羽親自披甲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羽瞪大眼睛怒斥樓煩。項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韓信的話來說:項羽怒斥呼喝時,上千的人嚇得不敢動一動。這時的樓煩是目不敢視,手不敢發,即回營壘,不敢復出。漢王使人問之,項羽也。劉邦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就是連對手也吃驚的項羽。

虞姬的情形史書記載甚少,史記記載也不過渺渺幾筆:項則夜飲,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視。至於虞姬的結局,《楚漢春秋》作了補充:漢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後來人對虞姬的演繹,可能更豐滿一些,象京劇《霸王別姬》里她的唱詞: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擾亂?消卻了,眾百姓,困苦顛連……這就是真實的虞姬,垓下之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項王已很難倖免,死亡算什麼,面對死亡,我可以笑著跳舞給你看,面對死亡,不願獨生,不願後死,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麼,我可以先死給你看,死給我的英雄看,死給我的情人看,這就是美人虞姬!這是一種浪漫和凄美的死法,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後,項羽當夜率八百壯士突圍南下。烏江岸邊,是英雄的歸宿,烏江亭長已經把船停在岸邊等他,對他說:江東雖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項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謂?當初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經沒有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父兄仍然以我為王,難道我心中能安穩嗎?我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呢?愛馬一匹,名曰"騅",隨籍五年,不忍殺之,送與亭長,再無牽掛。

西楚項籍被諸侯兵重重包圍了。他太兇悍了,徒步殺死漢兵幾百,即使身受重傷,漢軍將士也不敢輕易近他。當他看見自己過去的舊將呂馬童時,笑著說:你不是我過去的老朋友嗎?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購我人頭,並賞萬戶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語罷自刎而死。這是何等地蔑視,這是何等的悲壯!他自殺了,死亡算什麼?死給敵人看,死給朋友看,死給天下人看。這就是項羽。

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個落寞於定遠荒冢,一個遺恨於烏江故渡。曾經的楚河漢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滅了,只有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時還令人掛念。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就是英雄項羽和美人虞姬。為這樣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㈧ 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十六歲的少女躲在門外,小心拎著裙擺,偷聽房間里的人談話。

她知道今天的客人是來談論她的婚事的,在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時代,能嫁給一個自己心悅的人,確是莫大的幸運。

雙方乃是世交,他與她自小相識,青梅竹馬,且長輩也早已有意。眼看二人年歲見長,今天項家來人,正式向她父親提親。

她聽著屋裡的人說話,臉上的光彩恍若天邊紅霞,想起那個一身英武的男子即將成為自己的夫君,她覺得自己的心跳得越來越快。

婚期很快定了。她坐於梳妝台前,一雙剪瞳盛滿吟吟秋水,銅鏡里的人明艷動人,嬌俏的臉上是止不住的幸福笑容。

大婚那天,她微微低垂著頭,身穿華服,在滿目火紅和鞭炮聲中,感覺到他略帶薄繭的掌心,覆上她的手背。

婚後的生活很美滿,他是個好丈夫,滿足了她之前對他所有的嚮往。

亂世起,他和叔父隨軍作戰,四處征討。她作為一介婦人,幫不上太多忙,於是任勞任怨地跟著軍隊輾轉奔波,從不曾言苦。

那天下了大雪,他坐在軍帳中閉目沉思。

她知道,定是前線作戰不順利,他苦思至此,肯定又沒睡好了。她心疼,卻也理解他,把一碗粥輕輕放到案上,不想打擾他,就要退出去。


㈨ 以虞姬的口吻寫項羽的作文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涼的歌聲響起,一片殘霞紅透天際,柔和的霞光,像極虞姬溫柔的目光。
可是,這月光再也不會在你眼前出現了。懷中的美人緊閉著眼,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那麼冰涼。
冰涼的像你的心。
微風吹過,也許虞姬的魂魄已經隨風消散了吧。遠處的漢營中,悲涼的歌聲不斷。
那是楚人的曲子,會唱那些曲子的,只有你的士兵。
也許他們在呼喚你救他們,可你手中,只剩下不到一千的士兵了。
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你已隱隱觸摸到絕望的感覺。
這次征戰,傷亡多少士兵,又有多少人被俘?俘虜的士兵在漢營齊唱悲歌,天知道他們還能不能見到明早的朝陽。
唉,難道,垓下,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不,就算死,也不能死在敵人手中;就算死,也要為手下僅存的將士拼出一條生路。
他們為你連生命都願意付出,而你給他們的唯一報答就是讓他們活著回去。
你不足三十歲,起兵八年,經歷過七十多次戰爭,從未失敗一次,才當上天下霸王。
而今日在這里被圍,難道是天讓你滅亡?
不,就算是天意,也要勇敢地同天抗爭,哪怕自己墮入地獄,也要讓那士兵們安然無恙地回去。
可是曾經的幾萬將士,不知多少已是刀下亡魂。
眼淚浸濕了你的眼睛。
不,那不是淚,是心裡流出的血啊。
你下定決心,即使流血,即使犧牲,也不要如籠中猛獸般被困死在籠中。死,也要沖出去!
你跨上烏雅馬,沖出大營。天上月光傾瀉,一如曾經的美人,虞姬的目光。
可是,這目光只能讓你永遠地在心裡回味了。
漢兵卻很快追來,一刀又一刀,像砍在你的心上。他們無情的刀,奪走了你的大部分將士,只留給你最後的一百個士兵。
你仰天長嘆,西楚霸王,何曾有過如此狼狽的時候?
天亡我也!與天抗爭,永遠只會輸的很慘!
這樣想著,你迷路了。路人甚至不願給你指路,把你繞進了沼澤地。
認清路時,漢兵再度追來,你身邊那曾經幾萬的弟兄啊,現在,只剩下二十八個。
前面是烏江,是烏江亭。當亭長請你越過烏江重新做霸王時,你拒絕了。
「項羽無能,損兵折將,何顏見江東父老?
「也許唯有一死,方能謝罪!」
你把跟隨自己多年的烏雅馬送給亭長,面對黑壓壓的漢軍,毅然決然地帶領最後的二十八名士兵,拔出了你的寶刀。
看著自己的士兵一個個倒下,你對眼前這場戰爭,不,這場純粹的殺戮,已經麻木。麻木的手臂機械地揮出一朵朵刀花,插入敵人胸口。
可是,這有什麼用呢?只是短暫地延緩自己死亡的時間罷了。
忽然漢軍將領中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你染血的雙眼,那是你的老鄉,呂馬童。
他不敢看你,只是遠遠地指著你說,這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聽到這話,你竟然淡然地笑了。
敗兵之將,何以稱王?所謂西楚霸王,虛名罷了。
看著滔滔的江水和江邊最後28個士兵的屍體,你忽然前所未有的釋然。
只是可惜,對將士的承諾沒有實現啊,還是讓他們為自己獻出了生命。
你仰天長笑:「既然漢王以千金和萬戶侯重賞我的人頭,就給故人個情面吧!」
你果斷地揮刀!
你手中冰涼的刀觸上你同樣冰涼的染血的脖頸。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悲涼的歌聲響起,一片殘霞紅透天際,柔和的霞光,像極虞姬溫柔的目光。
迎著這目光,你的靈魂在歷史的長路中漸行漸遠。
身後,是一抹永恆的斜陽。

㈩ 作文談項羽烏江自刎800

公元前202年,韓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垓音gāi)。項羽的人馬少,糧食也快完了。他想帶領一支人馬沖殺出去。但是漢軍和諸侯的人馬把楚軍包圍得重重疊疊。項羽打退一批,又來一批;殺出一層,還有一層;這兒還沒殺出去,那兒的漢兵又圍了上來。
項羽沒法突圍,只好仍回到垓下大營,吩咐將士小心防守,准備瞅個機會再出戰。
這天夜裡,項羽進了營帳,愁眉不展。他身邊有個寵愛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見他悶悶不樂,陪伴他喝酒解悶。
到了定更的時候,只聽得一陣陣西風吹得呼呼直響,風聲里還夾著唱歌的聲音。項羽仔細一聽,歌聲是由漢營里傳出來的,唱的凈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還真不少。
項羽聽到四面到處是楚歌聲,不覺楞住了。他失神似地說:「完了!難道劉邦已經打下西楚了嗎?怎麼漢營里有這么多的楚人呢。」
項羽再也忍不住了,隨口唱起一曲悲涼的歌來: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zhuī)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首歌的意思是:「力氣拔得一座出,氣魄能壓倒天下好漢,時運不利,烏騅馬不肯跑。馬兒不肯跑有什麼辦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麼辦?」)
項羽一連唱了幾遍,虞姬也跟著唱起來。霸王唱著唱著,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旁邊的侍從也都傷心得抬不起頭。
當夜,項羽跨上烏騅馬,帶了八百個子弟兵沖過漢營,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了天蒙蒙亮,漢軍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連忙派了五千騎兵緊緊追趕。項羽一路奔跑,趕到他渡過淮河,跟著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道兒。
項羽來到一個三岔路口,瞧見一個莊稼人,就問他哪條道兒可以到彭城。那個莊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願給他指路,哄騙他說:「往左邊走。」
項羽和一百多個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對頭,跑到後來,只見前面是一片沼澤地帶,連道兒都沒有了。項羽這才知道是受了騙,趕快拉轉馬頭,再繞出這個沼澤地,漢兵已經追上了。
項羽又往東南跑,一路上,隨從的兵士死的死,傷的傷。到了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再點了點人數,只有二十八個騎兵。但是漢軍的幾千名追兵卻密密麻麻地圍了上來。
項羽料想沒法脫身,但是他仍舊不肯服輸,對跟隨他的兵士們說:「我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歷過七十多次戰斗,從來沒打過一次敗仗,才當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這里被圍,這是天叫我滅亡,並不是我打不過他們啊!」
他把僅有的二十八人分為四隊,對他們說:「看我先斬他們一員大將,你們可以分四路跑開去,大家在東山下集合。」
說著,他猛喝一聲,向漢軍沖過去。漢兵抵擋不住。紛紛散開,當場被項羽殺死了一名漢將。
項羽到了東山下,那四隊人馬也到齊了。項羽又把他們分成三隊,分三處把守。漢軍也分兵三路,把楚軍圍住。項羽來往沖殺,又殺了漢軍一名都尉和幾百名兵士。最後,他又把三處人馬會合在一起,點了一下人數,二十八名騎兵只損失了兩名。
項羽對部下說:「你們看怎麼樣?」
部下都說:「大王說的一點不錯。」
項羽殺出漢兵的包圍,帶著二十六個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烏江(在今安徽和縣東北)。恰巧烏江的亭長有一條小船停在岸邊。
亭長勸項羽馬上渡江,說:「江東雖然小,可還有一千多里土地,幾十萬人口。大王過了江,還可以在那邊稱王。」
項羽苦笑了一下說:「我在會稽郡起兵後,帶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們沒有一個能回去,只有我一個人回到江東。即使江東父老同情我,立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再見他們呢。」
他把烏騅馬送給了亭長,也叫兵士們都跳下馬。他和二十六個兵士都拿著短刀,跟追上來的漢兵肉搏起來。他們殺了幾百名漢兵,楚兵也一個個倒下。項羽受了十幾處創傷,最後在烏江邊拔劍自殺。

閱讀全文

與關於虞姬和項羽的高中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