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清明節初中800作文

清明節初中800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6 12:23:31

①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左右

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凄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斗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斗。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為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庄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跡,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② 又是清明飄雨時【作文】800字,初中水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從古至今,清明似乎都該伴著細雨,唯有這樣,才能撫慰那柔軟,哀婉的悼亡者的魂靈。

又到清明,雖稱不上風和日麗,卻也並無纏綿細雨。風舞著發絲,飄向後方,我的思緒也隨之向後退....

曾幾何時,每到微風乍暖,泉水見長,柳條漸青,花兒正紅的清明,奶奶的墳頭便會變戲法似的多出一串白色的墳飄,後來留意到有時是簡單的用膠紙裁成的細條,有時卻的精心剪出的一串串白色紙花兒。也曾發現新大陸似的跑去問大人們,為什麼獨有奶奶墳頭多了一串白花兒。忙著農活的人們無暇顧及我的好奇,得到一陣冰涼的沉默之後,唯有悻悻然離開。

年歲漸長,也逐漸明白,那是爺爺在就祭奠我早逝的奶奶,平常都很少聽他念叨奶奶的,年年又歲歲,歲歲復年年,他只用著古老的,卻又是自己的方式緬懷。碰巧到農活稍閑,他就會親手剪一串漂亮的紙花,如若恰趕上農忙時節,他也會裁幾條白色紙帶,聊表心意。我想,無論什麼,我那未曾謀面的奶奶定是喜歡的。

我們的成長,總是以上一輩的迅速衰老為代價的。我由原來的仰視,漸變為平視,最終沖刺到俯視他的高度。爺爺呢,除了目光更顯呆滯,渾濁,行動更加遲緩,皺紋更加深刻外,還似乎越長越小了。哦,那定是讓生活的重擔給壓的。

伴隨著年事漸高而來的是,他的沉默寡言也更加變本加厲,他時常蹲坐在一處,安靜得似乎連呼吸,心跳都不存在了,只有眼睛微微的張開著, 望向遠方,卻尋不到一絲活的氣息,似乎目空著一切,卻又隱約可見某些物件的倒影,臉上的皺紋陷得很深很深,彷彿是為了盛放更多的苦痛與滄桑.

去年來校的那個清晨,去向他告別,他問我要去哪兒上大學么告訴說是恩施,"恩施我是知道的,年輕的時候曾去過....'簡短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可就在十月末,他摔了一跤,從此,這位瘦小且倔強的老人,再也沒找到站起來的機會,去復習他一貫的姿勢....那句簡單的話,也成了他給我的遺言/

又到清明了,兒女們都在外面,為著各自的生命線拼搏,掙扎.只是不知,今年奶奶的墳頭,可依舊盛著一枝墳飄?又添的新墳,可有人去拘一掊新春的泥土?可有人去理一理那祭台上的蜘蛛網?

一滴清淚滴下,風卻已悄然離去....

③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清明節作文-清明踏青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嘆。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游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著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群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朴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著別樣的風景。

④ 清明節作文800字

又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為了自己已去的親人掃墓,燒紙錢,祝福他們在那邊過的好吧

沒有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楚的之前,我都沒有辦法想像的到那是什麼樣的感覺,也是直到前年姥爺因為胃癌去逝,我才明白了失去親人的滋味!

那一年冬天的時候,姥爺卧床不起,媽媽在姥爺家侍候著,我過個一兩天就去看看姥爺,總希望他能好起來。一去姥爺家的時候,總先和姥爺說話,和姥爺說:「姥爺,我是丫頭,你有沒有感覺好點啊?」姥爺那時候還很清醒的時候,就和我說上幾句。然後我就問姥爺,想吃點什麼,我去給買。我在天津回家的時候,給姥爺帶過一盒紅棗蓮子羹,姥爺有時會喝上一點。他不能吃太硬的東西,平時只能是吃點軟和的,還有多喝粥,雞蛋之類的,有的時候剛吃下一點就不吃了,又會吐上來。那時候應該是不能進食了吧。後來就有天天睡覺了,一天醒著的時候沒多少時間。手腳都水腫了,看著這些,我心裡很難受。後來聽媽媽說,有的時候姥爺很疼的時候,自己受不了了,就伸胳膊,媽媽和姥姥若是問是不是疼,姥爺就強忍著說,不是,只是胳膊有點累了,活動一下!那時候應該就是癌症晚期了吧……

姥爺這一輩子就是勤快的人,一時也站不住,天天去地里轉悠,或是自己找點活干,有的時候,我們騎自行車去姥爺家,姥爺就給我們檢查自行車哪有問題,幫我們修好了,再往車鏈上放點油。姥爺有的時候也會騎著自行車去我們家,然後給他包餃子,姥爺愛吃炒雞蛋,每次去都給炒上一大盤。忙的時候,姥爺還會來我家給幫忙!姥爺家地里的活都是自己干,為果樹剪枝,鋤草,還有一些其他的活。因為舅舅和妗妗在廠里上班,沒有時間去地里。秋天,地里的玉米全弄回來了,自己就在院里包玉米,撿棗……冬天的時候,就去地里拾柴火,一天天的站不住腳,很少見到姥爺有一天是在家裡坐著或是閑著沒事的。也是直到姥爺前幾年得了胃穿孔,身體就一下子垮了下來,總在吃著葯,醫生告訴他,不能喝酒,不能吸煙,可是姥爺還是忍不住,偷偷的喝點小酒,吸幾口煙,我們怎麼勸,也都只是表面上嗯著,背後該怎麼著就怎麼著了。姥爺直到病重後,有的時候疼的時候,姥姥就會給他點支煙,讓他吸幾口……

那是前年臘月十三,早上我還在睡著覺,突然聽到媽媽喊我說,姥爺快不行了,我也顧不了什麼,穿上衣服,什麼都沒弄就從床上爬起來了,等到了那,姥爺已經不醒人事了,然後我就握著姥爺的手,在姥爺耳邊喊著,姥爺,姥爺,我是丫頭,你還認得我嗎?睜開眼看看我。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邊喊邊哭。一屋子的人,都在哭,只是不敢哭不聲,只是還是希望姥爺能夠醒過來,不想讓他看到我們這樣子吧。後來,聽別人說,快不行了,就來了好些人,給姥爺換上了壽衣,把頭發剃光了,戴上了帽子,穿上了姥爺最喜歡的鞋!最後只聽見別人喊了一聲,把姥爺抬上了那個硬木門上,遮著被子就都抬著姥爺出去了,我哇的哭了,那時候我才明白了失去親人的痛楚!感覺天真的要踏下來了……什麼都聽不見了,只能聽見舅舅還有媽媽他們姐弟幾個,還有我們這些做外孫外孫女的哭聲……

到了傍晚,要將姥爺放進棺材了,姥姥跑出來,我攙著姥姥,然後姥姥就說:老頭子,你怎麼這么快就走了?讓我再看看你,看你最後一眼,侍候你最後一回的時候,我的心都碎了,我扶著姥姥,生怕姥姥怎麼著了,一點也不敢放鬆,而自己也已經讓眼淚模糊了雙眼……等到出殯的那天,人很多。傍晚我們從廟里回來,還沒有進門,就被一個哥哥給拽著去車上了,在車上看著姥爺的棺材被抬出來的時候,我就哇哇的哭,這時才知道姥爺再也不會回來了,要將他埋到土裡了……到了墳地里,入土的時候,我們圍著墳地繞了一圈,往裡面扔土,轉完一圈,一個哥哥又把我和媽媽給拽上車,拉回姥姥家了。

後來,我在逛商場的時候,看著有餡餅,就想買些,因為記得姥爺說想吃餡餅的,可是轉念一想,姥爺已經去世了,上班的路上,有賣鳥的,想起姥爺很喜歡養鳥……姥爺剛去世的那幾個月,時常夢到姥爺,夢到姥爺還活著……真的很想念姥爺,可是卻再也看不見了,只能是留在心裡最深處的記憶與那無法割斷的親情……

清明節來了,希望姥爺在那邊過的好嗎?

⑤ 關於清明節作文 高中 800字

1 清明節雨紛紛

夜裡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

2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4 那是抗日戰爭若干年後的一天,孫吳縣的人們在南山頭上,立了兩個石碑,一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另一個是俄國戰士的。一些無名的鬼魂總是在清明這天,自發的來到烈士碑前,互相談談各自的見聞(相傳無名鬼不能轉世)。

2007年4月5日,又是一個清明節,像往常一樣,晚上,仍然來了一些無名烈士的英魂。他們先站在碑前,為自己及其他人默哀了3分鍾,然後便開始交談。

烈士甲:我想,過了這么多年,大家都忘了自己叫什麼了吧。

眾鬼魂:是(異口同聲地)。

烈士甲:那,這么多年過去了,大家又沒有發現不轉世的好處呢?

烈士乙:(搶著說)我知道!我知道!不轉世除了不能跟活人說話,不能被活人發現以外,其他都比或人強很多呢!比如不被活人發現就可以搞惡作劇啦不用吃東西啦可以到處速度很快得移動啦可以得到更豐富的知識啦……

烈士甲:(見烈士乙說到正題,便連忙打住,不讓他說了)對!可以增長許多知識!好!現在各位可以開始正式交流了!可以把以前的,現在的事兒整理出來說說。

眾鬼魂:好!

此時,烈士碑前已熱鬧得像一鍋沸騰的湯了……

烈士1對烈士2:老兄,你知道江東六十四屯的大屠殺嗎?

烈士2對烈士1(以後簡稱x對x,例如2對1:):嗯!我知道。我親眼去看來著,當時,我恨不得都把那混蛋俄羅斯人殺了!

1對2:對!他們拽著我們中國人的辮子,然後把手腳捆了就往江里扔,敢反抗的全部
殺掉,黑龍江都紅了呢!

2對1:(憤怒地)當初還給他們立碑呢!這些混蛋!(說著,去踢了俄羅斯烈士碑一腳)

這時,烈士3插了進來……

3對2,1:你們說的不對!所謂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也賴不著別人。

2想了一會,對3說:是么?好像有點道理

與此同時……

4對5:你看,人家北邊那個烈士陵園多好呀!路也不濘,還有人維護,你在瞅瞅咱們這,啥都沒有,道還賊爛!什麼玩意啊!

5對4:是呢,誰來聽聽咱們的話啊!誰來給咱們修修道啊!

4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了,這是中華民族一年之中祭祀先人,緬懷先烈的特殊日子。每到這個日子,人們的心情就不由的顯得沉重起來,在清明前後的日子裡,人們自然地會把自己的心裡融合進一種莊重、肅穆的氛圍之中。

在這個日子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吟誦起盛唐詩人杜牧的那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現在讀來,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被世人爭相傳誦,除了那朗朗上口的詩韻之外,就是詩中出神入化地刻畫出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人們在「天亦有情化為雨」的傷感日子裡,悲痛悲痛難以抑制的心情,在這個時候,什麼能化解這種哀傷的心情,就只有「借酒消愁」這種方式了……

「欲斷魂」這三個字真乃是整首詩的詩眼所在,詩人通過這三個字就很真實地描述了人們在清明時節那種哀傷的沉重心情……

提到清明節,我就會想起小時候很多的趣事,就會想去很多有關清明節的故事。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對於清明節這樣的日子,還不是太懂的,對於清明節里的一些習俗也是不清楚的,就記得在清明節里家裡要做一桌子的吃的,還要燒紙,掃墓這些事情吧。

每年的清明,奶奶都會用冥紙折很多的元寶,很多的紙幣,對於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就是紙折的小船嗎?什麼元寶呀,就是騙我這樣的寶寶,那時,對很多的東西都是不懂的,對於很多的習俗禮教也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每年的這一天,奶奶都會做很多的吃的,而且做的菜相當的豐盛,想想就會留口水,還是在奶奶身邊好呀,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就等著吃哦。

奶奶做了很多的吃的,還要在家裡的客廳里燒紙,每次都是家裡都是黑乎乎的紙屑,連卧室里都會有,只要窗戶稍微打開一下,那麼家裡的被子上,沙發上,椅子上,桌子上,都會有這些黑乎乎的紙屑,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么費神,又要做豐富的菜,又要燒紙,又要打掃,真是個使人勞動的好日子,可能是為了懶惰的人能夠勤勞而設定的節日吧,我小時候是這樣理解的,現在想想真是覺得好有意思的想法。

清明節里,奶奶都會裹粽子,奶奶都會做很多的口味的,有豆沙的,有腌肉的,有鮮肉的,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豆莢的,都是奶奶做的,我都喜歡吃,可不知道為什麼?我不知道吃白米的粽子,什麼味道都沒有,我也吃不下去,我吃粽子還與其他人不一樣,喜歡吃粽子還吃點鹹的菜,不然就咽不下去,很奇怪,我不喜歡沾糖吃的粽子,感覺太甜了,不喜歡。

想想,今年的清明都要到了,奶奶又要忙了,我又要有吃的嘍,好像是在高興的吶喊,在這樣的日子裡,有奶奶的美食,有奶奶的祝福,好溫馨哦。

記得,在學校里的日子,也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在小學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都要去紀念館參觀,看看烈士們的事跡,然後在第二天里都要寫篇有關清明的事情的作文,那時候,也不懂什麼是作文,什麼是感想,就是寫我在紀念館里看了很多叔叔,也有阿姨,老師看了我的作文,居然說我寫的很認真,說寫了很多的人物,看來,我去紀念館里參觀的時候,看的很仔細,現在,想想小時候有意思的事情,在回頭看看自己的寫的作文時,就會覺得好有意思的寫字,好有意思的作文。

在小時候里,在清明節里,在紀念館里,在家裡,在學校里,都是我回憶的地方,都是我的記憶,我在那天的快樂,那天的童趣,那天的紀念,那天的了解,那天對祖先的祭拜,那天里的粽子,很多很多的清明故事,很多的感想,很多的思念。

⑥ 800字的清明節作文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很快就到了。星期五,我跟著爸爸媽媽到老家——溱潼去掃墓。
溱潼位於蘇北里下河地區,素有「蘇中明珠」的美稱,這里不僅有世界珍稀動物「四不象」———麋鹿,還有聞名天下的「溱潼會船節」。聽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說,會船節時這兒可熱鬧了!再過一天就是「會船節」了,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啊,可媽媽說,我當天回家,不能去看了,我覺得十分遺憾。

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去給我的太太太公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對我的寵愛,眼前浮現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臉龐,回想起太太幫編毛衣的情景,想到這時,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溜」了出來。記得唐朝詩人杜牧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陽光照在我身上,我卻感覺不到一點暖意。太太的墳墓在小村的盡頭,一到那兒,爺爺就在太太的墳前擺上了蘋果、飯團等供品,然後把買好的黃紙點燃,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爺爺讓我們一個個上前鞠躬。輪到我了,爺爺一邊叫我鞠躬,一邊請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學。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太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
等掃墓儀式結束,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鬆了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了,而是相互說說笑笑,我也抬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一條大河從我們身邊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只小船駛過,船上的人,撐著篙,還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隨風飄盪,姑姑隨手摺了一根柳條編成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我一下子成了機靈的小紅軍。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⑦ 清明作文80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里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嘗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⑧ 作文《我們的節日一一清明節》800初中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ZG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

⑨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新穎

綠色文明的清明節
清明節,讓人們哀思死去的親人,或令人悲嘆,或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令人難忘的事跡。又一年清明節,我們該如何哀思呢?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我們應該去掃墓,攜帶祭品、紙錢等到墓地,將祭品供祭在親人墓前,焚燒紙錢,叩頭行禮祭拜,等等等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幾千年來,杜牧的這首詩似乎成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的唯一寫照。但是,我們家不以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過,去烏魯木齊市文廟,參加「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
文廟的「春思.春頌」——清明祭頌詩會,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廟燒香緬懷祖先的人,都可以上台朗誦或表演。通過朗誦或表演,緬懷已逝的親人,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們一家三口到達文廟,清明祭頌詩會已經開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正在神情並茂演說山東快板。他自創的快板《鬼子來了》,是為了哀思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爸爸。精彩的山東快板,博得了陣陣掌聲。原來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藝協會會長、新疆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馬爺爺。接下來,是新疆詩詞協會會長,自創的《中華頌》,上部分緬懷了為建立新中國犧牲的革命前輩,下部分謳歌了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年的光輝成就,文采美極了。《法制人生》雜志的一位年輕資深編輯,感人泣下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我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祭奠「5.12」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同胞和親人。原來,她的家鄉就在汶川,她的幾位親人就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難。今天,通過清明祭頌詩會,祭奠親人亡靈,並通過自己的長詩,告訴遇難的親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很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淚……受這種特殊氛圍的感染,我邀請了四位不相識的小朋友(年齡最小的才6歲),一起上台表演了《弟子規》朗誦,告訴我們已經死去的親人,幼小的我們沒有忘記你們,沒有忘記你們傳承下來的忠孝禮儀!在清明時節,我們很想念你們!
清明祭頌詩會,用現代科學文化形式,替代了封建迷信焚燒行為,即進行了文化交流,又祭奠了已逝的親人,更是給我們兒童的一堂意義深遠的歷史教育課!

閱讀全文

與清明節初中800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