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登高小學作文

登高小學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6 09:47:01

① 以《登高》為題的高中作文!!速求啊!!!800字

清晨,媽媽叫醒了還在沉睡的我,說外婆打電話叫我和她去登高。我只好穿上衣服,來到了外婆家,和她一起上山。
我們從北外那邊隨著人流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了一個小山坡,把我累得氣喘吁吁,外婆也和我一樣。我們休息了一會就又開始爬了起來!
後來我們終於來到了鳳凰山的公墓.這里是登山人的第一站。只見這里已是人山人海,歇氣的隨便找個地方就坐下,沒地方坐的人乾脆就站著喘粗氣;小販們使勁地吆喝著;那些繼續往上登的人只好在人林中穿來穿去,尋求著上山的路。
外婆和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坐的地方,休息了大約半個鍾頭,我們就准備下山了。可這時要下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還有不少人正蜂擁著往山上爬。我正要從一個地方開始下了,外婆卻說:「這里下去不好。你看,人這么多,那一年就有一個人被擠下山去摔死了,太危險了。我們走過去再下。」結果來到另一個下山的地方,她還是說人太多,又繼續走,繼續走... 就這樣走了幾個地方都沒下成山,最後來到了一條小路,只好就從那裡下去了。哎!終於要下山了,把我的腳都走疼了.原來還沒有結束,沒想到這小路上山的人也這么多,一個一個的從山下往山上爬,我們這些下山的人也不好下,人太多,路又太窄,真可謂上山難,下山也難啊!下完山後,山下還有很么多人在往山上走。登山的人真是太多了!
每年這天,我們達州人總是傾巢出動,說是紀念當年登高遠送清官元稹,實是親近大自然——踏青玩耍。 這次登山雖擠雖累卻又爽又好玩!還讓我明白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兩個成語的真正含意

身體站在高處,眼睛可以看得更遠。靈魂站在高處,心可以超越一切世俗。———題記

鷹接受了藍天的高遠,藍天接受了鷹的搏擊,於是有了鷹擊長空的和諧之景。魚接受了溪水的寧靜,溪水接受了魚的活潑,於是有了魚翔淺底的和諧之景。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組成了一幅和諧的初春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形成了一幅和諧的仲夏美景;「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渲染了一幅和諧的深秋美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展示了一幅和諧的隆冬美景。在自然界中,因為和諧,美應運而生。在人類社會,和諧同樣也產生無窮的作用。古代的文人莫不讀了一屋一屋的聖賢書,明了一筐一筐的儒家禮。可十年磨一劍,又有多少人能換來「佐君王側,成平戎事」的如願以償。他們大多左右不逢源,八面不玲瓏。遭讒陷的有之,受排擠的有之,但他們並未因此鬱郁不得志,感慨生不逢時,時不順己。他們或垂釣於濮水,或放歌於鄴下,或採菊於東籬,或幽居於竹林。他們游閑山樂水,倚馬揮毫,信可樂也。他們在自然中找尋另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和諧天地,用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相處換來了一篇篇彪炳千古的佳作,創造了文學史上一個個高峰。

相反,不懂得為自己找尋和諧天地,不懂得自己主動創造和諧環境的人往往又是另一番情景。海明威用一粒子彈給自己的生命注下了最後的一個標點,伍爾夫步入湖水成為留給英國人最後的畫面,茨威格服毒給他自己一個最後的絕望。他們只看到了社會的不和諧,卻沒有想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沒有去追尋和諧,去創造和諧。

身體站在高處,眼睛可以看得更遠;靈魂站在高處,心可以超越一切世俗。勇敢地接受不和諧,堅強地創造和諧。在「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溪而賦詩」中學會豁達,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中學會釋然,在「莫聽穿林打竹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中學會執著,在「千江水有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中學會珍惜。將自己的靈魂置於高處,去適應自然,適應周遭的人和物,為自己找尋一個和諧的天地,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和諧為我們帶來美,為我們生發力。

② 急求一篇寫登高的作文、、、、、、、、

清晨,媽媽叫醒了還在沉睡的我,說外婆打電話叫我和她去登高。我只好穿上衣服,來到了外婆家,和她一起上山。 我們從北外那邊隨著人流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了一個小山坡,把我累得氣喘吁吁,外婆也和我一樣。我們休息了一會就又開始爬了起來! 後來我們終於來到了鳳凰山的公墓.這里是登山人的第一站。只見這里已是人山人海,歇氣的隨便找個地方就坐下,沒地方坐的人乾脆就站著喘粗氣;小販們使勁地吆喝著;那些繼續往上登的人只好在人林中穿來穿去,尋求著上山的路。 外婆和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坐的地方,休息了大約半個鍾頭,我們就准備下山了。可這時要下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還有不少人正蜂擁著往山上爬。我正要從一個地方開始下了,外婆卻說:「這里下去不好。你看,人這么多,那一年就有一個人被擠下山去摔死了,太危險了。我們走過去再下。」結果來到另一個下山的地方,她還是說人太多,又繼續走,繼續走... 就這樣走了幾個地方都沒下成山,最後來到了一條小路,只好就從那裡下去了。哎!終於要下山了,把我的腳都走疼了.原來還沒有結束,沒想到這小路上山的人也這么多,一個一個的從山下往山上爬,我們這些下山的人也不好下,人太多,路又太窄,真可謂上山難,下山也難啊!下完山後,山下還有很么多人在往山上走。登山的人真是太多了! 每年這天,我們達州人總是傾巢出動,說是紀念當年登高遠送清官元稹,實是親近大自然——踏青玩耍。 這次登山雖擠雖累卻又爽又好玩!還讓我明白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兩個成語的真正含意。 1

③ 高分!!求一篇作文,以杜甫的《登高》編一篇故事


公元767年的重陽節,杜甫獨自一人去登高。
這天,秋高氣爽。杜甫抬頭望去,眼前一片湛藍的天空;耳邊時不時傳來猿猴那凄厲的叫聲。放眼望去,山下有一個湖,湖中央有一個小小的島嶼,那島嶼冷冷清清的,顯得很凄涼。幾只鳥在小島上盤旋著。那金色的落葉隨著風慢慢的落下,無邊無際的長江滾滾向前。秋天對人們來說是悲傷的,對杜甫也一樣。他帶著病,獨自上山。心想:「唉,每逢重陽節,我要是和家人兄弟一起來登山,多好啊!可是現在,只有我一個孤伶伶的來登山,好孤獨啊!如今,我還要和許多人一起逃亡到四川。頭上又多了許多白發。我帶著病,連酒都不能喝了,生活是一天比一天更遭。」
夕陽西下,杜甫嘆著氣,慢慢地走遠了……

長江的秋風真是激烈啊,天上的雲朵被它刮的無蹤無影.天越發顯得藍,也越發顯得高遠,而我則顯得越發渺小.遠處傳來猿猴的哀鳴,頓時覺得孤獨而又凄涼.回望長江,江邊的沙子在秋日下滲白滲白的,而江心的小土堆再四周江水的映襯下,是那樣的清朗.遠處,一隻鳥兒在盤旋著,它是在尋找回家的路嗎?秋風不斷,落葉飄零,人也已到了生命的晚秋,忽悠就是百年吶!那流不盡的長江水滾滾向東,萬里漂泊,悲愁無限,人的生命那像這江水不停啊.生命真是太短暫了.自己在這萬里悲秋中,只是一個可憐的過客而已,想想眼下,我已年過半百,再加上體弱多病,前途渺茫啊.身邊的朋友也一個一個離我而去.一種強烈的孤獨襲上心頭,我不知不覺中獨自登上了一個高台.戰事好不容易平息了,我也要回到那離別了十三年的家鄉了,可現在,我已兩鬢斑白,瘦骨嶙嶙.連年病魔纏身.也許不久的將來,又有一個人離開人世.我病的連喝了幾十年的濁酒都不得不停了.

④ 作文:杜甫《登高》的擴寫,800字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逢秋,凌厲的風,糾纏著漫天不盡的殘葉,颯然吹盡如荼的盛夏,吹不散,這滿頭凝住的愁緒。 天地間,佝僂的老者踽行。 誰的心,孤獨如斯?山林中傳來一聲聲悲傷的猿嘯。 單薄的衣衫下,老人的身體更加瘦弱了。山路上艱難跋涉著,努力不讓那塵泥,污了身上僅有的發白的衣袍。終於,老人登上頂峰,矍鑠的目光望向天際,望向茫茫眾生。是的,即使他此時已然半聾,但這雙眼,還能辨得清這世俗濁清。 可是,那又能如何? 自嘲地一哂,這路,明明由自己選擇。 然自古懷才不遇者絕非寥寥,卻不曾有幾人似我一般落魄至此——杜子美啊杜子美,你終究還是放不下。 沒有盡頭的長江呼號著,奔騰而來,無視一切阻礙,攜卷一切不滿。遠處的小洲卻平靜如斯,清澈而無一絲撼動。或許像這小洲一樣,可以做到水清沙白,清高遠俗,像那陶淵明,大可清吟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是我怎能熟視無睹?任那江水貪婪吞噬著?任那血雨腥風,國將不國? 有些人自以為可以閑雲野鶴,游離與紅塵之外,但天下尚有萬兆之民,他們也想安然地度過一生。然而一旦烽煙四起,天下便沒一處凈土。 嘆息間,飛鳥在遠處掠過,倏而不見那樣的生靈一生兩次飛過天際,一次將歌聲獻給天空,一次將飛羽留給土地。 不禁憶起當日一同登高賦詩的太白,或許我也可以像他那樣活得灑脫活得豪放,失意於現實,便寄情於浪漫。終有一天可以讓天子親自持羹喂之…… 是的,我何嘗不曾自問,這條路可不可以不走下去?做人可不可以少那些稜角?那深藏於繁盛表象之下的腐敗實質,我可不可以視而不見? 然而我不能!這些問題完全沒有意義!假使如此,我將一文不值,杜子美不再是杜子美! 把手鬆開,或許我可以擁有一切,然只有把手抓緊,我才能感覺自己的存在,縱使我可能因此一無所有! 秋風麻木地抖落枝頭僅剩的點綴,一葉葉火紅如同無窮無盡的血淚,緩緩的飄搖,親親的在身側躺下。 什麼時候,生命變得如此嬴弱,只是一陣風,便這樣被無情地遺棄,落入塵埃。 又是寒風襲來,病弱的身子緊了緊衣,無奈的坐下。一路走來,我可以受盡磨難,可以飽嘗人間疾苦心酸,可是上蒼慷慨地給予我生命,卻日此吝嗇給予我時間,以這般潦倒衰老的身體,這蒼生,這天地,我還能在看他們幾回? 飛鳥低旋,駝著殘陽飛回,領著新月離開。 落葉尚可歸根,飛鳥尚可尋家,而我,卻連家在何處都不知道。 昨天到今天,我在漂泊。今天到明天,我註定還要漂泊。但是我後悔么?不,不會的。如悔,即使所有人說你是對的,你也輸了。 念及此處,心中稍有釋然,隨手伸至腰間,卻觸及無物,心裡又是一陣感傷,病痛早已將身體真疼得不堪,哪還能有什麼酒喝……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低沉的詩句,讓黃昏變得安靜,留下那抹孤獨篤定的背影,固執地想將白晝拉得再長一些。

希望採納

⑤ 《登高》作文

身體站在高處,眼睛可以看得更遠。靈魂站在高處,心可以超越一切世俗。———題記

鷹接受了藍天的高遠,藍天接受了鷹的搏擊,於是有了鷹擊長空的和諧之景。魚接受了溪水的寧靜,溪水接受了魚的活潑,於是有了魚翔淺底的和諧之景。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組成了一幅和諧的初春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形成了一幅和諧的仲夏美景;「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渲染了一幅和諧的深秋美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展示了一幅和諧的隆冬美景。在自然界中,因為和諧,美應運而生。在人類社會,和諧同樣也產生無窮的作用。古代的文人莫不讀了一屋一屋的聖賢書,明了一筐一筐的儒家禮。可十年磨一劍,又有多少人能換來「佐君王側,成平戎事」的如願以償。他們大多左右不逢源,八面不玲瓏。遭讒陷的有之,受排擠的有之,但他們並未因此鬱郁不得志,感慨生不逢時,時不順己。他們或垂釣於濮水,或放歌於鄴下,或採菊於東籬,或幽居於竹林。他們游閑山樂水,倚馬揮毫,信可樂也。他們在自然中找尋另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和諧天地,用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相處換來了一篇篇彪炳千古的佳作,創造了文學史上一個個高峰。

相反,不懂得為自己找尋和諧天地,不懂得自己主動創造和諧環境的人往往又是另一番情景。海明威用一粒子彈給自己的生命注下了最後的一個標點,伍爾夫步入湖水成為留給英國人最後的畫面,茨威格服毒給他自己一個最後的絕望。他們只看到了社會的不和諧,卻沒有想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沒有去追尋和諧,去創造和諧。

身體站在高處,眼睛可以看得更遠;靈魂站在高處,心可以超越一切世俗。勇敢地接受不和諧,堅強地創造和諧。在「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溪而賦詩」中學會豁達,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中學會釋然,在「莫聽穿林打竹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中學會執著,在「千江水有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中學會珍惜。將自己的靈魂置於高處,去適應自然,適應周遭的人和物,為自己找尋一個和諧的天地,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和諧為我們帶來美,為我們生發力。

⑥ 小學二年級作文登高上低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抄陽節,作文 登高.重陽節中有許多習俗,有插茱萸、登高等.在這眾多的習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登高了.
一大早,媽媽就叫著我的名字說:快起床了,都五點半了!我卻不以為然的說:五點半怎麼了,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再說,今天不是星期六嗎?媽媽說:今天是重陽節,要去爬山的,你不想去就算了吧.去去去!我一蹦三尺高,估計整棟樓都能聽到我的響聲.
於是,我騎上我的小自行車,和媽媽一起去爬山了.過了好長時間,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頭陀嶺山腳下,一進深處,我就看到這兒是一個人間仙境,這兒樹木可以隨意的生長,鳥兒可以自由地鳴叫,過了好久,我才反應過來,這時,媽媽對我說:我們乾脆就爬樓梯上山吧!我立刻搖搖手說:爬樓梯多沒意思啊,我們走山路吧!還沒等媽媽點頭答應,我就沖了上去,別看我小小年紀,攀爬我可是能手,一會兒就把媽媽甩在了後面.跑著跑著,我有點體力不支了,直到媽媽上來,我上氣不接下氣地和媽媽說:我我……沒勁了.說完.我就耍起了賴皮,站那不動了.直到恢復了點體力,就有想跑,可又想起剛才那副狼狽模樣,又怕別人笑我,只好裝作一臉正經的樣子往前

⑦ 以「登高」寫一篇六百字的作文。

杜甫《登高》賞析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題解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可惜嚴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裡,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句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凄急、猿之哀鳴、鳥之迴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彷彿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風急」,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 「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凄厲。當地民謠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頷聯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台。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著筆,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聯雄闊高渾的對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脈搏。語言極為凝煉,乃千古名句。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八意」,即八可悲: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我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聯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嘆,與開篇《楚辭》般的天地雄渾之境,形成慘烈的對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猶言困頓衰頹,狼狽失意。 新停濁酒杯:一般解釋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種動作狀態延續途中的一時中斷,這一句是說,我一人登台,獨飲濁酒,無親朋相伴,慢慢舉起銷憂解愁的酒杯,停在嘴邊——我的身體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飲酒不斷、未曾有過停杯體驗的我,不禁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現。「濁酒」是相對於「清酒」而言,是一種帶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時稱之為「醪」。
評解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台」。從一生飄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復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⑧ 登高作文

清晨,媽媽叫醒了還在沉睡的我,說外婆打電話叫我和她去登高。我只好穿上衣服,來到了外婆家,和她一起上山。
我們從北外那邊隨著人流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了一個小山坡,把我累得氣喘吁吁,外婆也和我一樣。我們休息了一會就又開始爬了起來!
後來我們終於來到了鳳凰山的公墓.這里是登山人的第一站。只見這里已是人山人海,歇氣的隨便找個地方就坐下,沒地方坐的人乾脆就站著喘粗氣;小販們使勁地吆喝著;那些繼續往上登的人只好在人林中穿來穿去,尋求著上山的路。
外婆和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坐的地方,休息了大約半個鍾頭,我們就准備下山了。可這時要下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還有不少人正蜂擁著往山上爬。我正要從一個地方開始下了,外婆卻說:「這里下去不好。你看,人這么多,那一年就有一個人被擠下山去摔死了,太危險了。我們走過去再下。」結果來到另一個下山的地方,她還是說人太多,又繼續走,繼續走... 就這樣走了幾個地方都沒下成山,最後來到了一條小路,只好就從那裡下去了。哎!終於要下山了,把我的腳都走疼了.原來還沒有結束,沒想到這小路上山的人也這么多,一個一個的從山下往山上爬,我們這些下山的人也不好下,人太多,路又太窄,真可謂上山難,下山也難啊!下完山後,山下還有很么多人在往山上走。登山的人真是太多了!
每年這天,我們達州人總是傾巢出動,說是紀念當年登高遠送清官元稹,實是親近大自然——踏青玩耍。 這次登山雖擠雖累卻又爽又好玩!還讓我明白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兩個成語的真正含意。

⑨ 登高作文800字適合高中生水平的

有些人為了見到遠方的戀人而登高;有人為了讓遠方的親人看到而登高;有人為了體驗「山高我為峰」的感覺而登高;而我登高又是為了什麼呢?
屈原為了追求至高理想,留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極言,與此同時,杜甫有詩雲:「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將「落葉」發展成為「落木」,是一般詩人無法想到的。當我們遨遊於書的海洋之中,我們會領略其登峰造極的心境。拾級頂峰,一覽眾山,踏過的每一步,將成為滄桑歷程;你不跬步,無以至千萬里,也就不會鑄造人生之輝煌。
「乘彼危垣,以望復關」,登高而望,視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吾嘗顧影自憐,毫沒有一絲愉悅。站在高樓大廈間,眺望遠方的豪情壯景,覽物於胸,一切都煥發出勃勃生機。享受,乃人生高境也,誰會讀懂這一切呢?只有我默默的心情時刻激盪於大地山川之間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站在高處悲傷落淚,可否值得?心懷高遠胸志就可鑄成偉績,天地之間,莫過於高出重雲,不曉其患憂。何之高患呢?不可蔑視萬物之靈性。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我苦愁滿天,何患得小年就其通知,本不願滿天發憂,只可憫於幼小太凶,孤悲一生,自小父母弄離,我就由爺爺奶奶看管,行年幾歲,有得個繼母,我隨後跟著父親,弟弟和我雖同父異母,卻互助為樂,從不打罵與我。唯有世間花開得最美最香,看的嗅的不只是花艷與芳香,我看到的還有花的心靈,珍惜吐露芳香的時刻;小草微微招手,為我留下懷念友人的情感。曾不忘懷鏗鏘的孤松,盤桓於雪峰之巔,可謂高處不勝寒。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毛澤東的豪情可讓我高聳雲端,不墜青雲之志,這就是心境的高處。我想為自己建築一所高處不勝寒的心境,為心靈點亮一盞潔凈燈火,照亮世界,照亮大江南北,照亮神州大地。
登高為華夏,為神州,為九州,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登高,讓心靈永遠澎湃於神州大地,為中華而揮下濃墨艷彩的一筆。

閱讀全文

與登高小學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