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文:弘揚長征精神 做一個美德好少年
作文植樹正文: 春天來了,小草探出了小腦袋,花兒張開了笑臉,大雁從內南方飛來了,到容處一片生機勃勃,作文植樹。可是,在公園的南邊沒種上樹,陳強和李璐決定去植樹。 陳強和李到了公園南處,他們找了個好地方,陳強挖了個坑,李璐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放進坑裡,陳強說:「我開始填土了!」李璐說:「好的!」只見陳強前腿弓,後腿綳,雙手用力握住鐵鍬,似乎全身都在用力,李璐神情專注,看著情專注,看著小樹,雙手緊握樹干,生怕小樹栽歪,小學三年級作文《作文植樹》。陳強汗流滿面,臉紅得似火,雖然 還是初春,天氣還有些冷,但陳強和李璐熱得把衣裳都開了,陳強有氣無力地對李璐說:「這土硬得很,我不想再種下去了。」李璐說:「陳強,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如果你堅持下去,再過幾年,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這里乘涼、玩耍、讀書,多好啊!」陳強聽了更加起勁地干起來,陳強填好了土,李璐拿起水桶去打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他們給小樹澆灌了水,
⑵ 長征精神作文題目
為了忘卻的紀念 一 我努力在混亂的腦海中尋找有關長征的記憶,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烏江天險,彎彎赤水,大渡激流……,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的長征的形象逐漸呈現於眼前.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加之蔣介石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 猶如老式電影般灰暗的影像如此循環著,雄壯昂揚的進行曲時時激盪著我們的靈魂. 一切還在繼續著. 二 1934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由於博古,李德等人錯誤指揮而險些陷入重圍的中央紅軍,靠著紅軍將士們的空前勇敢,最後殺出了一條絕地逢生的血路. 危急關頭,年輕的紅軍將領們一馬當先,率領著20萬紅軍從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中開始了漫漫征途.他們利用自己的雙腳,長驅直至兩萬余里,縱橫十二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兩萬五千里血與汗的洗禮.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浸透著紅軍戰士的熱血哪裡沒有譜寫一曲動人的壯歌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才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打排除萬難,經歷了九一生的激烈戰斗,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他們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迴穿插,最終走向了光明和勝利.這一切,讓今天的人們,長久地發出神奇的感慨. 於是,這一段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留存在歷史的博物館里,也留在長征路上;留在口口相傳的故事裡,也留存在書本的字里行間里;留存在堅毅剛強的雕塑中,也定格在膠片的畫格里. 三 因為有了長征精神,所以紀念不是忘卻,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種精神。 走進長征,你會發現,一個人胸中的火焰一旦被理想點燃,就沒有任何一種亡能夠阻擋前進的步伐; 走進長征,你會驚嘆一支軍隊一旦被堅定的信念聚凝,就會爆發出戰無不勝的力量。 也就是懷著這樣理想和信念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年輕隊伍,譜寫了長征這一震撼世界的史詩。如果沒有理想和信仰,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不可能走下來的,而我們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正是那麼一份信仰。漫漫長征路是我們的先輩用鮮血來書寫的歷史之旅,是一個深陷絕望的希望之旅,是一次信仰追求的信念之旅,更是一段屬於人類的傳奇歷程。五千年前,萬里長城展示了人類的智慧和力量,七十年前,長征更是精神和信仰的勝利。四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即使以毛澤東的豪情,在寫到這段歷史時也用了「金沙水拍雲涯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樣的字眼。面對高懸於奔騰江水之上的被抽掉了板塊的鐵索,英雄的紅軍在敵人的彈雨和大火中,踩著晃動的鐵索沖了過去。 也許長征的勝利只是一個戰略概念,也是一個人生的概念。對於那些走過長征的紅軍戰士,長征其實從未結束。 就像那巍峨的雪山掩蓋了他們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五 讓我們把鏡頭切換到崔永元率領的《我的長征》節目中。 用一年多的時間,重走長征路。今年五月,小崔帶著他的「長征」隊伍從江西瑞金出發,踏上了漫漫征程,這次紀念活動也在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的各種文化活動中顯得分外妖嬈。兩萬五千里長征故道之上,剎那間涌來了五千多號人物,場面可謂壯觀。 然而我卻認為,紀念長征雖需隆重其事,但我們看到的卻只有先輩的架勢,而沒有了先輩的氣勢以及扎實。長征留下的,不是劇本,而是精神;不是戲裝,而是信念。新長征路上的長征,既需要夏的激情,也需要秋的冷峻。真正的歷史,不是讓男女老少一律身穿軍裝,頭戴紅五星就可以詮釋的,我們真正要發揚的,是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索,無所畏懼的前行和向著理想勇敢奮斗的精神。六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然而,你看到了嗎?能夠講述那段歷史的人越來越少,這段歷史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她的最後一頁。 於是,為了這場即將被有些人忘卻的紀念,我寫下了上面的文字。歲月的車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沖天的狼煙留下了悲壯的回聲。時值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是要讓長征精神擁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這正是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引以為傲的。今天,我們要從紅軍長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氣,力量和智慧,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從而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後記:魯迅筆下「為了忘卻的紀念」是為了不被忘卻,是為了更加長久更加深刻的紀念。而今天,我的紀念也正因為不能忘卻而顯得愈加深刻。夜正長,路也正長,而這紀念也成了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刻在歲月堅硬的蝶骨上,歷久彌堅。
⑶ 誰有關於長征精神的作文300字
長征精神在我心中
70多年前,一支為了正義,為了解放窮苦人民的革命隊伍——中國工農紅軍,讓人們見證了這漫漫征程。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艱難前進;在敵人的圍追堵截、狂轟亂炸中忘死拚搏。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奪取臘子口、翻越夾金山、跨越大草地……這一件件,這一幕幕刻骨銘心、催人淚下的悲壯的情景,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紅軍戰士們硬是靠著自己的雙腿,歷時一年余,轉戰十一個省,縱橫兩萬五千里,最終走完了漫漫長征路。
是什麼使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呢?難道有神仙相助嗎?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
如今,70多年過去了,我們特別懷念那些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接過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傳下去,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長征。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絆腳石,攔路虎,我們難道要退縮嗎?不,當然不。我們不但不退縮,還要用長征精神克服困難,打敗挫折。當個人的利益和集體利益放生矛盾時,自覺地做出自我犧牲來維護集體的利益;當碰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當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要有為達到目標而產生的鍥而不舍的恆心、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奮斗不息的精神。
我們沒有忘記長征,更沒有忘記創造這個神話的偉大功臣——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⑷ 小學生我是長征精神的傳承人以書信的方式寫作文
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成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戰勝任何困難的精神力量.
歷史事實已經證明,長征鍛煉了中國共產黨,使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憑著長征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才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創造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人間奇跡,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最終取得長征的勝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長征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懈奮斗.
歷史也將證明,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歷史條件下,長征精神還將繼續激勵中國青年堅定地跟黨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撫今追昔,共和國和滄桑巨變令人感慨萬千;繼往開來,全面的怠埂糙忌孬渙茬惟長隸小康社會的美好前景呼喚著我們奮然前行.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樹立忠於人民、忠於事業的理想主義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遠大的理想,必須與祖國的命運和人民的意願緊密結合.當代青年應該具有的遠大理想,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頑強奮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青年的人生道路才會煥發光彩.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堅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精神,長征給人們一種深刻的啟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支軍隊,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我們要徹底改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貧窮落後的面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進行艱苦的努力.艱苦能磨煉人,創業能造就人.青年要時刻銘記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發揚甘於奉獻和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自覺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經歷風雨,經受鍛煉,努力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走進21世紀的中國青年,一定能夠接過前輩長征的火炬,讓偉大的長征精神代代相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
信念永存
⑸ 關於長征精神的作文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中華民族在世世代代的發展中培育、積累和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反映了人們創造了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推動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不斷發展壯大,是中華民族始終保持強大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強大精神支柱。
我國著名核查員郁建興,在2003年3月13日,下午2時,在返回巴格達的途中,因連續核查勞累,很快地就閉上了雙眼。可是,這不該發生的事情突然發生了。此時,高速公路上行駛著一輛20多米長的大貨車,聯合國核查人員的車隊開始超車,第一輛過去了,第二輛也過去了,郁建興坐的第三輛車正在超車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砰」的一聲,越野車撞上了大卡車的尾部,巨大的慣性使它翻到了公路旁的一個乾涸的水塘中。同事們馬上送入醫院搶救,由於郁建興頭部負重傷,搶救無效,最後因公殉職。
和平衛士郁建興,是聯合國開始對伊進行武器核查以來,第一位因公殉職的核查員,是一位為和平獻出寶貴生命的中國軍人。
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聞名中外,勞動模範楊懷遠爺爺憑一根小扁擔,幾十年如一日為乘客挑行李。
勤勞是勞動人民的本色。我是鄉下人,但是從沒下過田,也沒嘗試過地里幹活的那種種滋味,但我明白,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瞧不起勞動的人,就是瞧不起自己。
祖國的宏偉建設需要高素質人才。我國的周恩來總理,在青少年時,就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我也時刻記著自己的諾言:努力學好文化,長大後報效祖國。上課了,一雙小手寫個不停;雙休日,在房裡看課外書,有時,也畫幾幅圖,寫幾篇趣文。一天到晚忙個不停。
我們班裡是一個素質較好的班級,在學校舉辦的背古詩比賽中,有三名同學分別獲得了一、二、三名的好成績,是啊!我們不努力,又怎能去報效祖國呢?立志報效祖國,我們要力爭全面發展呀!
通過素質教育的實施,我們進步得很快,可是離時代的要求還差得很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是我們青少年一代唯一的奮斗目標,立志報效祖國,是歷史賦予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最強使命。讓我們團結起來,用實際行動,去報效祖國吧!
⑹ 長征精神包括哪些內容的作文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紅軍長征,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是什麼力量支撐並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後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中華民族一個比較突出的精神,我們所提倡的以長征精神為核心的根源所在,就是把個人命運跟國家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紅軍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這艱難的經過中,總結出長征精神的內涵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長征精神就是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是戰天斗地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憑著艱苦奮斗、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⑺ 學習長征精神的作文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從小父親就給我講紅軍長征的故事,那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無數動人的故事,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成為不斷激勵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還在我剛上幼兒園時,父親就找來一些紅軍長征的連環畫讓我看,我邊認字邊記住了不少紅軍的故事,還在幼兒園講給小朋友聽。上小學時,經常出差的父親只要一回家,就關心我的學習,每當看到我的作業本上打滿「√」和考試成績優良時,就講一個故事作為獎勵,我記得講得最多、印象最深的還是紅軍長征的故事。
小時候我對長征精神的理解雖然還比較膚淺,但還是認真地照著紅軍的樣子去做,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我用紅軍「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故事鞭策自己,攻克了學習上一個個「攔路虎」,使自己各門功課成績在班級都名列前茅;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我用紅軍「一袋干糧」、「七十六粒糧食」等故事激勵自己,主動為他人排憂解難,體味助人的快樂;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用紅軍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自己,從而自覺犧牲個人利益,主動關心集體利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我為三峽工程捐款和為城市建設獻一計的事跡還被多家媒體宣傳,為此,受到學校的獎勵,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
步入大學校園後,當時學校正在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我作為組織培養的重點對象,聽了幾次黨的創新理論講座,利用課余時間重溫了《紅軍長征六十周年紀念文集》、《紅軍長征故事選》等書籍,在腦海里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在那種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艱苦條件下,紅軍長征為什麼能夠取得勝利?在用血肉之軀鋪就的前進路上,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能夠義無反顧、前仆後繼?那是因為有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精神支柱。有了認識上的升華,使我更增強了對黨的無比信賴,更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為了把更多的同學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我和另外幾名學生黨員還開辦了「知心話兒對黨說」的網頁,定期在網上與同學們交流,宣傳黨的知識,成為學校黨建工作的一個亮點。
隨著閱歷的增加,那些聽了上百遍的長征的故事依然感人,用血與火凝成的長征精神依然鮮活,她好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成為我執著的信念和追求。在大學畢業即將面臨工作分配時,擺在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融入市場經濟大潮,做一個在商海中搏擊的「弄潮兒」;一條是投筆從戎,當一名新時期有為的軍人,把青春和知識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國防建設。我是軍人的後代,理應做一名紅軍精神的傳人,為此,我選擇了從軍之路。盡管從軍之路很艱辛,一穿上軍裝就投入緊張的訓練,磨破了手腳,曬黑了皮膚,但我挺住了,半年的艱苦訓練,使我以軍政考核全優的成績成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隨父母走進了「重走長征路」的行列,親眼目睹了草地的神秘、雪山的險峻;親耳聆聽了大渡河的濤聲、川主寺鎮的傳說;親手觸摸了瀘定橋冰冷的鐵索、「紅軍樹」累累的彈痕,從而品味到什麼是真正的偉大、聖潔、崇高和永恆。也使我再一次強烈地感到:一個民族和國家,必有一種精神和信念。她在人們的內心裡蘊藏,外化成為一種能量、她像看不見的火光,如地球深久涌動的岩漿,歷經千萬年而不泯,為天地人間提供不竭的熱能。這就是長征故事給我的啟迪,就是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薪火不熄,代代相傳。
⑻ 以「學長征精神,做文明少年」為題的一篇500字的小學作文
《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中學生》。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過這樣的情景:身強體健的年輕人在
公共汽車上,對站著的老人熟視無睹;一些中學生高談闊論時,臟
話不時從嘴裡吐出;有人隨手亂扔垃圾,自己還認為理所當然……
也許有的同學會為自己辯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
真的是區區小事嗎?古人有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
為」。
作為一名21世紀的中學生,培養良好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
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真善美,也都希望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那
為什麼不付之以實際行動呢?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小事
做起,上課專心聽講,尊重老師;與同學交往真誠禮貌,文明待人
;遇到師長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注意謙讓;講究衛生,不亂
扔果皮紙屑;愛護公共財物,不亂寫亂劃。
文明習慣是一縷輕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文明習慣
⑼ 《長征精神在我心》作文 急!!!
今年是長征勝利70周年.近日有許多電視報紙都在報道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發生的感人事跡.我看了這些事跡之後,心靈再次受到震撼.
以前我在語文課上也學過一些寫長征途中發生的故事文章;如[倔強的小紅軍]一文講述的是小紅軍為節省一些青稞面,最後餓死了.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不僅僅打動我,而且教育了所有的同學,使我們懂得:做人不能只為自己.這些英雄的故事,還讓我看到了紅軍戰士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途中,他們力盡千辛萬苦搶渡大渡河,過草地.爬雪山.我們現在冬天穿的都是棉鞋.皮鞋下雪時還覺得冷.而他們呢,都穿著是自己親手編的草鞋,腳趾都露在外面,那種草鞋隨時會壞,由於走得路太多了有時一天會壞一雙,沒有草鞋時,戰士們就光著腳前進......就是這樣惡劣的環境才造就了紅軍戰士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這也需要我們這些小學生牢記在心,發揚光大的.現在我們這些小學生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吃得飽穿得暖,家長也盡最大的努力滿足我們的需要,這樣的生活是創造的呢?都是革命老前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把長征精神代代相傳呢?我想: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刻苦學習,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建設祖國,報效祖國,雖然現在紅軍二萬里長征結束了.但是老紅軍的舍己為人,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宏揚長征精神實踐長征精神,立志成材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