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關於抗日歷史記憶的高中作文

關於抗日歷史記憶的高中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5 18:25:52

① 作文,回憶,關於中國歷史及英雄人物為中心

紅色記憶時間流逝,回首過去,長征已是戰爭史上一大奇跡,為中國歷史添上了最精彩的一頁。時間流逝,回望過去,是那排除萬難、永不言敗、拼搏到底的精神讓長征紅軍走向勝利的橋梁。小時候時候媽媽為我講了飛奪瀘定橋的故事。那是在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要奪取的瀘定橋。在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國民黨反動派派了兩個團防守,後來又派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阻攔我軍北上,把我軍消滅在橋頭上。紅軍首長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當時間只剩下二十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強在最前面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紅四團翻山越嶺,沿途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七點鍾,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戰勝敵人的決心是他們忘記了飢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裡,他們望見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敵人。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了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敵人賽跑。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喊破了喉嚨問:「你們是哪個部分的?」紅軍戰士高聲回答:「是碰上了紅軍撤下來的。」對岸的敵人並不起疑心。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遠。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對岸增援的兩個旅敵人拋在了後面。瀘定橋一共有十三根鐵鏈,兩邊各有兩根高的鐵鏈,算是橋欄;底下並排九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一樣。可是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像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在幾十丈深的河谷里傾斜下來,沖到岩石上,飛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橋對岸的瀘定橋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後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裡的敵人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跑了。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盪盪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長征中,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雖然曾經到過烈士陵園,但那隻是一些感性認識,直到看了電影《我的長征》,那血與火的場面,才深深震撼了我,給我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刺激。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今天的興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啊!如果,我們失去了親人,那該是多麼沉重的打擊啊。在槍林彈雨中忍受嚴寒飢餓,轉戰南北,橫刀立馬,又有幾個像我們這樣的「小皇帝」、「小公主」能受得了呢?沒有汽車、飛機、大炮,沒有根據地,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紅軍就是靠「解放全中國」的信念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長征是血與火交織的歷史,是紅色的記憶。在這部傳奇史詩里,誕生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它始終激勵著我們克難奮進,自強不息。今天,我們生活在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美好生活中,要牢記長征精神,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做一個合格的少先隊員,才不愧對胸前的紅領巾。革命的歲月雖已離我們遠去,但革命精神卻永駐我們心間,它永遠指引我們前進。..求採納.

② 作文以記憶為話題(關於戰爭、歷史、故鄉)等方面,高二水平,800字以上。跪求好心人幫忙。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是記憶;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是記憶;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是記憶;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是記憶。 記憶是愁苦,盤根錯節地縈繞於心,呼之即來卻揮之不去;記憶是鄉愁,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記憶是希望,對前人的贊許和憧憬。 千古留名,流芳百世。記憶中的風風雨雨早已滌盪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湮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岳飛滿腔熱血,文天祥一片丹心,蘇武一根竹杖,張騫的牢獄之苦卻早已風化為記憶的瑰寶,載入了民族精神的史冊。 他要以身許國,馬革裹屍,血灑大漠,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熱淚橫流。惟江水悠悠,似詞人長嘆,東流不息。他始終有一塊心病,金歐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他被幾蒸幾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邪的搏擊,愛恨的糾纏,藝術的升華,文字的錘打,這一切都在他胸中,他的腦海里翻騰,激盪,如地殼內岩槳的滾動鼓漲,沖擊積聚。 是什麼使辛棄疾含盡忠報國的熱血?是國家風雲變幻,人民哀鴻遍野的記憶,催他不屈,催他奮進。 他在黃州種地醉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大唱大江東去。這里記載了他的崛起、不屈與沉澱,訴說著豪邁不朽的詩情。 是什麼令蘇軾日臻圓滿,令他熠熠生輝?是官場的污水潑醒了他,是記憶中的「滄海寄餘生」。記憶使他在清波流水中提煉、升華出了他的醇厚。 記憶,是生命已交立秋的滋味,猶如炎陽逞盡了威勢,漿果蒸餾了青澀,生命之秋寧靜而充實,淡泊而遼遠。使人在悔悟交作中會心一笑,揉搓自己的悲歡憐憫,甘苦辛甜,咂吮天地人神這四重結構的榮枯、盛衰、有無、生滅之機理,營養余歲。 「先天下之憂而憂。」這是范仲淹關懷的記憶; 記憶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了瓊槳——歷久彌新;記憶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了彩虹——絢麗輝煌;記憶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了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然而對於歷史,除了記憶就不能留給我們什麼,閉關鎖國的日益腐朽,改革變法被蠻橫鎮壓,殘絕人寰的大屠殺……記憶永久地銘刻於中華民族的胸腔,我們不能再蹉跎等待,我們需要記憶的自信和自強,我們要記住的不僅只有文明輝煌,更需記住民族飽經滄桑而來之不易的今天。民族的兒女需要揚眉吐氣,重振絲路上清脆的駝鈴。 銘記海的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銘記山的無私:「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銘記日的溫暖:「日出扶桑,其道大光。」 銘記河的奮斗:「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銘記馬的堅持:「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記憶,傳承著民族精神。記憶的力量,復興著民族,把奇跡留給明天。

③ 傳承紅色基因作文800字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從7月24日開始,一場「紅色基因代代傳·長征精神永放光」2016年暑期大學生遵義實踐活動,在遵義這個「紅色聖地」上展開。
活動由團中央主辦,團中央學校部、團貴州省委員會、中共遵義市委、遵義市人民政府、貴州省學生聯合會聯合承辦。整個活動分為幾個板塊:「青春·遇見貴州」全國大學生走進貴州旅遊宣傳活動、前期線上「紅色記憶晶元「微信作品徵集活動、線下「尋長征足跡·樹堅定信念」實踐活動、大學生國情觀察團「紅色文化」遵義走訪活動和「會師遵義城重走長征路」等。
在「青春·遇見貴州」全國大學生貴州旅遊宣傳推介活動上,24日晚,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名大學生被聘為「貴州旅遊宣傳志願者」。這意味著,他們可憑借頒發的「貴州旅遊宣傳志願者」聘書,在活動結束後的隨後3天免費游覽遵義境內主要旅遊景點,並對貴州旅遊文化發展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25日上午,全國50所高校的青年學子會師遵義城,先後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紅軍街;隨後,隊伍前往遵義紅軍山烈士陵園廣場舉行祭奠活動。當天下午,隊伍前往苟壩會議陳列館、苟壩會議會址等地進行參觀。
在已經參加過7次與「紅色」有關的活動、來自井岡山大學的大二學生艾雨池看來,遵義紅色景區的發展,不但記錄了歷史留下的紅色記憶,更把這種紅色精神融入到了現代生活中。她認為「紅色基因代代傳」,要拿理論與精神去作為主導,再輔之以社會實踐,比如紅色采風活動、情景模擬等。貴州民族大學的大三學生陳曉曉認為,「紅色基因代代傳」就是先輩吃苦耐勞、不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的傳承。她所在的貴州民族大學赴遵義紅色記憶調研服務隊,在本次活動中被評為「優秀實踐團隊」,成為240餘支申報團隊中脫穎而出的10支之一。
一個星期之前,另外20名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學生,作為國情觀察團成員,率先來到遵義市的幾個區縣。他們在正安縣、習水縣等地,進行基層共青團建設、生態文明、扶貧攻堅以及留守兒童關愛等主題的社會調研。
第一次參加類似活動,北京郵電大學大一的趙雅芳和小組成員4個人,3天走訪了5所小學,參觀了三關愛工程的陳列館,也實地走進了大山之中的留守兒童家裡。在趙雅芳看來,這次活動拉近了她與現實社會的距離。

④ 不少於800字作文記憶中的星辰,關於愛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彈指間,抗日先輩的那些崢嶸歲月已被輕輕的翻了過去,揭開另外一重人間.新中國建立後,我們這些中國公民不斷地向歷史賦予我們接踵而至的使命負責.短短半個多世紀,中國就沐浴在了現代文明的光輝之下.「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是的,我們不能停歇,時代的馬達正在全速的運轉.但那些崢嶸歲月,永遠值得炎黃子孫銘記.歷史不是一頁書簽,可以供我們輕佻的把玩;歷史不是已經成為化石的過去,歷史不是時間長河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場景,和中國的現在與未來毫無任何瓜葛;歷史是祖先的腳印,一行行,一代代的努力才把中華民族自身發展的道路前赴後繼鋪到了今天;歷史是一艘擺渡的巨輪,不斷地把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往前擺渡;歷史是一個民族曾經精神符號的記憶,他們曾經在竭蹶的背景、風雨交加的時代下彰顯出和平時代所不能目睹的絢爛;歷史是一段段螺 旋上升的樓梯,我們靠著它不斷抵達一個又一個高度…… 樓梯沒有被抽掉,歷史不容忘卻.現代社會是以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資源配置國際化為基本特徵的.在這場與共同擠乘物質快車的地球村村民展開的艱苦精彩並呈的長時間博弈中,我們必須洞見其中的隱患、凶兆.中華民族曾經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現在如果我們一著不慎的話,同樣有可能被吞噬掉寶貴地國家利益,掏空身子.一些民族和國度早就環伺周圍,饞涎欲滴.既然歷史是並沒有被抽掉的樓梯,我們何不利用這筆財富的教訓,在民族精神符號的記憶中尋找我們尚未完全記取的英勇姿勢. 可以說,新中國的誕生,是與無數把個人的如花生命放入侵略者的絞肉機探索挽救亡路道的烈士分不開的.在救民於水火這條路上,莫道人行早,深山更有早行人.林則徐,一位封建官員,出於樸素的愛國主義,他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於,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句子,投身禁煙運動,苦心孤詣翻譯外國資料.堪稱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歷史不是一頁書簽,歷史不是已經成為化石的過去,歷史不是時間長河一段孤立的截取場景;歷史是祖先的腳印,歷史是一艘擺渡華夏民族的巨輪,歷史是一個民族曾經的精神符號的記憶,歷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幫助我們民族抵達一個又一個高度的樓梯…… 我們應當記取隔著58年光陰的共產黨成立日,以革命先烈換來的精神符號!

作文題目:《記憶》有關於歷史的

去年寒假,我去了海南旅行。海南那絢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使我激動和難忘的,還是我在三亞大東海的第一次的潛水經歷。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碧波盪漾的大海在陽光下閃爍著點點金光。我穿著潛水服,滿懷期待而又不安的等待下水。雖然已經受過半小時的訓練,但我仍有點害怕,畢竟這是我的一次潛水。誰知道大海美麗而平靜的面具下會不會另有一副險惡的面孔呢?
終於輪到我了,工作人員幫我穿上了帶氧氣瓶的潛水背心,扣上系著四塊鉛的腰帶。這一身裝備非常沉重,讓我覺得連步子都邁不動了。在淺水處,教練又向我們重復了一遍注意事項:嘴唇抱緊氧氣管,不要用鼻子呼吸,發生危險不要緊張。說完,他讓我抓住他的一根肩帶,向深水區出發。
開始還挺順利的,我一直注意用嘴巴呼吸,別的什麼也顧不上了。誰料這時,一大團褐色的水母狀生物撲到了我的潛水鏡上,嚇得我把氧氣管吐了出來,一大口又咸又苦的海水進到了我的嘴裡。此時的我已經亂了手腳,也忘了吸氧氣。我趕忙用鼻子吸氣,可鼻子早已被目鏡封的嚴嚴實實的,悶得我透不過氣來。那時我只覺得眼睛明晃晃的,海水從四面八方向我涌來,心臟一個勁亂跳,我覺得自己虧要被淹死了。我慌亂地向教練比劃著「上升」的手勢,我聽到「呼」的一聲,我的潛水背心立刻充滿了氣,把我帶上了水面。
一出水面,我呼呼的吸著空氣。使我想起以前曾經讀過的一句話,形容某人渴望得到某種東西,就像溺水的人渴望空氣一樣,現在我才親生體驗到了這個比喻是多麼的恰當!
教練又說了一遍注意事項後,我再次下水。似乎往下潛了好久好久,我才看見身下有一片輪廓模糊的礁石——我們到海底了!漸漸的,我已經能看得很清楚了:海底布滿了岩石,岩石上覆蓋著海草、珊瑚和海藻,摸上去滑溜溜的。長長的海草在水中舞動姿態極其優雅,我摘下一顆,發現它的顏色是那種半透明的褐色,還長著扎手的刺;珊瑚則像五彩繽紛的花,把沙地裝扮得五顏六色,我試圖掰下幾根來,但珊瑚太硬了,沒有成功。
忽然有一樣東西在我眼前閃過,原來是一條可愛的魚,他只有一張名片般大小,身體是透明的,游得非常靈活。不一會兒,又有幾條魚出現在了我的面前,它們似乎並不怕我,悠閑地游動著。這時,教練掏出了一個瓶子,把裡面的飯粒倒了出來,魚兒們看到飯粒,馬上遊了過來,狼吞虎咽地吃著,生怕被人搶走似的。離我最近的一條有手掌般大小,透明的身子上綴滿了淺黃色的條紋,非常漂亮。在美食的面前,它狼吞虎咽地吃著,也懶得理我。我碰了它一下,它凸著的一雙圓圓的大眼睛不友善的瞪了我一下,就扭著身子遊走了。
在水下待久了,我開始感到很不舒服:耳膜作痛,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頭。等到重新浮到水面,我幾乎連站也站不穩了。盡管腦袋暈暈乎乎,嘴裡又咸又苦,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慰。這一次有趣的海底之旅,已經像一顆珍珠一樣永遠地珍藏在了我的記憶里。

⑥ 關於回憶國家恥辱與輝煌的作文好題目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
.

⑦ 關於歷史記憶為題目的作文

③不過,我不擔心。需要保衛的往往是弱勢,甚至可能是與時代專格格不入的東西,有時候該淘屬汰的就應該讓它淘汰,不要霸蠻去「保衛」。春節不需要擔心,它不是弱勢,不但不弱勢,而且很強勢,你看看飛機火車和汽車上回家過年的人,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強勢的一道風景,世界上有哪個一國家哪一個節日,是這樣使人們牽腸掛肚呢?聖誕節固然可以使街頭熱鬧,但春節就有本事使街頭冷清。連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為他們也要回家過年,這種本事,哪一個節日能夠這樣?如果這樣的節日還要保衛,那就是另一種保衛,是因為怕出安全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春節的保衛不是民俗專家的事,而是公安部門的事。

⑧ 有關歷史記憶的作文題目

《記憶里的塵埃》,可以寫你受委屈的是或後悔或難過的事,你可以在這個題目的基礎上再改,但是盡量不要寫好事,太無聊,沒有看點。望採納

⑨ 記憶作文800字高中銘記歷史 m.sanwen8.cn回憶美好事物

而我像一陣微風,不知吹過了多少個四季,成長著,依舊尋找著"春天"里那最美好的瞬間,幻化成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

生活的湖水時起時落,我尋覓著,飄盪著,我到底在尋找什麼呢?是人生的真諦?還是精神的慰藉?驀的,這一幕幕讓我釋然——

一個端著熱水盆的老人正靜靜地從小巷經過,不巧,一群孩子正在踢足球,突然一腳,球急速向老人飛去。我霎時間綳緊了心弦。若這樣下去,老人豈不是會被這滾燙的開水燙傷嗎?說時遲,那時快,之間一個「默默的身影」出來了,一頭將球擋了回去。我欣然一笑,再看看老人家,依然安詳地走著......我忽然覺得那默默的身影是如此的高大......我笑了笑,繼續飄盪。將它儲存在我腦海深處,當作春天般的記憶......

童年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逝去了,罷了。我靜靜地看著那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玩耍、嬉戲,是那般快樂!春天,是一個屬於孩子們的季節,也是一個溫暖快樂的季節。瞧,那些孩子們正快樂的放著風箏哩!好快樂,多麼自由啊!不禁勾起了我心中對童年的思念......

可是孩子們一不小心把那風箏與那樹枝相纏在一起了,孩子們萬般無奈,因為這樹的確蠻高的。無論孩子們怎樣蹦啊、跳啊,根本拿取不到。有的孩子索性坐在地上「哇哇」地哭起來......我也不禁皺起了眉頭。這時,一個正在跑步的人,伸出了他的一隻細而長的手,縱身一躍,風箏,這匹脫韁的野馬終於被制服了!風箏終於又回到了孩子們的手中,孩子們露出了那最無邪的笑容,那默默的「高大身影」又漸漸遠去了,此時人們心中卻無比舒暢......我又釋然了,笑了笑,在這里,我又擁有了最美麗的春天般的記憶。

⑩ 以記憶為主題的作文1500字高中作文 引導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我心中的烈火久久不能平靜。
我才知道,王二小的故事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實的發生在我們河北省的閻富華小英雄的故事;我才知道,「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句歌詞,不是藝術的渲染,而是一場發生在長城上的悲壯戰斗的真實畫面;我才知道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有一幫外國有人勇敢的站在了我們同胞的身前,幫助他們,使他們倖存下來。
八年抗戰,有多少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那一幅幅灰白的圖片,一段段模糊的短片,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銘記了那段沉重的歷史,那真實的歷史怎能不讓人觸目驚心,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多少中國人民用生命換來的啊。
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了,中國人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為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是他們的努力換來今天的幸福安定。
我們不能忘了那段沉痛的歷史,不能忘了為我們揮灑熱血的革命戰士,一寸山河一寸血,如果沒有戰士們的浴血奮戰,那我們的國家就不復存在,那我們的民族就不復存在,那人民的自由和尊嚴就不復存在,我們今天享有的一切都不復存在。
所以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閱讀全文

與關於抗日歷史記憶的高中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