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套作文 > 屈原小學生作文

屈原小學生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25 04:02:17

① 小學四年級作文給屈原的一封信(300字)

給屈原的一封信
敬愛的屈原爺爺:
您好!我是您從沒見過的,來自未來的一名小學生,在暨陽小學讀書。
你知道嗎?現在我們有端午節,是在五月初五,我們在一天會舉行很多的活動,有賽龍舟、吃粽子、煮雞蛋等,都是來紀念的屈原爺爺您的。
我聽說在兩千多年前,您因為對社會不滿,而且當時奸臣當道,你迫不得已抱起石頭,跳進汩羅江。人們很敬佩您,所以劃著龍舟想把你打撈起來,可是怎麼也找不到您了。後來,就把這個演變成了賽龍舟來紀念您。
而吃粽子的來歷是因為人們希望您的屍體不被魚兒們吃掉,就把粽子一個個的扔到江里,希望他們不要碰你的屍體。
今天,我親手包粽子,剛開始我興致勃勃,可是當老師拿來糯米、紅棗、箬葉和細繩,我突然就手足無措了,不知道該怎麼做。後來,老師教我們,要裡面空心,成圓錐形。老師告訴我們,粽子美不美觀的決定性是那幾個角,要勻稱有型!當在捆粽子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紅棗好沒放呢,要不然把線纏好了,就前功盡棄了。
我又實驗了一次,這次,我有經驗了。我認認真真的做,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個環節,最後,一個小巧翠綠的粽子就誕生了。
聽到這里,您是不是很欣慰啊!我還要告訴您一件事,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強大了,那些個「小人」已經很少很少,而且以後我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定會持續下去的。
祝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裡,也像小魚一樣過的無憂無慮。
敬祝
幸福快樂!

② 關於屈原的作文

我論屈原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粽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為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郁寡歡,才去跳江,使得他鬱郁而終。雖說,他是為自己抱憾,為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為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為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為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著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著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著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贊揚著他,但是,我贊揚他的忠心為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③ 小學紀念屈原的作文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說:「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嘆一聲說:「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他悲吟著,高歌著,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了祖國,為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里,活在那些傑出的死里,活在歷史里,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淀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④ 作文:走進屈原300字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千百年來,他那堅貞不屈、忠心耿耿的愛國精神如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卻又像山一樣讓我們覺得遙不可及。上星期,我們走進了屈原祠,也走近了屈原。
走近屈原的詩,從他的詩句中,我們可以讀懂他那無限的愛國情懷,體會他所抒發的不屈的理想。《橘頌》中的「後皇有嘉樹,受命生南國」這句話體現出屈原那永遠為國家奉獻,像橘樹一樣堅定不移的精神;《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明白了屈原那為了追求理想堅持不懈的鬥志。
可以說,屈原有著一條悲慘的人生道路。他雖然才華橫溢,曾被楚王重用,卻因性情耿直得罪了小人而受到奸臣的陷害。他的人生中有兩次被迫流放,每次都是因小人的挑撥而讓昏庸無能的皇帝一次次將他驅逐。對於屈原來說,《天問》寫出了他對天地宇宙的不解與迷茫,更寫出了他對國家衰敗的無奈,對自己命運的疑問。
走進屈原祠,可以看見在屈原祠的大門外牆上刻有兩種花,它們是對屈原品格最完美的詮釋:一是荷花,二是梅花。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體現了屈原那種寧願跳進汨羅江也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質;而梅花,就是屈原那身處黑暗的朝廷,卻冒著生命危險仍努力反抗救國的精神寫照。
……
走近屈原,去感受他那無盡的愛國情懷。
走近屈原,去體會他那無盡的悲傷。
走近屈原,去讀懂他那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屈原雖已經離開我們兩千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品質卻留在了我們的心中,雖然在許多人眼裡,他的死的理由很無聊甚至很可笑,但只要真正讀懂他的心靈,就會被他那偉大的人格和高貴的靈魂所折服。
讓我們真正地去走近屈原,讀懂屈原。

⑤ 屈原的故事200字作文

據說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起船內只,在江上來回容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准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裡面丟,說是讓魚假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有些地區,則在端什節插菖蒲或艾草於門上,這固然是因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⑥ 屈原作文

我眼中的屈原

一想到屈原,身著素衣長袍,腰佩陸離長劍,他那深邃的目光洞穿歷史迷煙,感動著一代代的中國人,也讓一代代的中國人自愧弗如。那滾滾的汨羅江水,是他的淚。水流不盡,他的淚卻盡了;那火紅的楓樹林,是他赤誠的愛國之心,楓葉落,他那愛國之心卻永不老。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意義,不過為愛而生,為愛而死。他的愛永遠地定格在楚國黎民,那楚國江山是他深深的眷戀。能為愛而死,屈子應無悔。

屈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在一生中與周圍的惡勢力進行了堅強不屈的斗爭,並以詩歌為武器,傾吐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他在文學上是一名巨人,但在政治上是一名弱者。他滿腹報國之志,一心一意輔佐楚王,力主改革舊制,舉閑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但終究無用武之地,含怨懷憤而死。他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一方面是由於頑固派當權,奸臣當道,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屈原的無能,他不能很好的完成變法革新的工作,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不能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屈原不懂得汲取經驗教訓,他首次被放逐後,走受到楚王重用,召回京城,但他絲毫沒有汲取經驗教訓,改變自己進諫的方式,處事策略和與奸臣斗爭的方法,而是不管不顧,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終落得再度放逐,且這一去不回。屈原不重視當時的社會背景與等極制度。

再回首屈原的一生,與其生活在愁苦煩怨之中,倒不如一死了之,死是他最好的歸處,而且他還死在一個最佳的時機與地點。但是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來傳頌的,他留下的不僅是燦爛寶貴的文化遺產,更是寶貴的精神遺產!

每年農歷五月五日,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吃粽子的風俗習慣。相傳這天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為了人民和國家的利益最終投入汨羅江,後來人們用端午節來紀念他。

⑦ 屈原的故事作文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屈原的故事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回答者: fubo_163 - 助理 二級 8-8 16:29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生平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全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秦國,楚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⑧ 求關於屈原的作文

關於端午節作文:我心中的屈原

薺是甜的,荼是苦的,薺和荼不可能生長在一起。蘭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長在幽深的山谷中。一個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貴的人格,他這一輩子,註定要走上一條不歸路。

我敬佩屈原,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精靈,身上綴著鮮花、披掛香草,寬大的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而那頎長的身軀,卻紋絲不動,他渾身散發著蘭花的芬香,即使是在兩千兩百八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散發著千古的清香。屈原被評為世界四大文化偉人之一,但我懷疑他是否願意和但丁、莎士比亞、歌德同坐在一個國際殿堂里受大家的崇拜。許多人一說到屈原就會想到他的《離騷》、他的《九章》、他的《天問》,然後才會感嘆他是個愛國而又不得志的詩人。其實屈原不是詩人,他是一個政治家,一個力圖使國家政治修明,繁榮強盛,人們過著「大同」生活的愛國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國家強盛的道路上輾轉奔波,但他遭受更多的是猜疑,妒忌、排擠,最後得到的確實流放在外的結局。我想那是在絕望的情況下,他才拿起沉重的筆,寫下自己那無聲的哭訴,一個愛國的政治家,卻不能在為官上有所作為,而在文字尋找寄託,而現在的我們只記住了他的文筆,卻忽略了他的愛國情操,對他而言,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悲哀?

「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聲已絕,如何獨生?」這是俞伯牙的絕唱,失去鍾子期這個知音,他選擇了絕弦。屈原在從政路上,始終一個人蹣跚獨行,沒有朋友,沒有知音,只有敵人,但他從沒有選擇絕弦。我曾無數次的想像,如果有佛家所說的「輪回」,我多麼想我曾生長在那個時代,我一定會跟隨著大夫的腳步,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成為這個偉大孤獨者的摯友,讓他知道,他不是孤單的,他的高潔明志是有人懂得的。在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時代,他為什麼要那麼執著呢?「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他沒有必要抱著懷王這個剛愎自用的「空木頭」,他大可選擇到他國尋找其他聖明的國君,但他沒有,「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方能與世推移」這是賈誼與司馬遷對他的勸說,但他仍固執地選擇了留下來。我想那是他對楚國最真摯的愛,他義無反顧的精神讓他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但他從來沒有後悔,在投入汨羅江的那一刻,我想他應該是笑著的,因為即使是死,他也要選擇在自己的國度里。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孤獨的。為了心目中那個美好的楚國,為了自己的不悔追求,他寧可選擇結束自己的一生,也不離開楚國,去苟且偷生,因為他對這個國家愛得熱切,愛得深沉。相比他的敢愛敢做,我覺得自己卻是一個可悲的人。我既追求獨立不羈,卻又跳不出現實當中的框框條條,我患得患失,自因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都以冷眼相看,卻發現自己早已「當局者迷」。我常常對自己產生懷疑:是否我想得太多了?是否現實就是現實,容不下我太多幼稚無知的想法?面對現實,我無從適從,只能隨波逐流,人雲亦雲。而屈原,他是一個明智的勇敢者。他以他的獨具匠心經營著自己的精神世界,盡管別人不理解,但他始終堅持著,他漠視孤獨,漠視自己,或許他曾揚天大笑:別人笑我太痴狂,我看別人看不穿。

我常常會想起屈原的《悲回風》,在夜深人靜的晚上,靜靜地撫摩著那古老的文字,心裡不禁湧起一陣莫名的感動。或許它不是屈原最好的作品,但卻是他最悲傷的作品。那是屈原在心裡最灰暗的時候寫的,每一句都是心裡血淚的哭訴,純然是一絲悲哀,一片絕望。「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路已走到盡頭,他選擇了在同樣的五月五,跟隨伍子胥的腳步,縱身跳進滾滾汨羅江。那濺起的雪白而有冰冷的水花,濺滿了楚國大地,也濺滿了兩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史,也一直濺滿到我的心裡。

在我心目中,屈原是山,他有著山的堅定與傲然;在我心目中,屈原是海,他有著海的胸懷和坦然,我想只要我們這個民族存在,屈原的思想和精神就會綿亘不絕地傳下去。因為這樣一個愛國之人,我們不敢忘,我們也不能忘。

⑨ 屈原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一:我眼中的屈原

兩千多年前,是誰在分辨滄浪之水的清濁?又是誰不忍心國家遭難而懷石投江?又是誰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是誰懷著滿腔抱負卻落得國破家亡?

你的才華,你的抱負,你的憤怒,你的悲嘆,只換來了奸臣的排擠。楚懷王的昏庸,你心中的抱負無法揮散,你懷著難以仰制的憂郁悲憤,在國家破碎.家人分離的昏暗中寫出了感慨千古.離恨交加的文章-------《離騷》。

你手足日戴刑具,頸上並系有長鏈,穿著玄衣,披發,在殿中徘徊。你悔不該將嬋娟托入著沼澤泥漿,你恨奸臣的勾結楚懷王的昏庸。

你不像後世的文人不停地哀傷自己報國無門,你只將你的赤膽忠心獻給國家而忘記自己。面對流放,你沒有反抗,沒有逃脫,沒有忿忿不平。有的,只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了,感動了後世無數的人,卻從末被超越。

你的忠心耿耿,實在太真實,讓我彷彿能看見——

你就站在那裡,站在羅汨江邊,回望首都,然而那裡正泛起滾滾濃煙、火光沖天。楚國不再是楚國了,而是秦國的戰地了,你的眼神深情而又絕望,忍不住老淚縱橫。你有太多話想要訴說,卻說不出一個字。你又低下頭望著自己的倒影,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手腳都帶著腳鐐。但這些並不能掩飾你眼中的睿智。然而國已破家已亡,一人獨活,有什麼意思,你忽然抱起一塊石頭,大喊一聲:「吾與楚共存亡;」縱身向江心跳去,你忠君報國的火焰在冰冷的江水中悄然熄滅。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猶末悔。」

當我們在歷史的河邊駐足,遙望兩千多年前的你——屈原,誰能想到,你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響了中國千年。回望今天。中國已在騰飛,但我們仍然需要你的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照耀著國人的前進。

⑩ 關於屈原的作文

一腔愛國情,兩行辛酸淚(2005年高考全國卷二作文話題「位置與價值」)在一個有月的深夜裡,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開始了歷史中的漫遊。穿過世事浮華,走過凄涼無奈,跨過滄海桑田,來到了一望無邊的汨羅江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好奇地回過頭,見一個身材高大卻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風的老人,手裡端著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還有顆顆的淚滴。昨日不可留,一個王朝的背景在你朦朧的醉酒中逝去。一個逗號慢慢地縮成了一個句號,但是,我們擁有一個傳誦千古的名字——屈原!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徑直走到他的跟前,望著他那歷盡滄桑的臉龐:「你已經被昏庸的懷王放逐漢北,還指望再報效國家嗎?你還是安心去隱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悅七分的苦澀:「你以為我現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實現價值了嗎?就不能報效祖國了?你錯了,無論我在哪裡,無論我是左徒還是庶民,我那顆心永遠不會改變!」我又飛快地跑到那群得勢後無比猖狂的小人身後,看見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像幽靈般環繞在楚懷王左右。他像一隻哈叭狗,在楚王面前搖頭擺尾……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價值」也無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等待,等待艷麗的桃花再開……「你說我沒有實現價值嗎?這要看『位置』了。」不知何時,屈原站在了我身邊。我激動地說了下面一段話:您誤解了,我無限崇敬您。您被貶,但您的詩作《離騷》卻流芳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直牽掛著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著國家的存亡。您在政治上沒有實現價值,但在文學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學高峰。您的詩作是文學上的珠穆朗瑪峰,您的精神是文學史上的萬里長河。時間飛快地流逝,卻帶不走您留下的《離騷》,它綿亘千古而不衰,歷經百代而不敗,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後人。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沒有實現價值;在文學的位置上,您價值巨大,千古流芳。夢醒了,枕邊濕濕的一片。該文章轉自[中學語文在線]:

閱讀全文

與屈原小學生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